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青史尽成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容青史尽成灰-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希轸也在此战中牺牲。之后晋襄公调转枪头,又对楚国发动了一轮打击,这时候的楚国,局面和晋国相似,当年与晋文公争霸的楚成王壮志未酬,此时也到了人生末年,他迫切想借着重耳过世的机会一雪前耻。就在崤山之战之后,楚国再次发动了对晋国属国陈国的进攻,这一次晋襄公派大将阳处父迎战,学乖了的楚成王,这回也玩起了“退避三舍”的游戏,见晋军大兵杀到,就故意撤退,企图诱引晋军围歼。但阳处父一眼看穿了楚国的打算,反而将计就计,看到楚国撤退,就命令全军大呼“楚国败了”。结果不明真相的楚国军队纷纷逃窜,假撤退变成了真撤退,楚国对晋国的再一次反扑,就这样被晋襄公死死地摁了回去。

在晋襄公在位的7年里,对楚国、秦国、白翟3大强敌的战斗,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晋文公身后的霸业被他延续下来,此时的晋国,也到达了他们霸业的顶点,但晋国的危机,却也因此到来了。

【四】

晋襄公是一个出色的守成之君,也是晋国霸业的延续者,但对于晋国的由盛转衰,他也是个重要人物。

晋国与齐国不同的是,晋国在重耳归国后,通过提升大臣权力的方式拱卫国君家族,维护朝政平衡,但这样做的结果,到了晋襄公在位时,却演化成了新问题——朝中派系林立。其统治核心,分成了“老臣派”和“功臣派”。老臣派包括晋献公时代就立下功勋的晋国贵族们,如郑簠、梁益耳、先都、荀林父等人,这些人有背景有资历。“功臣派”则包括了当年跟随重耳流亡的功臣,以及他们的后人,包括希轸、先克、赵盾。在晋襄公时代,两派之间的矛盾早已经浮出水面,相互之间的争斗不断。晋襄公最早的政策,是用老臣派来压制功臣派,但是随着功臣派势力的日益壮大,他自己也无能为力。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在绵上阅兵,重新划分了高层的人员构成,诸如赵盾、狐射、先克等当年功臣的后代们都得到了要职,而这个决定,也为晋国后来的变乱埋下了伏笔。

晋襄公的这个决定,不过是一种政治平衡,他自认为以自己的政治手腕,完全可以压制住手下的群臣们,并可以借力打力垂拱而治。这个打算原本没错,但有个前提——他必须身子骨硬朗。在公元前621年的这次人事调整中,出现了一个政治新星——赵盾。他是当年追随重耳的名将赵衰的儿子,此时晋襄公给了他一个绝对崇高的职务——中军将。这是晋国军队里当之无愧的一把手,集朝廷军队大权于一身。由一个资历浅的高干子弟担任这个职务,本意也很明显,就是好控制。可晋襄公千算万算却漏了一件事,那就是在这次调整百日之后,晋襄公就身染重疾,临终前托孤于赵盾。但这一托,就把晋国托上了变乱之路。

晋襄公去世后,其子夷皋即位,就是晋灵公。赵盾作为托孤大臣,逐渐清除了各派势力,独揽了晋国的大权。晋国重新回到春秋初期国君权力衰弱的局面上,比上次更糟糕的是,这次国家大权没有落在同姓宗族手里,反而被外臣所掌控。赵盾这时大权独揽,国君晋灵公成了傀儡,对赵盾凡事依违。赵盾执政的20年,对内大肆清理忠诚于晋国王室的各路贵族,无论是“功臣派”还是“老臣派”,凡是挡路的统统干掉。对外发动战争,连续击败秦、楚各国。这期间,公元前607年,他又杀掉了晋灵公,立晋灵公的叔叔晋成公,把晋国的国君彻底拿捏到了手里。

赵盾的晚期,面临着晋楚争霸的又一转折点。楚国在经过了楚成王、楚穆王两代后,势力再次提升,开始了往中原地区的渗透。赵盾或打或拉,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拉拢中原诸侯,但是楚国的强势地位,却已经不可阻遏。赵盾晚年时,还是把楚国反弹的“弹簧”压到了最后,他在公元前602年拉拢了原本属于楚国的盟友鲁国以及卫国,粉碎了楚穆王时期精心布局的北方联盟,又组织了大规模的会盟,楚国的扩张势头,被他坚决地压制住。公元前601年,一代权臣赵盾与世长辞,在他去世4年后,晋楚爆发了邲之战,晋国大败,楚国的绝对优势地位,就此完全形成。

赵盾执政晋国的历史,对晋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他的权势随着他的过世而烟消云散,但是晋国国君之位衰微的大势,却没有因此而改变。在赵盾身后,晋景公在败于楚庄王之后,相继击败了齐国和秦国,虽然无力动摇楚国的霸主地位,却依然维护了晋国在北方的最强地位。之后的几代晋国国君,与楚国相互拉锯,却谁也不能打破晋楚对峙的战略格局。而晋国国内士大夫权力日益扩大的局面,却越演越烈。之后的向戎弭兵,三家分晋,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第七章 秦国,五张羊皮换崛起

