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工业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工业帝国- 第4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内的错中复杂的政治形势,这个关于铜金矿的开发问题,一直是没有被正式的确立成型。

这个铜金矿的开发一直被拖到了后来的2011年的时候,才被号称每年将会投资三十个亿美金的力拓和艾芬豪占得了先机,蒙古国打算以国家控股百分之五十一的方式,把这个公司交给这两家公司运行。

可是后来因为来至俄国和天朝的政治压力,这个开发计划,也因为蒙古国国会议员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争议,一直没能成型。

这个大型的铜金矿,也就成为了悬在众多的全球资源行业巨头公司头顶上的最后一块肥肉,789亿磅的铜储量,还有4520万盎司的黄金储量,足以让任何巨头公司,蹲在这块肥肉的下面,不断的吞咽口水。

这么大的一块肥肉,在金小强看来,他当然是想上去咬上一口,但是他也知道,凭借他现在的实力,他如果要是参与到这个铜金矿的争夺当中的话,很有可能会被那些矿业巨头,和国家机器给搅成一堆肉泥。

所以这时候对于他而言,最明智的做法i,就是坐山观虎斗,然后在壮大自己的同时,等待时机,一旦机会出现,那么就要毫不犹豫的冲锋上前。

但是与此同时,虽然奥尤陶勒盖的铜矿和金矿,自己虽然是没机会插手,可是蒙古国另外一个重要的资源产业,自己却还是完全有机会参与其中的。

这两年美国的势力,在俄罗斯传统强势的重压地带渗透的很厉害,尤其是在他们逼迫着乌兹别克斯坦对他们开放了汉纳巴德这个空军基地之后。

他们几乎是把枪口抵在了俄罗斯这头北极熊的鼻子孔的下面,这让一贯把这些地段视为是自己的禁脔之地的俄罗斯如何能够忍受的住。

本来如果按照这个速度,那么塔班陶勒盖这块的煤矿,也许也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人发现了。

可是美国人实在是太大意的,就在今年年初,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群体事件。

自从美国人拿下了阿富汗,然后又顺利的击败了伊拉克,将萨达姆送上了绞刑架之后,两次面对伊斯兰世界的轻松胜利,让美国人感觉有些飘飘然了起来。

他们感觉已经是时候该剪除俄罗斯的党羽,把北极熊困顿在北极一隅,甚至把他们份材了也不为过。

于是就开始自西向东,鼓动一些原来亲俄的国度,开始国内的政变,也就是所谓的颜色革命,这股风潮确实是让几个原本亲近俄罗斯的国度变了颜色,比如乌克兰和格鲁吉亚。

但是这股风潮在蔓延到乌兹别克斯坦的时候,却遭到了当地政府的强烈弹压,在今年的五月十三号,就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乌兹别克斯坦内政部和国家安全局军队,对在广场上抗议的民众猛烈开火,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死伤。

而与此同时,已经得到了俄罗斯和天朝背书保证的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也对美国人硬气了起来,直接就给企图颠覆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的美国人下了最后通牒,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滚出乌兹别克斯坦,当然最主要的就是他们在汉纳巴德空军基地的驻军。

美国人当时就想龇毛翻脸,但是一看站在乌兹别克斯坦背后的俄罗斯和天朝正在撸胳膊,挽袖子,顿时也感觉头皮发麻,眼睛发傻,最后只能是乖乖的卷起铺盖卷从乌兹别克斯坦滚了出去。

而在这之后的三年时间里,美国人对于中亚的渗透,就只能依靠着从巴基斯坦再到阿富汗,然后再向北渗透的路线。

原来的以乌兹别克斯坦为跳板的捷径,已经是绝对的关闭,一去不复返。

虽然三年之后,美国人还是重新返回了乌兹别克斯坦,但是他们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地位,已经是远远再也大不如前。

而也就是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在蒙古国国内的关于新矿产的勘探和开发的工作也因为美国势力的退却,和蒙古国国内因素实在是太不稳定的因素,而陷入了停顿期。

直到08年美国人重回中亚之后,带来的大量美资的涌入,蒙古国的地理勘探工作,才又重新活跃起来,而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在蒙古国境内的塔班陶勒盖的地下煤田,才被大规模的勘探并且报道出来。

而这个煤田一经问世,就立刻再度吸引了全世界的能源巨头的目光,一下子再一次的把蒙古国给抬到了世界能源界聚焦的焦点地位。

其实关于这个塔班陶勒盖煤田在此之前,也并不是一点都不被外人所知,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前苏联曾经给予了蒙古国大量的援助,帮他们在国土内部进行能源勘探。

当时就曾经勘探到过这个煤田,只不过当时这个的资源并不像现在这样的紧缺,而且作为中俄之间的缓冲区的蒙古国也并不需要有非常强大的资源和技术储备,所以前苏联也就没安好心,并没有提醒蒙古人,关于这个煤田的消息。

而且这个塔班陶勒盖的地理位置离天朝实在是太近了,前苏联也非常担心,之后一旦要是前苏联和天朝发生了冲突,这里会迅速被天朝军队占领,成为敌人的资源补给站,所以就对这个煤田更加的保密,甚至一度被列入了绝密。

