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堂春-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抢人的心思你还是歇了的好。”蒋连笑道,“不论是燕王还是燕王妃,手里的人身手都不输于锦衣卫,谁想跟他们动武,不过是自取其辱。”

    顾鸿飞先是失望,随即就笑起来,“那么,蒋兄这是答应帮我了?”

    蒋连笑道:“举手之劳而已,说帮忙就见外了。只是,我可能见不到燕王妃,她性子傲慢不是一日两日,看不上我这种穷亲戚。我只能允诺前去走一趟,试一试。”

    顾鸿飞起身深施一礼,“肯走一趟已是难得,多谢!”

    蒋连对顾鸿飞那笔烂账并不关情,他之所以应下来,是想看到顾鸿飞好好儿地与江炤宁闹一场。不论谁是谁非,燕王妃与一个四品官生了嫌隙,落在外人眼里便是嚣张跋扈仗势欺人,事情不论大小,只要能让燕王府、江府受到影响,他都乐意为之。

    以前也有很多人来找他,意在走他这门路与燕王府攀上关系,他一概婉言谢绝了。这次却是不同。

    至于能不能见到江炤宁,他胸有成竹——就在昨日,吏部尚书就来找过他和蒋远,意思与顾鸿飞大抵相同,是有事要见燕王妃,又怕被拒之门外,前来看看他们能不能帮忙递个话。他当即就说,递话的事情办不了,倒是能陪着吏部尚书走一趟。

    他是清楚,江炤宁懒得见他们,却不会小看朝廷重臣,只要吏部尚书肯去,她就不会不见。而这一点,只有他和蒋远清楚,很多外人却是想不到的,都以为江家、蒋家虽然是面和心不合,江炤宁总还要因为姻亲之故有所顾忌,在大面上会给蒋家人几分情面。

    可是这样也好,原本是他要承别人的情,别人却要反过头来感谢他,这样便宜的事情,何乐不为。

    顾鸿飞离开之后,蒋连便命人去传话给吏部尚书,请对方定个前去什刹海的时间。

    吏部尚书似乎很心急的样子,命人回话说今日申时前去,到时会命护卫前来接蒋连。

    下午,二人如约到了什刹海,外院的人可以轻看蒋连,却不能小瞧吏部尚书,当即到内宅传话。

    炤宁听得通禀,先去了书房,取出一个精致的黄杨木扁方匣子,亲自拿着去了外院花厅。

    吏部尚书与蒋连见了她,照规矩行礼。

    炤宁笑微微地请两人落座,又唤人上茶,之后瞧着吏部尚书一脸为难之色,不知从何说起的样子,索性先一步问道:“大人可是为了一个人的下落不明而来?”

    “正是。”吏部尚书连忙应声,这种事要是摆到明面上,着实难以启齿,燕王妃愿意这般委婉地提及,让他感激不已,“那个人……下官有个不情之请——殿下能否高抬贵手?”

    话说到这个地步就行了,要挟的话根本不需道明,聪明人便能想到。要知道,燕王妃的伯父江式庾在他跟前行走,他给下属使个绊子并非难事。况且,吏部掌管着官员的前程,与江家、燕王府有关的人,他吏部尚书若是有意阻挠,往轻里说都是停滞不前,再无往上升的可能。

    “我不能对那个人高抬贵手,对你,倒是有心网开一面。”炤宁将手里的小匣子交给红蓠。

    红蓠神色郑重地接过,交给吏部尚书。

    炤宁又道:“您不要担心,我只是要您仔细看看。这些只是我请您不要介入眼前琐事的条件,真没别的意思。”

    吏部尚书闻言称是,小心翼翼地打开匣子,看到里面是一叠宣纸,上面的字迹清隽有力,纸张下面,是一封书信,信封上的字迹龙飞凤舞力透纸背,他当即心头一滞——竟是江式序的笔迹!

    红蓠好心地指一指花厅一侧的宴息室,“您去那儿看吧,这些事关重大,被有心人看到一字半句的捕风捉影便不好了。”

    “好,好。”吏部尚书神色有些茫然地起身,随红蓠去了宴息室。

    蒋连此刻的心情很不好,脸色很难看。

    江炤宁这个人,委实有点儿邪门儿了——怎么她完全是一副早有准备的样子?这还没说几句话,他都不知道吏部尚书到底因何而来,吏部尚书就已有些失魂落魄了,看起来,不反过头来向江炤宁跪地求饶就不错了。

    炤宁瞥了蒋连一眼,“说你的事情。”

    蒋连讽刺地笑了笑,问道:“你大姐到了何处?快进京了吧?”多可笑,他的妻子的行踪,需要问别人。

    炤宁道:“三五日内进京。”

    “我们和离,于你有什么好处?”他目光森寒。他想与江锦言和离,但和离之事不该由江锦言闹出来,这之间的差别太大了。

    “与我何干?”炤宁平静地道,“是太夫人的意思。她终于想明白了,你配不上她的长孙女。”

    蒋连才不信。

    炤宁道:“我知道你不信。既然我说的话你不相信,问这些不嫌多余么?”顿了顿,又问,“到底因何而来?你再不说我就送客了。”

    蒋连只得说起顾鸿飞的事情:“顾指挥使的意中人柳氏,可在你手里?”

