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问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神(问鼎)- 第16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系。整个体系软弱了,再想有所改变,就是空谈了。
  历来空谈误国。
  在第二点的问题上,总书记阐述得尤其深远,甚至提到了汉武帝,并着重点明,一个国家,可以用初期上百年的时间来休养生息,但休养得过久了,就直接养成绵羊了。强汉之所以成为强汉,是因为经过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为武帝留下了足够抗击匈奴的政治和经济资本。
  也正是因为汉武帝抗击了,才有了一个强汉。如果汉武帝依然坚持退让和软弱,或许强汉真的不复存在。
  其三,夏想立场不明,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是坏事,反是好事。国内政治,内耗过大,分岐过多,假如有一人能成为各方力量都认可的人物而登上政治舞台,未尝不是人民之幸国家之福。
  假如能在建国百年之内,有一人能在50岁之前进入最高层,为国家带来朝气和全新的气象,也不枉几代人的心血和努力,也是国家之大幸……
  总书记说了许多,是一般人绝对看不到的声情并茂的演说,也是或许永远不会为外界所知的内幕。
  当时就给古秋实带来了莫名而巨大的震动,因为总书记似乎说的并不是夏想,而是借夏想之名而抒怀,向在座的人描绘他心目之中的未来几十年的理想国。
  一个寄托了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一个让无数人至死都向往的理想国,只可惜,英烈不远,革命的鲜血未干,现在的国内官场,杂草遍生,贪官满地,表面上的欣欣向荣掩盖不了千疮百孔的体制的漏洞的现实。
  一个没有监督的执政党,如果没有痛下决心自我拯救的勇气,没有正视自己缺点的勇气,终有一日必败。不是被人打败,而是自己被自己打败。
  就和一个人一样,死于意外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是死于自身的疾病。
  一次会议,未必就决定了夏想的命运,但带给古秋实的却是实实在在的震憾,让他久久不能平静。他何尝没有过热血和激|情,何尝没有过理想和追求,但到了今天,当他身居高位之后,有多少贪官污吏,明明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但为了大局,为了平衡,为了照顾方方面面利益,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总书记是在为夏想所说,又何尝不是寄希望于在座各位?何尝不是对他淳淳教导?何尝不是抒发对现实的无奈——即使身为总书记,也有力有不逮之处,也有鞭长莫及之憾,也有受制于体制和巨大的惯性之时。
  深知总书记处境和心境的古秋实,也只能领会精神而不能说出口,政治之中有许多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但却又都不能说出口。
  出口则成祸。
  而今天,当总书记第一次当着夏想的面,说出具有强烈的暗示意味的一番话之时,古秋实还是再次蓦然心惊,因为一瞬间就让他联想到了老古……总书记是在听说夏想最先和老古、总理私下会面之后,才临时决定立刻抽空见夏想一面。
  总书记顾虑的不是夏想和总理的会面,而是一直笼罩在夏想背后,很少显山露水的巨大的阴影——老古。
  总书记之所以越来越器重夏想,和夏想受到总理的欣赏真的关系不大,决定夏想被总书记看重的最关键的两个因素,一是以吴家为首的家族势力和夏想的关系,是在国内官场上找不到第二人的密切,二是老古对夏想的维护,更是在夏想的年龄段和级别之上,从未有人如他一样和军方关系和谐且坚定。
  主要是……老古和夏想之间的关系,以及老古不遗余力对夏想的支持,超越了总理的界限,甚至超越了吴家的界限,就是最让人震惊的地方,也是最让总书记为之赞叹的地方。
  联想到即将提拔的一批军中将领,老古一系又占了三分之一,总书记也不过占了三分之一,另一系也占了三分之一强,古秋实就暗暗感叹,总书记最大的软肋还是改观不大。
  因为老古的力挺,夏想在总书记的眼中,光环大涨。如果老古活得足够久,如果夏想足够聪明,继续借许冠华之势,和军方再深入交往,增加友情,再随着地位的上升,加大影响力的话,以古秋实的推算,若干年后,老古和许冠华的嫡系将会执掌军中大权,夏想如能将老古和许冠华二人的影响力迭加于一身,他身上的光芒将直逼三代,不,甚至会超越三代。
  到底是夏想运气好,还是手腕高?古秋实对总书记今天看似随意实则亲近的会面,就更多了感悟。
  如果说以前总书记对夏想是观望,是好奇,是伸手拉上一把,那么从此刻起,总书记对夏想是真正的着力培养,是真正的寄予厚望。
  是呀,只有两年时间了,两年后,总书记将会交出手中最大权力,移交到关远曲手中。而他作为隔代接替人,如果有一半省份不服,再有几个省份不支持,而身边又没有强有力的同盟,是不是能够上位还未可知……
  夏想进一步的强大,并和夏想保持良好的关系,也是确保他上位的前提。而以夏想的年龄,不足以成为了他的同代对手。
