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归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枭雄归尘-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成为何不愿住宗湛家而转移到这里,女子此时似明白了一些:宗湛已把家业完全交给儿子打理,自己专心茶道。茶道礼节不允许带刀,三成恐是因此感到不安。
  “真是岂有此理!你们难道打算容忍那些行为?”忽然传来三成的怒吼声,“伊集院忠栋乃萨摩的顶梁柱,太阁大人也曾多次褒奖过。岛津龙伯义久怎能对这种行为坐视不管?”
  听到这话,女子知道今日的访客还是岛津老臣,便是伊集院忠栋和町田出羽。忠栋还在不住申辩,只是听不清楚在说什么。
  “我虽身在博多,京城和伏见的所有事情却了如指掌。龙伯是不是也频繁出入内府官邸啊?只是拜访内府倒也没什么,不会引起非议。可我听说内府也特意去拜访龙伯……身为岛津族人,若是主动邀请内府,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一听见“内府”二字,女子立刻竖起耳朵。
  “你听着,内府根本不把幼主放在眼里,他是一只觊觎天下的老狐狸,私下受到种种非议。可是龙伯却趁着三成不在,秘密和这样一个人来往。这种事传出去好听吗?听来似乎岛津氏也在向内府献媚……你觉得这样做,对得起太阁大人吗?”
  看来,朝鲜的岛津又弘之兄义久似在京中和家康有来往,三成正在严厉斥责义久。
  女子不动声色,把茶倒进三成爱用的曜变茶碗,高高端着,恭恭敬敬走进房里。她早就作好了挨骂的准备,若遭到申斥,便立刻退下,可即便如此,起码也能亲眼看到三成与岛津老臣在一起。
  在三成面前,伊集院忠栋俯首帖耳。说起来,忠栋在萨摩也和岛津一样,生于令百姓如雷贯耳的名门。女人进去后,三成只是圆瞪双目,瞥了她一眼,并未斥责,大概是谈话已到了尾声。
  “在下会把大人的意思好生转达给我家大人。他到底出于何种考虑和内府交往,在下也是一头雾水啊。”忠栋说完,随行的町田出羽也诚惶诚恐低下了头。看来,这二人一到三成面前,就自惭形秽了。
  “你最好严厉警告他,为了岛津氏,不要去做那些可能招致世人误解之事。明白了?”
  “遵命!那么,恕在下先告辞。”
  “百姓逃散的事,定要严办。”三成边说边立起身,把二人送到廊下。虽然一直在大声斥责,可他心情似乎不坏。回来之后,他依然挺着胸,端起茶碗,盯着女子道:“你刚才去哪里了?”
  “启禀大人,刚才去神屋先生家了。”
  “以后没有我的允许,不能外出。你去那里干什么?”
  “奴婢怕在大人身边侍候不便。希望大人今后能称呼奴婢本名阿袖,为了商量此事,阿袖我去了神屋先生家。”
  “阿袖是你的本名吗?”
  “是,是双亲为奴婢取的名字。”
  “你说你生在萨摩?”
  “是。萨摩的出水。”
  “出水?这么说是又弘的领地,前些年作为公领时,我还治理过那里。”说着,三成又想起阿袖方才的话,“你刚才说商量?”
  “是。”
  “宗湛对你的想法毫无异议吗?”
  “不。”
  “难道没谈成?你这个笨女子。”治部面无表情地放下茶碗,“是不是想让我来给你收拾残局?”
  “大人明鉴!”阿袖心里吃了一惊,马上装出一副令人心醉的娇态。三成实在聪明,一不留神,她的想法就会被看穿,令事情一件件败露。而他一旦较起真来,就会啰嗦得让人厌烦。她遂道:“奴婢确想让别人称自己为阿袖。”
  “不必担心。你已经是阿袖了。”
  “哦?”
  “刚才我已经把伏见屋藤兵卫和惠比须屋从柳町唤来,赏了黄金。这种女人之事若还让神屋操心,成何体统?”
  阿袖好大工夫才明白过来。为了面子,她一度拒绝由宗湛支付的赎身钱,早已通过三成之手交到妓院……三成恐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若接受了别人送来的女人,反而不利于行事。阿袖不由浑身发抖:这人不会喜欢上我了吧?
  “我已经碰过你的身子了。被我治部碰过的女人,怎能让她再回青楼?”
  “啊……”
  “你不用害怕。我没有那么多工夫来享受女色。”
  “大人可是太阁的心腹啊。”
  “你叫阿袖?怪名字。”
  “奴婢不喜欢被人叫作小姐。”
  “叫阿袖好?”
  “是。”
  “你不要太得意。我本以为你不回来了,便把伏见屋叫了来。可你又回来了。你到底还是个女人啊。”
  这番话听得阿袖脑中乱作一团,一头雾水。 三成究竟是讽刺还是揶揄,抑或是真心话?正当三成担心她不会回来时,她却又回来了,于是他放心了?或者正好相反,三成本以为她不回来了,便赶紧把赎身钱全都交了,以痛痛快快了结此事,不料人又回来了,只好认下?
