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清一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寻清一梦-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听他恭敬的说道:“草民给十三阿哥请安,十三阿哥吉祥!”
  我像是被雷击了一样,一动不动的杵在那里,那个救我的人竟然是康熙的十三阿哥,雍正的铁哥们,胤样。
  “快起身,别这么多礼,咱们也不是第一次见了,还这么见外作甚。对了,你认识这位姑娘么,刚才我从湖边把她救起,不过,她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十三阿哥一脸温和的对那个书生说。
  “回阿哥话,实在是失礼,她是草民的家妹,头次出门没见过世面,让您见笑了。”书生说着竟然拉我到他身旁,我依旧呆若木鸡状,乖乖的站在他身旁。
  “没关系,你赶紧带她回家休养吧,好好照料她,若是病了就不好了。”十三阿哥的视线从书生身上转移到我身上,我不敢看他的眼睛,急忙垂下头。
  “今日多谢十三阿哥相助,草民在此代家妹谢过。”书生说着忙拉我俯身谢恩。
  “免了,免了,赶紧回吧。”十三阿哥挥了挥衣袖,催促我们离开。
  于是我被这个自称草民的书生拉着离开了这间喧闹的厅堂,我们一路沿着长长的回廊走,身后的喧哗也随着我们的步伐渐渐隐去。刚才的一切都宛如梦中,而我依旧没醒一般,一直保持沉默的跟随书生前行。
  直到我们出了最后一个角门,我才抬头看向这个一路不做声,只顾带我疾步离开的人,他还真是个书呆子啊。
  过了角门便见两个貌似士兵的人守在大门那里,到了大门口,书生和两个守门寒暄了几句,我们这才算出了这个府邸。
  他又一路拉着我到了一个像是马厩的地方,扯了匹马出来,把我抱上马去,我很是震惊的坐在了马背上。他紧接着翻身上马,一手揽住我,一手猛抽了一下鞭子,马儿顿时奔跑起来。
  就这样,我在这陌生的书呆子的怀里心惊胆战的乘着马儿,一路如风般的向着我不知道的地方奔去。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马儿在一座宅子门口停下,四周都是居民区,眼前的这座宅子也不显眼,只是一间青砖瓦房而已。
  书生下马敲门,须臾,便听得一个中年的女声应门而来。我被书生抱下马,站在门口等着开门,门吱呀一声开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看来年近四十岁的妇人。
  妇人和这个书生长得有几分相似,想必她定是书生的亲人了。那妇人一见我湿透的狼狈相,便心疼的问我出了什么事,我却不想回话,索性坚持沉默是金了。
  那妇人转而问书生,只听那书生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个大概,文绉绉的话语完全让我的脑海泛起层层涟漪,我的头越发的晕沉,索性闭上眼睛,失去了知觉。
  等我醒来的时候,天已是蒙蒙亮,睁眼望去,青色的幔帐旁还是坐着那个妇人。她正仔细的看我,摩挲着我的头发,见我睁眼,她又惊又喜。
  她温柔的把我扶起身,喂我喝东西,边喂边说:“来,蓉儿,吃了药,身子就好了。”
  她叫我什么,蓉儿?我心里一惊,这是我的名字么,难道我是黄蓉。
  我默不做声的小口喝过她送到我嘴边的苦森森的药汤,喝完不禁嘴角发酸。还不如一碗都递给我一饮而尽来得痛快,这真是折磨人。
  总算是喝完了药,她又扶我躺下,可是我并不想这么躺着,我的头已经不晕了,那晚的冷水也好像没把我怎样。
  我见那妇人要走,想叫住她,又不知道如何称呼她,犹豫间,我还是问道:“请问,我,我到底是谁?”
  好在她相信我是落水后伤了脑子,于是在这个妇人简短的介绍里,我知道了原来我这个身体的主人叫钱玉蓉,年方14。
  而眼前的这个妇人是钱玉蓉的母亲,她叫陈书,刚才那个是钱玉蓉的哥哥叫钱陈群,至于钱玉蓉的父亲钱纶光早在钱玉蓉小时候就辞世了。
  钱玉蓉和她的母亲哥哥相依为命,她的母亲经常以画谋生,值得庆幸的是,钱玉蓉的父亲在世时和曹家交好,曹家认了钱玉蓉做干女儿。
  自从钱玉蓉的父亲去世后,钱玉蓉就被接去了曹家住,渐渐的与钱家疏远了。钱玉蓉在曹家有着格格一般的身份,自然不会和扬州普通女子一样,有很多拘束,相对来说还算自由。
  直到这次康熙南巡,发生一起江南女子买卖案,而钱玉蓉刚好被卷入其中。幸运的是钱玉蓉是曹家名义上的女儿,即使太子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把她怎样,钱玉蓉这才得以成功脱身。
  可是曹家还是觉得钱玉蓉应该在老家暂避一下,这才命人把她送回了钱家暂住。至于说这次落水,也是她返回曹家才发生的事,事到如今,她只能再回钱家暂时避过风头了。
  知道这个钱玉蓉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我不禁开始联想她和《红楼梦》的关系,这个曹家会不会就是曹雪芹家呢,而这个钱玉蓉又算是书里边的谁呢!
