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楚汉争霸 作者:史杰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楚汉争霸 作者:史杰鹏-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脾气了。而现在北有赵国,西有刘邦,你这么做不是太早了点吗?齐国的屁民们于是相继反抗,躲进深山,开始了对项羽的游击战争。 
与此同时,刘邦在西边一日接一日地扩大其战果,他进攻北地,俘虏了雍王章邯的弟弟章平,彻底断绝了废丘城中章邯的内援,又从临晋(今陕西大荔东)渡过黄河,进攻魏国,魏王豹举手投降,率兵跟从刘邦征伐,再南下进攻河内的殷王司马卬。而大约在此前,司马卬听说刘邦欲东,早就识相地通电宣布反楚,项羽听说了这个消息,问:“谁帮我去把殷国收复?” 
帐下有一个人大叫道:“末将愿往。” 
项羽一看,这个人是自己的上卿陈平。



第46章 阴谋家陈平(上)

陈平这家伙可以说是汉初第一阴谋家,满肚子坏水,他所干的事在文明人看来都会觉得恶心,但大部分中国人不会这么认为,反而会觉得他有谋略,是个大大的英雄。按照老例,我们先简述一下他的出身。 
陈平同志乃河南兰考人,战国时属于魏国,就是焦裕禄同志奋斗过的地方,那时叫阳武县,他有一个哥哥,家里有田三十亩,看上去家当不小,但其实可以说赤贫,为什么我这么武断呢?你听我分析一下就知道了,那时候一亩田大概可以收一石半谷子,三十亩能收四十五石,兰考纬度高,大概农作物一年只能熟一季,四十五石应该是一年的收成了。而一个人一个月就要吃一石半,一年吃十八石,两人一年就要吃三十六石米,剩下九石还要交税,根本不够。我估计他们农闲时还得打打工,挣点钱补贴。毕竟打工一个月就可以挣240块,够做四五件衣服的,比耕地合算,只可惜那时市场经济不发达,内需少,打工的机会不会太多,所以耕地还是唯一保险的行业。 
不得不承认,陈平这家伙命好,有一个好哥哥。他从小喜欢读书,哥哥就不让他干活,自己每天耕田累得半死,还挤出学费,让他去学堂念书。有好吃的,都给他吃,自己吃残渣剩饭。这样的兄长估计打着灯笼也难找。因为营养充足,陈平因此长得又高大又帅气,一身缎子也似的白肉,就像《水浒》里燕青似的。养上一身白肉,是中国人普遍的梦想,我记得自己小时候,看见公家人头戴遮阳帽,身穿长衣长裤,脚踏凉皮鞋,羡慕得不行。乡下人天天在田里干活,一个个黑得像泥鳅一样,外表上一看就知道身份。陈平的这身白肉引起了乡里人的百般嫉妒,有一次就赤裸裸地问他:“小陈,你家穷得老鼠都不愿光顾,你吃什么东西了,竟长得这么肥白?”当时他嫂子也在旁,没好气地回答:“吃什么,还不是吃糠咽菜。有这样的小叔子啊,还不如没有。” 
乍一看,嫂子的这句话有点矛盾,既然承认自己的小叔子是吃糠咽菜,那就不该后面兜头一句,有这样的小叔子,不如没有。这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大嫂说的是气话,她知道家里好吃的都被自己老公留给小叔子吃了,吃糠咽菜的是自己两口子。第二种,说的是事实。陈平这厮懒,不干活,才把家里搞得赤贫,乃至于只能天天吃糠咽菜。 
这位大嫂也可怜,说这话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后果。这话马上就撒开两腿跑到她老公耳朵里去了,老公勃然大怒,当即到后山砍了一根大毛竹,劈成一片一片的,在火上烤。大嫂回家感到奇怪,问:“老公,你烤这个干什么?”老公瓮声瓮气地说:“待会你就知道了。”大嫂说:“怎么啦,今天吃枪药啦。好了,我去给你馒头,今天采了新鲜榆钱,给你炒鸡蛋吃。” 
多好的老婆啊,但是陈平的大哥不珍惜,他把毛竹烤好后,又拿小刀细细地削治起来。这时大嫂把馒头和鸡蛋端上来,亲热地说:“老公,还没削完啊,吃饭啦。” 
老公又瓮声瓮气地说:“给我拿墨汁来。”大嫂重要明白了,老公要练书法,她说:“吃完饭再练不迟,你也不认识几个字。”老公不答,铺开竹简,蘸了蘸墨汁就歪歪扭扭写道: 
休书 
老婆不勾(够)贤会(惠),骂了我的兄弟,我决(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要离婚。 
秦二世元年七月 陈老大(手印) 
他在休书上按上自己的手印,递给老婆:“诺,你不知道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服吗?我不要你了。” 
大嫂登时大怒:“你装什么逼,真要离婚,也别跟老娘来这套。你当老娘年老色衰,再也嫁不了人了?告诉你,随便换一户人家,都比跟你过的好。”说着接过休书,几脚踩得稀烂,抹着眼泪收拾了几件旧衣服,走了。 
陈平就这样把嫂子赶跑了,很快他自己发育了,发情了,想女人了,和刘邦一样,也没人理睬他。史书上说的是“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和刘邦一样,他也想娶个富婆,可是哪有天上掉馅饼的事。他跟刘邦还不同,人家刘邦好歹是个黑社会头目,他陈平虽然不干活,天天在外闲逛,也结识了一帮狐朋狗友,但从史书上来看,还没有混出个名堂来,比如至少县政府没有雇他当公务员,他有什么资本?不过你还真别说,由于他的流氓性格日渐显露,加上长得又帅,他的好运还真就来到了。 
