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楼谈恋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下楼谈恋爱-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去等电梯,想了很久,也不确定到底该按上、还是按下;我到底该要电梯下来接我,还是要电梯载我上去?”我睁大眼睛看着她,当时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决定留下她来做我的贴身助理。但是我感谢老天让我做了这样的决定。
  我与小梅的点点滴滴就这样戏剧性地开始了。
  她与我同房住,小小的空间里摆放了两张单人床。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地面温度近摄氏五十度。第一个晚上她很快就睡着了,整夜我辗转难眠地看她,十多年来过惯独居生活的我,突然身边睡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实在不习惯,也不安心。我这样昏昏沉沉过了十多个小时后,她终于醒了。我讶异地问她平常都睡那么久吗?她揉揉眼睛一看表,吓了一跳:“从来没有。我没想到我一睡就睡了十一个小时,可能是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吹过空调睡觉,太安静,太舒服了,所以……”
  接下来的日子虽然都是她比我早起,但我却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因为她一起来整个房间就都是开开关关的声音,锅碗瓢盆声、水声不断。于是我跟她说,既然我们共处一室,如果她先起床,请她一切放轻,否则我很难睡得好。说完,第二天马上奏效,我也睡得非常好。可是醒来却不见她的身影,我正觉得奇怪,转身走进厕所,竟然看见她蹲坐在马桶盖上吃着水煮蛋。她笑着说: “我一起来就躲在厕所里弄早点,怕吵了你,你今天应该睡得很好吧?!”我简直哭笑不得!
  她是从山西农村来的,到北京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跟着我这个台湾来的女演员。这样两个拥有截然不同生活背景的人一起相处,对我们而言都是一种考验。她常说她老家村子小到只要骑脚踏车就可以逛完;村子里几百个人,没有公共汽车,更别说其他的交通工具;连电话都是几家人合用一个。值得庆幸的是她爸爸在电力公司上班,所以家里随时都有电,而且免费!听她说起来,这仿佛是件很不得了的事。我问她为什么要来北京?她说她哥哥先来了,妈妈不放心,就要她也来做伴。而她哥哥来到北京的第一个愿望就是想成为一名吉他手,所以需要学习吉他,于是小梅开始找工作,希望能挣些钱给哥哥。
  我们的生活方式差距当然是很大的。但她倒霉的是,她被我雇用,所以她必须开始学习适应我的方式。在这一点一滴的磨合期里,几度我半夜醒来,都恨到想杀了她!然后第二天我就会跟她说:“小梅!你又逃过一劫!昨天你睡觉时我差点杀了你。”她总是笑着说:“是吗?好险!好险!”
  她做事的逻辑很奇怪,事隔十几年,现在想起来都还觉得好笑。而这在当时,是足可以让我从椅子上歇斯底里跳起来的!
  北京炎热的午后跟台湾一样,常常会有短暂雷阵雨。小梅有时要在下午出去替我买东西或办些琐事,所以回来时常常都是一身湿。于是有一天我跟她说:“小梅,今天下午你只需做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把雨伞。”听我说完,她就走了,果然没过多久,天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化妆师说:“唉,今天小梅又是个落汤鸡了!”我信誓旦旦地说:“不会!”雨停了,她也回来了,果然是一身的干爽洁净!我得意地问她:“小梅,今天没淋到雨吧?”她也很兴奋地回答我:“是啊!刘小姐,我刚买完伞就下起大雨,于是我赶快回到伞店躲雨,等雨停了我才回来。”听完她这话,再看看她手抱一把新伞自以为聪明的模样……
  我爱吃泡面,出门在外更是如此。一日我请小梅去替我买泡面,临走前,我补上一句:“小梅,切记,我不吃牛肉!”小梅一副很“了解”的模样,笑嘻嘻地点头,表情流露出一些“我的不信任是多虑”的模样,然后走了出去。拍完一场戏后,我就见她依旧一副笑嘻嘻的模样拿着一碗康师傅牛肉泡面回来了。我当时暴跳如雷地跳起来对她大叫:“我不是说过我不吃牛肉吗?”没想到,她竟一副无辜的样子说道:“刘小姐,你放心!这泡面我吃过,里头没有一块牛肉!”我……
  当然,再怎么样我也愿意忍受她,因为她的确是忠心耿耿。每次我要去大陆工作前只要给她打个电话,到时她总是会辞去手边的工作来帮我。然后在我抵达饭店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她拎着两瓶矿泉水跟我爱用的面纸,一脸期待的样子出现在我面前,这总让我觉得在内地拍戏,是有亲人的。
  她的皮夹里放着一张我的照片,这是她忠心耿耿的具体表现。不过拍《人间四月天》时,我意外地发现她的皮夹里多了一张黄磊的照片。我怎能忍受?!于是那一天晚上睡前,当她又在嘟嘟嚷嚷地说着黄磊今天教她念“耳朵”不是“阿朵”(她发不出ㄦ的音)时,多有耐心、多好,我突然对她说:“小梅!你不觉得有一个人什么都那么好,很奇怪吗?难道他就没有缺点吗?这样真实吗?他一定有什么缺点是你还没发现的!”我其实是耍性子,放纵我的心眼,她却一下沉默了。第二天到了现场,她一直盯着黄磊看,黄磊跟她说话,她也心不在焉地观察他。黄磊问我她怎么了?我笑着说:“她在找你的缺点!”
