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的发迹史 (1-3册)(完结)作者:子非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吴三桂的发迹史 (1-3册)(完结)作者:子非鱼-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三桂说:“我猜可能是因为她要做你的影子!”

陈圆圆问:“这是为何?”

吴三桂说:“一个人成了别人的影子便失去了自我!失去自我的人自然不再会有青春的活力。”

陈圆圆觉得吴三桂的话有理,便点点头,但她突然想起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夫君说说自己的心态来听听!”

吴三桂问:“对于什么?”

陈圆圆说:“对于女人!”

吴三桂简捷地说:“无奈!”

陈圆圆问:“就这么简单?”

吴三桂说:“就这么简单!”

陈圆圆问:“为何会这样呢?”

吴三桂说:“男人年轻时,有生理上的本钱,却无物质上的本钱,即使想得到漂亮女人,也无法得到。因为世界上没有漂亮的女人会欢喜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一身蛮力却又不名一文的穷小子!所以,男人年轻时感到无奈!于是,男人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追求地位与权力,追求财富与金钱。一旦有了,漂亮的女人便会自动送上门来。然而,这时的男人有了地位与权力、财富与金钱,却没有了青春活力,因此,有了女人也无力享受。因为世界上没有漂亮的女人会欢喜拥有地位与权利,财富与金钱,却无青春活力的男人!所以,这时的男人依然是无奈。”

陈圆圆仔细揣摩吴三桂的话,觉得吴三桂话虽然有几分俗气,却击中要害,不免暗暗赞叹他的洞察力。

吴三桂问:“我说得不对吗?”

陈圆圆说:“夫君的话很对。”

吴三桂说:“那爱妾听后,为何不开言?”

陈圆圆说:“我想问你,你对银杏的心态如何?”

吴三桂说:“既有无奈,也有不满。”

陈圆圆问:“为何会有不满呢?”

吴三桂说:“因为银杏缺乏个性。”

陈圆圆问:“夫君不是说她是风水先生送来的么?”

吴三桂说:“正是!你为何问起这事?”

陈圆圆说:“愚妾觉得其中有诈,夫君还是小心为好。”

吴三桂说:“我也正有如此想法。”

陈圆圆问:“那你打算如何?”

吴三桂说:“让风水先生领去。”

陈圆圆说:“夫君不觉得可惜么?”

吴三桂说:“可惜什么?我已拥有你,何必还要你的影子。”

陈圆圆初时没弄明白吴三桂的意思,等明白了,便心魂激荡起来,撒娇地栽进吴三桂的怀里。

第二天清早,吴三桂叫李参将将银杏领走。李参将问他为何?

吴三桂正色地说:“本王已拥有圆圆,何必还要她的影子?”

李参将听了,心知此事败露,灰头灰脑地走了。

但银杏仍留在藩王府。

第二章 鳌拜专权

一、鳌拜宴请洪承畴

月光随随便便地一抖,像张开的网,将昏暗下的大地全笼罩起来。夜已深,人已静,四周都静寂寂的,唯有鳌拜府上不时透出阵阵放肆的笑声。

鳌拜府上明灯高照,人声不息。原来是鳌拜与洪承畴正在庭院之中对月饮酒。

鳌拜本来素不与汉人贵族来往,更不喜欢与洪承畴这种人物来往。但从康熙帝即位以来,他心中的禁忌便渐渐地少了。虽说自己只是四个辅政大臣之一,但根据他的判断,他认为自己的出头之日到了。

他认为,自己虽说是位居四大臣之末,资历又浅,但索尼年老、遏必隆软弱,而苏克萨哈即使有心与自己周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同时明白,若要有所发展,必须借洪承畴之力。因为洪承畴不仅仅是汉人之中的贵族,而且深知汉文化。请教他,对自己必有禆益。所以,他邀请洪承畴前来喝酒。

两人谈古论今,对月饮酒,甚是痛快。鳌拜有相见恨晚之感,洪承畴亦有所动。虽然如此,洪承畴却暗暗留神,因为他觉得此酒宴虽无鸿门宴之险,也必有其缘故。

当然,鳌拜不仅仅是请洪承涛喝酒,他还想让洪承畴助他除去一块心病。顺治在时,他对顺治有所畏惧,顺治死后,他对朝中文武百官都不怕,唯独对一女人还心有余悸!这个女人便是皇太极的妻子,顺治帝的母亲,康熙帝的奶奶孝庄皇太后。因为孝庄皇太后精明能干,在入关之初,曾帮助顺治帝周旋于多尔衮与济尔哈朗等权势集团之间,使顺治帝历经数险而无恙,最后顺利地取得政权。根据鳌拜得到的消息,孝庄皇太后正在暗中调教康熙帝,并极力保护他。这让鳌拜不得不有所担心。他今日请洪承畴来,便是想除去这块心病。只是因为这块心病太硬,让他无从开口。

洪承畴喝酒正酣,见鳌拜面有忧色,不禁一惊,关切地问:“大人难道有什么不适么?”

鳌拜连忙说:“没有!”可心里在想:我如何与他开口啊?

