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年风云-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且说邓廷桢,当布告发出之后,马上派出骑巡,配合广州府县,按名单捉拿汉好、洋奴和鸦片走私贩。这一下抓了个鸡飞狗跳墙,第一批就捕了二百多人。经过审讯和调查,把其中十一名证据确凿、罪大恶极者定为死刑。命州知府余保纯为监斩官,刑场设在广州西关十三行公行的门前,把这十一名罪犯用囚车解到刑场,由余保纯分别宣布了他们的罪状,正晌午时下令开刀,人头落地。围观的百姓看了,人人拍手称快,不住地欢呼喝彩。
  驻扎在十三行的洋商们躲到二楼上,隔着窗户往外看着,此情此景,真是触目惊心!洋商们清楚:这地方本来不是刑场,也从来没在这里斩过犯人。这次这么做,纯属有的放矢。很明显,这是在我们面前示威,也是一次严厉的警告。当罪犯人头落地的时候,洋人们一阵惊慌,有的跪下祈祷,有的在胸前画十字,有的惊呼:“唉哟,我的上帝,这简直太可怕了!”还有的跑步找他们的总头目颠地,要求他采取措施,保护来华洋商的人身安全。
  可是,颠地比那些洋商更不安宁。为什么?他指使伍绍荣派了一名刺客,前去刺杀林则徐,也不知成功没有?自从刺客走后,他茶饭懒用,日夜不安。从近日发生的一切事情表明,林则徐仍然健在。也就是说,行刺没有成功。那么,刺客哪里去了呢?是死是活?死了倒好,要活着的话,会不会株连自己?林则徐来了该怎么办?这一连串的问题,一连串的担心,把颠地的脑袋都搅混了。再加上今天广州府刑场设在他的眼皮底下,更使他心慌意乱,愁上加愁。当洋商把他围住、向他呼救的时候,他实在忍无可忍,一蹦老高,厉声喝道:“先生们,冷静一点!我的头都要爆炸了!你们求我保护安全,我又求谁去呢?”说罢,顺手操起一瓶“威士忌”,“咕咚,咕咚,”灌了几口,狠狠往地上一摔,酒瓶立刻粉碎,把洋商们吓得够战,一个个膛目结舌。
  第五回 灭威风洋商发抖 显志气虎门销烟
  英夷得寸进尺,
  黎民忍辱受欺。
  同心协力齐奋起,
  矛头直指顽敌。
  林则徐命人将通牒起草完毕,由他和邓廷桢过目,又重新抄了一遍,盖上钦差大臣和两广总督的关防,便命中军参将李大纲和邓国忠二人带着去见洋商。
  前文书说过,那些洋商大多数都躲在西关十三行内。邓、李二将带着一名通译和二十名卫队,在辕门上马,出了西关,来到十三行门前。众人下马,李大纲和邓国忠挺身而入,来到大厅。邓国忠高声喊道:“大家听着!所有的洋商,不管是哪国人,赶快到此集合!”通译用英语又复述了一遍。
  洋商们知道他们是清朝官员,来者不善,但不知道是谁派来的,有胆大的问通译:“你们是从哪个衙门来的,为了何事?”通译用英语说了两句。洋商们一听是受钦差大臣林则徐所差,前来下通牒,一个个脸儿都吓白了。他们虽然是外国人,但是,如今居住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得服从中国官员的管束。所以,陆陆续续、三五成群地聚拢到大厅,一个个站在地上耸肩摊手,面面相觑。
  李大纲见人来得差不多了,便把通牒举起,高声朗诵。他念一句,通译就翻译一句。通牒上是这么写的:
  大清帝国一品顶戴特命钦差大臣谕令:
  为肃清鸦片之害,整顿广州治安,维护正当通商事。
  我朝皇恩浩荡,应英人再三请求,开辟广州为商埠,准予万国与我通商,以互通有无。然有些洋商弃正就邪,专一贩运鸦片,毒我臣民,牟取暴利。
  我皇上仁慈宽厚,为此一再降诏劝勉,而洋商忠言逆耳,竟无所收敛,视天朝法令如儿戏。是可忍,孰不可忍!
  本大臣奉旨来粤查禁鸦片,势必雷厉风行,全始全终,断无中止之理。劝尔等奉公守法,莫怀侥幸。
  限各洋商于五日内将所存鸦片如数交出,听候处理,并具结保证,今后不再夹带鸦片上岸。如是者,本大臣准予继续通商,平等对待,并保护其人身安全。如逾期不交,胆敢顽抗者,货即没收,人即正法,停止一切贸易,决不宽贷!望一体周知!
