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青史尽成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容青史尽成灰-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威信。公元38年,一次临洮当地发生村民为抢水而组织的械斗,当地县令以为是羌族造反,慌忙报告马援,马援不慌不忙,朗声大笑道:“笑话,有我在,羌人怎么可能造反!”大国名将的慷慨自信,千载之下音容宛然。

【四】

得遇明主刘秀后,马援的主要工作,好比一个救火队员,哪里有危险往哪里冲,最难打的仗,大家都不愿意打的仗,偏偏都要派他去打。

在陇西做了6年太守之后,马援因战功被提拔入洛阳,成为虎贲中郎将,掌握了东汉帝国的最精锐骑兵军团。之后3年里,他最主要的政绩,就是促成了东汉王朝的币制改革。此时的东汉王朝面临和西汉初期同样的局面,国家没有统一的货币铸造标准,各种钱币在市场上流通,甚至王莽“新”朝时期的货币,也在境内当作法定货币使用。早在就任陇西太守之前,马援就曾建议恢复西汉时期的货币五铢钱,但当时他的方略比较简略,因此未被刘秀采纳,从陇西回来后,马援以自己做地方官的经验,再次补充了当年的方略,将奏章仔仔细细修改后呈送给刘秀,这次他终于说服了刘秀。公元42年,东汉的官方货币五铢钱正式发行。此举改变了自西汉末期开始中国社会货币混乱的局面,东汉经济的恢复与腾飞,也与此有很大关系。事实证明,马援的眼光又一次对了。

而这时候的马援,因为平定陇西羌族的战功,成为当时东汉政坛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马援除了能打外,口才也好得很,说起战斗故事来滔滔不绝。刘秀本人虽然好儒学,但同样不忘记加强武备,马援归京后,他多次专门组织皇子宗室召开大型论坛,要马援为大家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每次马援都娓娓道来,凭其杰出的口才让大家听得入迷,帮助刘秀做好“忆苦思甜”教育。而且他还很善于打比喻,比如有一次,在向刘秀陈奏怎样剿灭山林叛乱者的问题时,马援打了个比方,说要剿灭山林的叛乱者,就必须打掉他们的巢|穴,这就好比一个人头上生了虱子,就必须要剃掉头发,这样头上的虱子就无处藏身了。刘秀听了后很是欣赏,竟一时心血来潮做了个实验:让宫里凡是头上有虱子的太监,统统剃成光头。

马援很快又接到了一个“救火”任务,这次的对象,是南方的交趾国,马援的任务,恰恰就是“剃头”。

交趾国,即西汉时期纳入中国版图的南越故地,当时的领土包括今天中国的广西地区,以及越南的北部地区。在东汉时期,趁着中原变乱,这里也扯旗立国,再次成为接受汉帝国统治的南方诸侯国。刘秀在位时,交趾国的大权,掌握在当地女贵族征侧、征贰两姐妹手里。这是两个非常彪悍的女人,早就不满足接受汉帝国的管辖,一心想在南方自立为王,她们与汉帝国之间关系交恶的导火索,是因为她们主动找事,袭击广东地区的汉朝村镇,遭到了当地太守孙定的报复性还击,这正好给了她们起兵的口实。公元41年,征侧、征贰姐妹正式起兵造反,一下聚集数万人,交趾、九真等大部分地区都落入他们手中,祸不单行的是广西当地其他越族部落也纷纷摆脱汉帝国自立,一下子中原大地战火四起。

消息传来,刘秀立刻决定出兵平叛,但这次的事情很难办,东汉的军队,大多都是北方作战,北方人居多,对于南下作战几乎没有任何经验,而且交趾地区湿热的环境和瘟疫,也让汉军极不适应。种种不利下,这自然又是一场没人敢打的仗。没人敢打,马援敢,公元42年,马援被任命为伏波将军,率部南下征讨叛乱。

比起当年征讨羌族的摧枯拉朽,这次的征战却极不顺利。交趾军队最擅长的就是丛林战,在密密麻麻的越南热带雨林里,交趾人大打游击战,利用游击、陷阱、毒弩等方式,不断杀伤汉军,甚至马援的得力部将楼船将军段志,也在战斗中牺牲。在连遭伤亡的情况下,马援清楚意识到,再这么打下去,就算有100万人,也迟早要死光。马援脑子转得快,丛林战打不过你,现学是来不及了,但我干嘛非要和你在丛林里打?改路!随后汉军仅留小部队在正面牵制,大部队侧面迂回,从广西北部湾出发,经海路直扑交趾国,从侧翼夹击叛军,此举果然打得交趾军大溃。公元42年春,马援部在越南浪泊与交趾军展开决战,经过浴血奋战,斩首交趾军数千人,俘虏上万人。随后马援乘胜追击,终于在第二年正月俘杀叛乱头领征侧、征贰姐妹,传首洛阳。交趾大局,至此已经平定。

