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的记忆里,恐怕就算是从大禹治水以来,一直到今朝,历史上也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位如此年轻的国公爷,宁奕致仕也不过才短短一年时间而已,这次徽宗皇帝一出手,便让宁奕一下子从此以后就能与蔡京、童贯二人平起平坐,这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眼红,顿时之间,群臣们全都纷纷眼红了,若是早知道献上一个剿匪计策便可以换一个国公爷当当,就算是拼着没了脑袋也要往前挤上一挤啊!
看到此处,蔡京忽然深深的叹了口气。
眼下,宁奕已然成为了骤然升起的一轮红日,开始在整个大宋朝展露头角,属于自己的时代,看来真的已经过去了。。。
想着想着,蔡京不由得平生第一次萌生了一股退意,那一股淡淡的失落之心,也开始渐渐地占据了蔡京的整个膛之中。
见宁奕还呆呆的愕在当场,仿佛对眼前所发生的这一切事还没有清醒过来似得,徽宗皇帝的脸上不由浮出了一股浓浓的笑意,掌握,哈哈,掌控一切的感觉,可真是好!徽宗皇帝由衷地想着。
平生第一次,徽宗皇帝像是忽然年轻了十岁一般,脸上也开始渐渐地焕发了一丝光彩,看着宁奕淡淡地笑道:“至于你的招安之策,朕也一并准了,此去梁山泊,朕命你为监军,全面督导高俅奋力备战,此去的目的虽然是为招安,可是。。。若是招安之计失败,你也务必一定要剿灭梁山泊群寇,还山东路百姓一个郎朗青天之日!这一去路途遥远,战复杂,朕也就特准你,就连朕的虎卫军,也一并带走吧!”
徽宗皇帝的郎朗乾坤之声赫然入耳,震得宁奕顿时整个人也一并哆嗦了一下,好半晌以后,宁奕这才猛地跪倒在徽宗皇帝的面前,带着一丝浓浓的激动之色,颤抖着冲着徽宗皇帝叩下了一个深深的响头,感激涕零地朗声应道:“臣宁奕。。。叩谢。。陛下隆恩!”
本书幻侠小说网首发
426。 第四百零八章 镇国公出京
河水滔滔,浩渺的天际,一行大雁翩然而过。两岸地平原上,庄稼已经开始成熟,辛勤的农民赤着晒得黝黑的脊梁在地里挥舞着镰刀,汗珠儿一颗颗摔在肥沃的土地上。
徐风吹过,泛着白鳞鳞的浪花儿的河面上,传来一阵阵豪放的歌声,渔夫欢笑道将网儿撒进水里。
黄河航道北抵京师,南至潍坊,但是因为沿途河流流向不定,这条运河并非直贯南北,而是连贯各地河流的航行水系,一路下来,弯弯曲曲的时而向南时而向东。
一艘船体漆成红色的单桅快船正逆流而上,船速极快。这是一艘驿舟,可载人六十上下,同时有货舱可乘载重要物品。这种驿船顺风使帆,逆风使桨,船上备有八到十二枝长桨,民间俗称蜈蚣快艇。
水面上但凡有渔船、商舟见了这红色的传驿快艇,都赶紧地避到一边。官府的规矩,河上航行,任何船只皆对专驿快船必须回避让出航道。
快船驶过一片三角形的缓滩,忽地有人高声喊道:“驿丞大人,前方有三艘巨船,快通知舱底减速让路。”
在舱中自斟自饮,正喝得得趣的山东路河运驿丞郑锦安郑大人摇摇晃晃地走上船头,笑骂道:“见你娘的鬼了,咱是什么船?还他妈给人让路,放你娘的连环。”
船头那个驿卒涨红了脸道:“大人,可这船,咱。。。咱得给人家让路啊!”
“呃。”郑大人赶忙地叭到船帮子上醉眼朦胧地向前望去,只见前方宽阔的河面上,一前两后三艘四桅巨船,各自张足了十二张帆,鼓足了风驶来,船底激得浪花翻腾,船后一条白线,远远瞧去气势惊人。
巨船比快驿飞舟大了三倍,第一艘刚刚拐过前边的弯道,只见船上装饰华丽,两侧高舷墙上密密麻麻开了几十个设桨架的小门。船头竖了三根高高矗立的旗杆,中间一面黄旗,绣着金灿灿的团龙图案。
郑锦安吓了一跳,酒意顿时醒了几分,玄黄天子龙旗,只有大宋皇室人员或奉旨钦差才有权悬挂。这是谁的船到了?
只见龙旗两侧各悬一面旗帜,左边的是大大三角旗,赤红如血,中间是寅黑丝的飞虎图案,象是军旗,可是又有些不同,右边旗杆上一面墨绿的大旗,上书斗大一个“宁”字。
郑大人虽不知来者何人,却知道对方的权威远在他的驿船之上,唬得郑锦安抬起脚来在那个驿卒股上就是一脚,骂道:“你娘咧,还不快下去招呼减速?来人!来人,赶快地转舵让路!”
蜈蚣快船急急忙忙驶向一边。眼看着那巨船从旁边驶过,掀起的波浪摇得蜈蚣快船左右晃个不停。郑锦安站在船侧,疑惑地望着那船喃喃道:“来山东的?这是何方神圣出了京了?”