如果形容春秋时代诸侯争霸的形势,那么最早的“小霸”郑庄公,算是一场大戏的龙套,之后的首霸齐桓公,是第一个主角。随后一直唱主角的,就是南北对峙的晋楚两国。春秋时代大多数时间的诸侯逐鹿风云,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国家展开,但是在各路主角之下,却也有一股暗流——秦国。

作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者,秦国在春秋时代的地位并不显著,说他是暗流,原因是秦国虽然也出了位于春秋五霸之列的秦穆公,但秦穆公最终没有突破晋国的屏障,只能称霸于西北地区。他在当时只能算地区性霸主,却不是整个春秋诸侯中的霸主。和郑庄公一样,他只是一个“小霸”。

但这个小霸,对于秦国的历史,乃至春秋战国的历史,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我们甚至可以说,虽然秦国最后的独大地位,来自于后来的商鞅变法,但早在秦穆公时期,秦国就已经吹响了崛起的前奏。

【一】

要想了解这一切,需要从头看一下秦国。

秦国的地位,在春秋战国的早期,可以说是很卑微的,比楚国要稍微好一些,比起其他诸路中原诸侯,却是远远不如。

秦人的祖先,也是华夏族的一支,早期生活在东部地区,大约在今天的山东、河北一带。秦人命运的变化,来自于西周时代的周公东征,当时的秦国在周公东征后,被迁移到了今天陕西的渭水流域,负责为周王室养马,所以早期的秦人,是以畜牧为业的。这一点和以农耕为业的华夏族其他部族,有着鲜明的区别。当时的陕西渭水流域,并非华夏族的传统生活区,相反是蛮族杂居的地方,环境十分艰苦,在这样的条件下,秦人顽强地在当地扎根,陆续平定了当地的蛮族,形成了一方势力。秦国命运的改变,来自于周平王东迁,当时的秦襄公主动派兵马护送,因此被周平王册封为侯爵。从此时开始,秦国,这个后来战国时代六国的噩梦,有了自己的“名分”。

虽然有了名分,但和中原诸侯比起来,秦国依然是个落后的国家,而且和楚国不同的是,他本身就是作为周王室的马夫出现的,既没有楚国那样摆脱周王室独大的条件,更面临着身份上和中原诸侯的巨大差异。对待秦国,中原诸侯的态度和对待楚国一样——蛮夷。但秦国人很懂得忍辱负重,在秦襄公时期,秦国得到了周天子授予的征讨西北蛮夷的权力,凭借着这样的机会,秦国开始了扩张。在齐桓公争霸的时代里,秦国已经驱逐了游牧在今天渭水流域的蛮族部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春秋前期的秦国,其国土疆域已经包括了今天渭水流域的大部分地区。

比起中原诸侯国来,秦国也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秦国的劣势是身份太低,比起各路诸侯王来,可谓是百分百的草根,他们所居住的渭水地区,在当时也是鸟不生蛋的穷地方,发展起来非常困难。秦国的优势在于,他们有西北山脉的地理屏障,足够抵御中原诸侯的入侵。长期以来和蛮族的交战,也让秦国形成了尚武的性格,生存环境的险恶,使秦国的军队更加吃苦耐劳,英勇善战。而当时真正制约秦国争霸的问题,也是中原其他诸侯所没有遇到过的,秦国因为长期和蛮族杂居,在生活习俗和礼法传统上,受到蛮族的影响也比较深。好的方面是,他们没有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在人才的选拔上更加平等。但坏的方面却是,他们的各种习俗,都带有很浓厚的蛮族习气,比如在王位的继承上,他们没有明确的子承父业的传承制度,导致贵族之间争夺王位的战争时常发生,甚至蛮族部落野蛮的殉葬习俗,秦国也保留了下来。更致命的是,比起中原诸侯传统的农业定居的生活方式,秦国在春秋早期,还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国家,一部分秦人采取农耕生活,但也有秦人保持着游牧的习俗,这样的经济状态,积累强大的经济实力几乎无从谈起。如此种种,都成为秦国崛起的绞索,而解开这些绞索的人,却已经呼之欲出了,公元前659年秦穆公登基。

在秦穆公登基之前,他的先祖们已经为他留下了非常丰厚的家产。秦穆公之前,秦国经过东征西讨,已经成功占有了关中平原的大部分地区,版图推进到了关中平原的东端。但也正因如此,秦国与早期的晋国也不断发生军事冲突,秦穆公的哥哥秦成公时期,曾经和晋国发生了大规模战争,最后以失败告终。到了秦穆公登基之后,他主动对晋国采取了通好政策,与之进行联姻,秦晋之好的关系就此形成。此后,秦穆公转而向西,继续吞并西北的各个蛮族,扩张自身的势力。在早期的起家过程里,秦国和楚国走的是相同的道路,都是在尝试进入中原受阻后,转而调转矛头,对周边的游牧蛮族进行吞并,一步步扩张力量,蓄势待发。但楚国的条件显然比秦国更便利,楚国学习中原文化比较早,其经济的转型也比较早,当秦国还是半游牧经济状态时,楚国已经拥有了富庶的经济与发达的农业。而秦国胜于楚国的,一是他们的地理优势,有关中屏障的秦国,在国土安全上比楚国更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