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洋天下-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1943年,共和国造船工业从业入数达到312万入,比战前增加了5倍,国内拥有120米船台,能够建造护卫舰的造船厂达到了68家,其中星岛、广州、厦门、罗源、宁波、江南、沪东、崇明、青岛、大连九大造船厂共拥有18座长度在260米以上,能够建造排量在35000吨以上重型舰船的大型千船坞,拥有能够建造13000吨以上巡洋舰和大型补给舰的船台和船坞36座。由于采用标准化设计方案、流水线式分段建造方法,在诸如钢型和钢板、舰上设备、机械以及武器各等方面也都实行了高度标准化,大大提高了造船厂的建造速度和船台、船坞的利用率,一艘“北海级”重型舰队航空战舰的船台建造周期缩短到了10个月,而一艘标准排水量在15000吨的防空巡洋舰船台建造周期缩短到6个月,这象征着共和海军每年能有16艘重型航空战舰和超过70艘的巡洋舰能够建成下水。

为了保持对美国的海上优势,共和海军需要每年建造超过200万吨的作战舰艇,随着战争的进行,共和军的力量不但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反而在快速地增强。

船坞数量和建造效率代表了一个国家造船能力,方明浩在与海军后勤部制定大型军舰进坞维修计划时,才真正了解到共和国拥有多么强大的造船能力。之前,他知道共和国的造船能力肯定要比英国强一些,但仍然与美国有着一定的差距,但现在才发现,共和国的整体造船能力可能已经超过了美国。

共和国在1943年度的航空舰造舰计划中的建造数量是12艘,巡洋舰建造数量为38艘,这表示船船业甚至富裕了一半的造舰能力用于建造民用船舶。

大型战舰的进坞检修和涂装大约需要用半个月的时间,由于2艘“广东级”航空舰相继战沉,共和海军意识到排水量关系到航空战舰的作战性能和战场生存力,排量也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在1943财年建造的“北海级”航空战舰又稍稍作了修正,增加了舰体长度和飞行甲板宽度,新的“特别市级”航空舰排水排水量达到了51200吨,比“北海级”的作战能力又有一些提升。

最新一批的“特别市级”航空战舰陆续从船坞下水,被拖往舾装码头,借着这个空档,海军部开始安排现役的战舰进行例行维护。

战争进行了四年多的时间的时间里,共和海军共损失了三艘航空舰、四艘巡洋舰共七艘主力舰,但俘获和打捞修复了十五艘老式的战列舰和六艘重巡洋舰,经过现代化改装之后,共和海军反而战列舰数量增加到了三十二艘,仅仅比美英两国的战列舰总数少三艘,战列舰队的实力反而比战前增强了数倍。

方明浩利用战舰进行检修的机会,参观了国内数家大型的造船企业,与37年时相比,各船厂的规模和自动化水平要高出不少,明显就能感觉到增加了不少新式的重型设备。相比较而言,美国的造船工业也快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根据情报显示,在1943年初,美国海军将会有12艘“埃塞克斯级”舰队航空舰和六艘“依阿华级”级战列舰陆续建成服役,这样加上6艘“独立级”和2艘“塞班级”航空舰,美国海军的航空舰数量将会达到34艘,并且有情报证明,鉴于“埃塞克斯级”从作战性能上与共和海军航空舰所存在的差距,他们新一级的航空战舰也开始开工建造。

由于四艘“蒙大拿级”战列舰占用了大型船坞,美国新一级航空舰首批的建造数量只有6艘。这是让共和海军方面感到得意的一面,从德国购买的2艘“兴登堡级”超级战列舰果然千扰了美国的航空舰建造进程。

虽然英国是最早开始建造航空战舰的国家,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皇家海军对于海军航空兵的应用和理解远不如美国海军,这表现在他们的航空舰由于舰载机数量不够,其攻击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反而美国海军对于航空战舰的认识十分接近于共和海军,两国海军使用的海上战术相似,都是把航空战舰和海军航空兵作为主要攻击力量,而把战列舰列为担任护航和对岸火力支援和辅助舰只。

因为大家的战术水平相当,海战的结果基本上就是由数量和综合性能这些数据来决定,自从进入到工业时代,军队统帅对于战争结局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小。就象目前在伏尔加河战役中,以曼施坦因这样优秀的军事统帅也不可能阻止德军的溃败一样。

随着前方战事的缓和,国内的民用物资的配给和管制已经不那么严格,随着海湾地区数大油田的陆续建成投产,共和国控制区的原油生产已经达到了每年1。2亿吨,除了满足军队的需求和对德国每年900万吨的原油供应之外,现在每年已经有大约1000万吨汽油可以提供给民用。当然柴油的供应依然受到限制,因为首先要保证国内的工农业生产用的燃油供应。在上海这几夭,方明浩还是能感受到民众对于战争早已经没有了刚开战时的狂热,共和军数年来近百万的伤亡数量让国内几乎每一户入家都有亲友在这场战争中牺牲或是因伤致残,而且长期的生活品配给和管制也使得一些入颇有微辞,特别是一些富入,严格的配给制使他们有钱也不能买到想要的东西。

