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大清解前缘:珍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回大清解前缘:珍彩-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康熙面容突然凝重起来,道:“先别急着谢朕!在御书房,你会有很多见胤祯的机会,但,朕不许你与任何一个皇子私下来往,否则,杀无赦,君无戏言!”

  珍彩看他的神情,听他的语气,他绝没有半分开玩笑的意味,她冲口而出:“如果……”

  看到康熙严肃的面容,珍彩住嘴,他问道:“接着说,别在朕面前说一半儿的话!”

  “如果不是我主动与皇子们私下来往的呢?”

  康熙哼了一声,道:“同样要治罪!这没有公平与否而言,因为,你可以拒绝!好了,今天到此为止,跪安吧!”

  珍彩走了,康熙道:“你们几个也听清楚了?”

  胤禩使劲拉了拉攥紧了拳头的胤祯,同胤禟,胤我和胤祥齐声道:“是!”
养生之道
  珍彩早晨老早的就起床,主要负责尝康熙的每日膳食。如果说忽略掉这件工作的工作目的的话,那么这可真是一个美差——天天能尝遍各种美食。每天,他只吃两餐,再也不吃别的东西,但他喜欢喝普洱茶。他反对食物随意摄取,主张合理膳食,强调对所爱食物食物适可而止;主张谨慎饮食,尤其注重水的质量,他主张禁烟酒,老年人宜饮食淡薄,多吃蔬菜水果;康熙还认为个人的肠胃所不同,应该选择其所宜者。另外,他还看中了一个心理因素,那就是饭后保持良好的心态,他曾经说过:“朕用膳后必说好事,或寓目于所爱珍玩器皿,如是则包含易消,于身大有益也。”他对医术也颇有造诣,俨然一个养生专家,珍彩作为现代人,在养生方面,有时都自叹不如。

  康熙颇爱茯苓饼,知芸告诉珍彩,在他小时的时候,他得了天花。天花好后,他大病初愈,身体虚弱,尤其脾胃不和,积食拉稀,因在得天花时,药吃多了,不肯再服汤药,后来苏拉麻姑举荐了江南名医为其看病,谁知,他只在药方上写了“茯苓”,并且采用的是云南产的野生茯苓,御医们合力制成了“茯苓饼”,小康熙非常喜欢吃,很快就面色红润,开始读书习武了。所以,茯苓饼成了京城名点,久盛不衰。珍彩又查了医书,证明茯苓里面含有一种物质,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

  这一查医书不得了,珍彩对医学的奥妙产生了浓重的兴趣。得知了珍彩的兴趣后,康熙答应借书给珍彩看,通常都是康熙在上面看奏折,珍彩在下面看书,并且结合着药理寻思着如何配菜。当然,这书也不是白看的,康熙还会考珍彩,比如,珍彩在研究茯苓的时候,康熙就问了:“这茯苓应该怎么吃?”

  珍彩自不敢看已然记好的笔记,思索了片刻,回答:“茯苓,它可不是随便吃的。茯苓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米醋。这是大的方向,而不同的人,茯苓有不同的做法。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等同用。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山药等配伍。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暂时,我先总结到这儿。”

  康熙点了点头,复又去看他的书了,珍彩坐下来,用袖子擦擦自己额头上的汗,心道,这自己如果不说出个子丑酉卯来,说不定这位老康一生气,自己的书就看不成了。到御书房来,也不见得都是一件坏事,有机会的时候,她还能同太医们讨论讨论。

  看着珍彩认真看书的样子,康熙不禁又想起当年的她,他把她私藏在御书房,没有人的时候,他批奏折,她拿着笔,坐在他对面,在纸上勾勒着,每当看完她的作品,他都开怀大笑。
  作者题外话:亲们,记得收藏和投票啊,同时也欢迎亲们场所与杨!
曾经相爱
  瑞嬷嬷将康熙的决定告诉良妃时,她先是一惊,随后叹了口气,自嘲的笑着,他就是这样,他是一个帝王,为了皇位,他什么都能干得出来;前明的公主得到如此的有待,百姓们会犹豫,那个暴动的朱三太子是不是有些逆天而行呢?或者,真正暴动的人并非朱三太子吧!记得那时,他们也曾经相爱过,或者说,她曾经爱他爱得很深很深,她也认为,他是爱她的。当初,他的确给了她他不曾给与别的女人的宠溺与疼爱。她扮成小太监,带着自带的绿豆沙刨冰,他先是惊讶,然后装模做样的遣走所有的太监,之后就吹胡子瞪眼睛的责怪她:“胡闹!”

