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by 柴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by 柴静-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是另外一种心情。这个时候才发觉,一切好像“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
在《读者》上看到一个标题:《生命有一种硬度》。其中引用了湘籍作家韩少功先生的一段话,颇受启发,抄下与你分享:
 “人可能另外选择,但没法选择生命之源。这里有无法忍受的东西。即使这块土地曾经被太多的人和灾难,压榨得疲惫不堪,气喘吁吁,也没法重新选择父辈。他们脸上隐藏着你的容貌,身上散发出你熟悉的气息。如果你曾经用这种语言诉说过最动情的、最快乐和最心酸的体验,最聪明和最幼稚的见解,我就再也不可能与它分离。”
好了,最后想借《夜色温柔》送一首歌给那些在奔波的好同事,希望他们能够圆个好梦,因为好人好心,好心好报。同时也送给自己,希望自己在二字开头的年龄有个美好的开始。也送给你,谢谢。
小奕
   1996年6月24日


是我
柴静:你好!
首先得向你道歉,5月26日晚上打进电话的女孩是我,影响了你的主题,说不定还影响了你的情绪。
那天晚上和一帮朋友在外面吃完宵夜,我急着回家,为的是听你的节目。参加工作之后,世俗的纷扰诱惑着我。虽然还是常听,只是有时听着便睡着了。那晚到家的时候家中空无一人。从小到大我都时常孤独,而且本质的我似乎好静。周末的日子我宁可推掉所有的电话跟约会,守在家中,摆弄着棋谱,长进也不是很大,只是喜欢这种心不在焉的心情。
有一晚在你的节目中听到一个朋友的电话,感触很多。他说他没有放弃,一直在追求。可是言谈之中掩饰不住一点无奈。这一点我也颇有类似。毕业以来,我也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修正。曾说:“让我在年轻时候摔几跤吧!只是别让我摔得爬不起来。”一直努力做得更好,可是追求完美毕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我采取了灵活。在夜晚,当心灵平静的时候,细细想一想当时当日当月当年的所作所为,忍不住轻叹。在这个境界中,我遇到了一位朋友,是他告诉我,别害怕,坚持下去,事情过后你会发现原来很简单。他的每一封信都充满了鼓舞与教诲。生平第一次听第二个人的话,照他的意愿,看他赞扬过的书,细心地听他指出自己的浮躁与虚荣。
自小酷爱读书,可是与他一比,便立觉自己除了像一个大书橱之外,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在他面前有小学生一般的畏缩。这一点不敢告诉他,担心会从此受到轻视。他今天的信中仍然短短的两句:“有个计划,也可以说是心愿,也许有一天我们会一起到天涯海角转一圈再回来。”满满的6张纸中只云淡风轻的一句,甚至连语气也大打折扣。也许是他不能够肯定自己,抑或是怀疑我。他不和我一个城市,我不能马上知道他的想法。而且自己没有太大的把握。周围的朋友很少,可是只有他,淡淡的书香,淡淡的儒家风范。认识他以后,一连数日不出门,留在家中读书,给他写信。偶尔出去应酬,也按捺不住地催着早早回家。
那一晚的惶恐与不安是因为将近半个月没有他的音讯。父母对此并不知情。与他相守,我坚信一点,他能够给我精神上的富足与自由。这一直是我想要的。我只有一点担心,我们不在同一座城市。他如果想到我这里来,凭借着父母的能力和他的才华应当不成问题。只是,这太过委屈他了,也并不是我的愿望。若要迁徙,我面临的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远非熬几个夜,费几天神就能够完成。一向当机立断的我变得犹豫,却无从求救。几时,我想到了你,一直没有见过你的面,可是你却在无数个夜晚伴我步人黑白世界和楚河汉界。所以对你心怀一股如对他一样的依恋,并没有把你当成陌生人,而把你当作神交已久的朋友。那晚你一定把我当成一个小孩子,也难怪了,后来你说的那些话也是我一直在告诫自己的,只是不如你流畅,心想有些汗颜。
准备一台节目是何等地劳心费神,却因为我的一己之私兼有虎头蛇尾之嫌,真是对不起。而且我还有些得寸进尺,想从你那里得到答复或暗示。若你忙,便也罢了。这一周都不会给他回信,听完你的节目再做定夺。
祝安!


