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庶得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庶得正- 第4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人落座后,便有小丫鬟奉了茶上来。房间里烧了地龙,十分暖和,冯氏便道:“今儿请你过来就是想问问你,你们那处院子今年可要重新粉一粉?府里过冬至向来有这个惯例。”

    “还是罢了。”傅珺笑着婉拒,“五月才刚粉过,不必这么麻烦。”

    冯氏面上便露出个笑来,向左右看了一眼,几个丫鬟便皆退了下去,冯氏便拿帕子按了按唇角,道:“好教弟妹知道,临清阁也就大婚的时候将东次间儿四壁并外头廊柱油了一遍,其他地方儿倒没大动过。”

    她的话说得隐晦,傅珺却是明白,冯氏是在变相地告诉她,孟渊大婚之事裴氏并不上心,连新房也只给洞房一间房刷了新漆。

    冯氏此番约摸是想借着冬至送个人情,傅珺觉得无可无不可,便笑应道:“既是如此,那就劳烦大嫂嫂了。”

    于是二人便又谈了些闲话,冯氏也顺便透露了一下孟涓姐妹与吴晚的关系。

    这三人如今倒成了至交好友,平素有来有往的,关系颇为融洽,寿宴上闹的那些不愉快直如没发生过一般。

    傅珺对此亦有所知。虽然裴氏与吴氏口口声声说吴晚是要送进宫去的,但傅珺总觉得这位吴三姑/娘/的来意没那么简单。

    自浸墨楼出来,傅珺瞧了瞧时辰,尚未至巳初。

    若在前世,早上八、九点正是上班高峰期,一天的工作即将展开,而这一世的早上九点不到,傅珺已经完成了晨定、早餐以及与冯氏谈话这几件大事。

    她信步转出浸墨楼前的一小片竹林,竹林出来便是一条三岔路口,分别通往临清阁以及后园画舫。

    傅珺站在路口,正在犹豫着是直接回房还是去画舫那里散散步,便见白芍自左侧的蔷薇花架下急急走了出来,一眼瞧见傅珺,她连忙加快脚步走上前蹲了蹲身,道:“禀娘娘,国公爷才派了个妈妈来,说是王老太爷来了,立等着姑娘去呢。”

    傅珺微有些讶然。

    王老太爷便是傅珺的外祖父王襄。王襄来国公府做客,且还指名要见她,傅珺一时心念微转,不知又发生了什么事。

    她忍不住想起了远在姑苏的外祖母宋夫人。

    宋夫人年岁也不小了,从建武元年起就一直说身体不好,也没跟着外祖父进京,到现在还在姑苏静养。

    这般想着,傅珺的眉头便蹙了起来,道:“回去再说。”说罢便带人回到了临清阁。

    那个外院的妈妈正由沈妈妈陪着说话儿,傅珺一进屋,沈妈妈便上前道:“这位是曹妈妈,是国公爷使她来的。”

    曹妈妈此时早已起身见礼,傅珺侧避了开去,又笑道:“我年纪轻,不大认得人,不知曹妈妈在哪里当差?”

    曹妈妈便笑道:“劳娘娘动问,奴婢是专管跟出门儿的,今儿上晌来了贵客,老爷便使了奴婢来传话。”

    见这曹妈妈言语十分有度,并不是那种有一说三的人,傅珺便也息了向她打听消息的念头,只叫沈妈妈招呼着,她自己便转进了里间儿换了身见客的衣裳,又重新梳了头,方才跟着曹妈妈去了孟铸的外书房。


 第638章(求推荐票票)

    孟铸的外书房便建在白桦林。

    青砖素瓦隐在整齐肃立的树林中,一棵棵白桦树修长挺拔,树杆洁白如雪,梢顶是深绿色的叶片,若风入林间,便飒然有声,那“哗啦啦”的声响有一种北方阔远高爽的旷味,偶尔还间杂着一两声马蹄铁的清越凤鸣,让傅珺想起前世的首都。

    甫一进书房,傅珺便嗅到了一股清幽冷洁的香气。

    说起来,这金丝伽南的味道还真是沾衣欲染,傅珺不过是送了孟铸一枚染香的印章,这书房里的味道便至今未散。

    她一面想着,一面便蹲身行礼。

    王襄与孟铸俱坐在窗边案前,此时皆含笑望了过来。

    傅珺穿了一身杏色遍地锦大袖衫并月白挑线裙,发上横着金钗玉钿,举手投足比往昔大不相同,王襄见了,忍不住有些感慨。

    “起来吧,坐。”孟铸和声说道。

    傅珺便起了身,抬眸向上打量了两眼,却见王襄穿着玄色官服,胸前的补子上画着只神采奕奕的锦鸡,而他的人亦是精神抖擞,两鬓只有些花白,看上去比孟铸还要年轻。

    “外祖父。”傅珺忍不住出声轻唤。

    自离开姑苏后,这还是她第一次与王襄见面,心情难免有些激动。

    说起来,王襄是去年六月正式入的阁,按理说他人在京里,傅珺要见他一面并不难。

    可遗憾的是,傅庚升任左都御史。从政治角度上说,这个职位十分敏感,新帝刘筠虽不似景帝那般多疑,然傅庚却因从龙之功而更需小心行事,且这中间还夹着王晋、顾恪以及王宗并王安等一干王氏子弟的前程。为长远计,傅庚认为他与王襄还是仅保持同僚关系为上,两家人疏远一些,于王氏一族只好不坏。