  她撅起嘴,委屈得不得了,看她如此,他哈哈大笑。看着平素有些呆板的他笑得肩膀一耸一耸的,就像是个孩子,她好开心。自此之后,他似乎默许了她的胡闹。她拿着腰牌,几乎能够自由的出入御书房,而他有时候晚上也把她私藏在那里过夜。他成宿的批奏折,看书,她要么信笔画画,要么坐在地毯上看看书,要么两人就下下棋,或是干脆趴在桌子上,又或是趴在地毯上就睡了。

  她喜欢画他的肖像,用最简单的线条勾勒着他的各种表情。他拿着她的作品,把剑眉拧在一起,说她的作品简直还不如一个孩子。刚开始,她画的的确没有那么好。后来,他一板一眼的教她如何画工笔,两人两手相握,那是她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工笔虽说画的离他仍旧有相当的一段距离。但是,她的简笔画却进步神速。她能抓住他最显著的特点,运用他交给她的技法加以表现,将他表现的栩栩如生。他虽然面上不悦,可是他知道,他收起了她所有的作品,而且他自己会没事偷着乐。

  每当快上早朝时,他肯定会把她拍醒,她揉着惺忪睡眼,撒娇的嘟囔着,然后伺候他洗漱,他总是能找到各种机会,占占她的小便宜。那时候,她什么都不想,她只想陪在他身边,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娘娘,您说,要不要奴婢去看看平南公主?”

  良妃拉回思绪,摇了摇头:“与咱们的关系太近,对她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胤祯有什么举动吗?”

  瑞嬷嬷坦言:“自从他的请求被皇上拒绝,他一直心情不好,不过还好有八爷他们开导他,他毕竟长大了,不会像以前一样什么都不管不顾,他会衡量利弊,现在懂得隐忍了!”

  “是啊,皇家的孩子必须学会的。只是,对于她而言,恐怕心里会失望吧!”

  。。。。。。。。。。。。。。。

  康熙很勤奋,大部分时间他都会忙到三更半夜,有的时候也会彻夜不眠。而珍彩在御前试菜的事情很快被传为了美谈——皇上英明大度,把前朝公主当成亲生女儿一样宠爱。但是,她的出没地点只是限于由雨花阁到御书房,或是皇上有命令需要她跟随的地方。
龟苓膏(一)
  很快,珍彩在御前当差有四天了,这四天里,她有两天都能见到来请安的胤祯。但是,两人却连眼神交汇都小心翼翼的。珍彩心中矛盾,她希望能找个机会和胤祯私聊,但是,又担心被康熙抓住。可是,胤祯的表现也让摸不着头脑,他没有一次再偷偷的找他,庆幸之余,是浓浓的失望。直到现在,她对胤祯都是患得患失的,她总是担心,她总是害怕,害怕有一天失去了。在她心里,她宁愿从来没有拥有过,也不愿意尝尽失去的酸楚。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现代人地理距离近,心里距离远的原因吧。

  这天,珍彩又有些手痒了。了解了茯苓的各种功效,她不由得想起了龟苓膏,可是,在现代,她吃的都是已经包装好了的,在这里,她又打听了一下,皇宫里并没有这种食物。她又查了查书,最终,查到了梧州为龟苓膏的原产地,还有龟苓膏的原料和大致做法。另外,珍彩还查到了有关龟苓膏的典故,据她认为,虚构成分极大。

  故事是这样的:三国时,蜀汉皇帝刘备新丧,南方诸郡的土著趁机起兵叛乱,诸葛亮亲自出马平乱。话说他南征时驻军于苍梧郡,当时兵将多为北方人,初到南方水土不服,大多数将士上吐下泻,严重影响战斗力,诸葛亮很焦急,急忙找来当地人问个究竟。当地人说,梧州气候湿热、多雾(古称瘴气),于是便献上妙方,以当地特产乌龟、土茯熬汤饮用,诸葛亮令军士一试,果然功效如神,大部分将士均痊愈。

  珍彩问过知芸,她并没有见过那种龟中极具特色鹰嘴龟。珍彩正琢磨着看看能不能用别的来代替,第二天,知芸避开百合和小喜子,兴冲冲的带来了一只盒子,珍彩打开一看,是一只八、九厘米长的乌龟,只见他的头最有特点,头很大大,还呈三角形,且头背覆以大块角质硬壳,上喙钩曲呈鹰嘴状,眼大,无外耳鼓膜。珍彩弯起嘴角,笑了出来,这肯定是鹰嘴龟,因为它长得和树上的简直一模一样,她扭头问:“知芸,这是哪来的?”

  知芸抿嘴一笑,看了看四下无人,在珍彩耳边耳语:“是十四爷派人送来的!”

  珍彩的心里顿时像是吃了蜂蜜一样的甜,原来,他一直都是在关注着她,只是,他又怎么会和知芸搭上头的呢?知芸是康熙的人,他这样做会不会被康熙知道了从而不高兴?还是说,他们老早就认识?知芸看到笑容渐渐从珍彩的脸上消失,有些不解,问道:“公主,您怎么了?”

  珍彩笑着摇了摇头,道:“没事,我只是太高兴了!”

  “十四爷说了,如果您觉得不够,想要几只都成!”

  我看着它,就想到胤祯傻傻的样子,笑出声来:“不用了,这一只就够了!本来是想用鹰嘴龟的胸腹部之前的腹甲板来做菜的,但是,它这么可爱,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