大胜之后,刘秀册封马援为新息侯,并且给予了他三千户食邑。马援在这时候,再次表现出卓越的战略眼光,他认定,此时交趾只是表面平静,祸乱的根源并未解除。在获得封侯赏赐后,马援大宴诸将,席间痛哭流涕,对诸将坦言“今日有此大胜,是大家之功,却只有我一个人封侯,真是受之有愧”。一番表白,激起了众将的再战之心,随后马援派兵紧紧追击,从浪泊一直打到巨风,即今天的越南北越地区,俘虏斩杀累计5000多人,征侧的叛乱势力被彻底平定。为了收到长治久安的效果,马援每到一地都安抚百姓,甚至兴修水利,分发粮草,在越南百姓中民望很高,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修订了原先交趾法律中与汉律不同的部分,以一部新律法治理当地,后来越南的法律《越律》,就是在马援编订的律法的基础上完成的。马援在越南的努力,让他在当地享有崇高的威望,越南人尊奉他为“木头公”,直到今天,木头公依然是越南民间非常崇敬的神灵。

公元44年秋,平定交趾的马援凯旋回京,为表彰马援的功勋,光武帝刘秀特意命马援单独乘坐一辆兵车,接受洛阳百姓的欢迎,此时他的荣耀,已经到达人生的顶峰。

【五】

经过了平羌、平交趾两大战役的胜利,马援一时声望颇高,成为东汉帝国此时的第一将星。马援此时官居新息侯且位列九卿,可谓要官有官要钱有钱,封建时代武将梦想得到的一切,这时候他全都有了。此时的马援,已是58岁高龄,放在今天,也是即将退休的岁数了。功成名就颐养天年,闲来养养花种种草,貌似也是顺理成章了。

但马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何况此时东汉帝国的边境依然不太平,虽然南方和西北都已经平定,但正北方却战火连连,匈奴和乌桓不停地扰边。对国家边防,马援一直苦心筹谋,他在平定交趾归来时,就曾献上用交趾特产铜鼓做成的铜马,以此进谏刘秀: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要有一支精良的骑兵,要建立精良的骑兵,首先在于选择战马。刘秀采纳了马援的建议,以马援铸造的铜马,作为选拔天下战马的模本。而征战一生的马援,也抱定了献身国防事业的决心,他曾经对好友孟翼说:“好男人就要战死边疆,用马革裹着尸体运回来安葬,岂能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沉迷于安逸的生活呢?”“马革裹尸”,就是从此而来。

在交趾凯旋后仅一个月,马援就再次奔向了战场。当时匈奴和乌桓频繁进犯北部边疆,连汉帝国的皇家陵园也时常遭受侵扰,马援随即主动请缨,要求到边疆御敌。从公元44年十二月开始,马援带兵在雁门、代地、上谷等地巡逻,多次击败匈奴、乌桓等军队的进犯,打到后来,强悍的匈奴和乌桓骑兵,见了马援的战旗竟主动遁逃,根本不敢接战。这之后因为南北匈奴分裂,南匈奴内附,北方边疆暂时平静。劳苦征战的马援,也就暂时安居于家。

到了公元48年,在中国湖南常德地区,发生了一场意外的战争——五溪蛮族暴动。这场暴动本来动静不算大,刘秀派武威将军刘尚前去征讨,居然被打得大败。闻听军报的马援,再次主动请缨出征,这次汉光武帝因为他年事已高,没有轻易答应。马援不服,竟当场跨上战马,在宫门外奔驰一圈,马援虽然已经62岁,却白发飘飘神采飞扬,勃勃英雄之气,让一生阅人无数的刘秀当场赞叹:“好老汉,好老汉!”当场允诺了马援的请求,公元49年,马援与中郎将耿舒、马武等人统兵4万远征常德。

比起历次出征之前的志在必得,眼光出众的马援,这次却早预感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在出发之前,他对好友杜暗坦言了自己的担忧:“这次跟随我征战的有好多权贵子弟,如果他们处处掣肘,南征一战恐怕就难打了!”事情果然再次被他言中了,以一种极其悲伤的方式。

比起马援历次出征的局面,五溪之战,貌似是最容易打的。论艰难困苦,远不如当初南征交趾,论对手的彪悍程度,也不如匈奴与羌族,但这又是最难打的,因为这次配属马援作战的,都是贵族勋贵的子弟,大多不是他的亲信部将,打起仗来自然上下政令难调,果然这场战争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大军到达湖北的时候,为了走哪一条路进入五溪的问题,马援和中郎将耿舒发生了冲突,作为一名军中的晚辈和下属,耿舒仗着自己功臣子弟的身份,竟然当众和马援大吵大闹,结果大军在吵闹中寸步难行,不得不上报刘秀裁决。最后虽然刘秀表态支持马援,但这场战争的最大困难也凸显出来,马援这次统帅的,是一支根本不听命于自己的军队,还有一群骄横跋扈的贵族子弟们,连选择哪一路进兵这种小事,都遭到这群少壮派军官的抵制,又怎能保证他们可以在战斗中令行禁止,奋勇冲杀呢?

饶是如此,马援还是迎难而上了,就像他当年在陇西带兵一样,他所做的依然是以身作则。军队打仗,他冲在最前面,和敌人相持,他经常不顾危险,亲临第一线侦查敌情,至于饮食起居也极其简朴,当兵的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其爱兵如子的做派,很快赢得了上下将士们的心,全军上下一心,接连击败五溪蛮兵,大军推进到五溪蛮族的巢|穴——壶头山地区,就在战争即将再次以胜利而结束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马援病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