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趣探秘:人类性的进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性趣探秘:人类性的进化-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类的一大乐趣,因为女性有着隐蔽的排卵期,并且对性的接受程度一如既往,但为什么女性演化具有了绝经这种独特的生殖生理特征呢?不错,男性拥有泌|乳的生理潜能,但造化为什么没有令他们开发这种潜力呢?同样,对于绝经期这一谜团,我们可以轻松地回答道,这是因为一个极简单的事实:女性到50岁左右所有的卵细胞要么已经耗竭,要么活力受损。但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要回答为什么人类演化发展了这一看似有损自身利益的生殖生理特征。 

 
  有关女性生殖特征的老化(或者像生物学家们称之为袁老)不能同其他特征的老化孤立开来功利地看待。我们的眼睛、肾脏、心脏以及其他所有的器官和组织也在衰老。但是器官的老化在生理上并非不可避免——或者说并非所有动物的器官都不可避免地像人类的器官那样迅速老化,因为部分角类、蛤例以及其他物种的器官在经历比人类更长的岁月后仍能保持良好功能。 
 
  生理学家和其他许多致力于老年学科的研究者们试图为老化找出一个总括的解释。几十年来众多的人们企图求助于免疫系统、自由基、激素以及细胞分裂来解释这个问题。但实际上,所有的人过了不惑之年都意识到自己身体中每个部件都在慢慢衰老,而不仅仅是免疫系统以及对自由基的抵御问题。尽管比起世界上将近60亿人口中的多数来,我的生活比较轻松,而且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但我仍然能一气列出自打我49岁以后出现在我身上的一系列老化征象:听不得高喉大嗓,视近物模糊不清,嗅觉和触觉灵敏度下降,切除了一个肾,装了假牙,手指不那么灵活,等等。而且我伤愈复苏的速度也比过去缓慢:因为反复发作的胖肠肌损伤使我被迫放弃跑步,我左肘部的伤处刚刚缓慢愈合,现在我又弄伤了一个指健。在我之前,如果其他人的经历可以引以为鉴的话,还有许多类似的苦衷,包括心脏病、动脉阻塞、膀胱疾患、关节炎、前列腺肥大、记忆丧失、肠癌等等。所有这一切症状都是我们所说的老化。 

 
  如果用人造的机器来类比,我们就很易理解隐藏在这一系列严酷事实后的主要原因。动物的身体和机器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不断使用会慢慢磨损或者严重损坏。为了和这种倾向相抗衡,我们有意识地对机器进行保养和维修。自然选择使得人体也能自发地进行自我修复。 
 
  人体和机器都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保养。第一,当机器的一个部件严重损坏时,我们对它进行修理。例如,我们可以补好小汽车被戳破的轮胎,或者弄好它被撞瘪的挡泥板,如果它的刹车或者轮胎已经坏到修不胜修的地步,我们就干脆换一个新的。人体同样能自严重创伤中恢复,最常见的例子是人体皮肤割破后伤口慢慢愈合。但是受损的DNA分子修复和其他许多修复过程我们的肉眼是无法觉察的。就像换一个新轮胎那样,人体内部分器官在受损后也有再生的能力,如长出新的肾脏、肝脏和肠道组织。这种再生能力在其他许多动物身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果人类能像海星、蟹、海参和嘶妈那样,胳膊、腿足、肠和尾巴都能再生,那该有多么好! 

 
  另外一种养护机器和人体的方法是,定期或者自动保养,以期抵消那天长地久慢慢的损耗,而不计较它们是否受到了严重损害。例如,按照保养计划,我们定期更换汽车的火花塞、风扇皮带、滚珠轴承,添加发动机油。同样,人体也是定期长出新头发,每隔几天换一层小肠内壁,隔几个月更换全部红细胞,一生中每个牙齿至少换一次。更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蛋白质分子在人体内参与新陈代谢。 
 
  汽车的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精心、不吝钱财地进行保养,人体也是同样道理。身体健康不仅在于勤锻炼、上医院检查以及其他有意识的保养,而且还在于人体自发地修复和更新。生成新皮肤、新肾脏组织和蛋白质要耗用大量的生物合成能量,各种动物用于自我保养的投资有很大差异,因此,它们老化的速度也有很大差别。有一些角类能活一个世纪以上,而实验室里的笼养老鼠,尽管食物充足,没有敌害,并且享有比任何野生充类甚至比世界上大多数人类还要精。动的医护,但它们仍然不可避免地在30岁以前因年迈死去。即使在人类和人类最近的亲戚类人猿之间也存在着老化进程的差别。安全地生活在动物园笼中的猿类,尽管营养良好,有兽医照看,但仍绝少(如果有的话)活过60岁。然而,美国白人尽管相形之下面临较大危险,医疗条件也要差一些,但男性平均寿命仍达到了78岁,女性则有83岁。为什么人体比猿的身体能更好地自发地照看自己?为什么龟类的衰老要比老鼠缓慢得多? 

