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但为君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但为君故-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敏头上勒着抹额,一应钗环皆无,脸上挂着两行泪痕,痛哭道,“二嫂子也是有孩子的人,自然明白我的心。哪有做娘的还没上手呢,就把孩子抱走的。这么些年,好容易盼着了这么一个孩子,这十个月哪一刻不是小心翼翼的,拼了命生了下来的。现在倒好,这,这倒是为他人做嫁衣了。”
  王氏默默无言,她虽还有个珠儿,只是宝玉到底是老来子,又是衔玉而生的,宝贝的很。可不还是让老太太抱走了,能说些什么,不过帮着贾敏擦擦泪罢了。
  邢氏嫁过来几年了,至今还不曾怀上孩子,再听贾敏的话自然有些刺心。不过来时老太太也是嘱咐了的,让好生看看姑太太身体如何,无论有什么事要劝着她保重身体要紧,好歹再生一个哥儿才稳当。再者王氏一言不发的,她也想趁此好好显摆一下大嫂的威风,因此异常热心的拉着贾敏的手说道,“按理这话不该我说,只是我好歹担着大嫂的虚名,再者来前老太太也吩咐了,让我们好生劝着姑太太放宽心,女人坐月子可是顶要紧的事儿。姑太太何不看开些,说不得这是姑爷疼你呢。这刚出生的孩子最是难带的,三不五时的就要哭闹,不是饿了就是拉了。你如今是最要紧的时候,让你婆婆带着倒也好。再者原是说怕你月子里顾不到,这才放到老太太身边去的,你出了月子,孩子自然就能回来的。按我说,这一个月你就好好养着,到底你是孩子的亲娘,又是正经的正房太太,自己养孩子可是名正言顺的事儿。这月子里的忌讳可多了,姑太太快快收了泪,仔细坐下病根。”
  贾敏一听倒是在理,想是之前自己魔怔了。倒是没想到这位大嫂子也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贾敏心中思忖着说不得是自己门缝里看人了。接过热水浸过的帕子仔细的擦了脸,不再提这事。
  不多时,唐家,陈家和梅家的人也都来了。众人在正房东边的饭厅里简单的用过午饭,收生姥姥照例坐了上座。洗三这日主人家不管贫富,具是以面为主食招待客人,俗称“洗三面”。怕也是保佑孩子长命百岁的意思。
  午饭过后,便正式开始洗三。因需在产房外头举行,便只有些女客在场。先是设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收生婆婆并一位年长的老妇人拜祭之后,便将黛玉抱了出来。本家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盛有以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金银锞子并花生、桂圆、栗子、红枣等喜果,谓之“添盆”。
  虽在场的人不多,盆子里的金银锞子倒是添了不少,又有些赤金镯子。不仅是唐氏添的,也有邢氏、王氏,并陈子钧的夫人柳氏同梅文甫的夫人何氏添的,不过是涨些脸面罢了,也是为孩子添福的意思。
  收生姥姥笑得见牙不见脸,这盆里头的东西最后都是归她的。待添盆完毕,便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口中念念有词。然后便接过尚在襁褓中的黛玉,解开襁褓开始洗澡。正是二月里的天,京城里还有些凉,黛玉离了温暖的襁褓便哭了起来。
  收生姥姥并不停手,这哭的正是时候,谓之响盆。她一边洗,一边念叨祝词。随后,用艾叶球儿点着,以生姜片作托,放在婴儿脑门上,象征性地炙一炙。再给婴儿梳头打扮一下,说什么“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女婿准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再用鸡蛋往婴儿脸上滚滚,说什么“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爱人儿。”洗罢,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葱往身上轻轻打三下,说:“一打聪明、,二打灵俐。”随后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有祝愿小孩将来聪明绝顶之意。又拿起秤砣几比划,说:“秤砣虽小压千斤。”拿起锁头三比划,说:“长大啦,头紧、脚紧、手紧”。再把婴儿托在茶盘里,用本家事先准备好的金银锞子或首饰往婴儿身上一掖,说:“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最后用小镜子往婴儿屁股上一照,说:“用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最有趣的是,把几朵纸制的石榴花往烘笼儿里一筛,说道:“栀子花、茉莉花、桃、杏、玫瑰、晚香玉、花瘢豆疹稀稀拉拉儿的……”
