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下台元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大下台元首-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筹划。
  一时间,“内阁中设国防部,取代国防军司令部”的传说,飘荡、盘旋在巴拿马的大街小巷。
  “请诺列加体面下台!”
  “诺列加,警惕德尔瓦列在行动!”
  两种截然对抗的标语、口号同时出现在巴拿马城。巴拿马人在期待!美国政府在期待。此时,两种势力平分秋色。
  2月25日,黄昏。夕阳正欲与巴拿马运河接吻,那样红,那样大,红得像鲜血,竟给人一种不祥的预兆。
  8点40分,德尔瓦列总统办公室。国防军参谋长胡斯蒂内斯轻轻叩开了房门。他是接到总统电话后匆匆赶来的。
  “请坐。”还未等参谋长坐稳,德尔瓦列就单刀直入地说:“我请你接任国防军司令的职务。”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
  胡斯蒂内斯愕然了,久久没有开口。他的脑际在高速运转。“取缔诺列加,可能吗?”“就是取缔了,也只会是昙花一现。不!不!”这位对诺列加了如指掌的明智者,迅速作出了抉择,当场拒绝了从天而降的“权力”。
  “这是总统的决定。10分钟后公布。”说着德尔瓦列站起身就走。
  胡斯蒂内斯慌了。他急忙跃起:“总统阁下,军政大事,切莫感情用事。”然而,一切都晚了。门“膨”地被关上了。
  德尔瓦列直奔电视台而去。
  德尔瓦列怎么也没想到,在他宣布罢免诺列加的同时也罢免了自己。被兴奋和喜悦刺激的德尔瓦列从电视台出来时,街上的示威者已堵塞了巴拿马城的主要交通。他只好绕街串巷,几经周折才回到了总统办公室。然而,等待他的却是诺列加和所有议员。
  会议在诺列加杀气腾腾的威逼气氛下紧急召开。议员们几乎是一种口吻,一种腔调:“违反宪法!罢免国防军司令为什么不经过我们?”
  德尔瓦列慌了,面对一串串的指责,他张口结舌,无言对答,他直觉得浑身上下有无数个小毛虫在蠕动,那是在出冷汗。诺列加就坐在德尔瓦列的对面,他那咄咄逼人的眼睛,始终怒视着德尔瓦列。
  会议完全按照诺列加的意图进行。议员们异口同声地通过了废黜德尔瓦列总统的决议。选举教育部长帕尔马为代总统。
  一切由美国政府策划的较量,又以亲美派德尔瓦列的失败而告终。
  凌晨,6时30分。时间的距离仅仅相差10个小时。同一个电视台的同一个话筒前,诺列加又宣布废黜了总统。不仅巴拿马人感到惊奇,连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都惊叹不已。
  后来,诺列加派警察包围了德尔瓦列的私人住宅,并封锁了附近的道路。德尔瓦列在绝境中只好偷偷地跨过铁栅栏,逃进了美军驻巴拿马南方司令部。
  5。5 铁腕将军
  人们不敢相信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上任6年的总司令,神奇般地让5位巴拿马总统含恨离开宝座。他运筹的不全是阴森森的枪口。
  1985年,巴尔雷塔总统被驱赶下台,是因为他背着诺列加将军,背着巴拿马人民与美国政府勾结,出卖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尽管在他含泪离开总统办公室时,大骂诺列加是“没有人性的独裁者。”
  事隔不足3年,德尔瓦列被废黜逃跑时,也曾咬牙切齿地怒骂:“诺列加,你这个独裁者,不报一箭之仇,我誓不为人。”
  是的,事隔不久,在反对党的支持下,德尔瓦列在美国南方司令部遥控指挥下,组织了一次推翻诺列加独裁统治的大游行。但因参加者廖廖无几,最终以失败告终。
  诺列加不断用枪杆子更迭总统,动机尽管不同,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他不情愿看到巴拿马政府成为美国人的傀儡。运河毕竟是巴拿马的运河。因为,诺列加是运河养育的儿子。
  诺列加1934年出生在巴拿马运河南岸的一个穷人家庭。
  他5岁那年就被遗弃于孤儿院。他曾在高中的日记里这样写到:有朝一日,我当上了“共和国总统”,我的第一志愿是驱逐美国人。
  在巴拿马大学期间,他对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经常为学生报《教育报》的“更新与死亡”专栏撰稿,并以学生领导人身份出席巴拿马全国学生代表大会。
  1954年大学毕业后,也许他意识到军权的重要,毅然步入秘鲁首都利马的乔里略军事学院攻读军事工程专业。回国后他如意地当上了国民警卫队军官。迅速与步步高升的青年军官托里霍斯结为挚友。
  1968年诺列加大胆而果断地支持托里霍斯发动军事政变,使他的挚友一夜间窃取了巴拿马的军政大权。毫无疑问,诺列加自然是近水楼台。
