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儿女风流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儿女风流事-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不行!”关东硬是把钱塞进常思梦手里。
常思梦“哼”了一声:“真是死心眼儿!好吧,钱我收下。我问你,今晚输多少?”
关东回答:“好像不到一百。”
常思梦说:“够你干两三天的,心疼不?”
关东两手一分,表示不在意:“心疼啥啊?玩嘛,输赢难免!再说也没输给别人,都是朋友嘛!”
“瘦驴拉硬屎,无所谓的样子,真能装。其实我知道你心疼得很!”常思梦抽出三张百元大票,“拿着吧!回家就说赢了,我不想惹红叶生气。”
“思梦,你想的真周到,谢谢你!”关东接过钱,很感动。
常思梦又突然吻下关东,然后抱怨:“哥哥,你不让我跟郝前程离婚,我都听你的了;回头你又不安慰我,太不够意思了!我问你,你是不是想折磨死我?你究竟是不是男人?”
这话触动了关东的敏感神经。都说现在的男女呈阴盛阳衰之势,连一些男性电视节目主持人都娘们声娘们气的,尽显阴柔之功。关东一身阳刚之气,岂能接受常思梦的质疑?
“谁说我不是男人?”他忽然抱一下常思梦,臂膀孔武有力。
“我的心肝吆!”正中下怀,常思梦差点晕死过去。。。。。。




第180章 香喷喷的牛肉面

 天空,星光闪闪。
一阵铃声响过,学生们走出教学楼,有的奔宿舍楼,有的奔校门。奔校门的是当地走读生。雪花和贾小影结伴而行。
“喂!告诉你一个秘密。”贾小影小声对雪花说,“今天我值日,午休时,发现艾老师的本子落在讲台了。我见教室里没人,就翻看一下,结果发现新大陆。。。。。。”
“真的,你没看错?”雪花大吃一惊。
贾小影回答:“白纸黑字,我看得清清楚楚。”
两人来到大门,各自跟着家长走了。
回家了,雪花告诉父母,艾老师的本子不一般,记载每个学生家长的职业、收入等。联想班干部都有背景,雪花终于找到竞选班长失败的原因。平时,她特别尊敬艾老师,如今却。。。。。。
女儿很少动怒,今天真的生气了,可见此事对她幼小心灵的伤害有多大。作为家长,关东心中有气,但没发作。
“爸爸早就怀疑这个,当时为啥没有跟你直说?主要担心挫伤你的积极性。其实,这种情况也不是个别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是抱怨、抵触还是自强不息?”
雪花回答:“当然是自强不息了!”
关东说:“这就对了!这些年,我和你妈强调又红又专、品学兼优,绝不是教条,而是让你从小就学会踏踏实实做人。现在的大环境确实不太好,但整天发牢骚没用,我们还得付诸行动,从改变自己开始,然后去改变社会。”
雪花有些疑惑:“爸,连小学和初中都这么复杂,社会肯定更复杂。你的愿望是好的,可我们势单力薄,能改变社会吗?”
“能!”关东坚定回答,“学过《愚公移山》吧!困难就像大山,我们只能坚持不懈地去铲它;重要的是,我们的精神会影响周围的人,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大,最后会形成‘人民移山’。你说,我们还势单力薄吗?”
“我明白了。咱们并肩作战!”雪花说完,跟爸爸妈妈击掌。
深秋,落叶飘零。树干挺拔,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晚,关东和红叶来接雪花。雪花蹦蹦跳跳,很高兴。她告诉爸妈,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她在班里排第三名。
“好闺女,我应该奖励你!”关东说,“奖励你什么呢?走,吃碗牛肉面。”
雪花很激动。对她来说,牛肉面可是奢侈品。她只吃过两回,滋味真美,吃了还想吃。“马记牛肉面”馆在路边,她天天路过此地,每次都留恋地张望,虽然吃不到牛肉面,但闻闻香喷喷的味道也是一种享受。
三人推门进店,香味扑鼻,屋子也暖和。客人不少,说说笑笑,不亦乐乎。
“你们好,请问来点什么?”服务员立即迎上来。
关东回答:“一碗牛肉面。”
服务员报价:“小碗五块钱,大碗七块钱。”
关东说:“来个大碗的。”
约莫十分钟,服务员将热气腾腾的大碗牛肉面端上来,放在桌上。雪花请爸妈先尝第一口。
“长辈儿的不跟孩子抢,你先来!”关东把碗推向女儿。
雪花“嘻嘻”一乐,闭上眼睛,贴近大碗闻了闻,然后忽地睁眼,急不可待地吃起来。见女儿吃得香,关东和红叶甜在心里。雪花吃了几口,把筷子递给妈妈,又把大碗轻轻推过去,该轮班了。红叶吃了一口,喝口汤,然后推给关东。。。。。。
就这样,你吃一口、我喝一口,一碗面推来推去。一家三口只顾享受天伦之乐,没注意店里所有顾客早已停住手中的筷子,投来羡慕的目光。。。。。。
秋去冬来,下雪了。
雪花更加用心努力,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终于再次换来一碗牛肉面。这回还是那个面馆,桌上摆的不是一碗面,而是三碗;还有两盘菜:烧排骨和锅包肉。雪花期末考试成绩优秀,关东和红叶跟着借光了。
“家庭宴会现在开始!”关东一声令下。
做为家长,关东和红叶特别欣慰,因为雪花考了班级第二名、年级第五名、年级数学单科状元。雪花自豪地宣布,单科状元获得三百块钱奖学金。
红叶又惊又喜,把雪花抱在怀里:“宝贝闺女,真厉害!这钱给你存起来,属于你的私人财产。”
雪花拍拍手:“哦,我有存款喽!”
关东跟雪花击掌:“不要骄傲,再接再厉,加油!”
接着,红叶频繁给女儿夹菜。关东清楚,雪花并非聪明绝顶,而是勤奋努力。。。。。。