  至此,由老婆婆把娘娘码儿、敬神钱粮连同香根一起请下,送至院中焚化。收生姥姥用铜筷子夹着“炕公、炕母”的神码一焚,说道:“炕公、炕母本姓李,大人孩子交给你;多送男,少送女。”然后,把灰用红纸一包,压在炕席底下,说是让他永远守在炕头,保佑大人孩子平平安安。随后,即向本家请安“道喜”,为的是讨几个赏钱。
  唐氏高兴的接过重新被抱在襁褓中的黛玉,大手一挥吩咐重赏。收生姥姥这回可真是赚了不老少,除了盆里的东西,还另有重赏,笑着又说了几句吉祥话,便下去了。
  因孩子还小,受不得风,是以让众人看了几眼,唐氏便又让奶妈把黛玉抱了回去。贾敏房里的事儿唐氏也都听说了,今日林家双喜临门,她也就不想多计较什么。他们贾家的老太太能长幼不分,还把孙子都抱到自己身边养活,她如何就不能够了。她本就有些瞧不起贾家军功起家,到如今越发的没什么大出息。当年若不是林老爷坚持,唐氏也不会选择贾敏这个儿媳妇。现在搬到花园边上的小院子里,也是眼不见心不烦的意思。贾敏多年无所出,她这个做婆婆的没有整日介给儿子塞姨娘已经算是厚道的了。
  邢氏和王氏回家后将贾敏的情形说了,惹得贾母好一顿怜惜。不过也就流了几滴泪,说女儿受委屈了等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婆家又没有虐待她的女儿,娘家想要出头也师出无名。只是贾母心里到底对林家有些不满了,前几年因女儿无所出而产生的愧疚,早就消失无影了。
  作者有话要说:  哦也,洗三礼原来这么复杂,好在不是V章,不然就该放在这个位置了。
  其实真的没黑贾敏啊,因为林如海是主角,所以基本上是站在林如海和林家的角度去考虑的,就会对贾敏有些不满。婆媳之间嘛,几乎没有能够看顺眼的。而且这里贾敏的确挺委屈的,孩子被抱走了呀,太狠了。但是为了珍爱生命,远离宝玉,我也只能这样了╮(╯▽╰)╭


☆、第008章再见

    洗三礼上,倒是让林如海想起了另一件事。原来如今贾琏已经有十四岁了,早两年开始便在外头走动。这回听说林姑父家的表妹洗三,便撺掇着他父亲将他一并带上了。他前几日听几个酒肉朋友说起,林姑父怕是又要升官了。又说林姑父深受太上皇和当今的器重等话,连他也在那群人中涨了好大的脸面,今日便想着过来拜见。虽然林如海丁忧回京已有两年,不过他向来行事低调,跟贾家也不甚亲厚,除了逢年过节的人情面,一般不大走动。
  林如海感念他上辈子护送黛玉回扬州,又劳他处理后事,虽不知后头如何行事,只那几个月间对贾琏的印象颇好,因此倒也是客客气气的。
  贾琏从小看人眼色长大,惯会说些好听的。如今又是林如海添了个女儿的好时机,便把那些好话一股脑的全用上了,不要钱似的的往外蹦。贾赦自顾自的在一旁喝酒,也不理他这没出息轻骨头的儿子。倒是贾政,脸上难掩赧然之色,觉着这侄儿真真是丢脸,又见他大哥久久无语,便也只能尴尬的赔笑,拉着林如海说些其他的。
  林如海看他们三人的反应,才真觉得好笑。只是贾琏虽奉承的过了些,在他这个年纪,也算是进退得宜了。贾珠比他还大上一岁,可如今只知道整日的窝在书房里死读书,倒是跟他父亲颇为相似。只是因此把精力耗尽了,却是得不偿失。若是记得不错,珠儿仿佛是在黛玉三四岁的时候走的。
  反观贾琏,虽没能在科举上有什么出息,那时也是该成亲了才由家里出钱捐了个前程,但胜在为人机变善钻营。这四九城里头,若是论消息灵通,怕是一般人都比不过他的。也是因着外头狐朋狗友众多,因此后来才掌了荣国府外头的一切事宜。
  看着贾琏与他父亲有几分相似的脸,林如海心中感叹,若是能对他稍加点拨,不至于变成他父亲如今的样子,倒也是功德一件。曾经的贾赦也是满怀抱负,一身正气,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荣国府的大公子就变成了只会寻欢作乐的纨绔子弟。当日林老太爷也曾对着林如海感叹过,并且严厉的警告当时还在准备科举的他不得学坏了。
  因此,在送客的时候,林如海便客气的让贾琏以后可时常过府来玩,不必拘束。若是平常人肯定当他是客气,并不放在心上。可贾琏是谁啊,那脸皮比常人厚了三倍不止,一听这话便喜笑开颜,一叠声的应是。贾赦倒是无所谓,横竖他平日里也不怎么管教这个儿子,随他上天入地的闹去。只贾政还是觉着贾琏太不会看人脸色,那副猴急的样子,简直有辱斯文。只是后来知道了那些事后,贾政倒是后悔当初没把珠儿也叫上。
  吏部的公文没几日便下来了,林如海正式走马上任。有了前世的经验,林如海这回到没有遇上太大的难处,很快便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当今继位才三年,虽说原本朝中人手也不少,但若是成了皇帝,要的自然是整个朝堂的臣服。可惜太上皇也并年老到不能理事的地步,身为曾经的帝王,如今仍然拥有最高的权利,如何肯轻易放手。他原本所想要的,不过是一个听话的儿子,一个任他摆布的傀儡,如今发现这傀儡竟是装出来的,且许多想法都与他背道而驰,自然更加气愤。如此一来,朝上又出来了新的党派,上皇党和新皇党。还有那么一些看似中立的人,林如海便是其中一个。
  林家世代忠烈,祖上因功受封安乐侯,原是世袭罔替的。只是当时的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