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但为君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但为君故-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妃一听这话也唬了一跳,忙示意身边的丫头下去。待下人走了个干净才问道,“瞎说什么,你打哪儿听来的,溶儿这么懂事,岂能做出这样不循礼法的事来。”

    水钧愤愤道,“才刚皇上亲口说的,你还要替你的好儿子狡辩不成!你也是,不一直说在为他的婚事忙着,也不问问他自己的意思。如今倒好,这样大咧咧的求到了皇上跟前,我这张老脸都要丢尽了!若只是如此倒也罢了,这个混小子,看上谁家的姑娘不好,偏……嗨!”

    王妃见他面露难色,暗道不好,小心的问道,“难不成,溶儿看上的并非大家闺秀?”也是,若是哪一家的小姐,溶儿必定早就告诉她了。这些日子她可是见了不少合适的姑娘,溶儿也是知道的,看来并不是这几位。

    水钧冷哼一声,“倒是大家闺秀,还不如平民女子呢。你说说他怎么想的,怎么就看上了林家的姑娘。虽说见过几回,可林姑娘才多大,怎么就看上了。”

    王妃听了也是一惊,“他竟是看上了林姑娘!?要说林姑娘的确不凡,小小年纪就透着一股子聪明劲儿,通身的气派可不是一般姑娘能有的。只是也太小了,当年太妃在时也说过,要不是差得有些多,让玉儿做了咱们家的媳妇儿也是好的。”

    水钧可没想到她是这么个反应,话语间竟还有一丝遗憾,“罢了罢了,就是年岁相当也别高攀这门亲事。就是咱们愿意,林家还不定怎么想呢。我看今日林大人的反应,多半也是不赞成这门亲事的。”

    王妃这下不高兴了,她家溶儿这样的品貌,林家凭什么不愿意?因道,“我们溶儿哪点不好了,依我看这门亲事挺好!你忘了,当年林姑娘抓周的时候可还抓着咱们溶儿不放呢,如今溶儿又非她不娶,可见是上天注定的好姻缘。”

    “糊涂,不过儿戏你还当真了。”水钧十分气闷,有些话又不能乱说,便道,“反正这门婚事断乎不能同意,你也别挑三拣四的了,赶紧给这小子定下亲事,待除了孝就成亲。见天的就知道往外头跑,成了家就稳重了,你也可以早日抱上孙子。”

    王妃才刚也不过是一时气话,林家姑娘再好在她眼里也还是个孩子,从未打算过娶来做儿媳妇。因此说道,“这还用你说,我心里早就有了主意,我看唐家的大姑娘不错,模样周正不说,性子也好。”

    水钧略想了想,唐家和林家是姻亲,唐晏和唐昊兄弟两看起来虽不如林如海,但唐家家底也颇为深厚,且兄弟两个一文一武,也都是位极人臣。这姑娘却是唐昊家的,还能有两个兄弟帮衬也算不错。因道,“你拿主意吧,只是品性一定要好,别像那位牛家姑娘似的,搅得家宅不宁。算起来还是林姑娘的表姐,说不得溶儿也会中意。”

    王妃点头称是,心里却想着待溶儿回来还得细问问。女人家到底心细,这平白无故的去求请赐婚,其中必有缘故,她这个做母亲的少不得要弄个明白。

    水溶因这事心中忐忑,在席上虚坐了一会儿就要告辞。今儿是卫若兰的东道,他也不强留人,让他罚了一杯酒就算了。

    偏偏贾宝玉也在,他一向仰慕水溶的才学,又艳羡他俊美的容貌,初见之时便引为知己,好容易见一回哪里肯轻易放人。“小弟好久不见世兄了,怎么也不多坐一会儿,咱们说说话再走也不迟。”

    水溶哪有心情同他说笑,便道,“实在是昨日吃多了酒,今儿还没大缓过来,改日再叙也是一样的。若兰,你们尽兴,改日我做东,咱们再热闹热闹,先告辞了。”

    卫若兰眼尖,转身挡在还欲说话的贾宝玉身前,笑着将人送出去,“那就等着你的酒了。你们两个,还不快点扶着世子爷。”

    水溶顺势将手搭在小厮肩上,“还真有些吃不消了,你留步。”

    卫若兰送到门口,小声说了一句话,便回到席上。见贾宝玉闷闷不乐,推了一把身边的冯紫英,笑道,“你看看,宝二爷一个人无聊你,还不快过去敬他一杯。”

    这些人中数冯紫英同贾宝玉的关系最好,又是个爱热闹的人,便端着酒杯喊他,“宝玉,还不快举杯,今儿咱们不醉不归。”

    贾宝玉忙端起酒杯,一口干了。见大家都在说笑取乐,遂把方才那点子郁闷都抛却了,听着一旁小戏子的小曲儿摇头晃脑。

    水溶一进府就听说了才刚父王怒气冲冲的找他,也没往赐婚的事儿想,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先被他母亲身边的嬷嬷请了过去。

    一进房门,里头的热气熏的他有些头晕,由着丫头将披风解下,这才进到里间去。见他母亲坐在炕上,便恭恭敬敬的请安,“母亲安好。”

    王妃皱了皱眉,吩咐道,“你去给世子爷倒杯热茶来。这又是去哪里喝酒了,一股子臭味。”

    水溶赶紧漱了口,又喝了几口热茶,顿时觉得肚中暖暖的舒服极了,“才喝了两杯,许是他们喝太多了,酒味就染到衣服上了。母亲急着叫我来有何吩咐?”