洪承畴说:“大人若看得起洪某,便直言不讳,不需如此躲躲闪闪!”他素来善于察言观色,从鳌拜的神态之中,他得知鳌拜必有心病。本来他并不想如此相问,就让它烂在鳌拜肚中好了,但联想到鳌拜的好处,加之自己以后也得依靠他,便慷慨激昂地说了。

鳌拜知洪承畴素来狡诈,所以,虽见他慷慨,却不敢直言,只是问:“如今之朝廷,若乱,学士认为会因何而起?”

洪承畴说:“必乱于宦官!”

鳌拜问:“学士为何如此认为?”

洪承畴说:“幼主即位,国虽有主却无中心。四个辅政大臣难免不各有其志,所以,会让奸宦之人有机可乘!”

鳌拜问:“太监手中无权,以何乱政?”

洪承畴说:“若有明主,宦官弄权必不得逞。如今主幼,宦官可借女人之力乱政!”

鳌拜心中一惊,急问:“学士所论的女人莫非是指皇后皇妃之类的人么?”

洪承畴叹口气说:“纵观历史,确实如此!”

鳌拜心中有了主意,似漫不经心地问:“依学士之见,怎样才能预防此乱?”

洪承畴说:“废除内官十三衙门!”

鳌拜一听,心中暗惊,这真是个大胆的主意!所谓内官十三衙门是指司礼监、尚方司、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司设监、兵仗监、惜薪司、钟鼓司、织染局。这十三衙门所用的都是太监,但鳌拜心中有所担心,因为这些太监势力权大,且与内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弄不好,杀虎不成,反为虎伤。他有点疑惑的问:“怎么才能除十三衙门呢?”

洪承畴说:“只要大人能论透太监乱政之根源,必能得到其他大臣的拥护!”

鳌拜问:“大学士认为太监乱政的根源是什么呢?”

洪承畴说:“太监乱政在于其欲望。”

鳌拜说:“学士之论令人费解。凡人都有欲望,为何太监之欲便会乱政呢?”

洪承畴说:“凡人是有欲望,但只要是正常之人,其欲望不在此实现,便可在彼得到。男人的欲望,一般说来想拥有金钱、地位、权力与女人。一旦在金钱或权力等方面得不到满足之时,便可在女人身上发泄。女人的欲望,一般说来也想拥有金钱、地位与男人,一旦在金钱或地位方面得不到满足之时,却可以通过男人得到。所以,正常的男人与女人在欲望得不到满足之时,可以自我调节,以达到平衡。

但是,作为不男不女的太监,便没有这种能力了!因为他们既缺乏与女人作乐的器具,又缺乏吸引女人的外表,所以,他们的色欲无法在女人身上完成。因此,太监在其他方面的欲便表现得更强烈些!”

鳌拜说:“学士此论甚高,但据我看来,相信者必寥寥无几!”

洪承畴摇头晃脑地说:“大人之所以这样想来,是因为大人尚未吃透历史。”

鳌拜说:“这与历史有何关系?”

洪承畴说:“纵观历史,凡是怕老婆者必乱政!要不,便不会有商纣王,隋炀帝、唐明皇等国君的笑话了。如果再深入一些,你便会发现,往往是怕老婆者特别嗜好权利。究其原因,洪某认为,必是因这些男人性功能欠缺,即阳痿也。”

鳌拜问:“大学士为何说得这么决断?”

洪承畴说:“大人想想,男人需要女人,女人也需要男人,二者各有所需,各得其利,两不相欠,他又为何要怕女人呢?之所以怕女人是因为他无法满足女人而生愧疚之心。正由于他在女人面前软弱,所以才想在其他方面强大起来以显其雄健。我认为这也是当今官场的官员普遍怕老婆的原因之一。”

鳌拜笑道:“洪大人此论闻所未闻,令人耳目一新。只是大人之论与太监联系不多。”

洪承畴说:“大人此言谬矣!”

鳌拜问:“为何?”

洪承畴说:“太监既为男人,有男人之欲,却无男人之具,其欲不能发泄,久之,必乱其性。再之,太监是内宫之物,每日所见都是些绝色女子。身Chu女色之中,却无缘得享,其心之苦不言而喻!尤其是那些侍奉皇帝性生活的太监,每日都眼看着皇帝与女人纵欢作乐,自己却无法染指,都是男人,却有天壤之别。可知其心中之苦更是无与伦比!

太监既然无法在女人身上满足,便只有另觅出路。然而不幸的是,太监因为不是男人,又不能正正当当地做官,以做官来显示其雄健,那么太监便只能乱政了!”

鳌拜大喜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某人今日得知宦官之弊端,必然革旧立新。但我觉得此论虽高,却不太雅。在朝廷之上,此论必惹人非议,如何是好?”

洪承畴笑道:“此论只是洪某酒后戏言,岂可在朝廷之上论之。那些怕老婆的官员若知此论出自洪某,不派人割了洪某的舌头才怪呢?”

鳌拜问:“朝廷之上,如何论之?”

洪承畴说:“只能论及奸宦乱政,以古今之史实论证即可!”

鳌拜问:“如此一来,岂不是只论皮毛,不及骨髓么?”

洪承畴笑道:“不必奇怪,古今亦然。数千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大人何必操之过急?”

鳌拜一愣,然后与洪承畴相视大笑。

二、洪承畴纵论八股文之害

洪承畴走了,鳌拜却依然坐在席上。

鳌拜独坐着,望着一片狼藉的桌面,沉思起来。洪承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