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下台元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大下台元首-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声匿迹,这些被秘密逮捕或处死的人中有工人、农民、学生、记者、教士和律师。
  不仅如此,马科斯还耍了许多手腕来强化他的统治。1973年,马科斯政权搞了个新宪法,把菲律宾的美国式总统制改为英国式责任内阁,并规定现任总统在军管时期兼任总理,直至临时国会选出新政府为止。1978年6月,临时国会开幕,马科斯宣誓就任总理,正式行使总统兼总理职权。1981年被迫宣布取消军管,为确保权力不被削减,同年4月又通过公民投票再次修改宪法,把政体改为法国式总统制。新宪法规定总统在非常时期拥有绝对权力,总统任期改为6年,不受连任一次的限制。
  搞独裁必然要任人唯亲,马科斯深明此理。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马科斯重用亲信,包庇亲属。马科斯让伊梅尔达担任环境保护和安置部长、全国妇女委员会主任兼马尼拉市市长,儿子邦格是北伊罗戈省省长。其他亲属也大沾其光:母亲何塞法拥有一家海运公司和两个木材加工厂;叔父皮澳·马科斯是铜矿和金矿的业主,侄子马里亚诺主管唱片公司和娱乐中心,姐姐福尔图纳控制着旅行社、海运及货运公司,弟弟帕西菲科上20多家公司的总裁。在国会,马科斯的新社会党控制了88%的议席,90%的盛市长也都是新社会党成员。
  马科斯对政权的支柱——军权尤为重视,陆、海、空三军司令、总参谋长、总统府警备司令、国家安全情报局长和首都警察部队司令等要职,都是由马科斯亲自挑选的绝对忠于马科斯的人担任。军队中大量的高级军官都是马科斯安插的他的伊罗戈省同乡,三军和保安部队90%的将级军官都是伊洛戈省人,保安军22名将军中就有18名伊罗戈省人。驻守马尼拉周围的卫戍部队中伊罗戈省人占绝大多数。
  在政治上搞独裁的同时,在经济上马科斯采取了开放外国投资市场,鼓励赋税、利润自由、保证资金回收、生产面向出口等经济政策。这些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外国银行的巨额贷款使菲律宾债台高筑;石油和肥料价格飞涨使那些凭着农业改革自立起来的小耕种者无法生存;国际性的经济萧条影响了菲律宾的商品出口和国内市场;政府的管理能力和贪污腐败现象加剧了经济危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与此同时,马科斯夫妇拼命搜刮民财、榨取人民血汗,他们的财产急剧增长。马科斯就任总统前,拥有财产3万美元,到了1985年,他光是在纽约就有3。5亿美元的财产。马科斯当政二十年,他获得的财富估计在五十亿至一百亿美元之间,其中贪污金额就多达三十亿美元。一百亿美元完全收回的话,能够偿付菲律宾外债的40%,数额相当于菲律宾一年预算的三倍多。
  侵吞了巨额财富的马科斯夫妇在生活上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国内到处是他们的行宫,国外许多地方都有他们的豪华别墅。伊梅尔达更是挥金如土,她外出旅游时,总有一队警卫、记者、服务员和马尼拉的贵妇组成的浩荡队伍随行,大摆其谱。1981年,她正式出访肯尼亚、墨西哥和美国的费用共80万美元。在纽约,她下榻的饭店每晚收费1700美元,小费每次给100美元,并且每天要订1000美元的鲜花。有一天,她上午买了100万美元的珠宝,下午又买了200万美元的古董。1978年在保加利亚,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里,竟买走了价值25亿里拉的珠宝。她在国内的生活也同样奢侈,在她逃离菲律宾后,人们在她的居室里看到的日常用品简直让人吃惊:在卫生间梳妆台上,摆满了法国香水,她的面盆镀了一层纯金。在衣橱里,在2000副手套,3000双皮鞋,1700个小提包,5000条短裤,500个胸罩,200双袜子和数百件出自欧洲时装大师之手的名贵服装,这些东西足够开一家百货商常与马科斯一家挥金如上的奢侈生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菲律宾经济形势逐年恶化。1984年国民经济下降5。5%,1985年下降4%,通货膨胀63。8%,工厂开工率40%,1000多万人失业或半失业,外债高达256亿美元。经济衰竭,捉襟见肘,丧失了偿还国际债务的能力,甚至连利息都拿不出来。全国人口中约有一半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社会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在独裁统治的政治高压下,人民的这种不满情绪总有一天会要爆发出来,掀翻独裁统治。而引起这种爆发的导火线就是贝尼尼奥·阿基诺的被逮捕和在一瞬间饮弹身亡。
  9。6 众怒难犯