    炤宁微不可见地蹙了蹙眉。顾鸿飞的意中人在何处,怎么会问到她头上来?她会帮周静珊尽快摆脱人渣,是看在都是女子的情面上。至于人渣的意中人,是周静珊要不要计较的事情,跟她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思忖片刻,炤宁猜到了他因何有此问,“是顾鸿飞托你来问的?”

    “是。”蒋连颔首,又问,“人在不在你手里?”

    名声差就是这点不好,怎么样的好事,别人都不会往她头上想;怎么样的坏事,别人第一时间怀疑的都是她——人们有意无意的,还是把她当煞星,只要事情与她有一丝牵扯,结果不好就一定是她导致的。

    炤宁有点儿气不顺,索性满口承认:“人在我手里,让他赶紧想法子,没法子就一脖子吊死。”

    “放心,我一定把话带到。”蒋连起身,“告辞。”

    炤宁生了一小会儿气,走到门外,吩咐常洛:“你派人盯住顾鸿飞,另外去知会王爷一声,叫他跟各个衙门打好招呼,以防顾鸿飞找人告我强抢民女。”

    常洛没忍住,笑了出来,“您怎么会与强抢民女的事扯上关系?”他实在想不通,哪儿有女人去抢一个女人的事儿?他家王妃为人处世从不是这个路数。

    炤宁无奈地解释:“顾鸿飞怀疑我把他的意中人抓起来了。”

    “原来如此。属下这就去办。”常洛强忍下了笑意,转身快步离开。

    炤宁又思忖片刻,确定这样安排下去就足够了。

    顾鸿飞就算不怕她,总是害怕师庭逸的,因此,他绝对不敢带人来闹事。这条路行不通,便只有将事情闹上公堂给她难堪——横竖现在桑娆消失了,那么就没人能言之凿凿地说柳如媚与名噪一时的老鸨关系匪浅,称是良家妇女也没人会怀疑。她闲的没事抢了金吾卫指挥使的意中人,在人看来不但是仗势欺人,还是无理取闹、可笑至极。

    要是连这种丢脸的事情都沾上,她可真是白活了。

    转回花厅之前,炤宁对紫薇招一招手,吩咐道:“找几个得力的人,隔三五日就修理顾鸿飞一次。别打脸、别打死就行。”

    横竖他都认为坏事是因她而起,那她就让他好好儿地倒霉一阵子,权当给周静珊、孙氏等被他伤害过的女子出气了。再好的法子不是没有,只是犯不上为这种人耗费时间、心力,简单粗暴的用拳头说话的方式就挺好。

    紫薇称是而去。

    吏部尚书用了小半个时辰,才消化掉所看到的每字每句。

    真正两袖清风不染尘埃的朝臣,在本朝他没见过,自己更不是那种人。

    他这些年做过亏心事,例如先后在科考时帮三子、孙儿说服监考的官员,让他们金榜题名,少经历一些年的不得志。也是没法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有些儿孙因着长幼嫡庶之别,一出生就注定不能袭恩荫,想要面上光彩、有个说得过去的前程,只能走科考的路。

    他对子嗣,不是疼爱,是溺爱,一直都明白,无从更改。

    这一点,江式序是了解的。燕王妃放在信封里的,是江式序对他这个人的品评——溺爱子嗣是第一点,藐视武将甚至不遗余力地打压便是第二点。他一直妒恨武将短时间内建功立业、享一世荣华,没有理由,与生俱来的重文轻武。说白了,就是看不得武将得着好。

    在江式序扬名天下风头最盛的时候,他曾与内阁中人一方面吩咐押送粮饷的官员寻找托词延误,一方面则在皇帝面前给江式序穿小鞋,试图让皇帝相信江式序随时有可能兴兵造反,应该在战捷之前将人召回,避免养虎为患。

    只是,他白忙了一场。那一次,粮饷如期送到军中,后来他曾问起,那名官员说根本就没收到信件。皇帝那边,则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只一句“你们这些文官总是想得太多,出力太少”便将他们打发了。

    而这件旧事,如今还能翻出来——他写给押送粮饷官员的信件还在。眼下他看到的是经人临摹的,那封信应该就在燕王妃或是江家人手里。

    他们怎么得到的?是半路将信件劫了下来?还是那名官员明面上是他的党羽,实际上是江式序的心腹?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这事情就算再过二十年摆上台面,也够他喝一壶的——皇帝第一个就容不得,尤其是江式序英年早逝,江式序的女儿已是皇家儿媳妇。

    这大大小小的徇私枉法的事情,燕王妃都清楚明白地给他写出来摆在面前。

    怎么办?

    桑娆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考虑了。他哪里还有闲心管别人的死活,自己能否善终才是最要紧的。

    他苍白着脸、满头虚汗地呆愣了半晌,终于知道该怎么办了。

    他将手边的东西恢复成原状,转到炤宁面前,向上深施一礼,将匣子奉还,之后道:“殿下,下官只求得个善终。待到秋日,下官便告老还乡,在那之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