 
  如果人类全力以赴地保养身体,经常更换身上的所有部件,那么人类甚至能够长生不老(除非遇到事故)。如果人类能像螃蟹一样长出新的四肢,那么就不会受关节炎的折磨;如果人类能定期更换一个新心脏就不会惧怕心脏病;如果牙齿能更新5次,牙病也将降到最低程度(大象就是这样,但人类只换一次牙)。确实有一些动物在维护身体的某些部分时作出了巨大投资,但是任何一种动物都没有将巨大的能量耗费在维护躯体的所有部分上,也没有一种动物能永葆青春。 
 
  我们再用汽车来比较,仍能使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维修和保养的代价。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收入有限,因此必须做收支预算。我们花钱修车,以便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但是这一切都须符合经济效益。如果修理费用太高,我们会干脆放弃旧车,索性去重新买一辆。究竟是修理旧的包含基因的躯体,还是为基因制造一个新的容器(即婴儿),人类的基因也面临着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维修汽车或者人体,就会减少用来购买新车或者生育婴儿的资源。那些各于自我保养、寿命短暂的动物(如老鼠)比起精心保养身体的长寿物种(如人类)来,它们的繁殖速度高得惊人。一只雌性老鼠2岁就会死去,而人类在2岁时远远没有性成熟,但在雌性老鼠只有几个月大时,它就开始每隔2个月繁殖5只小老鼠了。 

 
  这就是说,自然选择使保养身体和繁殖后代的相应投资得到了调整,以便基因对后代的传递最大化。保养自身和繁殖后代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因物种而异。有一些物种(如老鼠)紧缩保养自身的开支,拼命生育后代,但同时寿命短暂。其他一些物种(如人类)非常爱惜身体,寿命能过百岁,在此期间能生育一打孩子(如果你是一个哈特派女人的话),甚至能有1000个孩子(如果你是嗜血皇帝穆莱)。人类的年度生育率远远不及老鼠,即便是穆莱,但人类有充裕的时间完成这一切。 
 
  进化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人类既因为耗用生物能量保养身体获得了尽可能健康的身体,但是这一可能性时刻受到因意外和噩运身亡的威胁。如果你是一个德黑兰的出租车司机,你压根不会浪费钞票修车,因为在这个城市里,再谨慎的出租车司机每隔几星期总会碰到车祸。所以,你会省下修理费去购买必定要买的下一辆出租车。与之相仿,如果某种动物的生活方式注定了有意外身亡的高度风险,进化会安排它们节省自身开支,迅速老去,即便是生活在动物园营养充分、没有敌害的笼中,也不能躲过造化巨手的拨弄。由于老鼠在野外被捕食的概率很高,所以它们比起身体与之差不多大小的笼养鸟类,用于维护自身的投资少,而且老得快,因为鸟类在野外可以飞行躲过被捕食的噩运。野生龟类因为有硬壳保护,所以比其他爬行动物老得慢;豪猪有尖刺护身,所以比同样大小的哺|乳动物更长寿。 

 
  这一推论也符合人类和猿类的情况。由于古人通常在地上生活,用梭源和火来护身,所以古人被食肉动物捕食或者跌下树的风险要比树栖的猴类低。这一原因绵延进化,导致了今天即使人类和动物园中的猿类生活在相似的安全、卫生和富足条件下,人类的寿命仍要比猿类长那么几十年。自从人类与猿类在700万年前分化后,人类的祖先从树上下地生活,用梭嫖、石头和火来武装自己,演化了良好的自我修复机制,延缓了衰老的速率。 
 
  我们都有过痛苦的经历,人老时会觉得浑身上下每一个部位都快要散架了,这其实也是同样道理。造化弄人,尽管令人伤感,但是很符合经济效益。如果你特别刻意去维护身体的某个部件,以致于它比身体的其他部分都经久耐用,它的寿命甚至超过了入本身的预期寿命,那你就是在浪费生物能,这部分能量本可以用来生养孩子。最经济的人体应当是所有的器官差不多同步磨损。 

 
  有个故事,是有关讲究经济效益的天才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的,他将同样的原则应用于制造机器上了。一天,福特派几个雇员到废车回收站去,让他们查看一下福特T型废车残存部件的情况。雇员们带回的消息显然令人失望,几乎所有的部件都有磨损的迹象。唯一的例外是转向节主销,它们几乎未受磨损。令雇员们大跌眼镜的是,福特并没有对工厂精工细作的转向节主销表示赞赏,相反,他声称这些转向节主销做得太好了点,今后应当降低造价。福特的结论也许和我们对于工艺精良的习惯思路背道而驰,但它符合讲究经济效益的逻辑:转向节主销比车子本身还要耐用,确实是在浪费福特的钞票。 

 
  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人类身体的设计同样契合福特的转向节主销原则,只有一个例外。实际上人身上的每个部分都差不多是同步磨损的。男性的生殖特征也适用福特这一原则,尽管男性不会陡然失去生育能力,但是男性是在慢慢地积累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