第181章 可歌可泣的家长

雪花这次期末考试成绩跟以往不一样,因为是五原市教育部门统一出的题。按照总分衡量,雪花相当重点初中的上等生,看来,不念“重点”也照样取得好成绩。关东本来就质疑所谓的重点,这下信心更足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家长跟关东一样,比如孙小美的丈夫张国林。
孙小美是位女环卫工,来到北四马路半年了,跟郑姐一组。她也时常来到大伞下乘乘凉,就跟关东和红叶渐渐熟悉。孙小美中等个头,长得不错,三十九岁,看上去像三十出头。
孙小美是乡下人,十九岁嫁给本村小伙张国林,二十岁生下一个男婴。小两口欢欣不已,结果乐极生悲,孩子五岁那年不慎触电身亡。打击太大了,孙小美差点精神崩溃。
次年,孙小美又生下一个男婴,取名张军帅。孩子五六岁,长相跟死去的那个一模一样,孙小美就把一个儿子当做两个养着,更加珍惜。孩子八岁,到了上学年龄。孙小美和丈夫张国林决定到城里生活。两口子太重视这个儿子了,决心把他培养成有出息的人。
到了五原市,两口子租下两间民房,开始新的生活。他们把儿子送到光辉小学,还赶上花择校费。张国林有身好力气,整天蹲劳务市场;孙小美刚开始在路边卖瓜子,后来当了环卫工,临时的,负责清扫七马路大街,今年夏天调到这里。
那时,雪花回到光辉小学,跟张军帅是同届,虽然相互不说话,但认识。张军帅来关东这里修过自行车。雪花告诉爸爸,他是自己的同学,请给与照顾。关东就开始关注这个男孩子。
准备考初中时,关东曾劝说孙小美让张军帅选择星光学校,因为他学习较差,不适合念重点;念完普通初中就上技校,学到一技之长就不愁找工作了。孙小美认为关东说的有道理,可丈夫张国林不认可,硬是花几千块钱的择校费把孩子送进重点初中。
结果,张军帅每逢测验或考试都是倒数头几名,同学们开始瞧不起他。扯了班级的后腿,老师也另眼相待,劝他转学。张军帅很郁闷,越发对学习没兴趣。孙小美见孩子整天愁眉苦脸,就劝丈夫张国林改变主意,把孩子转到雪花这个学校。张国林就是不答应,不想白扔几千块钱的择校费。
关东曾经仔细观察张军帅:这孩子长得确实不一般,特别是眼神,深邃沉稳,虽然十三四岁,眉宇之间透出男子汉的霸气。通过交谈,关东发现张军帅思维独到,并不笨。
有一次,关东问他将来做什么。没想到张军帅回答“除了上学,什么都能干”。关东强调,将来要走向社会,没文化不行。张军帅却说不一定,比如修理自行车、在市场卖菜,根本不需要多高文化。
关东非常吃惊,问他将来是否能蹲市场卖菜或者修理自行车。张军帅斩钉截铁,说“能”,这些行业看上去没什么出息,其实不一定。比如卖菜,将来可以由小到大,当蔬菜批发商,照样做老板。。。。。。
很明显,孩子不是没有自己的理想,可家长为什么非得逼他挤那个独木桥?关东感慨的是:现在,很多孩子娇生惯养,早已滋生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和虚荣心,巴不得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谁还设想脚踏实地从蹲市场卖菜开始创业?
听说沿海发达城市的孩子经常利用节假日帮助做生意的父母看摊卖货,连校服都不脱,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的。那些孩子渐渐长大,二十左右岁成为小老板或企业家的比比皆是。回头看看这里的孩子,就差没带着奶嘴上学了,难道仅仅是地区的差异吗?
孙小美,这个为大众环境保洁的乡下妇女,工作仔细认真,把自己管理的路面清扫干干净净,却难以清理心中的烦恼。儿子期末考试完毕,成绩倒数第二。他不堪重负,卧轨自杀。
冷风越来越硬,天气预报说今年的第一场大雪明天来临,关东决定干完今天的活就停业猫冬。谁知上午见到一个人,恰似大雪席卷而来,他身心寒冷。
来人是孙小美,郑姐领着。几天不见,孙小美判若两人:形如枯槁,目光痴呆,比“祥林嫂”还要悲上几分。孙小美还记得关东的名字,却记不清上下班常走的那条路了。郑姐挂念孙小美,下班后就去看她。孙小美说要看看关东和红叶,郑姐就一路与她牵手。。。。。。
“小美!你怎么样?”红叶赶紧上前问候。
“听关东的话就好了。。。。。。”孙小美不断地重复这句话。
她没有哭,也许眼泪早已流干。关东做思想工作口若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