《残唐重生李世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残唐重生李世民- 第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人父,李世民无法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和渴望,真想插上一双翅膀现在就飞到西川,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来到人世。亲手抱一抱他,给他送上来到人世的第一份见面礼。

可是这一切,现在看来已是不可能了。他心中有了一股很强烈地失落感,同时,对皇帝等人的怨怒和憎恨,又加深了一层。

这一天傍晚,汉王府里已经是忙成了一团。一个女人,成了西川千万百姓牵挂的焦点。

墨衣正痛苦的在床榻上哀号呻吟…………她的孩子,终于要来到人世了。

武元衡和薛存诚以及汉王最重要地幕僚将军们,全都在议事厅内静坐、等待。没有一个人说话出声,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仿佛即将出生地都是他们自己的孩子一般。他们心里都清楚的得,汉王世子的出生,不仅仅是汉王续后这么简单……这对汉王的命运和西川乃至整个大唐,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影响力,甚至不亚于之前的两场重大战争。

“生了、生了!”稳婆激动万分的跑到议事厅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叫道,“汉王千岁,祖宗神明眷顾…………是个世子,汉王有后了!”

“啊…………好!”所有人顿时大松一口气,紧绷了许久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下来。武元衡沉寂了一天的脸色,终于放出晴色。他重重的打赏了稳婆等人,并将照顾独孤王妃的事情全盘安排了下来。

“众位同僚。”武元衡对西川众官将们说道,“汉王被软禁在长安,无法亲眼见到刚刚出生的世子。但是,取名字的事情,还是得要汉王亲自来。派人往长安送去消息,请汉王为世子取名。”

数十匹快马,连同汉王得嗣的消息,如同一道烈火一般。飞龙闪电一般的涌向了长安。武元衡特意作下了安排,将世子出生的事情大肆宣扬了出去,大造声势,争取要闹得沸沸扬扬,让全天下人都知道。

因为这件事本身是件喜事,倒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汉王曾与他密切商议过,定下了这条策略。舆论和人心。在长安这个地方太重要了。人伦和道义,也是衡量君王与臣子的一道标尺。当这一杆标尺挥出地时候,既可以让人变得伟大和强大,也可以像刀剑一样,砍去一个人的头胪。

汉王得嗣的消息。就是这样的一杆标尺。

消息传到长安时,果然一阵哗然。几乎是一夜之间,长安百万民众人人皆知。这段时间以来,汉王的事情本来就在街头巷尾传个没完。这一下,人们更加讨论得凶了。要知道。皇家长子得嗣(哪怕他不是太子),对于皇室、对于整个天下来说,都是十分重大的事情。更何况。汉王还是众多亲王(包括太子)这些人当中,最为引人注目、最被人期待的一个。他有了后,对大唐来说都是一件大事。

这个时候,皇宫里地李适可就有些坐不住了。他将李诵唤了到了书房,忿然的说道:“李谊生了个儿子,怎么比朕当初生了你还要引起轰动?这些人是怎么了,都患了失心疯么?!”

“父皇……”李诵平静的说道,“汉王现在名望实在太大了。他的一举一动。天下人都在注意着。早在之前,长安的街头巷尾就一直有人在议论,说父皇将汉王软禁了不让他回西川。现在汉王得子地消息传得这么厉害,肯定是西川的那些人在故意造声势,无非就是要搅起舆论来。让父皇放汉王回西川见一见王妃和刚刚出生的世子,让他们一家人团聚。因为从人伦道义上讲。父皇似乎必须这么做?”

“人伦道义?……”李适微微一愣,随即冷哼了一声,面如寒霜的不说话了。

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却在东宫里每天望眼欲穿等着西川来地消息,却是没有一个人告诉他。渐渐的,内心那种思念、牵挂和无奈、愤怒,已经越来越强烈。要不是他非常擅长控制自己的情绪,怕是早就干出什么出格地事情了。

这一天的早朝,气氛明显和以往有些不同。

马燧、李晟、浑、李怀光,四个大将军齐齐的站了出来,同时向皇帝提出了一个请求:送汉王回西川,与刚刚临产的王妃和刚则出世的世子,团聚!

李适的脸色很难看。

李晟等人这么做,他倒是不奇怪,自己也早想好了应对之策。他没有想到,一向对自己耿耿忠心的马燧,这一次居然也会和李晟这些人站到了一起。

而且,马燧的声音最大:“陛下!自古以为,道义伦常就是经国济世之本。汉王立下赫赫战功进京受赏,现在却仍然一直羁留在长安没能回家与家人团聚。独孤王妃为李氏又添血脉,汉王得嗣,这是天大地喜事。这个时候,汉王理应回到西川,与家人团聚一叙人伦之情。”

李适面色铁青,居高临下的看着马燧说道:“马燧,我李家有多少皇子皇孙,每年新添的血脉又有多少,这个你知道吗?汉王得了一个子嗣你就激动成这个样子,成何体统?”“陛下!”李晟上前一步,大声说道,“汉王少年英雄,为大唐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早年在朱之乱中,汉王的妻妾子嗣全部丧失了。如今再添骨血,却与一般的皇家添丁意义不同。更何况,汉王被羁留在长安,天下人已经议论纷纷,说陛下软禁了汉王,不放他入川。如今独孤王妃为汉王新添了骨血,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陛下都理当放汉王回川,与家人团聚。一来以成全汉王人伦之美,二来也可以平息一些风言***,实在是一举多得!”

