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重生李世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残唐重生李世民-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句‘此一时,彼一时’,让这三个将军心里都寒了一寒,他们想道:要是我们现在犹豫不决没有投诚到汉王麾下,那么等到皇帝过问的时候,就不会是眼下这种情形了。朝廷上有卢杞那样心胸狭隘的小人在,要是撺掇起皇帝来要将我们一网打尽,岂不是好局尽失、全盘皆输?如今趁着手中仍有兵马、占据着长安城门。不如就跟眼前这个汉王好好谈谈条件,远好过以后跟大唐朝廷正面交锋。

那三个人都是常年在一起出生入死的同伴。彼此眼神略作交流,各自微微点头,算是统一了意见。稍后他们其中一人说道:“汉王殿下肯孤身一人到春明门的城头上来,足以见得你的胆魄和大气,以及对我们这些兄弟的诚意。既然汉王是这样的磊落男儿,我等也不愿意枉作小人。开诚布公地说,假如我们全部放下武器投降,汉王,会如何处置我们这些兄弟?”

“很简单。”李世民站起身来,面色也变得坚毅而又果敢,竖起一支手指说道,“其一,全赦你们以前犯过的罪行。我知道你们有顾及,以前跟着朱泚,或多或少地都干过一些坏事。但那是以前的事情了,你们也绝非主谋,这些事情,我一概既往不咎。”

“其二。你们既然投诚,也就是大唐地军人。我会将你们与朔方军混在一起重新编组。原有的将军、都尉及大小将佐,官职不动,但都要服从调谴进行一些平级调动。而且,你们三人因为投诚有功,我还会在皇帝面前表奏你们的功劳,或多或少还会有些升迁。”

“其三。你们的粮草、军饷以及伤员的医治,全部由本王一力承担。你们不必有什么后顾之忧。我保证不会委屈一名投诚的士兵,也不会让一个伤员缺医少药。”

三句话说完,那三个人‘嚯’的一声齐齐站起,惊喜而又意外的叫道:“当真?”

李世民差点将那句‘君无戏言’脱口而出,在嘴边酝酿了一下,改口说道:“千真万确。如有食言,形同此几!”说罢,右臂急展拔剑挥出。一道白光突闪,李世民身前地那一面矮几瞬时被砍断一角。

那三人顿时被骇了一下,异口同声的脱口而出:“好剑!”

那一剑下去,榆木地厚实矮几一角被平平削过,几乎没有发出发太大声音,哧啦一声细响,就被砍下一角来。

‘咣啷’一声,李世民手中宝剑归鞘,然后凝神看着这三人,朗朗说道:“还有何疑虑,不妨一次说来。本王再次强调一句,同是大唐子民,我不想太多的人流血死亡。你们的决定,不仅仅是关乎自己的生死存亡,更关系到家世门庭的荣辱和妻子儿女今后的一切。希望你们,谨慎选择。”

第二卷 龙阙

第105章 长安的天空,不需要狼烟

李世民的这一些举动和言辞,足以用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来形容。一招一式,都打在了叛军将军们的软肋上。他们在乎的,无外乎就是生死存亡,包括自己家人宗族的命运。李世民将话挑得够清楚了,负隅顽抗,必死无疑,全家受牵连;弃械投诚,那就即往不咎,依旧像以前一样过安稳的日子。

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寻?

那三名将军顿时乐开了花,但同时又有点不可置信,毕竟这样的条件,实在是太过宽大。其中一人对李世民说道:“汉王明鉴。并非是我等小肚鸡肠。只是眼下殿下虽然答应了我们宽宥处理,可是万一哪一天,朝廷就翻起老帐来要治我们的罪,那该如何是好?”

“本王会在皇帝面前,一力承担,为你们做宝。”李世民毫不犹豫的果断说道,“只要你们从今往后,洗心革面,忘记自己曾经跟随着朱泚,只记着自己是大唐的子民、大唐的军人,从此走上正途。那么,本王可以凭着身上太宗皇帝的血脉起誓,绝对保障你们的安全与前途。”

“好!汉王殿下果然是一诺千金的爽快男儿,我等再无疑虑!”那三名将军走上前来,在李世民面前齐崭崭的单膝一拜。‘啪’地一声抱起拳来,齐声说道:“从此我等,誓死随汉王麾下,效犬马之劳!”

“哈哈,好!大善,大善!”李世民开心的大笑起来,大踏步上前将三人扶起,将他们的手拉到一起。沉声说道,“三位将军识得大体,真是大唐之幸事,天下之幸事。如今免去一场兵戈浩劫,我大唐更添了数万热血男儿。三位的功劳,并不在小啊!”

那三人也呵呵的大笑起来:“汉王殿下过奖。我等都是有罪之人。但求安生,不敢奢望功能赏赐。”其中那个年轻点的,走到高固面前,一抱拳,凛凛然说道:“这位将军,末将粗卤冒犯虎威,还请将军不要介怀。如果心里还有什么过意不过的,冲我这胸口来上两拳。”

高固哈哈的大笑:“光是捣你两拳怎么够?好歹要和一起大饮十坛好酒,看谁先醉死,才算是个了断!”