  古秋实的目光就缓慢而坚定地落在夏想的脸上,见夏想脸上的笑容谦逊而低调,收敛而不张扬,心想能得总书记赏识,夏想确实有过人之处,至少他低调时低调,高调时高调,态度转化之间,不着痕迹,再对比今年才34岁的年纪,不让人叹服都不行。
  夏想从总书记温和而期待的微笑之中,从古秋实期盼而鼓励的目光之下,也慢慢沉稳了心境,不管总书记是直接的暗示还是殷切的期望,也不管总书记让他前来是何用意,他要做的只有一点,谦逊而诚实,聆听为主,不表露心迹,更不表明立场。
  太迫切了,容易失之于浮躁。太固执了,容易失之于拿大。
  分寸如何把握,全看时局怎样发展。
  总书记一句话说完,只是微笑了一下,也并无意让夏想回答什么,却又说起了其他:“郑盛对你在湘省的工作,赞不绝口。”
  只是一提,总书记又说了一句话,就终于点明了今天让他前来的真正用意,也一瞬间让夏想明白,在他前来面见总书记之前所做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选择。
  第1360章 百亿巨资的第一种用法
  时局,即将揭开全新的一页,远在湘江溅起了一朵小小浪花,落下之后,却在中南海激起了不小的风浪。
  “现阶段国内的经济形势虽然不错,但反腐工作不容乐观,作为执政党,因为长期执政而面临着四种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总书记的语气很坚定,表情很严肃,态度很认真,就如在全党工作会议时讲话的口吻一样,就让夏想立刻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总书记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感而发,还是有明确的针对性。
  将“消极腐败的危险”列为党的四大危险之一,证明了腐败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最紧迫的问题之一,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会有影响到执政党的地位的危险。
  “党中央在反腐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致的,只要是贪污腐败案件,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手软。”
  以上的话,在无数纪委会议或党的会议上,一讲再讲,下至县纪委书记,上至省纪委书记,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不同场合地点,讲了不下千遍万遍,但今天听在耳边,却别有意味,因为是总书记亲口所讲,不是在讲台上,也不是在大会上,而是在面对面的房间之内。
  还是一次很私人的会面,并且在刚才气氛很缓和的前提之下,总书记突然一脸严肃地提到了反腐问题,刚才又以郑盛称赞他的工作开头,夏想再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他就不是一个具有政治觉悟并且合格的省纪委书记。
  更不是让总书记另眼看待的夏想。
  夏想知道,此时需要的不是他的大表忠心,也不是他的豪言壮语,总书记对他早就有所了解,刚才的话,只是向他传送一个信息,一个让他放手去做不要有后顾之忧的承诺,就让他对前来会见总书记之前刚刚做出的决定和已经完成的初步部署,满意而欣慰。
  有了总书记金口一诺,夏想又平添了许多底气。
  “今后在工作中,一定坚决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夏想只是用套话回应了总书记的讲话,而总书记听了也是微微点头,恢复了脸上的随和之意。
  “下午还有事儿,就不留你和秋实了。”总书记站了起来,至此,会面就宣告结束了。但另外的暗示也是,总书记将夏想和古秋实并列,并非留古秋实而不留夏想,也是一视同仁的意思。
  夏想就知道,今天的午饭虽然没吃饱,也没品尝到是何滋味,但他却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出了中南海的大门,夏想就和古秋实握手言别。今天的会面,没有谈及任何古秋实晋升的话题,也没有涉及燕省的下一步局势,却完全符合夏想的预期,也是高层政治人物考虑长远、大局观把握极有分寸的具体表现。
  古秋实紧紧握住夏想的手:“夏想,湘江水暖,中南海水广,虽然相隔遥远,但天下万水同源,也会同归一处。”
  夏想明白了古秋实的所指:“古书记,今天的午饭,估计会让我记上一辈子。”
  “好,记得久一些好。总书记有一个习惯,吃饭的时候喜欢安静,我认识他时间也不短了,也是第一次陪他吃饭。”古秋实拍了拍夏想的肩膀,“湘江虽远,但不管是下马河还是湘江,都会流向中南海。西省和黑辽省也不远,中间只隔着一个中南海。”
  古秋实两次暗示,夏想岂有不懂之理?言外之意就是不管是燕省省长的命题,还是黑辽省委书记的任命,都在其后,最先决定的是政治局委员的递补。
  只有政治局委员的事情敲定之后,范睿恒之后的燕省,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