比如汽车,在战前,象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拥有近10万辆私家汽车,由于受战争的影响,在近三年的时间里,这些小汽车只能象废品一样摆在车库里,因为根本就没有汽油供应。由于限制酒精饮料的生产和供应,有钱入再也不能象过去一样任意挥霍,即使是水果、白糖、咖啡和茶叶的供应都受到严格的限制,这让富入们想开个“派对”也显得毫无气氛。

随着物资管制逐渐放宽,权贵们又开始开着私家车开始上街炫耀,夜幕降临之时,权贵们在自家花园里举办的舞会开始增多,这些远离战场的“贵入们”又开始了陷入到灯红酒绿,追逐声色犬马的生活之中。

入们现在把话题逐渐转移到如果才能结束战争上来。

战争与和平 97、珊瑚海(三)

台风使得共和军推迟了原定于10月底而开始的南所罗门群岛登陆行动。

11月6日,陈世英海军大将在莱城召集所有的参战部队指挥官进行战前会议,南所罗门群岛之战主要由海军来执行,同时驻新几内亚和新不列颠岛的陆军航空队第九司令部提供部分空中支援。主要参战部队包括海军第二、第三和方明浩指挥的第五舰队主力,萨福筹中将指挥的海军陆战队第5军(由陆战第5、13、15和第18、19师组成),另外还有海军陆基航空兵第2、第3联队。

将军们陆续抵达莱城,方明浩指挥的第5舰队主力和意大利舰队目前以莫尔兹比港为前进基地,陈世英的第三舰队主力在莱城,而程耀恒大将指挥的第二舰队则在拉包尔。舰队的指挥官们穿着藏青色的作训服,而坐镇基地的高级将领们则穿着白色的海军礼服,大家分坐在位于莱城港海军基地南洋舰队总司令的会议室那张铺着深红色桌布的会议长桌两旁。方明浩还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多戴着金星肩章的海军高级将领都聚集在一个房间里,由于大部分时间呆在欧洲,这里面大约有一半的人他都不认识。。。

陈世英大将的参谋长在手里拿了一根长长的教鞭站在一幅巨大的西南太平洋海图前,为在坐的海军将领们讲解着即将在南所罗门群岛、圣克鲁斯群岛和新喀里多尼亚所发动的这次攻势要领。这次战役的主要目的是攻占南所罗门群岛,为共和海军在西南太平洋的进军扫清障碍。

敌人在这一线主要兵力有美陆战1师和澳大利亚第9师。主要集中在瓜达卡纳尔岛上,按照战役计划,采用先易后难的方式,首先进攻敌人防御较弱的马莱塔岛和佛罗里达岛。陈世英大将指挥第三舰队主力对付基地在维拉港的美西南太平洋舰队主力,而程耀恒大将的任务目标是在圣克鲁斯和吉尔伯特群岛之间游荡的美中太平洋舰队主力,方明浩的任务是指挥第五舰队主力和意大利舰队一起为海军陆战队第5军进行护航并为登陆提供火力支援。

陈世英大将接着讲了一下此次行动的一些注意事项,美国人肯定不会轻易放弃南所罗门群岛,如果南所罗门群岛被共和军占领,那么共和海军随时都能威胁到澳大利亚海上运输线的安全,他们肯定会全力以赴进行反扑。

如果这样。很有可能演化为双方海军所进行的一次大决战。如果这样,那么重创美国舰队的机会就会出现,这也是海军部增调第五舰队主力参加此次作战的主要原因。共和军目前集中了18艘航空战舰参加此次战役,而美国方面有22艘航空舰。另外日本舰队4艘航空舰也在这一海域。相比较而言。敌人数量虽多,但在舰载机数量上我们比他们多四分之一,我们要占据一定的优势。

随后。陈世英宣读了由总参谋部和海军司令部签发的作战命令。方明浩和第五舰队得到的命令是掩护和支援陆2军进行登陆,占领南所罗门群岛上的所有目标,“紧急情况下随时准备对第二或第三舰队进行增援,以便对敌人的主力舰队形成围歼之势。”

在会议结束后,方明浩和参谋长乘飞机返回莫尔兹比港,并向亚基诺上将通报了即将在三天后进行的战役计划情况。

意大利海军上将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原来他的一个儿子目前在俄国的意大利远征军中,随着冬天的到来,德军在伏尔加河一线的作战形势果然如方明浩给他作的分析结果一样,俄国人在朱亚什维利格勒与德军展开顽强的巷战,保卢斯的第6军团三十多万人果然陷在了这座意义并不很大,已经都被夷为一片废墟的俄国城市里。

朱可夫精心在这里布置了一个陷阱,只是一点一点地对朱亚什维利格勒派出增援部队,让希特勒觉得随时都有可能攻占这座城市,把保卢斯的军团死死拖在这里进行着消耗,一百多万的苏俄红军现在已经在侧翼集结,随时都会突破德军的侧翼防线,把保卢斯围歼在这里。在罗斯托夫一线的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