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1978-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了,成了。”接着她又听到王小明在兴奋的大声喊道。

“小明,这声音从哪里来的,很好听。”陈淑珍走进去问道,她看到王小明正坐在一台长方形的机器观前,陶醉的听着里面传出的声音。

“妈,这叫收录机,是爸从广州给我买回来的,歌声就是里面磁带里的声音。”王小明笑道,今天他可是费了好大的功夫才让这机器放出声音来。

这收录机是王坤大年三十从广州给王小明带回来,刚来回就家里就宰猪,王小明也顾不上去试用。而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春节的喜悦气氛里,王小明也特别忙。而昨天他陪着父亲去了三塘镇卖电子表和收音机,直到今天他才有时间。

白天的时候王小明继续写着他的忠侠恩仇第三部,而到了傍晚,他就记起这个收录机来了。本来王小明以为这机器很好弄,拿出来插上电源就可以了。

可是当王小明去找插座的时候他才想起,自己家里根本就没有插座。在农村一没电视机二没收音机,要插座干什么?就算偶尔接个临时的灯光,需要插座的话,也一般直接从灯光那里取电。在这个时候的电灯头是有一种带了开关和一个插孔,可是这种灯头王小明家里却没有,所以王小明只得直接拉线,从电灯的开关那里取电。

当王小明的姐姐哥哥听到房间里传来的歌声时,马上也不管在火炉旁是不是温暖如春,一溜烟就跑进了房间,对他们来说,从机器里传出来的歌曲绝对有着非常大的好奇。

“三毛,这是什么东西?”二姐王梅好奇的问道,她想伸手去摸,但是里面传出的歌声让她不敢把手摸实了。

“这是收录机,我们学校有一台。”王大明终究是上了初中的,三塘镇中学有一台收音机用来让初一的学生学音标,就王进的的那种地方“特色”英语不误人子弟才怪。

那时的收录机只有放和录两种功能,到后面几年,收录机上又自带了收音机的功能。但到了那个时候,收音机的价格也开始便宜了。

“这是你爸买给小明的,你们不要乱动。”陈淑珍一拍王梅的小手,这东西听说可贵了,哪能随便去摸?

“妈,没事,摸又摸不坏,再说,以后我们三兄妹还得靠这个来学英语呢?”王小明道。

“好,能用学习上就好,也不枉你爸给你买个这么值钱的东西回来。”陈淑珍道。

“哥,二姐,我来教你们用,这个东西用起来很简单的。”王小明把收录机一停,按个按键的告诉他们是些什么功能,其实这个东西也很简单,一个前进,一个后退,一个播放,一个录音,再加一个弹出磁带的按键,非常的简单。

“妈,锅里的菜好像糊了吧?”陈淑珍正看得入神,很简单,她也一下子就学会了,正好亲手试验一把时,突然听到王小明的声音。

“唉啊,坏了!”

  第一十九章 处理

初四的时候还是王坤跟陈淑珍一起去三塘镇,但是今天早上陈淑珍却没有像昨天一样,她早上炒了好几个菜,中午自己不能回来,孩子们吃要再热一下菜就行了。如果晚上回来的晚,他们也不用做菜,而做饭的话,九岁的王梅早就会了。

陈淑珍没想到今天的这番准备还是做对了,一直到天快黑了,最后一批的二十只电子表和五台收音机也还只卖出一点,电子表只卖了五块,而收音机则根本是一台没卖。

“今天这是怎么啦?你看今天太阳还出来了,暖洋洋的,可是却只卖了五块表。”陈淑珍有点泄气的说道,眼看天都快黑了,可是她还不想回去。

“你以为买电子表跟收音机就像买煤油一样?这不是每家每户都必须的江西,家里宽裕的,这两天都买了,手头紧的,他也只能望洋兴叹。我看还是把东西收了,回去算了。”虽然王坤没有学过经济学,但他分析的还确实很有道理,第一天是买个新奇,昨天能买的就基本上全部买完了。

“今天我们带了手电筒,再等一会。”陈淑珍道。

“还等什么?要买早就会来买了,谁会等天黑来买这些东西?”王坤喝道,他已经在收拾东西,今天课桌就不寄在这附近的人家里了,直接送还给了王进。

陈淑珍一直到家里都是唉声叹气的,连做饭的心思都没有。

“妈,你这是怎么啦?”王小明很快就注意到了妈妈的不开心。

“小明啊,今天生意一点都不好,卖了一天才卖出五块表。”陈淑珍叹道。

“我以为是什么事呢,这很正常啊,我们镇又不大,该买的也都买了,这几天肯定不会再像前两天那样,我想,如果等开学之后肯定会好一些。”王小明安慰道,三塘镇的市场只有这么大,一下子拥入六十多只电子表,十几台收音机,市场马上就饱和了,这也提醒王小明,想做大生意,在三墉镇恐怕有点难度。