浑与李怀光没有李晟这么能说会道,这时候自然是跟着一阵附和。

李适气得胡子都要吹得翘起来了。看着自己地四个大元帅一起跟自己对着干,他心里一股怒火已是无法平息。马燧与李晟等人的声音越来越大,这四个人加起来,其威力可不是一般地朝臣所能相抗衡的。所以,一些有心帮皇帝说话的朝臣们,也都有些惶然不敢不出声,躲着风头不说话。

“够了!”李适一拍龙桌,大声喝道,“这是朕的家事,不用你们指责朕,告诉朕该怎么做。朕留汉王在长安,另有深意,你们是不会知道的。如果一定要汉王与家人团聚,朕可以将他的家人全部接到长安来就是了。你们这样吵吵嚷嚷的,莫非别有用心?!”

四大元帅赫然一愣,马燧更是忍无可忍,大声说道:“陛下!汉王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当初因为吐蕃的挑拨陛下发兵征讨西川,汉王忍辱负重以大局为重,击退了阴谋巅覆西川的吐蕃人。然后,又光明磊落的随微臣进京,消除与陛下之间的误会,令大唐天下的局势稳定。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汉王都对得起陛下、对得起大唐、对得起华夏万民!微臣斗胆问一声:陛下将汉王软禁在东宫不放他入川,莫非是担心他有反意?微臣要说的是,如果汉王要反,早就反了!微臣当初带去的十五万人马,在剑川军和汉王的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马燧,你太放肆了!”李适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没想到一向听话的马燧,这一回居然挺着脖子豁出去了:“微臣不敬,请陛下治臣死罪!但微臣仍然要说…………陛下必须要放汉王回西川!如果不这样做,陛下将会大失信望,令天下人寒心!微臣句句肺腑之言,全是为了陛下和朝廷着想。请陛下三思啊!”

李适气得一脸通红,怒拍龙桌:“来人,将大逆不道的马燧,给朕拿下!”

第三卷 九鼎

第270章 手段

李适,那样一个从来不在旁人面前大发雷霆的皇帝,今天居然动了真怒!

“将马燧拿下”…………这几个字吼出来的时候,满朝臣工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马燧本人自然也是惶然一惊。这个时候,几个宫庭侍卫已经从门口跑了进来。

皇帝的这一举动,让李晟、浑和李怀光这三人,有了一种同仇敌忾的味道。李晟稳妥冷静,还是很好的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发作。眼看着浑和李怀光二人也按捺不住了,李晟慌忙给二人递眼色。浑离得近一些,被他从旁拉了一下袍袖回过了神来。李怀光的性子本来就烈,被扣在长安这些日子以来,早就满肚子怒气了,这时候哪里还顾得了许多。

“皇帝陛下!”李怀光上前一步踏到马燧面前,大声喝道,“你听不进忠言,居然还要将马大帅给抓了!这样下去,迟早众叛亲离!汉王什么地方得罪你了?他不就是能干了一点、忠心了一点么?你身为皇帝,能有这么能干的皇子应该感到庆幸!没想到,你却是嫉贤妒能,处处为难汉王!大唐天下,就是因为你这个心胸狭隘的皇帝,一天不如一天!”

“放肆!放肆!”李适暴跳如雷,将龙桌拍得啪啪作响,“反了!反了!来人,将李怀光也给朕拿下!连同马燧一起,投入天牢!”

“啊…………”满朝文武百官顿时一片哗然。

七八个宫庭侍卫已然跑到了李怀光和马燧面前,就要拿人。

李怀光也正到了气头上,猛然转过身来怒目瞪着那些侍卫:“谁敢动我?!”

众侍卫惶然一惊,居然都愣住了,不敢动弹。

马燧长叹了一声,对李怀光说道:“李兄……我们做臣子的,不要坏了做臣子的本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罢了。你我就在黄泉路上,做个伴吧!”说罢,他转过身来,对着皇帝恭恭敬敬的跪下,叩了几个响头。然后对那些侍卫们说道:“带老夫下去吧。”

几个侍卫犹豫不决的上前,将马燧架住。

李怀光恨恨的瞪了皇帝几眼,粗声道:“照这样下去。大唐迟早完蛋!…………混小子们,带老子去天牢吧!”

二人被侍卫们架走。

满朝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没一个再出声。

场面安静得出奇。

李适红着脸喘了一阵粗气,半晌才冷静下来。这个时候。他仿佛又有点后悔了。可是眼下,他已经全然没了台阶可下,只得赤裸裸的面对自己一手弄成的这个局面。

李晟与浑,悄然地退到了一边,不说话了。李适尴尬极了。

过了许久。太子才站出身来打破了场面的沉寂,说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讲。”

“说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