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逸梵是个让张爱玲仰望,却又不敢亲近的母亲。她是随时都能吹走的一阵风,带着植物的香气与海风的咸腥。她是张爱玲生命中的一轮明月,看起来皎洁,如梦似幻,但又太远,不可触摸,只能瞻仰,不能传递温暖。
    果然,不久之后,这阵风再次吹走了。黄逸梵不安的内心,还是渴望着国外自由放纵的生活。于是, 她再一次挥别了这个暂时的“家”,远渡重洋,去寻求自己的爱与快乐。这个离经叛道的女人,几乎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但也许她想不到的是,张爱玲………这个她仅倾注了少量感情的女儿,竟然为她深深地影响。她的个人主义,她对各式衣衫的狂热,还有她骨子里不安定的因子,都在张爱玲内心深处扎根。
    母亲离开后,张爱玲仍然会经常去她与姑姑合租的地方。虽然母亲已不在了,但那屋子里,满满的都是她遗留下来的气息。这一切都让张爱玲怀念,却又痛苦。圣诞节时,张爱玲会画许多贺卡,从中仔细挑出最好看的一张,让姑姑代她为母亲寄去。
    小小的一张纸片,画满的都是张爱玲的困惑。她崇拜母亲,却无法从母亲那里获得足够多的爱。实际上,这个“母亲”,对张爱玲的沉默与木讷很不喜欢。她觉得,这个女儿并没有继承到自己的优点。不够淑女,不够讨人喜欢。甚至有一次与她一同上街时,带着嫌恶的神色。
    在这之后的许多年中,张廷重再娶,张爱玲与继母产生矛盾,被父亲软禁。在她十六岁时,从家里逃出来,投奔再次回国的母亲。在这以后,张爱玲与母亲的相处,更类似于两个成年女人的相处方式。
    公平,又怀着小心机。
    生活给予张爱玲痛苦,这痛苦被无限的想象煅烧,最后铸成能够刺伤人心的冷硬文字,让无数人喟叹、流泪。人们记得张爱玲穿着旗袍的身影,但不知他们的眼能否看到,那个名叫黄逸梵的女子,是她旗袍上最艳丽的一朵花。冶艳,有着招摇的姿态,如同罂粟。
    张爱玲曾说,在长大之后,她有许多次机会,能够将“Eileen”这个俗气的名字改掉。但她终究没有这样做。因为她不愿意忘了那个叫作黄逸梵的女子。这个名字,是黄逸梵赐予的。不改变,是眷恋、是纪念。她也曾埋怨过,为何她不能得到温暖而丰厚的母爱,但她不能停止对这自由之风一般的女子的仰视。
    她不是“煐”,她不是一粒莹润内敛的美玉,她只能是拥有无数闪光棱角, 诡谲冷艳的暗红水晶, 让人不由自主地迷恋。她让“Eileen”这个俗气的名字有了不一样的韵味,有了遗世独立的苍凉。
    她是张爱玲。
    在这一刻重生阳光会普照每一个平凡或不平凡的下午。在这个像是死了的豪宅里,暗处是古墓般幽暗,光亮处是昏沉沉的烟雾,看着看着人便是要沉下去,陷进去了。
    争吵声,又是争吵。每次父母吵架,佣人就会把张爱玲和弟弟领到阳台上来,她就和弟弟在阳台上安安静静地骑自行车。似乎这样就不会让孩子受伤害。但这一次,她想捂住耳朵,她敏锐的触觉感觉到这一次的不一样。有一些东西好像已经支离破碎覆水难收。
    吸毒、嫖妓、养姨太太、颓废堕落,不理财、不养家、没有责任感,张爱玲的父亲具备了所有旧时代玩乐公子的资质。张爱玲的母亲来自于一个门庭显赫的大家庭,这个富贵的妻子带来了无比丰厚的嫁妆,张爱玲的父亲便是要榨干这个女人所有的钱。而这个独立意识十分强的名门女子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男人的压迫呢?于是她离去了,离去的时候,她义无反顾。很快,一个陌生的女子便住进了这个死了一般的豪宅。这人便是张爱玲的后母孙用蕃。
    一想到后母,常人脑海里出现的,无非是那些细微的磕磕绊绊和各人眼中的不友善。儿时缺失母爱的张爱玲,父亲就等于是她爱的所有寄托。张爱玲有严重的恋父情结,后母的存在怎会不令张爱玲感到威胁?她在《私语》里面提到过是姑姑把父亲要再娶的消息告诉她的,当时张爱玲在一个小阳台上,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张爱玲就觉得如果她的这个继母就在她的眼前,她就会把她从这个阳台上推下去,让后母摔死掉。可是,张爱玲又怎么能阻止得了这个后母的到来呢?
