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家,怎么就把饭碗给丢了?
虽然春耕时节短工好找,可换了谁家能顿顿白面馒头再有鱼有肉?
可不甘心又如何?人家做活的人都买好了,也没可能再雇他们了,只能拿了钱灰溜溜地走人。
姜方看了心里怪不是滋味的,他也看出来了,若今儿家里没买下这许多人来,之前那些雇工就敢跟他动手了,庆幸的同时也深深地反省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
虽然家里房子够住,可一下子有十五个壮汉,家里又多是女眷,也不好让他们住在家里,刚好离着家不远有一户人家新盖了一个院子,原来的那处院子就要卖掉,姜方就过去打听了。
虽然院子旧了些,也小了些,但好在结实,花了二十两银子买下,就让这些买来的壮汉住过去,房契等过些日子再去衙门里补也不晚,都邻里住着互相都信得过。
至于那四个仆妇和丫鬟就跟着他们一家住在家里了。
见天色还早,安顿好徐繁就过来了,想要主家带他们去看看地,闲着也是闲着,这就是要干起来的意思,姜方心里感叹这买来的人就是好用,脸上却淡淡的,点了头就带徐繁等人去看地。
徐繁等人看过之后,二话不说拿了工具就下了地,做起活来也不吝气力,不说比那些雇来的短工强,就是整个村子雇的人也没有几个这般舍得卖力的。
姜方看了高兴,果然花钱子买人是买对了,这一高兴回到家里就让夏氏中午加菜,夏氏狠狠瞪了他一眼,姜方讪讪地笑笑回屋了,他又得意忘形了。
当然,夏氏也不是那种待人苛刻的人,如今家里买了人了,往后也不用再为田里那些事烦恼,她的心情也很好。像姜云娘说的,买来的人虽然是下人,但也要讲究个恩威并施,这些人眼里有活都很不错,适当的对他们好一些也可以,当然做为主家也不能太软弱好欺,那样只会让人瞧轻了。
所以,夏氏还真就端起了当家夫人的姿态,指挥着四个仆妇和两个丫鬟干活,初时还有些不自在,可看这些人都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也就放得开了,使唤起人也没有多不自在了。
中午饭是四个仆妇合着做的,夏氏在旁看着直点头,果然大户人家出来的做事都有章法,四人合作起来也都很有默契。
这前人牙子说了这四个仆妇和小丫鬟都是在大户人家出来的,只是因主家生意赔了本钱,才不得不将府中的人遣散大半。
中午做了四个菜,虽然都是些炖白菜、炒土豆这样的普通菜色,但菜里面都加了不少肉丝,还是用昨儿姜方带回来的猪骨熬的汤,菜的味道香极了,又蒸了不少白面和玉米面两掺的馒头,拿到地头后徐繁就带着人过来,匆匆地吃过了,一擦嘴巴,又要去接着干活。
姜方张了张嘴想要拦一下,可想到之前那些人不就是被他给惯的?那些话到底没出口。
等到了晚上一看,只用了大半天的工夫,差不多就干了原来那些人两天的活,姜方更加要反思自己之前的滥好心了。
晚上,又吃着仆妇们做的精致晚餐,比起夏氏做的家常菜可要美味的多,而姜云浅虽然会做几样美食,可因着不想被阿爹阿娘怀疑,做的时候也不多,哪怕在她看来这几个仆妇做的菜不如前世陈家的厨娘,可比起夏氏做的却是强的太多。
之后夏氏按姜云娘事前教的,选了一个做饭最好吃的沈氏做厨娘,每天只管主家和徐繁等人的饭菜,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让做杂活的王氏和刘氏帮着。
而四个人里面最稳重的张氏则被夏氏留在身边,知道张氏会看账本后还让她教着自己记账,尤其是在知道那个徐繁和张氏是一家的,对这对夫妻更决定要拉拢了。
至于那两个丫鬟就让她们跟在小姐身边侍候,如今家里也使奴唤婢,称呼上也要改一改了。
老爷、夫人、大小姐、二小姐、三小姐、四小姐,二公子、三公子……除了不在家的姜兴家,这一家人身份也都跟着见长了。
姜方原本就是秀才出身,被人叫了老爷高兴了两天也就习惯了,秀才本来就是老爷,而且,家里的田地还不用交赋税,可是让人羡慕了好久。
而夏氏,初时还不适应,被人唤夫人时还会脸红一下,过了些日子也就跟着习惯了。
姜云娘和姜云浅本就不是好动的性子,又都在大户人家待过,规矩上自然是挑不出错,所以当夏氏让张氏教几个小姐规矩时,可就苦了姜云冬和姜云秋,本来就是好动的岁数,放养了好些年,一下子就要把人拘起来,她们整日都愁眉苦脸的,能偷懒就偷懒,可一旦真被张氏逮着她们偷懒,张氏虽然嘴上恭敬地叫着她们小姐,罚的时候可一点都不手软。
夏氏这个心疼啊,可架不住做爹的狠了心要把姑娘都教成大家闺秀,实在心疼了只能躲起来偷偷地掉两个眼泪。
☆、第114章 又是一年春忙季
见姜云冬和姜云秋学规矩学的辛苦,姜云娘和姜云浅虽然心疼,却没有要阻止的意思,甚至她们也以身作则带着她们学。
