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楚汉争霸 作者:史杰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楚汉争霸 作者:史杰鹏-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谁知这是沛县县令又有些后悔,紧闭城门,不放刘邦等人进城,并且觉得自己被萧何、曹参出卖了,派人去逮捕他们。萧何、曹参两个家伙是地道的土豪劣绅,眼线很多,翻墙爬出了城门,投奔刘邦去了。刘邦一看不妙,在帛上写了一封书信,用箭射了进去,信上说:“乡亲们,天下苦秦久矣,现在你们就算帮助沛县县令守城,等诸侯兵一来,你们能守住吗?你们负隅顽抗的话,诸侯将会屠城。乡亲们,好好想想罢,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了沛令,共同推举一个有威望的人,响应诸侯,这样大家都不会死。否则,一起为秦殉葬,划不来啊。” 
这封信还真有作用,明白真相的百姓果然一起上街,冲击县政府,焚烧警车,最后蜂拥冲进去,杀掉了县令,大开城门迎接刘邦,并推举刘邦为沛令。刘邦假装谦虚:“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如果选的领导不对,将一败涂地。我不是害怕当头,而是怕能力不够,害了大家。希望大家再想想,挑选一个更合适的人选。” 
乡亲们于是把眼光投向萧何、曹参,因为这两个家伙一向黑白通吃,也算好人选。谁知他们都坚决推辞,说自己能力更差,还是刘邦最合适。其实他们担心革命失败没有退路,因为秦兵万一平息暴乱,首犯肯定保不住性命,全族都会被杀,而附属的就算处死,宗族也能保全。两人一向在县政府当公务员,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哪舍得这么冒险?可以负责任地说,在他们两人身上充分体现了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革命意志不坚强,不彻底,不像刘邦这家伙是彻头彻尾的泼皮,流氓无产者,了无牵挂,输得起。 
最后乡亲们无奈,又都来劝刘邦:“刘所长,以前听说过您不少神迹,只有您才能担当大任,您就别推辞了。而且我们问过算命的瞎子,的确只有您当头最吉利。”刘邦又假装推辞了多次,最后不得已,才答应了。我想萧何、曹参两人如果读过《史记》,肯定会后悔得撞烂厕所的隔板,谁知道革命会成功啊!要是知道,这个皇帝的位置怎么也不能让给刘邦,那样的话,斩蛇的肯定是他萧何或者曹参,虽然不能在丰西泽芦苇丛中斩,换个地方也是一样的。还有,书上也会写他们是自己的老妈和蛟龙交配生出来的,蛟者,交也;蛟龙者,专管交配以生皇帝之龙也;他们去的小酒馆,肯定也是财源茂盛达三江。还有,他们的祖先肯定也可以追溯到尧舜禹等人头上,可惜啊,这一切,都让刘邦夺去了。 
当然,一切都是假设,如果不是刘邦当头,最后成功的可能轮不到他们这个丰沛集团,这也是可能的。



第33章 张良的革命史

既然确定了头目,就正式起兵,首先刘邦自立为沛公,这是恢复楚制,他本来是楚国人嘛,楚国的县令都称公的。这也可见刘邦的野心不算大,只想做个县令而已。接着祭祀黄帝和蚩尤,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尤其是蚩尤,据说特别会打仗,是兵家供奉的神仙。又杀了几头牲畜祭旗,旗帜都用赤色的,说是代表刘邦乃赤帝之子。这显然也是胡扯,是史家后添的。他把沛县愿意打仗的青壮全部聚集起来,一点花名册,有三千人之多,够攻城略地了。 
首先选择进攻的城邑是胡陵(今山东鱼台东)和方与(今山东鱼台西),都在沛县往北一点,但遭到了秦军的迎击,没有胜利,又撤兵回来,躲进丰邑固守。秦朝泗水郡的监御史名叫平的,率兵把丰邑围困了。围了两天,刘邦有点耐不住,率兵鼓噪出城迎击,竟然击破御史平的军队,于是派雍齿守卫丰邑,自己率兵向东北进发,攻打薛(今山东滕县南)。薛和沛只有一湖之隔,据《水经注》,那个湖当时叫沛泽,现在似乎叫微山湖。这时秦朝泗水郡的太守叫壮的,在薛县和刘邦激战,竟然也没战胜刘邦,败退逃到戚(今山东滕县南),碰到刘邦的部下,一个左司马叫得的,两军交锋,司马得杀掉了太守壮,秦朝在泗水郡的行政机构基本瘫痪。刘邦再率军到亢父(今山东济宁南),再次进击方与,还没攻下,却听说后院起火了。 
在背后捅他一刀的,是他的老乡雍齿。 
这个雍齿原先是沛县的富豪,家里挺有钱的,自己也结交了不少朋友,成为沛县一霸。当年刘邦在沛县街上打天下,和雍齿为首的黑社会团伙发生火并,从来没占过便宜。史书上写雍齿“数窘辱”刘邦,估计刘邦吃亏的时候多,占便宜的时候少。现在刘邦自称沛公,雍齿当然不服气,心里常想,妈的,刘邦这家伙经常被我打得满地找牙,现在竟然要我当他的部下,凭什么?我雍齿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他正这么念叨的时候,有人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 
这个人叫周巿。 
