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庸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庸臣-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丝毫不减。

看到他眼底的痴狂,君闲越发心惊。这样面露温柔却说着狠心的话,哪里还像当初那个云淡风清的十七王爷。

照理说,弃封地走遍大江南北的十七王爷,应该是圆圆胖胖的梁王叔多几分洒脱才是的。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啊……

因?魔?那么遥远的事情,为什么还有人记得……

君闲满心茫然,十七王爷今日却格外开怀,低头吻过他颈上泛红的掐痕,仿佛十分疼惜:“你爹给你取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呢,是要你像他一样做个胆小如鼠,什么事都不敢干的闲散侯爷吗?”

他句句是刺,君闲却敢怒不敢言。临帝只余下这么一个兄弟,因为相差二十余岁,对他的荒唐是宽容至极。若是一个对王室不敬的罪名加身,恐怕君闲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君闲强忍着心中的怒意,答道:“保君子之心,闲云之意,享百年之福。”

十七仿佛听到什么好笑的事情,忍不住在大笑出声,“这愿望倒是好的,可我偏不想让它成真怎么办?”

“父债子偿,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那么,师弟你千万别让我失望,说不定下次我回京之日,就是你们愿景成灰之时。”莫名其妙地说完,十七将君闲放在琼华殿外,拂落紫袍上的柳絮,转身入内。

夜风拂开十七额前的刘海,凤眸宁定淡漠,仿佛方才的痴狂与他无关,他还是当年那个定居云水岭,满衣云气,宛如谪仙的十七王爷,那个十七王爷最爱的便是在云水岭煮茶听经,焚香会友。

当初那个从小锋芒毕露的施将军幼子老爱带上一壶竹叶青喝得尽兴,嘲笑他:“你这种人啊,若不是成仙,就是成魔。”

他不以为然地淡笑:“为何会成魔?”

那少年仰头饮尽,天风满袖,疲惫尽消,也有了谈经论道的兴致,脸上挂起神棍般的笑容:“你总会遇到那个因的。”

那少年交游广阔,每个月却总有几天在云水岭度过,口上吊儿郎当说什么知交好友,根本是贪图云水岭清净,远离朝堂的阴谋诡谲。

那少年一心从戎,却从一出生就被困住,纵有千般万般的能耐,也不可能两父子都手握重兵。怪只怪施将军位高权重,让人不得不忌惮。即使没有后来的变故,也只能伴着太子,做一个无足轻重的太子舍人。

可惜了啊……

十七握着袖中沉甸甸的玄玉,步入殿中。脸上又是那带着惑人的笑意,眼底的喜悦不知是真是假的,却是朗声祝贺:“十七祝皇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我这回从东海归来,带回珊瑚树十株,黑白珍珠五十对,都是臣弟亲自出海带回来的啊,海皇侄行动不便,也托臣弟带回贺礼。”

十七拍拍手,内侍们搬着明珠珊瑚珍宝无数,一一陈列在殿中,映着他笑容灿烂,好不欢喜。

临帝龙颜大悦,示意着他坐到进席。他周游各州,本就见多识广,加之言语风趣,不多久就逗得临帝喜笑颜开,不曾注意到武侯世子的去而复返,以及三皇子的迟迟到来。

接着是百官齐贺,山呼万岁。

在这呼声之下,一双凤目笑凝着下面那谦卑谨慎的小小身影,在心里说道:你既成了那个因,我便一定要让它结成我想要的果。

夜雨(上)

景王赶到泰和殿时,太子也在场。太子虽然监国,却还是每日向临帝问政。

刚禀明情况,临帝二话不说就遣高公公去把赵砺召来,倒是爽快得让景王有些奇怪。

高公公现在早已极少接到这种跑腿的差使,心里也明白事态的严重,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往将军府。

夜寒深重,凉飕飕的风迎面吹来,冷入人衣。天上连点光都没有,阴沉沉的云垂在天边,隐隐有电光在云中掠现。夜间本来是帝京颇为热闹的时段,今夜却连个走动的行人都没有,倒是又几队巡逻的府兵走过。

高公公觉得心里有些不安,招呼车夫走快些。还没到将军府,已经发现那座府邸黑灯瞎火,只有门房处亮着微弱的灯光。上前一问,才知道赵砺早就赶去巡防营了。高公公不敢怠慢,立即赶往巡防营。

巡防营六万重兵,都是临朝千挑万选的精锐,分据大江两岸,临水建营,有两万是水师。虽说赵砺因为早年的功绩成了巡防营的头儿,底下的人却不是全听他的。

高公公远远便看见耿直的大将白勇正跟督军罗文谦争得脸红耳赤,赵砺及其他几个将领都满面忧色地商量着。坐在末位的还有个面生的人,高公公仔细想了又想,才记起他是年前闹得帝京满城风雨的武侯世子,现在该称为幼军统领张君闲。

只是他身上的衣物被水浸湿,乌发凌乱,看起来有些狼狈。

只不过那日陛下在看奏折的时候,笑着说这张君闲带着幼军到常山去了,怎么会在巡防营里?

高公公还来不及问,眼尖的赵砺已经看到他了,连连起身朝他好言道:“高公公,我正想派人进宫找陛下,你来得正好!”他边说边走向高公公,将一封奏疏递过去:“这里情况危急,来不及多说,请你千万要将这奏疏交给陛下,详情等事了之后赵砺自会亲自去请罪!”