    对于傅庚这些政治层面的考量,傅珺也略知一二,因此便也从行动上对此表示支持。与王襄那里便多以书信礼物问候。二人却一直未曾谋面。

    也正因如此,王襄今日来访,便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孟铸先请傅珺坐了,这才向王襄陪笑道:“王学士。下官因还有几件公事未了。先行告退。”

    王襄官拜刑部尚书。又乃文渊阁大学士,正是所谓的位极人臣,而孟铸虽有个国公爷的爵位。官职却只得五品,在礼部任着个不大不小的郎中,在王襄的面前他还是要矮下一个头去的。

    王襄笑着客气道:“国公爷太谦了,老夫今日乃是为私事而来,国公爷拔冗相陪,老夫不敢当。”

    孟铸笑道:“久闻沧浪先生谦和温润,今日一见,真乃如沐春风也,下官本欲讨教一二,只不应扰了先生叙天伦,否则便是下官的不是了。”

    他这一番话说得十分客气,王襄亦确实是有急事寻傅珺,因此便未多与他客气,只笑道:“如此,多谢国公爷。”

    孟铸便笑着走了出去,傅珺起身相送,待他人出了屋,她才回身坐回原位,也没多问,只静静地看着王襄,静待下文。

    望着傅珺那沉静安然的模样,不知何故,王襄心里有些发酸,眼前似又浮现出当年傅珺初至姑苏时的情景,那小小的身影立在船舷边,孤零零的,叫人不忍多看。

    王襄忍不住慨然而叹,道:“棠姐儿真是长大啦,外祖父总还记着你小时候的样子。”

    傅珺心下亦有些感慨,便道:“孙女儿也时常会想起姑苏的那些日子。那时候,孙女可是时常去玄圃借书习字的呢。”说到后来,她的语气便有些怅怅。

    比起王襄的开明通达,傅庚对傅珺管得更严些,傅珺也是后来才有机会去外书房坐坐,但定婚之后却也不能去了。那时候她就特别怀念在姑苏的日子,并越发觉出王襄对待子女问题上的态度,于她实在是心有戚戚焉。

    听了这话,再看着傅珺那一脸怅然的样子,王襄眼前便又现出她小时候的样子来,此刻傅珺的表情与她幼时一般无二,倒将王襄给逗笑了,他故意扳起脸道:“不肖孙女,原来没想着外祖父,倒整天惦记我的书房。”

    傅珺忙站起身来,讨好地给王襄的茶盏中续了些水,笑道:“外祖父别恼,孙女也时常惦念您与外祖母呢。”

    王襄端起外孙女亲奉的茶啜了一口,方道:“今日外祖父前来,确因有事。”

    “外祖父请说。”傅珺轻声道。

    王襄的神情便有些肃然,一手端着茶盏,一手以盏盖拨着茶叶,声音放得极低地道:“有一宗案子,外祖父想请你帮着查一查。”

    傅珺闻言神情微怔,旋即整张脸都亮了起来。

    居然是要查案子,简直是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但凭外祖父吩咐。”傅珺立刻回道,颊边已浮起了笑意。

    王襄对傅珺的这个表情再熟悉不过。

    以往在姑苏时,每每有案子请她查,她总是这样笑得欢喜。此刻见他这个外孙女笑得眉眼弯弯,颊边梨涡隐现,他亦忍不住“哈哈”笑了出来,抚须道:“果然还是阿渊懂你。他说你若知此事,必会欢喜。”

    傅珺听得这话,不由怔了一怔。

    孟渊也知道此事?

    不知何故,王襄的话让傅珺心头微有些发沉。她本能地想起了那宗连环杀人案。

    “此事需秘。”王襄的声音压得极低,“国公爷并不知情,我只说要你陪着去看看房子。因你外祖母明年春上来京,她住的那所院子需得你帮着归置。”

    王襄的话立刻拉回了傅珺的心神。

    这个理由给得极好,帮着归置院子花的功夫可短不了,少不得要去上个七、八回,这样傅珺出门便也有了借口,裴氏那里也能搪塞过去。

    “是,孙女记下了。”傅珺说道,又向王襄一笑。

    王襄深觉自家外孙女之聪明伶俐,实是无人能及,不由满意而笑,道:“那便好,今儿下晌外祖父便派人来接你,阿渊也会随你同去。”

    有孟渊同行自然更好,裴氏想挑理儿也没处挑去。傅珺便轻声应了是,王襄又温言叮嘱了她几句话,她便辞了出来。


 第639章

    王阁老亲自到府,请托勇毅郡主帮其外祖母安置院子,这件事很快便经由孟铸之口传至了裴氏那里。

    裴氏心下极是不喜。

    才进门儿的新媳妇见天儿往外跑,裴氏觉得有失体统。

    可她也知晓,这满大汉朝也就六位阁老,文渊阁大学士兼刑部尚书,那可不是温国公这种躺在爵位上吃饭的勋贵可比。因此,当傅珺去素心馆言明此事时,裴氏便拉长了一张脸,漫声道:“罢了,这事儿我知道了,你去便是。”

    说到这里她停了一停,终是压不下心中不满,不阴不阳地道:“别怪我这个婆母没提醒你,你一个新媳妇子,按理是断不该往外跑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