“好!好豪气!”那名将军粗声大笑起来。“我就喜欢跟这样直来直去地汉子打交道。末将丁仨,平生没有什么爱好。只好喝上两杯。今晚。末将就斗胆,要和将军拼上一回。”

“好。”高固兴头上来。豪气风发的说道,“只要殿下准许卑职饮酒,高固就跟丁兄拼上一回!”

李世民在一旁呵呵的笑了起来:“高固说这话,好似本王平日里有些不近人情了?如此也罢,今晚,我们就在长安城外摆个十里长宴,欢庆帝都回归,同时欢迎诸位慷慨投诚。从今往后。以前的事情不许再提。我们都是血肉肝胆的好兄弟!”

“好!”众人开心的齐声应诺。

与此同时,长安春明门城头下。气氛却仍然有些紧张。民众们看到那些平日城作威作福地叛军甲兵,渐渐的按捺不住了怒气。好些个脾气急躁粗暴的百姓,已经私下里骂骂咧咧的又闹上了。百姓的人群里渐渐有了一些骚动,那些士兵也感觉到了对方的不怀好意,好些人又暗自抽出了刀剑来握在手上。

眼看着局面又要有些失控。野诗良辅扛着一根大棒在两拨人中间走来晃去,自己也是焦躁不安的挠头叹气,恨不得一步跳上城头看个究竟。

正在这时,人群里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看,城头上的旗帜倒下来了!”

顿时,所有人的眼光都看到城头之上。那里,杏黄的秦字伪龙旗,正在不断下落。十余里长地城门之上,所有的旌旗都在依次倒下。

野诗良辅一阵纳闷:搞什么玩艺儿?这算是啥意思?!

紧接着,春明门城阙上地巨大旗杆边,出现了一个野诗良辅熟悉的身影——高固。只见他双手托着一面旗帜,郑重而庄严地将旗系到了旗杆上,十分有力的奋力一斗手臂,那面大旗就迎风飘扬起来。汉王也出现在了旗杆边,和刚刚那三名与他一起进去的叛军将军一起,合力扯着绳索,将那面大旗拉得缓缓上升。

人群里顿时有人高声惊呼——“唐、那是大唐的旗!”

“大唐!真的是大唐的国旗!”

那一面一丈多长的巨大褚红旗,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唐’字,已经在秋日地疾风中劲扬的飞舞。旗面上地五爪金龙迎风飞扬,意气风发栩栩如生。

这是李世民临行之时,皇帝李适特意交给他的一面国旗。当时李适说,如若祖宗神灵庇佑顺利收复了帝都,就让这一面大唐的国旗,在长安的城头升起来,诏告天下。

如今这一切,全都应验了。

大唐的旗,在长安的天空下,自信而又威严的飘扬起来。

数万万百姓激动的欢呼起来,人山人海顿时陷入了一片沸腾。许多人激动得痛哭流涕手舞足蹈,对着那一面数月未见了的唐旗,磕头作揖顶礼膜拜。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一切,也难免胸中激动起来。曾几何时,这面大唐的国旗,就象征着天朝气象所向无敌。在奉天时,这面旗帜是那样的黯淡。如今,她又恢复了往日的光鲜与荣耀,怎能不让人激动万分?

李世民走到城阙前,对着城楼下的军士和百姓们高呼道

士们、百姓们!”

“战争结束了。大唐的帝都,重新迎来了和平与安定。”

“你们都看到了,大唐的国旗在飞扬。城下的将士们,收起你们的刀枪,不要再对着自己的同胞了。”

李世民让那三名将军都到了自己跟前,那三人齐声大吼道:“兄弟们。我们不要再做背国弃祖的叛贼。从今天起,我们都跟在汉王麾下,重新做人。做大唐的军人,做好人!”

城头上的许多军士们,最先欢呼起来,挥舞着手中的刀枪彼此相庆,大声叫道:“不用打仗了!大唐万岁!”

城楼下的叛军们似乎还有点没醒过神来,看到城头上自己人在欢庆,这才恍然大悟,纷纷高兴成了一团——真的不用打仗了?

“大唐万岁!”

这四个字,从数万万人的嘴里同时吼出,形成了巨大的声浪,让那面褚红的唐旗,飘扬得更加劲烈,雄姿尽显。

“咣——当!”几声大响,春明门被打开了。百姓军民全部高兴的呼喊着涌出了春明门,不停的欢呼着——“不用打仗啦!”

欢呼声经久不歇,李世民站在城头,细细的感受着万民的呼声,心中的感觉,无比惬意。

战争,意味着死亡与鲜血。和平的日子,才是百姓们最热切的期盼。从死亡与鲜血地战争中一路走来。终于等到了和平的那一刻,如何能够不激动?

野诗良辅带着之前跟随而来的那几个甲兵,混杂在人群中好不容易才挤到了春明门前,闯上了城头跑到李世民面前,哈哈的傻笑道:“殿下,当真打完啦?”

李世民笑:“打完了。不打了。”

李世民身后的那三名将军也呵呵的笑:“其实我们也不想打仗。如今承蒙汉王殿下点拨,我们终于可以重新做人,过上平实的日子了。”

李世民呵呵的笑了起来:“你们三位。稍后传下令去。春明门大军,从此统一军号,暂时隶属于朔方节度军,即刻迁出城外。南门明德门那里,有数千顶军帐是空地,刚好可以让你们住进去。高固。派出骑使,请浑湍厦派癫呔恰;褂心忝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