高公公心头一跳,只见远处有火光冲天,约莫只离帝京百里。他也是经历过两朝的老内侍了,耳边几乎听到了当年夺嫡时的战鼓如雷。只是多年的安逸已经让他少了当年的镇定。

他极力控制着自己颤抖的双腿,嘴唇微颤,惊惶地问:“这、这是怎么回事?”

“雷州守将叛变了!”赵砺只想将高公公赶回去,便将事情说了一半,沉声道:“请公公尽快禀告陛下,要禁军严阵以待!”

高公公接过那封奏疏,转身出营:“将军放心!”

君闲是走水路赶过来的,他抓不住十七的去向,只能关注通州。这也使他的想法进入误区,误算时机。

因为各地的线报一直都是先让唐清整理的,唐清在太子身边自然不能时时将消息传过来。今日太子的谋士林子任跟唐清分析手上的情报时,才发现在难民中的眼线已经一整天不曾有信传来了!

君闲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他毕竟没有真正掌过兵。单凭几个军中老将教授,以及先人留下的兵法,远做不到运筹帷幄算无遗策。

即使他立刻赶来找赵砺,还是迟了。

他以为十七要以难民扰乱帝京城防,安心地认为至少要一个月以后才会事发。

原以为有这两天跟赵砺商量对策,帝京应该万无一失,远没料到十七比他想象中还要狂妄,而且还能煽动雷州守将跟他一起叛变。

雷州守将是……施将军的旧部,一生跟他的将军一样忠君无二,怎么可能攻打帝京。只是若无他支持,怎么可能有大军到了雷州境内而无人察觉。

君闲不禁有些后悔太过信任旧人,没有在雷州设眼线,即使是最擅长侦查的雷州士卒,也总会漏过一两个的。

高公公的一来一去,总算让督军罗文谦跟白勇消停了。他们齐齐望着座中年纪最小的人,罗文谦首先问出声:“你如何确定是十七王爷?”

十七王爷从前清心寡欲,跟文人倒是挺合得来,后来轻而易举地成了探花,更是有不少人对他倾慕不已。罗文谦就是其中一个,他还与十七王爷畅谈过,当然认为那个满腹经纶,笑容清淡的男子不会举兵造反。

君闲心中苦笑,总不能对这个十七的仰慕者说是那人自己告诉他的。

好在白勇抢了话头:“他前些年就在行假痴不癫之计,那油盐不进的雷州守将早年跟他交好,除了他以外再没有什么熟识的人了,谁能煽动他起兵!”

罗文谦冷冷地道:“景王以前不也老往那边跑吗?这些年才安份些,”说罢又看了君闲一眼,“在你这小子跟景王好上之前,他可是仗着陛下的宠爱常往那些地方跑,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是值得深究的。比装疯扮傻,谁比得过景王跟武侯世子?年初为何会有人在武侯府看到暗中控制风州的韩渊?世子你去年大半年到哪里去了?可有看到被称为修罗地狱的风鸣谷?”

此言一出,连赵砺都有些惊讶。君闲心底大惊,面上却沉静如故:“罗大人请慎言,君闲早已不是武侯世子。何况去年所行之事,君闲完全是奉太子之命,跟景王没有丝毫关系。”

罗文谦步步紧逼:“你有何证据说你早已在那时就效忠于太子?”

此时一个浑重的声音传来,“本官可以作证。”

众人闻声皆有些诧异,因为这声音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朝中最为忠直敢言的蔡老御史。

蔡老御史由赵砺的亲兵引路走进来,身边跟着早已升为郎中令的蔡子言。他先是跟赵砺打了招呼,才道:“去年拙荆病重,想吃新猎的鹿肉,我这不肖子就违反禁例到城外猎场捕猎,不巧张统领正巧跟景王亦从不远处的武生营走到猎场。张统领帮他瞒下了这件事,又请景王为拙荆带来御医。子言便应了他一件事。”蔡老御史隐去蔡子言娶孪生姐妹的事不提,接着道:“子言所做的这件事就在去年年初,景王殿下遇袭前,长天居内,有许武,段子良等人为证。”

蔡老御史还想重头细说,不止罗文谦,白勇这些直肠子一听到蔡老御史这架势就犯晕,连忙阻止道:“那件事到底是什么?”

蔡老御史沉声说:“助张统领掩人耳目暗会太子!”

蔡子言嘴唇微动,那件事后没几天就被蔡老御史逼问出来了。他下意识地望向君闲,只见他神色宁定,并不在意。

罗文谦不甘心地问:“难道蔡公子也见到了太子?”

蔡子言正要答,赵砺挥手打断,因为现在已经不容他们细说了,“太子是从我引去见张统领的,罗督军不必再怀疑。”他话中的不耐烦很明显,显然早就对罗文谦不满了。

若不是君闲非要等蔡老御史来了以后才说,他早就把罗文谦往死里反驳。

罗文谦显然没想到君闲居然与赵砺有旧,顿时语塞。说起来,君闲与赵砺认识还是因为当初景桓将楼船拆得面目全非。

谁能想到当初那个怒斥两个败家子不学无术的将军居然有个怪癖,就是喜欢把无关紧要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