  贝尼尼·阿基诺是位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人物,他17岁时成为全国最大的报纸《马尼拉时报》的记者,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报道,基里诺总统曾因此亲手授予他荣誉勋章。他28岁时被选为省长,34岁时当选为参议员,38岁成为自由党最有希望的总统候选人,连续创造了菲律宾政治史上最年轻政治家发展速度最快的纪录。1954年10月11日他与科拉松·苏木陇科胡昂科结婚,婚后生有4个子女。科拉松·阿基诺夫人生于打拉省一个地位显赫的家庭,1946年她随家迁到美国,在美国读完了高中和大学,1953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回到菲律宾,进入马尼拉大学学习法律。与阿基诺结婚后,她便当起了家庭主妇。
  阿基诺是菲律宾最著名的反对党领袖,马科斯对他又恨又怕。1972年9月22日,即马科斯宣布实行军事管制的第二天,马科斯以颠覆罪和叛逆罪等罪名逮捕了阿基诺。次日晚,阿基诺被转押到戒备森严的博尼费乔堡。1973年8月,阿基诺被推上军事法庭,法庭指控他犯有谋杀、颠覆和非法拥有武器罪。谋杀罪指的是1967年打拉省一个村庄首领的死亡事件。颠覆与非法拥有武器罪是说他向共产党恐怖分子提供武器,以推翻马科斯政权。阿基诺对这些指控给予了驳斥。1974年4月,法庭第二次开庭,阿基诺以绝食40天表示抗议,最后被送进医院,强制进食。1975年初,为了向马科斯表示抗议,阿基诺又一次进行绝食,绝食31天后,体重减少三分之一,两腿不能站立,两眼视物不清,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1977年11月25日,军事法庭认定阿基诺有罪,并宣布对他的判决——“由行刑队处死”,由于阿基诺患有轻微的心肌梗塞和美国的干预,这一判决没有执行。因为阿基诺长期坐牢,心脏受到了损害,需要做心血管搭桥手术,也由于各方面的压力,1930年3月18日马科斯被迫同意暂时释放阿基诺。在获释几个小时后,阿基诺就在夫人和孩子们的陪同下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去美国治病。到美国后,阿基诺在做了三项心血管搭桥手术后,便与家人在波士顿住了下来。住下后,阿基诺便正式打破马科斯在马尼拉强迫他作出的不发表政治言论的誓言,谴责这一协议是“同魔鬼签订的条约”,并警告马科斯总统说:“一场风暴即将来临”,菲律宾的一些理想主义者团体准备打击独裁统治,“用爆炸、暗杀和绑架军政要员的方法迫使马科斯政权屈服”。
  此后不到3个星期,打击便开始了。9座建筑物同时发生了炸弹爆炸。因事先通知居民撤离,所以没有人受伤,但在世界上造成了巨大影响。1980年10月,“美国旅游协会”来到菲律宾旅游观光,行将结束时,他们在马尼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马科斯应邀参加并讲话。在他正讲话时,突然“轰”地一声,一颗微型炸弹在距他10米远的座位上爆炸了。
  座这下立时被炸出一个一米见方的坑,那位坐在炸弹上的官员被炸得血肉横飞,周围多人受重伤。马科斯被气浪冲倒,失魂落魄,瘫倒在地。此后合法的、非法的反抗马科斯独裁政权的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绝。马科斯政权摇摇欲堕。到1983年,马科斯肾病严重的消息传到美国后,在美国过了两年多流亡生活的阿基诺,不忍坐视他的祖国陷入绝境而不管,他不顾马科斯夫妇的威胁和利诱,执意回国,欲与马科斯夫妇一决雌雄,推翻他们的独裁统治,拯救祖国和人民,马科斯深知他的劲敌阿基诺回到菲律宾将会给他带来灭顶之灾,于是他就残酷地做出了消灭阿基诺肉体的决定。如本文开头所描写的那样,一场预谋已久的谋杀案便发生了。
  罪恶的谋杀夺去了阿基诺宝贵的生命,提是,正如阿基诺写给他的日本友人的信中所说的:“正象战斗不息的编辑恰摩罗·裴德罗之死成了尼加拉瓜摩查王朝覆灭的导火线一样,我之死也许会成为大革命的导火线。假使马科斯将我枪杀,那将会给予我最大的荣誉。因为,那样一来,他将会使我永垂不朽。”阿基诺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他的死果然在菲律宾触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群众示威活动。
  1983年8月31日,是阿基诺遗体下葬之日。从阿基诺家到下葬之地桑托·多明哥寺院有20多公里,这天清晨在这20多公里街道的两旁站满了悼念、送别阿基诺的群众,人数约达200万人。数干名厌恶马科斯政权的人跟随着阿基诺的灵车步行20多公里,葬礼一共进行了11个小时,整个马尼拉城有如一座浓烟翻腾的活火山,各式各样的人们有的站在房顶上,有的从窗户中探出身子,有的爬上汽车车顶,大家挥舞着手臂,高喊着口号,悼念阿基诺,谴责马科斯。“正义属于阿基诺,正义属于祖国”的口号声惊天动地、响彻云霄。
  傍晚时分,一场特大雷雨袭过马尼拉,在滂沦的雷雨中,送葬的队伍却有条不紊,为灵枢增辉洗尘的闪电与暴雨吓跑的只有恫吓群众的军警。葬礼之后,成千上万的愤怒群众向包括总统府在内的政府机构投掷石块,在一个月内就有几十人在同警察的冲突中被打死。迷信权力的独裁者大概以为,杀死阿基诺,那为阿基诺所号召的反对声浪就会烟消云散。可是,事实正好相反,阿基诺为国献身的伟大精神变成了狂风暴雨也无法扑灭的大火而熊熊燃烧,这场大火将化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