第一艘大船上,舱帘儿一掀,一个身着一袭鹅黄色长袍,头戴公子巾的翩翩佳公子走了出来。他面如冠玉、眉清目秀,腰间玉带上丝绦悬系着一枚如意玉佩,随着他的步子微微地晃动着,整个人显得玉树临风、卓尔不群。
船头两侧十多个尖帽青衣、腰悬朴刀地护卫见了他出来,立即单膝跪地道:“参见国公爷!”
这位大人正是声明鹊起,如同天空中崭新的一轮明星般赤手可热的新任镇国公宁弈,他扩了扩,迎面吹来一阵清凉新鲜的风,使他不由神色一振。宁弈摆手叫他们起来,问道:“到了哪里了?”
一个护卫上前叉手道:“回国公爷,前方三十里便到东庞口了,方才已着军驿通知高殿帅以及山东路卫指挥将军毕健毕将军已到码头恭迎大人了。”
宁奕不由点了点头,自己这一趟出京不可谓不匆忙,下了朝会以后,仅仅只是赶回家,再一次迎接天使道贺以后,便急匆匆的向家里的云儿,若曦等人打了个招呼,便复又急急忙忙的领了圣旨带上自己的护卫和韩世忠等虎卫军,立即出京,顺着黄河一路而上,十万火急一般的赶到山东路来了。
山东路其行政权直属于开封府,之所以之前童贯从相州调兵,却只是因为相州较之开封来说,要近上许多,而自己这一次之所以那么急急忙忙的出京由黄河一路来向梁山附近,也只是因为朝廷军队依然驻扎在梁山附近,多耽搁一日,那就得耗费上许许多多的钱粮!
更何况,徽宗皇帝急于解决梁山群寇,所以宁奕也只好拍马加鞭,连夜赶来了。
船缓缓地驶进了东庞口,一应前来接待宁奕的人员早已到齐了,一字列的摆了开来,远远看上去,足有上千人的规模了,看来自己这一次出京,所给地方带来的震动不可谓不大。
当朝新晋最年轻的镇国公爷,恐怕现在任谁也不敢小窥宁奕了。
甲板豁然放了下来,一位身穿一身红色四爪蟒袍的官员缓缓地走下了船,身后跟着的则是周丁,韩世忠等人,高俅和毕健等人早已经早早的等候在了东庞口码头,一见镇国公到了,高俅和毕健等人急忙上前一步,恭敬地道:“属下高俅,毕健参见国公爷!”
“免礼吧!”宁奕微微笑着点了点头,看着眼前的这位高殿帅,宁奕不由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番,只见这位传说中罪大恶极的高殿帅一张正正方方的国字脸,几率胡须,几乎看上去就是一身正气凛然,还偶然带着一点点书香气,这让宁奕的心里不大感疑惑。
这位看起来无比正气的高俅高殿帅,就是施耐庵笔下那位罪大恶极只会屙咦奉承的高俅?
高俅似乎也发现了宁奕正在打量着自己,连忙笑道:“国公爷从京师远到而来,不如先行回营休息一番,等在过一个时辰以后,在等国公爷升帐询问军,不知国公爷意下如何?”
“既然如此,那不如现在就回去了吧。”宁奕也含笑地点了点头。
本书幻侠小说网首发
427。 第四百零九章 水泊梁山(上)
高俅之所以对宁奕这么客气,是因为宁奕的国公爷乃是当朝从一品的爵位,在往上就只有王爷了,已是位极人臣,封无可封,而高俅虽然掌管大内军,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正二品的官员。所以,面对着宁奕这么个正牌国公爷,高俅也是不得不低头的。
当下,千余士兵向前开道,宁奕骑着一匹骏马,由高俅,毕健等人陪同着,一路浩浩的往银山而去。军队的行营之处就设在离梁山大约不足十里之处的银山镇上,与梁山隔山相望,行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了,宁奕等人便已经来到了银山脚下了。
“国公爷,请!”高俅一脸笑意,率先下马,替宁奕牵住马头,要服侍宁奕下马。
看到高俅如此好客,宁奕也自然不会矫,下了马以后,高俅一指眼前的军队行营,便道:“这里的士兵,一部分是相州的兵,一部分是山东路卫所的兵,此次战败不利,就连大船也损失了好几余条,还没如何打,先折损了一些士兵。。。”
高俅不由看了一眼宁奕,心里也不由有些吃紧,在大宋的时代,一个武人的身份永远比不上一个文人,更何况对方还是当朝最年轻的国公爷,又是监军,他这一来。。。究竟是来做什么的?
高俅吃不准宁奕此行的目的,心中不免有些忐忑,身后的毕健却是一脸的无所谓,天塌下来还有上头顶着,自己一个小小的山东路卫指挥,实在算不得什么。
宁奕仿佛像是理解了高俅的心思,淡淡的笑了笑,也不说什么话,便径直向着里面走了进去。
一看宁奕什么话也不说,只是冲着自己笑了一笑,高俅的心立即便提到了嗓子眼里,镇国公。。。这是在向自己暗示什么么?还是因为自己连败三仗,因而朝廷换了将领,命宁奕前来传旨,接掌军权,要剥了自己的官身?
但是,很快高俅便镇定了下来,数十年的官场经验让高俅复又冷静了下来,高俅知道,这一次,皇上已经是动真格的了,一群小小的山匪竟然惹来了朝中两员位高权重的将领,现在又派来了一个国公爷,这一次,看来不是鱼死网破,就是一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