玻璃心
柴静:你好!
现在是9月22日凌晨,刚刚听完你的节目。你的声音让我在每周不变的守候与期待中,意外地收获了美。
此时在听50天前自己的心情,仿佛随意翻开一本旧书时不经意落人眼帘的发黄的花瓣,旧旧的,淡淡的,不再是当初的味道。几天前在灯火阑珊里送走一位朋友,他是去很远很远的有着灿烂阳光的美国加州。有很多人去送行,有许多人围着他道别。而我站得远远的,背着他,偷偷地替他最后一次整理行囊。
月台送别时,远远看见他和一个女孩子在泪水中吻别,心中一颤,一种莫名的冲动瞬时让泪水涌上来。我几乎要无法控制泪水的滴落。一转眼,发现他的朋友们正在以一种锐利的目光注视着我。瞬时,将眼泪硬是逼回了眼眶。是的,是当初自己拒绝的,为什么要哭?是自己没勇气要的,为什么不许别人要?已经有一个女孩子为他哭了,我绝不允许自己成为别人日后的话题。于是继续伪装一副淡然的样子。心海却风起云涌。
当初,因无意中得知,他早晚会去美国与家人团聚,是早晚要离去的人。而他自己在一开始与我的交往中已有意无意地暗示了我。于是很怕受伤的柔弱的玻璃心便狠狠地约束了自己与他的交往。刻意拉长见面的周期,有限的几次见面,也总是小心地保持距离。而他便很自然以我大哥自居。也好,彼此不加重负担。
走出车站,看见那女孩子孤单的背影。没过多犹豫,快步追上她,尽力安慰她,给她,我的勇气。
回城一个人坐在中巴上,想想,发觉自己真是很伟大。不觉笑了,很苦。只好缓缓地闭上双眼。真的很怕送别,真的很怕站在车窗外体会那种咫尺天涯,孤零零的滋味。小时候是个贪心的孩子。总希望身边每个人都喜欢我,关心我,疼我,爱我。也一直这么对别人。而在成长的过程中,终究发觉这只能是孩子般童真的梦想。于是不自觉中变得害怕失去,拒绝接受以为这样子可以牢牢保护自己。可是无论我怎样努力,还是有被雨淋湿的时候。好在已渐渐明白自己的误区,开始走出自我。刚开始迈出的脚步是沉重而艰难的,而后便轻快了起来。
今天上午,曾经班上的同学聚会,试着放松自己,于是玩得很尽兴,也很有收获。我已经不再因为害怕失去而拒绝接受了。我正尝试着努力接受一个人,也让自己走近他。他是我无意中偶遇的,有一丝浪漫一丝危险更有几许温暖。
对了,他也是你的同行呢!
为我祝福吧!在我即将来临的本命年生日之时,在此重重谢你!
祝幸福!
明儿
   1996年9月22日凌晨1:35


委屈
柴静:你好!
不知你怎么会想到《委屈》这个主题的。小小的一个词能蕴含多深的苦痛,那不是这个词能担负得起的。但是,这个词却真的触动了我心灵深处的一件往事。虽然是年少轻狂,却铭记在心,说忘却不能忘的。
读中学的时候和同桌的男孩很要好,那时候很快乐、单纯,心里开始对这份感情有了保留。那男孩很优秀,我直到今天还怀疑这辈子再也找不到碰不到这样的人了。因而我就一直肯定这份感情没有结果。后来我频繁地参加工作,他则入大学深造,断断续续地交往着。我生怕自己与他的素质差距越拉越大,于是艰难地自学,参加自考,专科已全部考过,我开始读本科。这一切或许他不知不觉,但不可能对这份感情不知不觉。虽然因为平凡,但我一直以好朋友的身份在他的身后,不走开。
可是一年暑假,我打了很多次电话找他,也鼓足了几乎全部的勇气,终于,我听到了他的声音。当我自报了家门,正准备问候几句,那边的他竟然轻巧地说:“对不起,我累了,想休息。”我冷静地说了声再见,一切便结束了。那天我的灵魂仿佛在体外游荡,一切都已不重要,无所谓了,委屈得连眼泪都不想流。
今天看来,真是很傻,然而那委屈的滋味却不能忘,很多事情原来都是这样的。时光能够带走很多,也有很多无论如何带不走。
祝《夜色温柔》和你永远都在我们耳边,心底。
惠芝
   1996年11月9 日午夜


认错
柴静:你好!
时间过得很快,眼看着1996年就这样一天天地走到了尽头。作为一名身份比较特殊的听众,由于条件的限制,既不方便打电话给你,更不可能去看一看你,惟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关注你每一次节目,倾听你每一次话语。在六七月间看欧洲杯的时候,精彩的球赛令我无法舍弃,可每逢周末的晚上,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仍不忘带上耳机。总觉得有你的声音陪伴着另一个深夜里的我,便不再孤寂。
年初时给你写过几封信,你都播了出来,对此我很感谢。因为这对我来讲,是种很好的鼓励。我当初只是想告诉你,在我们这个特殊的环境里也有着许多关注你的人。他们真的很在乎你读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封信件。从你的话语中,他们学到了许多与过去所信奉的截然不同的人生道理。
这段时问里尽情地听着每一次《夜色温柔》,从中品味着别人的故事,节目中一些朋友的来信,令我非常感动。就拿那个17岁女孩来说吧,虽然她处在一个相对城市而言较为艰苦的环境里,但她仍怀着一颗向上的心。由此联想到自己,不禁羞愧难当,为图一时的安逸和享乐,无视法纪,比起一个弱女子来,竟相差如此之远。我真该从她身上学学那种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品质。
还有那位叫阿袁的听众,虽然与他所处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我以及身边的许多朋友都由衷地钦佩他,为他的刚正和勇气喝彩。也许他将受到处分或更严厉的处罚,但他已用行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