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炊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袅袅炊烟-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大早,林雨儿揉着眼睛从房间里出来,昨天晚上他和顾冬睡一张床,不过顾冬那个臭小子睡相太烂,晚上总是动来动去,扰得他睡都睡不好。
“怎么,昨晚没睡好?”何正平因为顾着家里的房子也起得很早,看到林雨儿的样子关心地问。
“还不是顾冬那个臭小子,睡相也太差了。”林雨儿忍不住地埋怨。
“最近家里的人实在有点多,我家那边的房子也快好了,到时候就不会那么挤了。”何正平安慰说。
“哎,你们可不用想着早点搬走,慢慢来就好了。”林雨儿听了何正平话忙说。
何正平柔和地笑着点点头。
“我去给你做早饭,吃了再过去。”
陆陆续续的,大家都起来了,只有小乞儿和他的哥哥还没有起来,一直睡到了太阳晒屁股。他们俩之前一直担心受怕,没能好好休息,现在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了,自然要多睡一会。
吃过饭,家里的人都各忙各事,顾秋和林雨儿坐在院子拿着针线缝缝补补。突然从屋里传出一声尖叫把在院子里的两个人吓了一大跳。
林雨儿心里一惊担心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忙起身想去看看。只见小乞儿惊慌地从房里跑了出来,一地惶恐地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起迟了,说好了要报答你们,帮忙干活的。”
“这么大惊小怪的,吓了我一跳。要报答我们,也不必急这在一时呀。你哥怎么样,没事吧。”顾秋摸了摸胸口,松了口气。
小孩儿红着脸说:“我哥好多了,谢谢你们。”
“谢什么谢,饿了吧,厨房里还有粥。算了,我看还是先烧点水给你洗个澡再吃,看你身上脏的。”林雨儿把手里的小天交给顾秋,拉着小乞儿洗澡去了。
小乞儿跟顾冬要矮一点,林雨儿拿了顾冬的旧衣服给他穿,洗完澡,顾秋和林雨儿发现这小乞儿长得还白白嫩嫩的,挺讨人喜欢的。
“对了,你叫什么,一直乞儿乞儿的叫,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顾秋看着正在小心翼翼地喝粥的小孩儿问。
“我叫王小棋,我哥叫王翰文。”小孩一本正经地说。
顾秋又问了一些问题,了解了一下这两兄弟的具体情况。
原来他们并不是亲兄弟,小乞儿王小棋原本其实是王翰文的书童,王翰文家是当地的大地主,家底丰厚,家乡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本来遇到灾害也没什么,但是他家富有,被饿疯了灾民给抢了。他们一家人只好收拾行囊离开了家乡,想要去投靠在湖城的叔叔。
不幸的是,他们在路上又遭遇了土匪,不仅把他们的财物洗劫一空,还杀了不少人。在奔逃的过程中,王翰文和王小棋和家人们失散了,两人只好单独上路去湖城,一路上两个人相依为命,王翰文就把王小棋认作了自己的亲弟弟。
后来王翰文淋了雨染了病,两人就滞留在了这里,再后来就遇到了他们。
顾秋听了王小棋的话,心里也是一阵唏嘘,他们俩的经历和自己的倒是很像,自己也是因为家乡遭了灾,在投奔亲戚的路上来到云城。因为经历相似,他心里倒是对这两兄弟生出了几分亲近。
林大山按照昨天的约定去了柳树村,老汉的确已经在村口等着了,身边还有他的大儿子陪着。林大山付了钱,这牛就真的算是他的了。
老汉对母牛还是很舍不得,拉着林大山反反复复地说了好几遍平时要注意的地方,林大山都耐心地听着,这些听着有些啰嗦的话其实也挺有用,自己没养过牛,多听些老人家的经验自己养就容易上手了。
“爹,放心吧,我看这位林兄弟是个可靠的,他会好好照顾金花的。”一旁站着的老人的大儿子看自己爹恋恋不舍的样子劝道。
林大山看了看这个孝顺的汉子,也点了点头,“对呀,老人家您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金花的。”
“好了,走吧,走吧,时间也差不多。”念叨了大半天,老汉才恋恋不舍地将手里的缰绳交给了林大山。
林大山看着老汉这样,“老人家,以后要是想金花了以后还可以来看看,我家就在江家村,我叫林大山,你要是来,问一问就可以找到我了。”
老人点了点头,说:“知道了。金花要生的时候,你得记得过来找我,养了这么多年牛,我有经验。我以后就住在县城里,我大儿子在县城衙门里当捕快,你过来就可以找到我。”
林大山点点头,“知道了,您回去吧。”
林大山牵着金花回了村里。一人一牛引来不少村里人的注意。像牛这样的大牲口在江家村也算是比较稀罕的了,一头牛要好几两银子,村里也就五六户人家有。
有不少好奇的村民都拉着林大山问东问西的。
“大山,这牛你买的呀,真好。”
“大山,这牛得要多少银子呀,这么大一头,肚子这么大不会是有小牛了吧。”
“大山,你有了牛,以后能借我用用呗。”
……
林大山笑着应对,乡亲们的热情他有些消化不了。
“好了好了,都围在这儿干什么,你们都闲着没什么干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江峰及时为林大山解了围。
江峰在附近的地里干活,看到这里围着一堆人,他觉得奇怪就过来看看。里正帮忙驱散了周围的人,让林大山松了一口气。
里正看了看林大山牵着的牛,点了点头,“这牛买的不错,肚子里还有牛崽子,挺贵的吧。”
林大山嘿嘿地笑了,“还行。”
买这头牛花了六两银子,卖鱼才得了四两多银子,其他的钱还是之前顾秋和林雨儿他们卖辣椒酱得的钱,想想林大山其实也有些心疼。
“听说昨天你从外面带回两个人来,怎么样?”里正平时大理着村里的大小事务,像这样村子里来了陌生人的事他也是要管着的。
“里正我正打算过会儿找你说这件事。是我昨天在县城里遇上的一个小乞儿和他的哥哥,他哥哥病得很严重,我就把他们带回来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总不能看着人病死吧。”林大山把昨天的事情简单地跟里正说了一遍。
江峰点了点头,“我等会儿跟你去你家里看看。现在家里住着这么些人,住得下吗?”