事情是这样的。他所在的乡叫户牖乡,乡里有一个富翁叫张负,有个孙女,接连许嫁了五次,还没过门,未婚夫就莫名其妙挂了,最后搞得没人敢再下聘,转眼间就要变成剩女。但是陈平这个泼皮不怕,他对这女孩动起了脑筋,开始往外传风声,非此女不娶。有一天,邑中有户人家办丧事,陈平也跑去帮忙,打算混碗肉饭吃。我们知道,以陈平的家境,要想常常吃上肉,估计不太容易,而办丧事的人家,多少也得买点肉菜招待客人,当然就像磁铁一样,把好吃懒做的人都吸引去了,这种情况在现在的落后农村,估计也很普遍。我有个朋友说,去年过年,他老婆的一个亲戚死了,他被邀请去助丧。亲戚家在湖北一个农村,倒是很讲客套。筵席的原木桌上有一盘油汪汪的红烧肉,客人们都很矜持,等着我这位朋友先下箸,这是当地的礼貌,客人不动筷,怎么也不能先动。我那位朋友开始很奇怪,明白了原因之后很感慨,真是“礼失求诸野”啊,他眼泪汪汪地伸出筷子,准备先夹一筷子菜,宣布筵席开始。然而他的筷子还在半途,突然无数双筷子如乱箭一样伸了出来,我的朋友还没反应过来,那盘油汪汪的红烧肉已经一块不剩,他只好错愕地撤回筷子。原来乡间虚礼是还保留的,但因为仓廪不实,只能摆摆样子。这还是发生在今天和谐社会的伟大中国,在伟大光荣正确英明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早已步入了初级发达国家的行列,电视里每天都有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仆从国都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光辉成就又恨又妒,而农村犹自如此,何况水深火热的秦代。陈平等人想去混碗肉饭吃,又有什么好指责的?傅立叶说,棺材商希望家家户户死人,陈平会不会这么想,我就不知道了。 
总之陈平每天去得最早,回来得最晚。张负作为乡里父老,当然也去了,大概听过陈平的名声,就想顺便看看这家伙长得怎么样。哪知一看就惊呆了,靠,怎么长这么帅啊!陈平似乎也发现张负在看自己,愈发挤眉弄眼,搔首弄姿,把张负看得抓耳挠腮。陈平见有戏,心中大喜。回家的路上,张负一直尾随他,越走越胆战心惊,原来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背靠外城的棚户区,所幸是黑夜,没有衣衫褴褛的儿童到处跑来跑去。陈平家穷得别说防盗门,连普通门板都没有一块,只用一张破席子挂起来当门使。当然,这样家庭也确实用不着要门,毫无意义,小偷进去偷什么?有人常说,五六十年代社会风气真好,那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其实把他用时光机送到陈平那个小区,他也能看到类似场景,不能说明什么。如今我们家家户户虽然有防盗门,窗有防盗铁栏,像个监狱似的,但证明各家多少还有些家当,是不是。 
不过陈平家虽然穷成这样,门口却有横七竖八的车辙。这就奇怪了,就好比现在一个穷鬼家,门口尽是小轿车的轮胎印,注意,史书上说的是“多长者车辙”,那时的长者,都是有身份的人,非小轿车不坐,什么大卡车,拖拉机,统统靠边,而且小轿车的牌子不会差,起码在四环素牌以上。这些轮胎印说明什么,说明这穷鬼竟然真有不少像样的朋友。写到这里,有人肯定要嗤笑我,你不是说穷人只有穷朋友吗。对不起,我可没说死,我说的只是百分之九十的穷鬼没有富朋友,至于其他百分之十,富人肯去拜访,说不定有别的原因。至少有一个疑问你没法解释:既然他陈平富朋友这么多,怎么就没人带动他陈平也共同富裕起来呢? 
话说张仲回去后马上跟儿子张仲说:“陈平这小伙子不错,我决定把孙女嫁给他。” 
张仲可能比较老实本分,听到这话懵了:“什么?陈平那家伙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大家背地里都笑话他,您想把孙女推进火坑啊?”张负的回答有点强词夺理:“人家长得那么帅,怎么可能长期贫贱?”张仲想说:“长得帅有个屁用,那张脸能当银行卡刷?”但终究没敢说出来,任由老爹做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陈平。张负考虑得倒还周到,怕陈平没钱,办不起酒席,还特意借钱给陈平,孙女临出门的时候,还谆谆告诫:“别因为老公穷,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哦。一定要侍奉他哥哥像父亲那样,嫂嫂像母亲那样。” 
和张耳、陈余、刘邦一样,陈平自从娶了这个富家女,再也不穷了,史书上说他“赍用益饶,游道日广”,也就是说,因为有了钱,结交的酒肉朋友越发多,身份地位也上去了。有一次小区祭祀社神,还让陈平当社宰,给大家分祭肉。所谓祭祀社神,也就是土地神,是当时的一种风俗,每年要祭祀两次,乞求土地神保佑。之后要把祭祀的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