  阿袖前日曾经委身于三成,他后来竟一本正经训斥了她半日,真是腻味透顶。他蛮横无礼,狂妄自大,高高在上,和他亲近简直索然无味。可就是这个人,今天竟显示出如此冷静而敏捷的魄力……想到此处,阿袖心中一动。尽管他同意叫自己阿袖,可绝不能让她改变心志。值此关键时刻,傅多的花魁怎会忘记看家本领?对手发起猛烈攻击时,若与之针锋相对,必会一败涂地,不如索性示弱,让人先自喜一番,方为上策。她遂道:“阿袖并非那般低贱女子,只想服侍大人……”
  说话间,阿袖忽然觉得,眼前这小个男人绝非一介凡夫俗子。
  第二十四章 分裂之兆
  石田三成在新纳的阿袖的陪伴下,从博多城迁到不远处的多多良村名岛城时,驻朝官兵们已接到撤离命令,正一边在各地苦战,一边紧急向集结地靠拢。
  尽管最初的命令,要求尽可能在十一月中旬完成撤退,可事实上,这一命令从一开始就显得十分勉强。一旦敌人看出日军紧急撤退之意,必明白发生了大事。尽管如此,加藤、浅野、黑田、毛利等部还是在十五日之前潜到了集结地,小西、宗、岛津等部由于在议和谈判时,曾被明军扣留了人质,归途受阻,好几次陷入极度危险之境。
  在小西行长和明将董一元、刘綎等人谈判过程当中,明水军提督陈璘不知从何处获知了秀吉逝去的消息,便和朝鲜水军统制使李舜臣计划从顺天出发,向匆匆撤退的小西部发动袭击。
  此时,明朝联军已完全掌握了日军动态。他们清楚,加藤、岛津等部骁勇善战,连士卒都令人敬畏,而小西部则软弱无力,很容易被击破。行长摆出一副议和成功的样子,不让兵船集体撤退,结果陷入困境。得知情况危急,岛津又弘立刻派兵前去救援,于是庆长三年十一月十八,发生了露梁津激战。
  尽管有了岛津部的强力增援,但是日军不谙地形,依然打得极其艰难,大明和朝鲜军队损失也十分惨重。战斗中,日军的劲敌——朝鲜大将李舜臣中弹身亡。李舜臣战死所造成的打击,对于明朝联军,恐怕不亚于射落太阳。总之,在岛津部的拼死救援下,小西部好歹脱离了危机,退到巨济岛。那些没有来得及登船的残兵,要么被明军斩杀,要么被俘虏,像牲口一样被役使,永远销声匿迹。
  撤退的船只最初驶进博多港,乃是十一月二十六。得知军船将在过午时分到达,三成辰时左右便出了名岛城,骑马直驰码头。为了迎接撤回的军队,从袖滨到多多良海滨一带,已临时搭建了小屋。
  “妾身也想出去迎接他们。”就在三成出门之际,阿袖一边察言观色,一边低头央求。
  “是不是你那柿色帘子后的相好回来了?”三成表情严厉,板着脸问道。
  所谓柿色帘子,是熟悉妓院之人所用的隐语。
  “武将们太辛苦了。我真想看看他们是什么样子。”阿袖装没听见,依然撒娇道。
  对于阿袖,三成依然是一个尚未完全了解的、难以琢磨的对手。她一直侍候三成。若是一般的男人,些许几眼,阿袖便能把对方看个一清二楚。否则,她也不会被城里的官吏们奉为博多烟花柳巷的花魁。可是这样一个阿袖,从三成身上捕捉到的只有冷静与敏捷。他面上十分冷淡时,心中却如火烧;似在哄你时,实际上却是辛辣的讽刺;前一刻,他怒发冲冠,可转眼就会满脸堆笑。或怒,或笑,或冷淡,或热情,他所有的情绪都不像真实面目。在处理事务时,他是一个鬼才。可他的真面目始终深藏不露,令人琢磨不透。
  当然,阿袖并不认为三成爱慕自己,也不认为他沉溺于自己的美色。但他对阿袖并不十分厌恶,也不十分警惕,需要时就叫到身边,不需要时就赶走……神屋宗湛和岛井宗室托付之事能否完成,阿袖心里完全没底。
  三成为何如此畏惧岛津义久和德川家康接触?阿袖揣摩着他究竟是何意。如果让岛津和德川走近了,那么加藤、黑田等人也会结成一伙,对宇土的小西行长便十分不利了。三成这样做,或许是让各方保持均衡,以求安定。总之,此前三成充满自信,无论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可这样的他,从昨日接到撤退的船只将于今日午后抵达码头的消息时,就忽然变得坐卧不宁。昨夜他几乎一夜未睡,一直到天色大亮,他还在枕上辗转反侧,这些都被阿袖看在眼里。
  原来三成也有忧心得睡不着的时候,他担心的事只能和撤兵有关。因此,阿袖撒娇求三成带她去码头,借此观察他的反应。奇怪的是,三成没立刻回答,这不像他一贯的作风。
  “如果不是相好的回来,就不用去了。”
  “不,妾身还是想去。战争好不容易结束了,去开开眼,今后也会多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永认识浅野幸长?”
  “是……啊,不。”阿袖故意言语暧昧。浅野长政之子幸长乃是柳町惠比须屋的常客,阿袖和他同席过两三次,但也仅此而已。
  “浅野的儿子不但善战,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