“有点挤,不过还好,总是有办法,他们应该也不会常住的。”林大山把他的想法和里正说了。
两个到了林大山家里的时候,王翰文已经醒了,正在喝药。看到恩人林大山和村里的里正来看他,也能坐起来彬彬有礼地道谢。
江峰也细细地问了一遍他们的情况,王翰文和王小棋说的差不多,不过王翰文说详细些,得知王翰文竟是个读书人,话里话外都多了几分尊重。
在他们江家村没几个人会读书写字,对于读书人他们心里都是有几分敬重的。林大山和顾秋他们知道以后,对王翰文的照顾也多了几分。
王翰文到底年轻,底子好,之前病得那样重,在林家人的照顾之下喝了几天药,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正如林大山所说的,王翰文恢复身体之后就盘算着离开了,并不打算叨扰他们。在林家住的这段时间,王翰林也对这家人有所了解,知道自己和小棋住在这里给人家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别的不说,住就是一个问题了。自己的房间还是顾冬给自己腾出来的呢。
一天吃过晚饭,他就说了自己的想法:“林兄弟,我和小棋在你家里叨扰许久,如今我的身体已经恢复许多,也不好意思再在这里打扰下去。”
“既然要走,那你有什么打算吗?”林大山问。
王翰文沉吟了一会儿说:“我想到先到县城里寻份差事,赚些银钱,之后再往湖城去。”
“要去县城里寻差事,不知王兄弟想寻份什么样的差事。”林大山问。
“我也没什么本事,幸好读过些书,认得些字,想到县城里的大户人家做个西席。”王翰文把自己的打算说了。
听到王翰文的话,林大山想起了之前里正跟他说过的话。
当初里正听说王翰文是个读书人的时候,曾无意间说过要是能让王翰文在村里办个私塾,教教学生,当初林大山根本没把这话放在心上,现在听到王翰文的打算,他心里倒是有了个主意。
筹措了一会儿言辞,林大山言辞恳切地说:“王兄弟,既然你想到县城里寻个教书的事情,那我这里倒是有个想法。我们乡下人都没读过书,也不认识字,但也是想让孩子读书的,要是你愿意,可以再村里办个书塾,我想到时候四里八乡的,肯定有不少孩子愿意来读书。不知道王兄弟你愿不愿意。”
王翰文听了林大山的说法有些心动,村民淳朴,在乡下办私塾也不错,但是自己没钱没房如何能把私塾办起来呢?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王翰文听了林大山的说法有些心动,村民淳朴,在乡下办私塾也不错,但是自己没钱没房如何能把私塾办起来呢?
王翰文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向大家问出了这个问题。
何正平听了王翰文的话笑着说:“王兄弟,这是你多心了。若是要办私塾自然是我们江家村的事,你要是同意只管来当先生就好了,放心吧。”
王翰文并没有上过私塾,他自幼读书都是家里请了老先生过来教的,因此并不知道这些。不过现在知道了他心里倒是放心多了。
林大山想了想说:“办私塾这件事具体的还得跟里正商量。王兄弟,明日上午可以的话我陪你去找里正商量商量。”
王翰文点点头,这样的大事自然是要里正说了才算数。 
王翰文脑子一向灵活,晚饭的时候林大山跟说起了办私塾的事,晚上就仔细的盘算起这件事来。
到县城大户人家做西席,虽说不错,但是毕竟要看人脸色,富家子弟骄纵也不定听话,而且也不好带上小棋,但是在乡下办私塾,自己必然备受尊敬,带着小棋生活也方便。
细细比较了一番,他觉得还是留在江家村办私塾更好。但是自己不会在江家村久留,这事还得跟里正好好说说才行。
第二日,林大山就带着王翰文去了江峰家里。
江峰一看到,林大山和王翰文来了就站起来打招呼,看起来对王翰文很是尊敬。这让王翰文心里暗自满意,觉得自己的打算没错。
林大山简单地把自己的来意跟里正说了一遍,里正听了心里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