而蒙古人则只是大致的知道这里可能会有一个煤田,但是具体方位在哪里,储量是多少,他们却都是一无所知。

而当几十年之后,前苏联解体,蒙古国想要在两个大国之间谋求发展,解决国内贫穷的现状,那么出卖资源也就成了最为简便快捷的手段,于是这个煤田的勘探工作也就被提上前台,于是也就造就了这次震惊世界的大发现。

这塔班陶勒盖的每天之所以能够引起这样的世界范围的轰动,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个煤田的储煤量实在是太大,而且质量太好了。

这个矿的矿区里奥尤陶勒盖大概几百公里,但是却地处荒漠化地带,矿区的煤炭储藏面积达到400多平方公里,煤层分16层,厚度更是能够达到190米。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煤矿的大多数煤都是目前世界上最紧缺的炼焦用煤,煤炭的出焦虑更是能够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完全可以称作是当之无愧的黑金。

后来经过探明,这个煤矿的储量高达64亿吨以上,而且已探明的主用于炼焦的煤炭,储量高达十八亿吨,剩余的煤炭也都是完全优质的动力煤。

整个煤矿区的价值,更是高达三千亿美元……

而这个煤矿最最引人关注的部分,当然是这里的炼焦用煤,要知道这几年世界的经济正在走向火热,而世界经济对钢铁的需求,尤其是天朝对钢铁的需求,一直是在迅猛增加。

而焦炭则是炼钢的主要原材料,目前主要的出口国就是天朝,而这两年天朝开始有序的控制焦炭的出口,这也严重的影响了世界上的大型钢铁公司的不满,大家都在一边谴责天朝的焦炭出口政策,一边在世界其他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替代产品。

焦炭这玩意,其实那些西方国家,和日本,美国,并不是不能再自己国内生产,只不过这玩意实在是太污染环境,并且需要的资源非常大,非常浪费,所以他们更愿意从国际上购买,也不愿意在本够生产而已。

所以当后来这个蒙古国境内的塔班陶勒盖的煤矿被发现之后,才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巴西的淡水河谷,瑞士的斯特拉塔,欧洲的安塞乐米塔尔,俄国的俄国铁路集团,天朝的神华等等资源性企业,后来都参与到了这个煤矿的开发工作当中来。

而现在却正是美国人在中亚地区实力萎缩,蒙古国国内的勘探工作,因为资金的问题而陷入困顿的时候,这么好的一个时间空白,如果金小强也是不利用起来,在这个黑金矿上,为自己攫取最大的一块蛋糕的话,那他可就真的是太蠢了。

……

几天之后,怀揣着一张一百万美元的支票的格日勒图,在几个彪形大汉的保镖的陪同之下,登上了飞往乌兰巴托的班机,就在头脑一片空白和眩晕的状态下,开启了他这次的乌兰巴托撒钱之旅……

第四百六十四章 妥协

“什么?人没有抓到?你们这帮白痴,这么点简单的事情都办不好?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还号称以前是KGB的资深情报员,我看你们都是吃屎的情报员,都是狗屎……”

波丹诺夫在别墅的书房里面正在大发雷霆,室外低达零下四十度的低温,和漫天飞舞的暴风雪,依旧是浇不息他的怒火。

“跨擦”一声,放在他面前桌子上的那瓶才开瓶,喝了还不到一半的路易十三已经被盛怒的老头子,一把给摔在了地上,厚重的羊毛地毯,依旧不能阻止老头子的盛怒,酒瓶子被摔得粉碎……

从破碎的酒瓶里溅起的红色液体,还有破碎的玻璃渣就溅到了站在硕大的写字台前面的那个中年人的裤腿上,可是那个中年人却依旧是连大气的都不敢喘。

这个中年人中等身材,样貌也是普普通通,宽脸颊,大鼻子,栗色的头发,脸上都是短粗的胡茬,属于那种非常典型也非常普通的俄罗斯人的长相,绝对是那种扔在人堆里就再也找不出来的人物。

他的身材粗壮而结实,外表平平无奇,浑身上下也没什么凌厉的气势,整个人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伐木工人,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前任特工。

这时候这个中年人,正乖乖的站在波丹诺夫的面前,任由老头子发发雷霆,脸上看不出任何的喜怒哀乐,到更像是一个敦厚木讷的犯了错的伐木工人。

这时候的波丹诺夫的火气很大,本来在接到了从弗里德曼哪里发回来的传真之后,他就想立刻飞回到莫斯科,然后找人来研究对策。

可是萨哈共和国这该死的天气,延误了他的行程,地处北极圈的边缘和西伯利亚冻土带的萨哈共和国,一年四季气候就从来没怎么暖和过,更何况现在又是北风和寒流最为猖狂的十二月份?

异常连下了三天的暴风雪,和零下五十度的低温把波丹诺夫困在塔拉甘斯克的别墅之内是动弹不得,这让本来就赶着回去处理这场危机的波丹诺夫火气大增。

再加上这时候他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