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清泉奇案之城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清泉奇案之城禁-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洞。
  再一数,一共二十来个洞。
  乾清惊出一身冷汗。
  他爹是生意人,家里有钱,家中自然什么珍奇都有。记得小时候乾清听戏文,在各种段子里频繁的出现同一样东西。儿时乾清吵着要,爹却说那东西根本弄不来。甚至连是否存在都未尝可知。
  那东西,就是迷香。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六章 戌时

  迷香这东西是否真正的存在于世上?
  香道同茶道一般,文人雅士喜欢侍弄,但是此外,也有医药功效。香料能提神醒脑,而有些香料却能帮人放松,烟雾缭绕时浑身顺畅,有极大的助眠功效。
  如果分量控制好,在封闭空间里吸入过量香气,可能会变得嗜睡。
  乾清看着门上的小洞,想起厢泉昨日说过的话——吹雪夜半抓伤了厢泉手。
  这不是吹雪胡闹害了主人,而是提醒。
  猫比人的嗅觉灵敏,吹雪半夜守着厢泉,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故而抓伤了他。乾清转而想起,厢泉前几日的脸色就很难看,疲惫、嗜睡,怕是多多少少吸入了香气的缘故。
  青衣奇盗在几天前就对厢泉下手了。
  然而厢泉警惕性极高,弄晕他,实属难事。
  乾清看着这些小洞,一阵战栗。易厢泉才来了庸城不过几日,而门上的小洞却有二十来个。厢泉只有夜晚回到客栈,迷香一次烧出一个洞。可想而知,他熟睡时有人就在门外,对屋子内注入大量迷香。但是此人次次失败,失败又重试,一根一根——数数小洞就知道,他在几个时辰里尝试了有多少次!
  幸好,幸好有吹雪。
  乾清心里如同冰冻一般。
  厢泉虽不懂药理,却略通医理也会号脉。他知道自己身体情况,定然料到有人屡屡加害自己,所以才会搬入夏府,只因为那里更加安全。吃食随众人,又使用银器验毒;甚至睡眠时也窗户全开,派人守夜。
  这是为了防贼啊。
  想到此,乾清喉咙发干,他又看了看那些小洞。有人要害厢泉,不论多少次的失败,仍然在尝试——疯狂的一次一次的尝试,直到厢泉倒下方才罢手!
  厢泉的衣食住行,处处都是陷阱。
  但是如此危险境地厢泉却神色如常,回想昨日,他还如平日里一样,甚至昨晚还出言开玩笑讥讽自己,一如往日里谈笑怒骂。
  易厢泉究竟有怎样的定力?他为何不说呢?只字不提也就罢了,甚至连惊恐都不会放到脸上。
  乾清经不得事儿,此时已经吓得瘫坐在椅子上,青衣奇盗,一定是青衣奇盗!易厢泉太碍事了,那贼苦心竭力除之而后快!
  乾清右手狠狠抓紧袖子。厢泉究竟在哪?他这次绝对不是独自跑掉的,千防万防,一定还是出事了!
  一股热血袭上乾清的脑袋,他轰然站起,担忧之情挂于脸上,人如风中烛火,跌跌撞撞的跑下楼险些跌倒。
  那青衣奇盗,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厢泉消失已久,定落他手,只愿没有性命之忧!
  乾清仿佛失了魂一般,直到看到街道上重新燃起了灯火,才猛地一个激灵,拔腿跑到庸城府衙。
  “怎么燃灯了?不是灯火有问题吗?”乾清抬头望起,只见街道灯火点点,一如往日。乾清颤抖着手抓住身边一个守卫,怒问:“谁让你们点的?”
  “夏公子大可放心,守卫们的动作很快,换过的灯油。”回答的居然是赵大人,他威严的步行过来,吐字清晰,浩气凛然。
  赵大人黑色的锦衣与黑夜融为一体,星目含威。乾清顿时觉得心安。他与赵大人不过几面之缘,却对此人异常信赖。如今,包公已逝世将近二十年,百姓再无青天老爷可信奉,赵大人智慧不及他,但视其双目便知道他认真严肃,塌实肯干,非杨府尹等泛泛之辈。
  乾清冷静下来,瞟了一眼院内。侍卫都已全部站好待命,方千正在指挥。杨府尹坐在稍远的亭子中,肥大的身躯牢牢卡在梨花木太师椅里,似乎拔都拔不出来。
  “是我唐突,还望详细说明。”乾清恭敬行礼。
  赵大人挥手道:“不用多礼。适才多亏公子发现了灯油有问题,这才一一换过。随后我亲自带人去了一趟医馆查证。”
  乾清一愣:“您亲自去的?”
  赵大人点头:“医馆的上星先生看过灯油,顿时双眉紧锁,问我们这东西哪里来的。他说,别的不敢确定,就凭着味道,里面加了计量不小的麝香,还有曼陀罗细粉。”
  乾清吃惊的问:“有麝香?”
  “对,这一点很难解释,”赵大人皱着眉头,“加曼陀罗易懂,那本来是人尽皆知的——”
  “麻沸散的主药,也是蒙汗|药的主要成分。不过那不都是口服药物吗?难道点燃也可以使人麻痹昏厥?那麝香又是作何之用?”