    王妃也不再责问,转而吩咐身边的丫头下去,“你今年就二十了,你也知道,太妃去时就惦记着你的婚事,如今怎么也该定下来了。”

    水溶急忙说道,“母亲,这事儿不着急。”

    “浑话,怎么不着急,你看看东平郡王家的二小子比你还小两岁呢吧,马上就要娶媳妇儿了,你要拖到什么时候。”王妃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多少回了总推三阻四的,像什么样子。你实话告诉我,是不是已经有了意中人了?”

    水溶矢口否认,“自然没有,母亲多心了。”脸上却是多了一丝不自然的神色。

    王妃忽然笑道,“罢了,跟娘还藏着掖着呢,你去求皇上赐婚的事娘都知道了。你也是,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先跟我说,这样莽莽撞撞的去求皇上反倒显得不庄重。”

    水溶没想到这事儿这么快就被母亲知道了,却也不好说什么,低垂着头坐在那里。

    王妃继续说道,“你说说,怎么偏就看上林姑娘了。你们倒是打小就认识的,可她,难道真就比娘跟你说过那些小姐都要出挑?”

    水溶笑道,“儿子也不大认识那些小姐,怎么知道好坏。只是林姑娘是您打小看着长大的,她是什么样的人您还不清楚吗?从前我去先生家的时候就听几个下人提起,说他们家小姐从小就聪明,跟爷们一样读书识字,比大爷还厉害。儿子不求将来能得一个美若天仙的媳妇,只求她知书达理,别像有些人那样被娇宠坏了,反倒惹得家宅不宁。”

    王妃叹道,“你说的在理,这娶媳妇儿可不能光瞧着好看,她将来可是要替你掌管偌大的王府的。只是论起知书达理,唐家的两位姑娘也并不差什么,都是书香世家出身,相貌虽说不是顶尖的,却也称得上闭月羞花。大姑娘闺名娉婷,今年正好十六岁了,你觉得如何?”

    水溶顿时语塞,到底是母亲棋高一着,样样顺着他来说,到了还是提了别人家的姑娘。不过还是想出了对策,“母亲,儿子都已经求到皇上跟前了,这样岂不是欺君。”

    “嗨,这有什么,皇上还没下旨呢,婚姻大事毕竟还得父母做主,想必皇上也不会怪罪的。”王妃见他神色有异,心知是不愿意的,便问道,“这也没有外人,你就给我交个底,是不是真的非林姑娘不娶?”

    水溶大窘,不过想起书房里珍藏着的那张诗稿,虽然不过是一首七言绝句,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灵气。说它婉约却多了一分大气,说它豪放却带着女子的细腻,是少见的闺中之作,比之清照、文君,也不逊色。更难得诗中所写,竟和他当时的心境分毫不差,说是知音也不为过。他既然能甘愿冒着违抗父母之命的风险,自然不仅仅因为当年的偶遇,也是因为林姑娘巾帼不让须眉之质。

    王妃见此哪里还不明白,恐怕儿子早就对人家牵肠挂肚了,只可惜玉儿太小了点。王妃越想越可惜,这么好的一门亲事,因此便道,“我明白了,这事儿你就别管了,娘心里有数。你赶紧回去把衣服换了,这一身的酒气别让你父王遇见。”

    水溶听此话还道是他母亲会帮着他,因此不再担心。抬起手左右闻了闻,还真染上了些味道,起身就要回去换衣裳。走到门口还有些不放心,便又回来对王妃说道,“母亲,这事儿就拜托您了。”

    王妃笑看着儿子,不置可否。

    二月里,山茶花开得正艳,北静王妃邀了几家太太、小姐一块儿赏花取乐。但凡消息灵通一些的都知道,王妃这是醉温之意不在酒,为的还不是选世子妃。不过前段时日就听说王妃已经相看得差不离了,今儿请到府上,说不得是让世子爷自个儿选呢!因此各家小姐可说是卯足了劲想要艳压群芳,只盼能入了王妃的眼。只可惜等到了之后才发现,正主早有人选,她们竟是陪太子读书,白费功夫。

    娉婷来前被母亲提点过,明白王妃的意思,此刻当着众人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尤其有几个不矜持的姑娘在背后盯着她,如芒在背。

    王妃见她不甚自在,便吩咐一个小丫头将她引到后头去歇息。娉婷巴不得赶紧远离这是非之地,乖巧的向几位夫人道别后便跟着小丫头下去了。

    一旁的东平王妃靠过来小声说道,“弟妹眼光不错,是个出挑的。”

    北静王妃笑道,“嫂子过奖,比不上你家那两个。”

    东平王妃摇摇头,“罢哟,竟是金玉其外才对,整日被她们闹得头疼。还是像唐姑娘这样文文静静的好。你今儿弄这么一出,果真是要定下来了?”

    北静王妃才要回话,就见荣国府的大奶奶带着两个姑娘进来了。贾家同北王家一向交好,因此也是特意请来的。

    王熙凤一向爽利,笑着跟王妃说了几句吉利话,这才把两个妹妹叫来招呼,“两位妹妹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