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振大唐-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看众人不再有别的建议,我思索了一下,说道:“不管什么原因,南诏已经走到了现在的这一步。本王认为,如今南诏应该有三条路可走:第一,南诏军队作出大幅度的退却,但在我军进入南诏后,他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集中相对优势的兵力,逐个击破我军几个并进的军团。他们也可以隐伏一定兵力,或派出一个迂回部队于我军的侧后,让延长的补给线逐渐暴露后,加以袭击,来削弱我军的战斗力,以此来迫使我们和谈。”

第三十九章 姚州事变(下)

众人静静地聆听着,杜甫、李白和岑参更是微闭双目,随着我的话意而默默思索,一副文人特有的作派。“南诏的第二条路,就是派遣使者讲明所作所为的苦衷原由,以财物、人力赔偿由此所造成的损失,请罪求和;第三条路就是求援于吐蕃神川都督府,合力共拒唐军,以后成为吐蕃的附属国,共同谋图大唐的江山。”我轻咳一声续道:“以这三条路来论,头条路虽然很有可能退拒我军,但如此一来,南诏的损失也颇为严重,特别是民房、田地必将严重毁坏。一般情况下,作为一代雄主的阁罗凤是不会轻易选择的;第二条路,只要南诏确有苦衷,他们一定会这么做。但是,云南都督孙成义是个庸碌而又贪功的人,恐怕他目光短浅不会应允;第三条路,只有在我大军压境,面临亡国的危机时,南诏才有可能选择,否则,以阁罗凤的才智,也不会仅仅是斩杀张虔陀,暂占姚州了!”我的语调渐渐沉肃起来:“鉴于眼下的情况,本王决定暂停三万九千边兵的整改,由子美暂理剑南事务,子明保证军资正常充足的供应输送!并紧急集结益、翼、茂、当、松、泸等六州团结兵八万,由常清统领,东升协统,分驻维州西的平戎城和松州西岷江江源处的甘松岭,这两大军事要塞同为唐蕃边境上的要害地点,要密切注意吐蕃方面的动静,以御吐蕃的侵入,具体事宜,由常清统筹,明天午时之前到位;集结原骑卫及边关骑兵共三千骑由信东、王林隐蔽行军,由侧翼迂回至南诏、吐蕃和大唐三国交界处,暗察敌情,若见吐蕃军队,立即派人回报,待其过后,尽可能地破坏吐蕃军队的补给线,并在其撤退时予以截击!若无吐蕃军队,则不要惊扰南诏军队,隐蔽驻扎待命,即时动身;太白虽是文士,却也精善骑射剑器,且领原骑卫左右副将张恒远、于明江,率原刀卫、拱卫人马,再配以五千边兵,午时起程,以川马代步,潜隐在姚州西北,若发现有吐蕃军队,立即通报,并截其归路;本王统边兵三万正面直挺姚州东门,午后启程。诸位可有意见、疑问?”言罢,我暗吁一口气,唉,头次搞军事布署,真有点心虚的感觉,我扫了众人一眼,面上却依然一片沉肃。

良久,李白思忖着说道:“微臣旧在蜀多年,二十五岁时才出蜀远游,因此深知南诏兵制,其国虽只有三万常备军,战斗力却也很强。并且,乡兵是南诏军力的基础,性质与我大唐的团结兵等同,如果战时需要,可以集结近三十万乡兵,这也是大唐和吐蕃极力拢络南诏的原因之一。还有,由南诏的少数民族武装的夷卒,虽属临时性质,但也骁勇善战,常与常备军的精锐——「罗苴子」并为前驱。加之不能完全排除与吐蕃联军,所以,微臣以为,单单四万兵力,恐不足为恃,至少再集结五万兵力,方为稳妥。”李白侃侃而谈,不觉语渐高声,挥洒纵横间,疏狂不羁的本性显露出来,他朗声说道:“而且微臣考虑到南诏,也包括姚州地区,山岭地带颇多,而山地作战,大西北骏马的优势也无从发挥,因此,微臣建议换乘善行山路的本地川马,以利山地奔行。”其实,对于李白的不羁,我是非常欣赏的,对于拥有前世记忆的我来说,如果李白是个呆板墨守、严肃成规的人,我反而会失望甚或觉得不真实!在我的想象中,李白应是个潇洒而又飘逸的智者、仙人,不轻易为人所束,即便是白刃加身,也不可能改变他疏狂不羁的个性!

听罢李白的建议,我看看大家一片沉思的神情,我忽然深切地体悟到,他们是我得以纵横于下的臂助。只有待之以诚,真正地以心腹亲信相待,他们才能真正地为我所用,才能牢牢地抱成一团,万不可大耍心机地面对!否则,不只达不到配合上的默契,甚至会由此相互猜疑。于是,我决定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剖解出来,来个集思广益,以求计划更一步的完美。

我和缓地说:“诸位志同道合,本王毋用讳言,其实本王之所以对姚州方面陈兵四万余人,不是针对南诏,而是针对吐蕃和朝廷 。”