  赵大人道:“上星先生本人并不知如何处理曼陀罗才可以做到点燃即促人昏迷。按他所言,曼陀罗的叶子本身有淡淡麝香的味道,也许两种东西混合点燃,会让人昏迷。但他不甚了解,而曼陀罗本身非中原盛产,也不见医书有记载。他把东西留下,打算再作研究。”
  “怎么,大人也会觉得,点燃那灯油会导致人昏迷?”
  赵大人一怔:“大家应该都会这么认为,夏公子你不是与方千闻到了?只是闻到未燃灯油就有晕眩的反应,何况点燃?那刺鼻的味道,我在医馆站的离它不远都能闻到——不是迷|药那又能是什么?”
  赵大人顿了一下,道:“何况,我们在短时间内查了所有街灯,发现很多被换成了这种,香味甚浓,闻了就觉得不对劲儿。估计这东西一旦燃起,对全城所有守卫都有影响。”
  “不对,不对!”乾清快速的打断,赵大人似乎极少被人打断却是一愣,脸上也没有不快。乾清见状便滔滔说道:“昨夜我与厢泉碰到青衣奇盗时,他当时应该在换灯油。”
  “这又如何?”
  “灯油是他昨晚偷换的。注意时间:是昨晚!可是在那之后,那灯油燃了一夜。”
  赵大人双眼瞪的铜钱大:“那可是有问题的东西,点燃一夜怎会相安无事?”
  乾清苦笑:“谁知到怎么回事?谁知到他要干什么?冒着生命危险换了全城的灯油,可是那东西除了有香味儿,一点作用也没有!”
  赵大人皱眉思索一下,道:“会不会因为沉淀?刚刚上星先生似乎提到,灯油轻,药物重,下面浓度大些。”
  “也许,但……”乾清略想,似乎有道理,便也不知作何解释。
  不知道青衣奇盗到底要干什么!
  二人默契的沉默了,他们顿时有种危险之感,谁也不敢对此再妄加评论。许久,赵大人道:“罢了,现在一切无事就好。不过,易公子人呢?”
  乾清把自己在客栈时所见所思讲述一遍,赵大人吃惊:“如此说来,易公子遇到了不测?用不用派人找?”
  “八成是遇到意外。但厢泉不同于常人,论及智慧,整个庸城无人能比得上他。连他都中了圈套,一时半会我们也爱莫能助。此时毫无线索,偷窃时间即将到来,人也是抽不开。青衣奇盗不害人性命。估计事件结束,自然放他回来。”
  乾清下此推论全凭直觉,但如今毫无办法。
  于是,除了乾清自家下人以外,便没有人出发去找厢泉。
  乾清一开始出于关心觉得不妥,而后一想,厢泉完全咎由自取,谁让他自己乱逛的!
  厢泉多半没事,乾清的预感很准。
  夜愈发沉静黑暗,街灯与银杏叶子长相守望,白露将至,夜初凉。远处更夫的梆子声传来,一更了。
  邦,邦,一慢一快连击三次,一下一下敲到乾清心上。听得音却不见打更的人来,梆子声似是从远处传来,兴许是更夫绕道了。
  戌时了。
  众人安静的望着四周,没有发生任何事。青衣奇盗没有这么准时。
  梆子声离府衙很远,但乾清,突然想到了什么。
  “杨府尹,我记得今天打更的小六子请假了。”
  杨府尹一愣:“什么?”
  “对,他说今日特殊,老百姓不敢上街,府衙有漏壶可看事件,少打一次更也无妨。”
  杨府尹眯起眼睛道:“夏公子何意?”
  “你也听见梆子声了,庸城就这么一个打更人,还休假了,”乾清有几分紧张,“那你说……刚才的更是谁打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七章 猫影

  杨府尹闻言,脸色一下变得苍白。
  “那、那我赶紧派人去!你是说,那打更之人正是青衣奇——”
  乾清叹气道:“又不知道他在哪条街,现在过去,恐怕是抓不到人了。青衣奇盗戌时盗窃,真是不假,居然还冒充打更的。呵,眼下风平浪静,只怕只是一时的,待他来府衙偷窃,绝对是鸡飞狗跳。”
  杨府尹擦擦额间的汗水,小眼睛死死的盯着满院子的犀骨,恨不得像只老母鸡护孩子一般护住。
  院子中有几十个人,侍卫靠墙而站,却宛如一尊尊铜像,一动不动。地上白色的犀骨白花花的一片,整齐的排满整个院子。今夜无风,昏黄的灯光似乎给一切染了一层颜色,只觉得似在云雾,亦真亦幻。乾清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了一片奇异的森林,明明有这么多人站在他的身边,但他只能听见自己的喘气声,好像自己才是森林中的唯一活物。
  乾清与二位大人身处八角琉璃亭,可近观所有部署景象。最扎眼的莫过于屋顶上的守卫。
  他们都是最精良的弓箭手。弓箭手,乾清也是可以的。他是异常出色的弓箭手,可以百步穿杨,他也有很多把极好的弓,以书房中所悬柘木弓为佳。
  屋顶拥有绝佳的视野。院里院外皆在掌控之下,任何风吹草动尽收眼底,意图不轨的人怕是插翅难逃。
  如此,乾清便大大舒了口气。
  一更过后表明戌时已到,青衣奇盗随时可能来。方千就在不远处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