“咦,小明,你说的还跟你爸一样。”陈淑珍眼睛一亮的说道,自己的这个儿子确实是个天才,他家门也没出,竟然能分析得条条是道。

“妈,以后早点回来,买这些东西的人不会等到天快黑的时候才会来买,你想想,这两天在下午之后是不是买的人就少了?”王小明心痛母亲,要知道摆摊虽然赚钱,但是站在街上要一天的时间,没有火炉,又不能随意走动,那份刺骨的凉意他是知道的,前天自己去的时候,脚就冻得没有了知觉。

“是啊,昨天我们在下午才买了三块表,收音机全部是上午买完的。可是明天我们就不去了,你爸要到村里开会,而且明天也不一定能卖得出去,所以你爸说要停下来。”陈淑珍道。

“这些货怎么能收在手里呢?”王小明急道,做生意最怕的就是囤货在手上,特别是这种小买卖更是如此,像电子的产品虽然更新换代没有前世的电脑那么快,但是像电子表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东西,把外壳换个模具还是很简单的吧?

“我也想一个人去,可是你爸却不准。”陈淑珍道。

“我找爸说去。”王小明说完就进了房间,在家里,王坤一般很少和孩子们在一起,一般都是在房间里,要么看书,要么给村里做账。

“爸,你明天真的不准备到镇上去了?”王小明问道。

“是啊,明天村里要开会,初六铸管厂就要开炉,村里的事情很多啊。”王坤本来是不想跟孩子们说这些事的,但是现在王小明是个例外,王坤已经把王小明当成了一个天才,只要他的学习不退步,他想做什么事都让他去做,这也是王坤这两天决定好了的事,他不希望一个天才如果因为自己太过刻板的要求而夭折。

“那些电子表和收音机呢?”王小明问道。“要不明天我陪妈妈去镇上吧,能卖一块也有十几块钱啊。”

“呵呵,没想到你还是个财迷,人啊,不能太贪心,你知道这三天我们赚了多少钱吗?扣除一切成本,我们赚了二千四百七十块钱,比我教师十年的工资还要多啊。”王坤感叹道。

“人没有贪心哪能发大财?”王小明低声嘀咕道。

“现在发大财也并不一定就是什么好事?我的要求也不高,能过得了日子,平平安安的就行,以后再攒点钱现加两间房,我们的日子就算幸福了。”王坤一生的信念就是谨慎,不管是为人还是做事都是如此,在前世的时候,他曾经有多次的机会能走上富裕的道路,但是他都没能抓住,最后等王小明长大之后,还是靠在铸管厂里学到的机械制造知识在帮一些机械厂设计模具,虽然收入不菲,但是终归也只能混混日子,王小明想在城市里买套房子,他都拿不出什么钱来。

“爸,既然这些东西你不想动,那我来帮你处理怎么样?”王小明眼珠一转,马上想到了一个主意。

“你来处理?难道你一个人带着这些东西去镇上卖?那不行,绝对不行。你初二也跟我去了,那是你一个小孩子能受得了的苦吗?”王坤坚决反对,虽然王小明在他眼里是个天才,但是他毕竟过了年也才六岁,别人小孩子还在父母的怀里撒娇呢。

“爸,你放心,我绝对不亲自去卖这些东西,但有一样,这次如果能卖到钱得归我,随便我如何使用你都不得干涉。”王小明道。

“这样,那行,只要你每天呆在家里,这些表和收音机卖的钱都归你。”王坤痛快的说道,只要王小明不出门卖这些东西,他就放心了,至于他是如何处理的,王坤相信自己的这个儿子绝对不会乱来,这一点他绝对相信。

陈淑珍还在吃晚饭的时候,王小明就提着装着五台收音机和十五只电子表的袋子出去了,他没有让任何的陪他,一个人打着一个手电筒,也不管外面的北风萧萧,就独自出了门。

一直到全家人吃完晚饭了,王小明才回来,可是他拿出去的袋子却没有了,王坤和陈淑珍对望了一眼,陈淑珍的嘴唇一动,想说什么,但是被王坤拉住了,他是答应过儿子不干涉他如何处理这些东西的。

  第二十章 回报

第二天王坤去村里开村务会暨王家村铸管厂生产会议的时候,他突然发现王家村的支书王来东和王家村的村长王德飞对他异常的热情,甚至还主动给他递烟,虽然王坤从来不抽烟。

难道他们知道自己这几天赚了钱?王坤想到这里头上的冷汗都冒了出来。在他看来,自己家里有钱是件好事,但是如果被外人知道了,就是件坏事了。

。“来东书记,我……”王坤很想解释掩饰一下,自己这钱其实是帮别人赚的,自己只是赚了点辛苦费呢。

。“王老师,什么都不用说了,你入党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王来东拍拍王坤的肩膀道,他五十多岁,虽然读的书不多,但是却有着一股农民特有的精明,在王家村这个村支书的位子上已经干了二十个年头,他的地位一直无人可以撼动,而且这人和镇上的干部关系都不错,只要不犯大错,这个位子可能就得一直由他干下去了。

“入党?”王坤惊讶的道,自己虽然不是党员,但是王坤一直抱着只干事,不掺和到其他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