我看了看惊疑不定的众人,继续说道:“本王姚州之行,所获甚丰,既在南诏君臣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又与南诏的王储凤伽异结为兄弟。而南诏的发展也很难离得开大唐,况且皎玉公主正在使府做客,要知道,在南诏国中,公主的地位特别尊崇,国民几以女神相看,因此本王即便不动刀兵也能安抚南诏回归大唐,并使南诏加入我们的同盟中来。而吐蕃神州都督府向来对我剑南虎视眈眈,因此,本王打算借此良机由南诏引吐蕃出兵,太白在其过后关门打狗,务必给神川都督府以重击,使其再不敢起东窥之心。然后报捷朝廷,争取最大的补给,以扩兵源,练精兵,蓄军资!不知诸位有何看法?”我想,姚州事变做为突发事件,神川都督府要做出反应,也得用上一天,而兵马补给调配又得用上一天,我完全有时间做好兵力部署,以逸待劳,在南诏的配合下,打它个歼灭战。

众人瞠目结舌地听完我的构想,良久。大家暗吁了一口气,岑参擦擦额上的细汗,连声叹道:“高!高!实在是高!”我却愕然一愣,靠!怎么前世电影台词都出来了?!岑参接着说道:“微臣自负计划精明细致,今日才知自己实是井蛙一只,殿下计划连环,谨密精细,谈笑间,挥洒自如,着实让人佩服!”

杜甫却郁然叹道:“如此一来,中原百姓的赋税也将加重了!”

我默然无语,李白却接口说道:“现今天下的大势子美已知,百姓的祸难已难苟免,而殿下之所以如此做,也是为了早日解决百姓之苦,即便剑南不向朝廷追加军资,朝中的奸佞们又岂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佞臣们只会巧立名目,为已谋利,与其同样加重百姓负担,不若用之剑南!”言词振振,语调恳恳,说得众人暗暗点点头。

杜甫涩然一笑:“太白,我并不是针对此事而言,只是一时感叹而已。”

我见大家并无意见,感觉如释重负,又有些跃跃欲试的兴奋,便道:“既如此,信东所部全数换乘本地川马,兵贵神速,诸位各负其责,立即行动!”

虽然我在前世是个庸才,但我也知道,做为领导,不能事必亲躬,一定要下放职权,要知人善用,让下属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能量,这样才能拥有自己的空间,才能保证自己精力的充沛,并能使剑南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转。

第四十章 兵发姚州

当我进入内衙客厅的时候,娇美的皎玉公主正对着丰盛的饭菜怔怔出神,侍女雅丽、英丽分立左右。我对这双胞胎侍女打了个退下的手势,姐妹俩早知夜来情事,面色微绯地躬身退下。

我悄无声息地掠到皎玉的身后,双手抄袭过去,紧罩住皎玉的那两团暖玉,收放间感受着暖玉丰韧的销魂,皎玉震然大惊,羞怒交集之下,本能地扭身反肘猛击,待及惊觉是我,单肘已重重地击在我的右肋之上,我所身具的逍遥神通沛然自转,将力道悉数化解,我却痛叫一声,护住肋下,佯做受伤地坐倒在地。

皎玉花容失色满脸惶急,将我搂靠在她怀中,纤手轻抚我的肋部,珠泪泫泫,噎声说道:“棠郎,怎么样,不要吓玉儿!”语中含着疼惜,见此情形,我暗怨自己有些玩大了,一时却又不好直承装假,我微微坐直,正待安慰她,却觉后背两堆“波”浪滚滚,心中一动,后背轻柔地厮磨起来,口中虽作轻哼,脸上却刻意地带上惬意的神情。

皎玉渐渐觉察到我的“腻”动,讶然急视,见及我惬意的表情,才知受到了戏弄,而那厮磨的感觉却中心间不停地扩大,不觉间,面蒙红霞,终是抵不住心中的羞怩,啐然离身,羞嗔道:“青天白日的,枉你制辖一方,却如此荒唐妄为!”

我起身走到她的面前,揽着她的纤腰,目光贪婪地巡睃着她细嫩而又润红的娇颜,轻声说道:“只为郎君将远行,特对娇妻恣意怜!”

皎玉霍然一震,敏感而语无伦次地说:“怎么?要到姚州?打算怎么应对现在的情势?一定要带上我!”

我用手轻轻地抚慰着她,轻描淡写地说道:“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只是前往姚州把骚乱平息,随便拜望一下老丈人,看看你的嫁妆够不够丰厚。”我不想让心爱的人儿牵心挂肚,所以我略带调笑地这么说。

皎玉眼中闪动着一抹感动,紧紧地埋首于我怀中,她心里完全明白,事情绝不会象我所说的那么容易。默然良久,她抬起螓首,展颜一笑,一改常态,妩媚而大方地说:“棠郎,我们一起用餐吧?”未及我答言,厅外却传来旗牌官罗伯驰的报事声。我看看皎玉一眼,她只是温柔地看着我,一丝回避的意思却都没有。我心里一阵苦笑,很可能又是关于南诏事务的报告,看来是完全瞒不过皎玉了!

我无奈地高声道:“令来!”罗伯驰随声而进,目光略扫皎玉,躬身报道:“南诏王储凤伽异是因云南太守张虔陀奸辱南诏王后而反。云南都督孙成义兵至姚州城下,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言明事由,请求还所俘掠,重筑姚州城,并偿以财物求恕。又道:‘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云南都督孙成义斩其来使,挥兵攻城,南诏君臣弃城而走,云南都督孙成义迫追而去。”

听到这里,我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