姜云娘这些年在温家见多识广规矩不差,姜云浅前世在陈家规矩自然也很好,哪怕她还要装出初学者的样子,却也让两个妹妹不由得认真起来。
在姜云浅看来,趁着小的时候多学点东西,长大了也不吃亏,一想到前世姜云冬嫁人之后虽然是因为三年无子被婆家嫌弃,姜云浅就忍不住心疼这个妹妹。
表面看是因三年无子,又何尝不是因为她性子太不稳重,让婆家不喜?为了她好,这辈子也得让她多学一些规矩。
如今姜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她也有信心让姜家成为阿爹心目中的大户人家,往后她们姐妹再选婆家也得要门当户对,就姜云冬那虽然有心眼,却心计不够的性子不板板怎么成?浮精浮精的人到哪里都只有吃亏的份。最好再教她一些女人间的手段,即使到最后用不上,多学学也能防身。
等家里的黄芪都收好晾干之后,姜方就要亲自把这些黄芪送到县城去卖,不想被姜云浅给拦了下来,“阿爹,这些黄芪还不能卖,我师父之前说了,今年的天儿不好,怕是会遇到春旱夏涝的年景,难保不会发生瘟疫,到时黄芪怕是就要有用了,咱们再留几个月,到时就算不遇到瘟疫,赶上秋天黄芪还没收上来,咱们的黄芪也能卖得上价。”
姜方本来还犹豫着,他对姜云浅说的师父很信服,让一个原本不会医术的小姑娘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让他的腿好了大半,这样的能人必有过人之处,既然是师父说的,他就信了。
正如姜云浅所说,若是没发生瘟疫,在新黄芪没下来之前两个月把这些卖掉也不怕卖不上价。
于是,晒干的黄芪就被堆在几间空屋子里,又放了几袋石灰吸湿,一切做好之后,姜云浅这才算是放下心里的一块大石了。
晚上,沈氏做了满满一桌子好菜,姜方带着妻儿围在桌边,庆祝这一场春忙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地里接下来种什么了。
原本就是种黄芪的地,按姜方的意思还接着种黄芪,却被姜云浅给拦住了。
前世这一年因黄芪稀缺而让陈家钻了个大空子,赚了不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种黄芪的人就多了起来,黄芪在很多年都泛滥成灾,不但赚不到银子,很多种黄芪的人家都赔的哭爹喊娘,这黄芪到这里也就算是种到头了,再种下去也没意思,还不如种些粮来卖了。
可对姜方又不能说明原因,姜云浅只说黄芪要种上两年多往上才能收获,很费人费力,不如就种些省便些的,左右家里也有地有人,粮食多的才能叫大户,光种药材也不是那么回事。
又跟姜方说了大周朝如何鼓励种粮,又听说哪里招灾吃不上饭,倒是把姜方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既然是朝廷鼓励的事,他自然是要响应了,毕竟他买田种粮都不用交税,可比一般的农家占了不少便宜。
既然姜云浅说家里还要买地,姜方也没当是敷衍他的话,回家就跟夏氏商量买地的事。
只要他不善心大发,夏氏倒也不想打击他,姜方才是一家之主,既然他也是为了家中好,夏氏也不拦着他,只是家里如今又是买房买地又是买人,手上的银子也就剩下几百两了,若都买了地家里吃什么用什么?若是不买吧,一下子买了二十多人,光是种地的就有十五个,家里暂时的地也用不了这许多人,放着还有些浪费,不如趁着春耕时把地买上,这些人就都能用上了。
只是对于姜方去买地这件事她还是有些不放心,如今姜方人傻钱多的名声已经远播,万一遇着黑心的,就算不能拿瘦田充肥田糊弄姜方,真说些家里如何如何可怜的话,他还不得什么都给了人家?
所以这事还真急不得,最好还是找个谁陪着他一块儿去买田,又不能把理由说的太明白,免得伤了他的自尊。
跟姜云娘和姜云浅说了这些烦心事后,姜云浅思来想去,便让张氏去喊来徐繁,问了他几句话,觉得还真是个稳妥的,知道他从前就是大户人家庄子里的管事,待人接物自然是有一套,便拍板让他跟着姜方。
对姜方却说大户人家的老爷走到哪里都要有人侍候,不然事事亲为会很没面子,姜方这些日子又有些飘飘然了,听姜云娘和姜云浅姐妹俩一忽悠,又见夏氏跟着连连点头,想到之前结交的那些朋友,出名身边还真都跟着个人。
只是人家跟着的都是小书僮或是小厮,黎繁怎么看年纪都大了些,姜云浅却道:“阿爹,年纪大些也好,人稳重,若是跟着个小的,哪有徐叔这眼力见啊。”
一声徐叔叫的徐繁连连摆手,“二小姐,老徐可当不得您这声叔,您还是叫我老徐吧!”
姜云浅笑道:“徐叔也别多想,往后就都是一家人了,家里大事小情都要劳烦徐叔和张婶,你也别跟我们客气。”
经过这些日子暗地里观察,姜云浅对徐繁和张氏的人品也信得过,自然是想要拉拢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