  此谕令以发出时生效。
  参将李大纲反复读了三次。洋商们听完,脸都变形了,大厅之中一片寂静。李参将把通牒交给一个管事的洋人,一转身,带着来人出了十三行,回行辕交令去了。
  李参将等人走后,众洋商如梦方苏,像一窝蜂似地跑上二楼,去找颠地和义律。
  当时,义律和颠地都躲在二楼的小客厅里,把门开条缝,听着楼下大厅内的动静,所以,把通牒的内容也听得清清楚楚。李参将等人走后,义律一蹦老高,把牙咬得咯咯作响。心里说:姓林的,你真是我的死对头!颠地抱着脑袋,缩到沙发里,一言不发。
  正在这时,“呼啦”一声,洋商们闯了进来。一个个好像挣命似的,举手过头喊道:“义律阁下,快想个办法吧!”“上帝呀,这简直太可怕了!”“义律先生,你倒是说呀!我们的鸦片交是不交?”嚄!你听吧,七嘴八舌头,粗细高低音儿,什么调门儿都有,差点儿把房盖儿给鼓起来。
  义律被吵得够俄,他咬着下嘴唇,瞪着狐狸眼,足有五分钟没说话。突然,他像触电似地,紧握双拳,把两臂使劲儿往上一举,大声吼道:“别吵,都不准吵!”这一嗓子,洋商被吓得赶紧把嘴闭上,谁也不再嚷了。这时,义律把怒火压了压,说道:“各位先生们,安静点儿,都听我说!方才出现的这件事情证明,林则徐的确很难对付。但是,我们不能被他吓住,更不能乱了阵脚。他这个所谓谕令,是极其野蛮的,这是对大英帝国的挑战,是对所有文明国家的攻击和诬陷,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的!为此,我们要向清朝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同时,我还要命令我国商人,奉劝我国的朋友们,鸦片吗,一两也不交,我倒要看看这个姓林的能把咱们怎么样!”
  这时,在义律对面的那个美国旗昌洋行的洋商乐了:“阁下,您不仅是英国商人的卫士,也是我们美利坚合众国商人的保护人,我向你致以崇高的敬意。不过,从目前形势来看,似乎不该采取硬碰硬的办法,还是策略一些为好。先生们,你们说呢?嗯?众洋商们听了,有的赞成义律的主张,有的同意美国商人的看法,有的无加可否。整个客厅内一片议论之声。
  这时,颠地从沙发上站起来,无精打采地说:“我欣赏这位美国先生的高见。义律先生阁下,你的头脑应该冷静一点,硬碰硬会吃亏的。您说呢?”义律反问颠地:“依你之见?”颠地说:“我以为应该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比如说,我们是不是交出一部分鸦片,给林则徐一点面子。然后吗,再用金钱运动运动,也许可以转危为安。假如他仍不给我们情面,我们再采取强硬的办法也不为晚!”洋商们都认为颠他说的是上策,纷纷举手表示赞同,义律见众意难违,也勉强同意说:“那就先试试看吧!”
  三天之后,义律派人交出一千一百箱鸦片,也没有出具结。林则徐冲冲大怒,马上派李大纲来见义律,指责他是破坏禁烟的罪魁祸首。再一次提醒他交出所有的鸦片,少交一两也不行!几天过去了,洋商们仍耍死狗,没有一点反应。林则徐立刻传令,派兵封锁了十二行,切断内外一切联系,并把在十三行做事的中国人全部撤走,停止供水、供柴、供粮。这一招儿真灵,没有几天的工夫,洋人全部告饶了。他们再一次包围住义律,又吵又闹。这个说:“义律先生,这可怎么得了?我已经两天没有喝到水了!”那个说:“我一天没吃到面包了!”“天哪,再过几天,我们都要见上帝了。”“义律先生,这怎么办呢?”
  义律知道当前形势的严重程度,他为此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熬得他面色憔悴,二目通红。他清楚地看到,如再坚持下去,连自己也得渴死饿死。除了告饶,别无选择!可是,这个一贯以胜利者自居的义律是不甘心屈服的,还想再坚持几天看看。只见义律伸着脖子咽口唾沫,用舌头舔舔嘴唇,煞有介事地说:“先生们,为了我们大英帝国的尊严,少喝口水,少吃顿饭,算得了什么?我要求你们再忍耐一时,情况会有好转的。”众洋商一听,心里都说:你再瘦驴拉硬屎,我们的命就没啦!但他们不敢反驳,只好用无声的行动表示反对。义律看了大家一眼,也一屁股瘫在沙发上,直眉瞪眼了。
  且说英商二号头目渣甸,是最怕死的家伙,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已经哭过三次了。他认为中国人有两句话说得很对:“好汉不吃眼前亏。”“留得青山在,不愁无柴烧。”钱是人挣的,有人就有一切。不能光为了什么尊严哪、体面哪,就把性命搭上。所以,他同意把鸦片都交出去,混过眼前的危险,再拿今后的主意。可是,义律固执己见,谁的话也听不进去,急得他简直要发疯了。方才听义律说,还要坚持几天,他实在无法接受,就趁大家瘫在地上、义律两眼发直的时候,暗中把颠地拽到密室,密谋冒险逃走。开始颠地不同意。当渣甸进一步向他说明利害之后,颠地这才同意了。
  这天晚间,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渣甸和颠地一前一后,溜出了十三行,奔海港摸去。这两个家伙还真幸运,居然偷着越过了几道哨卡。他俩认为:哨卡都过去了,偷越空旷的海滩更不成问题了。于是,放大了胆子,加快了脚步,朝着海边摸去。摸到海边,两个人便手拉着手,寻找自己的商船。
  这俩人正往海边张望,忽听背后有人喊喝:“站住!干什么的?”两个人同时回头一看,原来是清廷水师巡逻的官兵,二人吓得魂不附体,转身就跑。谁知对面又来了一队哨兵,高挑红灯,上写着“巡逻”二字。颠地一看走投无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