  1970年,一批大胆妄为的年青军官企图趁托里霍斯出国访问之际,发动政变。情况万分危急,聪明而机智的诺列加,及时控制了一个军用机场,以惊人的速度安排托里霍斯安全回国,成功地粉碎了政变。
  在粉碎这次政变中充分显示了诺列加的才能。很快,诺列加就被托里霍斯提升为陆军中校,并调到国民警卫队司令部,担任权利极大的军事情报处处长。
  任职13年,诺列加大显身手,巧妙地运用手中的权利,在军中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连他的恩师、总统托里霍斯也惧他三分。
  1983年,托里霍斯在飞机失事中丧生。国民警卫队的高级军官们达成协议,轮流出任总司令。但官欲极大的诺列加靠自己巧妙的手腕掌握了总司令大权,并迅速主持通过军事组织法,变国民警卫队为国防军,成立了以他为核心的国防司令部。从此开始了他在巴拿马的强权统治。
  熟悉诺列加的人都知道,这位卷发、细眼浓眉的将军有着五花八门的爱好。他喜欢花足够的时间玩弄权势、研讨文学作品。更爱跳舞和柔道。他收集各种如蟾蜍之类的小瓷雕像。他喜欢漂亮的女人,为此手头也集存了一批美女的玉照。
  同时,他还虔诚地信奉佛教。
  诺列加是印地安和哥伦比亚血统。这位人称“凤梨脑袋”的私生子有着超人的聪明才智。“独裁”尽管是敌对者的攻击,但诺列加也确确实实有着不光彩的武断和专横。
  追溯他私人的生活内幕,也显示出专横的影子。
  早在他军校毕业不久,他强Jian了一名少女。那时正在走红的托里霍斯将他包庇了下来。通过关系将他调至奇里基省。报到不久,他欲火中烧,旧病复发,又强Jian了一名13岁的女孩,并毒打了这位姑娘的姐姐。这事又是托里霍斯设法解救了他。
  诺列加在奇里基省当军区司令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看中了投机分子谢伊罗漂亮的姐姐,并与她结为伉俪。从此,谢伊罗借助诺列加的权势扶摇直上。先当农牧部长,后任台湾“大使”。作为诺列加的代理人,谢伊罗在日本、香港、南朝鲜等地经营挂巴拿马国旗的远洋航运事业。一年跑一次即得30万美元。大量贪污受贿。诺列加百般器重这位“姑舅”,将他扶成第二大执政党的领袖,成为自己左右政局的臂膊。
  一年后,节外生枝。35岁的维克特·阿马多走入了诺列加的生活。这位年青婷婷的女人靠自己的美貌和女性特有的魅力逮住了将军。
  诺列加陶醉了,几乎有些丢魂丧魄。他很快与妻子离异分居了。不甘“寂寞”的维克特立即参与了国家事务,完全将谢伊罗姐弟俩排斥在外。转眼间,维克特的父亲摇身一变,登上了国家第五电视台总裁的宝座,为诺列加大造舆论。维克特的妹妹玛尔·塔·阿马多被诺列加任命为捞钱单位——国家彩票局局长,控制着可观的财权。
  为此,谢伊罗姐弟大为不满,时而有所暴露,但不敢公开决裂。而诺列加考虑到名誉,同时在贪财敛货方面与谢伊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把柄在人家手里,也不敢贸然采取处置手段。
  诺列加在13年的情报工作中,苦心经营建立权力基础。他对每一个可能成为他的敌人的人建立了全部档案,就连他的救命恩人托里霍斯也不放过。有人说托里霍斯死于神秘的飞机失事,是诺列加设下的圈套。
  诺列加当上总统以后,私人财产在2—10亿美元之间。他豪华的别墅里摆满了艺术珍品和昂贵的家具。他年收入4000万美元。他在巴黎和法国南部拥有公寓和地皮,他还在西班牙、日本和以色列等地拥有地产。在巴拿马,他的楼房有12幢。
  因此,尽管诺列加为捍卫巴拿马主权在斗争,但仍有着千丝万缕的“独裁”嫌疑。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是诺列加驰骋政坛的基本信条。
  1987年6月1日,诺列加迫使巴拿马第二号实权人物迪亚斯辞职。
  迪亚斯辞职后,对记者大发牢骚:“我的身体很好,这纯粹是诺列加的政治手腕。”完全失去理智的迪亚斯,向记者们公布了诺列加将军的全部“丑恶内幕”。
  1984年大选,诺列加策划舞弊,在票箱上大做手脚,使获胜的反对党领袖阿里亚斯落选。诺列加伙同迪亚斯、现任参谋长胡斯蒂内斯逼前总统巴尔莱塔下台。
  诺列加设圈套制造空难,谋杀他的恩师托里霍斯将军。
  疯狂的迪亚斯,此时此刻忘却了一切,甚至忘了他怎样窃取了参谋长的要职。
  迪亚斯是托里霍斯将军的表弟。1983年,托里霍斯将军遇难后,是诺列加导演的“3人君子协定”使普普通通的迪亚斯,一夜之间荣升到国防军参谋长的要职。
  “协定”的内容是由诺列加、迪亚斯和任参谋长的帕雷德斯“三人帮”发动政变。如果政变成功,由诺列加任国防军司令、迪亚斯任参谋长、帕雷德斯等候竟选总统。
  政变出奇的顺利。依据“君子协定”,帕雷德斯欣然辞去了参谋长职务,解甲从政,做好了参加竞选,角逐总统的一切准备。然而,“天真”的帕雷德斯上当了。
  就在帕雷德斯信心十足,准备就位时,结果公布了。当选总统的既不是获胜者反对党领袖阿里亚斯,也不是帕雷德斯自己,而是诺列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