  想来想去,想得头都疼了,我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我这才发现这些天我的头一直在疼,看来我的灵魂还要适应一下这个新的大脑系统呢。

  第三章

  这样过了两日,我发现我的记忆里逐渐融合进一些我从来没有过的记忆,原来那个活了十几年的钱玉蓉的记忆开始沉渣泛起,我对她的性情渐渐了解,不禁唏嘘不已。
  自从钱玉蓉来到曹家以后,她的人生就出现了转折,很多时候,她都是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不敢言,也不敢怒,更不用说反抗了。也许是生活的压抑,令她整个人都过得很悲哀,生活中仿佛没有阳光一般的阴郁。
  表面上,她是曹家的女儿,是一个格格。背地里,很多人都会嚼舌根,说些难听的话,尤其是在这个汉人被瞧不起的年代里,她的日子很难过。钱玉蓉用她的沉默来度过每一天,最后,也是在沉默中灭亡了。
  没想到她竟然是那样一个逆来顺受的女子,又是那么忧郁的人啊!寄人篱下的生活我最清楚不过,不禁感慨原来命运也有相似性,我和这个钱玉蓉的遭遇还真是像啊。
  既然了解了这个女子的性格,我不禁好奇起她的长相来,于是,我在能下地的时候,跑去梳妆台前,对着妆匣上的镜子照起来。这一照可好,照了半天。
  不得不说,我的运气很好,竟是穿到了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身上。
  如果按照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绝对不能称之为女神级别,最多是小家碧玉的古典美人。但是,如果按照这个时代的审美来说,这个钱玉蓉定然是个我见犹怜的美人,我在镜前特别做了一个西子捧心的样子,自己都看痴了去。
  也许,钱玉蓉的美貌才是曹家收留她的根本原因吧,我暗自揣测起来,这其中必有深意。
  在钱家的这两日,我看到了一位严格母亲的伟大形象,她对几个哥哥的生活起居都是严要求。他们每天都要学习很久,我几乎看不到他们,大半时间我都在陪着母亲。
  母亲拉着我在她书房里看她画画,她画的很美,我几次都被震撼到了。
  虽然在我那个时代的人们推崇的更多是抽象派,可是到了古代,国画就是古代的审美经典了。
  钱玉蓉这个人也会画画,她小时候和母亲学过,到了曹家,她也是经常和姐姐哥哥们切磋学习,所以我试着去驾驭这个仍然让我感到陌生的躯体。
  令我惊讶的是,我的手指竟然能够拿住我从来没拿过的毛笔,并且可以运用自如。对于我的手所画出的画,写出的字,我还算满意,但是比起母亲的字画,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与母亲相处的过程中,我弄清楚了目前的朝代是康熙四十六年,正是康熙第六次南巡的时候。我落水的那天是他们第一天到扬州府,在江宁织造行宫暂住的第二十七日。
  今日已是第三十日,是日一大早,便听有人敲门,母亲开门后见一小厮立于门前,小厮递给母亲一封信,还嘱咐了些什么。送走小厮,母亲径直去了哥哥书房。
  他们在书房里呆了很久,直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才和我说了一件令我大吃一惊的事。原来,曹家已经决定把我送入宫去,明天,我就要随皇家大队人马北上回宫,至于一路去哪都要随行就是了。
  这真是让我哭笑不得,没想到我这么快就有机会接近那个传说中的紫禁城了,真是得来全无废功夫啊!
  当天下午,我要回曹家去,做一些进京的准备。就这样,我和我才认识几天的亲人分离了,母亲再三叮嘱我要一切小心,看着她留下的不舍泪水,我心中无限悲凉。
  我从来没有体会过母爱,而这一次的亲情体验又是如此短促,尽管她不是我的亲生母亲,我依然很是留恋这份难得的亲情。
  临行前,母亲还送了一幅荷花图与我,因为我和她说过我喜欢荷花,这幅荷花图是她在这两天特意为我画的。我如获珍宝般的小心收藏着,这可是我在古代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啊!
  背上行囊,告别母亲和哥哥们,我坐上了曹家的轿子。轿子一路摇晃着到了曹家的大门口,还是那个大门,只是我们要从侧门进去。我下了轿子,被一个小厮引着进了一座宅子,我很快认出了这是曹家老爷所住的房子。
  接见我的是曹夫人,她握着我的手说了很多客气话,我却下意识的按着钱玉蓉的性格来,沉默着应对她的寒暄。
  说实在的,我还真是不喜欢过去那个钱小姐的性格,她竟然可以自然而然的委曲求全。但是,毕竟我现在还要扮演她的角色,所以,我只能强自服从过去的习惯,勉强应付这些对我来说都很陌生的人们。
  听曹夫人叮嘱了大概有几个小时之后,我随她向园子走去,那边还是一派祥和的景致。自从皇帝来了,园子里的姐妹们都暂时搬到别处去住了,园中的房间都要空出来给皇族的人住。
  我的房子也不例外,据说是给了一个阿哥住着,一想到一个大男人住在我的房间里,我顿时心里不舒服。可是一想我以后都不会再住那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