    张爱玲虽然并不喜欢这个后母。但初时,两人却保持着相安无恙的关系。张爱玲的高中是寄宿学校,很少在家里。即使在家,和后母也是谈论一些生活日常、天气等不痛不痒的问题。可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始终是要爆发的。
    自从张爱玲的这个抽大烟的后母来到这个家,对家庭的管理有些改变,各种开支变得很拮据。张爱玲曾经久久地站在烟铺门口等她的父亲给钢琴老师的学费,她的父亲却没有给这个心情越发落寞的孩子任何回应。那时的张爱玲十足地像个被丢弃的孩子。
    张爱玲的后母曾经努力地想要处好与张爱玲的关系,她带来自己的旧衣服给张爱玲穿。烟瘾十足的孙用蕃,可不愿意用自己的烟钱来给这个冷漠的继女买新衣服。当然,事实也证明,张爱玲可没有领后母这个勉为其难的情。她把穿后母的旧衣服,当成了耻辱并铭记一生。后来当张爱玲去舅母家,舅母把表姐的衣服给张爱玲穿,张爱玲有些委屈,落下泪来说:“我何时需要人来周济了。”
    张爱玲有一次回到家,看到饭桌上父亲因为一件小事给了弟弟一巴掌,她就难过得用碗把脸挡住哭了起来。后母孙用蕃倒是笑了起来:“他挨打,你哭个什么?”张爱玲的心里便有了恨,发誓要报仇。
    可是一看弟弟,却是没事人般在阳台上踢足球去了。从这个早已麻木的身影中,张爱玲似乎看到了自己以后生活的片影。此时的悲哀为张爱玲坚定地离开这个家埋下了伏笔。
    张爱玲中学毕业那年,远渡重洋的母亲回到了上海。在母亲的鼓励和自己对新生活的向往下, 张爱玲升起了去英国留学的想法。
    可是等她结结巴巴地把这个事情给父亲说了后,却没有得到理想的回应。
    当年张爱玲的母亲也是因为留学的事离开了张爱玲的父亲,此刻父亲认为张爱玲是受了母亲的挑拨,心中只有极度的反感。后母更是添油加醋地奚落张爱玲:“你母亲离了婚还干涉你们家的事,既然放不下这里,为什么不回来?可惜迟了一步,回来只好做姨太太!”(摘自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流言》)
    后来张爱玲的弟弟回忆那段往事说:“父亲那时经济状况还没有转坏。但他和后母吸鸦片的日常开支太多,舍不得拿出一大笔钱来让姐姐出国。姐姐当然很失望,也很不高兴,对我父亲及后母的态度就比较冷淡了。”(摘自文汇出版社。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为了自己的私利,便成了父母与孩子隔阂的开端。对父亲的爱,必然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陷落。
    年日本人打进上海, 张爱玲的留学事宜也是耽搁无期了。张爱玲的家离苏州河很近。炸弹的声音吵得张爱玲睡不着觉,好像随时在等炸弹飞到头顶。此时,张爱玲离家出走的母亲住在霞飞路,这条路是上海最为繁华的地方。即便是演变到现在的淮海路,它依旧是最为高尚的商业街。混乱中,母亲想念起张爱玲,便叫张爱玲到她那儿去住几天。于是张爱玲就去了母亲家,住了两个星期才回家。
    这天,张爱玲吃过晚饭回到家中,继母孙用蕃就从楼上下来,问道:“你到哪里去了,走了那么多天。”张爱玲知道,这是继母在明知故问了。她面不改色地回答:“我到妈妈那里去了。”“你住到你妈妈那里去,应该给我说一声。”张爱玲觑了她一眼:“我跟爸爸说过了。”
    孙用蕃生气道:“噢,对父亲说了! 你眼睛里哪儿还有我呢?”话音刚落,“啪” 地就是一巴掌, 张爱玲白皙的脸上红色的印记立即显现。(摘自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流言》)
    张爱玲毫不示弱准备要还她一个,却被两个赶过来的老妈子拉住了。她没有想过要考虑后果,这一耳光要还的并不只是脸上的印记,还有某处看不见的郁结。后母没命了冲上楼去,大喊:“她打我,她打我!”对于张爱玲来说这一刻来得太突然,但她似乎也明白总该会有这一刻。
    张爱玲的父亲刚抽过大烟,穿着拖鞋便从楼上冲下来。他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毒打张爱玲。张爱玲坐在地上被父亲猛踢,父亲边打边说:“你还会打人了,我打死你!”张爱玲耳朵都要被震聋了。家里的佣人看不下去,上来劝,生生地拉开了两人。
    父亲气哼哼地上楼去,张爱玲自个儿走到浴室镜前,看自己身上的伤、脸上的指印,这些都是她心里的伤痛。自己对父亲的爱从此刻起就要流离失所,无处投递了。张爱玲不服,冲出家门要出去报巡捕房。门锁着张爱玲就试着撒泼、叫闹,要引起门外岗警的注意。
    张爱玲的行为惊动了父亲,他更是无比震怒。父亲怎会让这样的事情给外人看了去,家丑是一定不能外扬的。等张爱玲一回来,迎接她的,就是父亲手里的一只大花瓶。张爱玲歪了歪身子,掉落的大花瓶就飞了一房的碎片。父亲愤恨地下命令,将无力挣扎的张爱玲关起来。
    张爱玲的父亲走后,一直在一旁紧张着急的老佣人何干便是上来责问道:你怎么弄到这样的呢? 张爱玲知道何干爱惜自己,顿觉满腔冤屈,抱着何干号啕大哭。哭得无力了,空洞的眼眸深不见底。此时这个孤立无援的女孩儿,正在经受一次历练。那些照片里、文字里的孤傲冷漠,正是在此次的劫难中,益发成型。
    第二天,张爱玲的姑姑过来替张爱玲说情,并提说让张爱玲去英国留学的事情。后母的冷一句热一句惹得姑姑很是不平,便和张爱玲的父亲吵了起来。最后兄妹俩竟然动起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