我们前面说过,周巿是魏国人,一心要恢复故国,所以部下劝他当魏王,他不肯答应,找了一个故魏王族叫魏咎的来当,自己当丞相。他一心要为魏国扩大地盘,向东南两面出击,但在狄县遭到了故田齐贵族田儋的抵抗,只好灰溜溜撤出齐地,改向南发展。他派人对雍齿说:“丰邑很早的时候就是魏国的地盘,如今我们魏国复国了,你要是肯投降我们,我们封你为侯,仍旧守卫丰邑;如果不肯,我们就只好把你们给屠了。” 
雍齿几乎不假思索:“好。” 
刘邦听见自己后院起火,赶忙率兵回击丰邑。但丰邑因为位于边境,城池一向很坚固,仓促间攻不下。估计刘邦在自己家乡的声誉并不好,乡亲们也不大待见他。刘邦只好悻悻地回到沛县,对雍齿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马上把雍齿踢倒在地,打得他满地找齿。 
光是自己三千人打也不行啊,连个丰邑都打不下来,还能有什么前途?看来还得投奔更大的主子。这时刘邦听说秦嘉立了景驹为楚王,驻扎在留县(今江苏沛县东南),就决定去输诚,谁知走到半路,碰到一只稀稀拉拉的三四百人的队伍,一问,也是抗秦游击队,奇怪的是,首领长得白白嫩嫩的,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他又不苦大仇深,怎么也对现实如此不满呢?于是上前打招呼问讯。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原来这个白白净净的家伙比普通百姓的苦和仇大多了,深多了。普通百姓不过一栋房子,几垄地,谁来统治都一样,本来算不上对秦朝有多恨,只不过因为后来秦朝基建之类搞得太狠,让人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这才揭竿而起。而这个人却出身故韩国贵族,家大业大,秦人一来,什么都没了,当然对秦人会恨之入骨。 
他的名字叫张良。史书上对张良的形象描绘是,“如妇人好女”,也就是长得眉目漂亮,拿到今天,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像张国荣。不过说实话,我从来不觉得张国荣长得好看,反而觉得他长得土里土气,很像我们南昌乡下的愣头青,黑皮厚唇,谓予不信,请到南昌郊区边缘的各个村寨去踏勘,很多像张国荣风格的。所以,我心目中的张良,绝对不像张国荣。但你们也别指望我提出一个合适的可资比较的人选,因为我对国内的男演员也不熟。 
虽然张良长得像个书生,组织恐怖活动却一点不含糊。他的祖父叫开地,当过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哀王三朝的丞相,却没给韩国开辟过一亩地,反而丢失不少;父亲平,当过韩釐王、韩悼惠王的丞相,一生也事业平平。总之他们家可以说是韩国显赫的贵族世家,按照东方六国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王室贵族才能当丞相的传统,张良的祖先估计也是韩国王室,姓姬,后来之所以改姓,大概是为了藏匿身份。 
韩国灭亡的时候,张良家里还蓄养有家僮三百人,他弟弟死了,他连下葬都懒得花钱,把银子省下来,全部用来寻找刺客,想刺杀秦始皇。他曾经在陈县拜过老师学礼学,认识了一个贤人叫仓海君的,这家伙交游广,认识不少江湖人物。张良求他帮忙找能用的刺客:“出多少钱都行,但有一条,别介绍荆轲那样的废物。” 
仓海君说:“荆轲那样的,我要是介绍给你,不是砸我牌子吗?放心,我介绍的包你满意。” 
没几天,仓海君带了一个人来,长得像铁塔一般,比泰森不差。裤带上挂着一个铁锤,重达一百二十斤。当然,秦汉的斤,换到现在要打对折,但也有六十斤。我记得自己上大学时体育课扔的铅球大概是八公斤的,但我使足了力气,只能扔八米。要是六十斤的,我搬起来只能颤颤巍巍走两步,别说当武器用了。同样是人,差别怎么恁个大呢? 
张良一看,喜欢得不行,当即就开始制定狙击秦始皇的计划。这年是秦始皇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18年,他们算好了秦始皇东游会经过博狼沙(今河南原阳东),于是早早埋伏在路边。秦始皇车队一到,正好应了这个地名,风沙大起,遮天蔽日,张良果断地下令出击。仓海君推荐的力士登时像人猿泰山一样冲了出去,挥动大铁锤就是一阵猛锤,喀嚓一声,一辆大车就散了架,从里面滚出一个人来,一看,性别不对,是个女的,看来这是辆副车,不是秦始皇坐的。那么,秦始皇呢?秦始皇到哪去了。 
一般这种狙击一击不中就意味着失败,秦始皇当然不会再给你机会,他手下的甲士立刻围了上来。人猿泰山虽然威猛,终究不是绿巨人,张良只好带着他们逃跑,一口气跑到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反正有的是钱,花大钱买了个身份证,又在一个高尚小区买了套公寓,躲藏了起来。 
在这个高尚小区,张良过得也很惬意,没事就到小区门口的桥上散步,有一天看见一个老头子穿着麻布衣服在桥上发呆,等张良走到身边的时候,他突然把鞋子掉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喂,小家伙,下去帮我捡下鞋子。” 
张良吓了一跳,见这老头子穿得破破烂烂,一副失败者的模样,还这么不礼貌,第一时间的反应是想揍他。还好,我们中国人一向有尊老传统,史书上说张良“为其老,强忍,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