  我和她交往的过程就是由诸如此类的大小插曲所组成的。就这样,她成为我身边最亲密的伙伴、姐妹。我的衣服跟她合穿。每结束一部戏后,我就把一些衣物用品留给她。别人也说她越来越像我,甚至常常一部戏快拍完了,别人才会发现她是本地人,不是跟我从台湾来的助理。我什么事都依赖她,甚至我的身体。我很懒,能坐,决不站;能躺,绝不坐!常常一上车,小梅便会调整好一种姿势,然后拍拍她的身子对我说:“来吧!刘小姐!靠在我身上休息一会儿!”有一天我跟她还有黄磊三人一起去吃早饭,吃完出来,天气冷极了,我一件件地把衣服往身上加,最后整个人都几乎不能行动了。这时,黄磊突然说:“我抽根烟再走吧!”于是我便把自己整个人往小梅身上靠,几乎整个身体的重量都靠在她身上。突然,黄磊不知为何叫了她,她一动,我整个人便直直跌入雪地里。有时候我对她的依赖已经到了需要发出警报的时候。
  1999年底,也就是我认识她的整三年后,我再度来上海拍一部电影。为了安排她坐飞机来上海,我大概打了五通电话给她,教她怎么check in,怎么去登机门。可是面临人生二十七年来第一次坐飞机,而且还是单枪匹马一个人进入偌大一个机场,她还是紧张得像是第一次生孩子一样,又兴奋又害怕。 她第一次送我回台湾去机场时,她哭了。其实当时我只是回家几天而已,但因为那是她第一回去飞机场,第一次送机,所以她感觉我像是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一个她完全不了解的地方,也许可能就回不来了!
  可这一次在上海拍戏期间,她有点不像我以前认识的小梅了,白天在现场老是心不在焉的。我有点怀疑她变世故了,常常骂她不像以前那样心无旁骛。但是后来我才观察得知,上海的一切对她而言都太震撼了。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目不暇接。连街上随便一个女子走过,光那一身衣服都可以让她琢磨半天,更何况是整个上海,中国最先进的城市。
  小梅有些近视,但是她不爱戴眼镜。原因很简单,眼镜很贵,所以她需要时才会拿出来戴上。我记得我曾在台湾帮她买过一个镜框,要她自己在大陆配镜片。光是镜片,她琢磨加比价、杀价就花了她好几个礼拜。可是到了上海就不一样了,往常一收工上了车,依照惯性,我跟她就会闭上眼睛一路睡回饭店,可是在上海,尤其到了晚上,她就会把眼镜戴起来,望着窗外林林总总的夜景惊声连连,仿佛觉得上海的一切都是可供玩味的电影画面。
  有一天不拍戏,她一人去了当时最时尚的华亭路。一去去了一天,这是很少见的。以前不拍戏时我放她假,她总是出去几个钟头就回来。她总是说:“也没什么地方好去,也怕你一人寂寞。”可是这次一去去了一天,我担心了。回来时,我的天啊!她拎着大包小包直奔到我房里,一件件拿出来,兴奋地问我这一件好不好看?那一件多少钱。最惊心动魄的是,她还买了许多跟我很像的衣服及鞋子,但是价钱都比我在别的国家买时至少少一个零!!也许我的怀疑没错,人是会变的。
  我不到大陆拍戏时,她都在干些什么呢?她总是去打一些临时工,譬如餐厅啦、洗头店啦。好像她平常的生活就是等待,等我下一次对她的召唤。我问她,她到底对什么事情有兴趣?她说化妆。于是我就介绍她去学。但这一类工作在大陆,或者起码在她老家的人们观念里,实在称不上高尚的职业。
  有一个我拍戏时很照顾我跟小梅的摄影师,开了一家广告公司。这位摄影师平常就夸赞小梅工作态度认真,于是我就顺势帮小梅介绍去上班。2000年,我几乎都在忙着出唱片,来内地也大都只是待个几天,但她还是请假来帮我。我问起她新工作的情形时,她说她刚开始进去时,很多人都因为她来自乡下而瞧不起她,认为她没学历,什么都不会。但是她每天都比别人早去公司半个小时,替每一个人倒垃圾、收拾整理。下班也最晚走,一方面是因为可以在公司洗了澡再回去,另一方面是可以把白天别人教她的计算机等东西再复习一遍。而她跟同事们最多的话题,就是她那些同事们眼中的我们这些明星们的一些点滴生活。我很高兴也很骄傲她的努力。
  去年我接拍由漫画《涩女郎》改编的电视剧。签约时,拍摄地原本定在台湾,但没想到快开拍时却又决定把主要拍摄地移师到上海。当时我并不恐惧,甚至还有些高兴即将又有小梅的陪伴。当晚我便打了电话给小梅,可是没找到她,我送她的呼叫机已经停止使用了。我打了很多的电话询问她的下落,可惜都找不到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