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第1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话不亢不卑,很是得体。

刘伟鸿很明白地提醒郑书记。不要以为嚣张跋扈是我的本性,我都是为了做好工作。郑书记不要因此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华远成哈哈一笑,说道“刘局长,年轻有为啊。对待本职工作。确实应该认真负责。”

刘伟鸿的小姑父马国平以前在国家计委工作过,与华远成是上下级,关系处得还不错。华远成这是给马国平一个面子。

“谢谢华主任教导!”

刘伟鸿彬彬有礼地说道。

华远成笑着对郑广义说道“郑书记,其实你们辽中国企改制的问题,你真的没必要找我们计委。眼前不就有一位能人?刘局长在久安工作的时候,国企改制工作搞得非常好,被洪副总理树立为全国国企改制的样板模式,不如请刘局长到你们辽中去走走看看。给支个招?”

华远成这话,带着玩笑的性质。在小字辈面前。跟省委书记开玩笑,可见华远成和郑广义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要不然。郑广义也不会以省委书记之尊,单单邀请华远成吃饭。虽然说省委书记请国家计委主任的客,绝不算降尊纡贵,但一般的关系,郑广义不至如此冒昧。万一所求之事,被华远成婉拒,不免面上无光。

看得出来,郑广义这是为了辽中省改制国企的事情,来争取国家计委的支持了。

整个东三省,俱皆是我国的传统重工业基地,大工厂多,重型机械工业多,国企职工也多,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极受国家重视,给予的支持力度,远不是其他省份可堪比拟的。然而时代的发展变化,总是那么出人意料。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传统大型工厂的支持力度,逐渐减弱,许多大型国企,在措手不及的情形之下,就被“抛入”了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之中。很快,这些老式国企摊子大,包袱重,管理僵化,技术滞后的诸般问题,便都暴露了出来,被第一波市场竞争大cháo打压得狼狈不堪,纷纷出现巨额亏损。东三省的省委书记省长们,无不面临着同样艰苦困难的局面。

这与难怪郑广义上任不久,便赶回京师“跑关系”。为了全省的国企改制,身为省委书记,郑广义也不能免俗了。

不过郑广义显然并不大喜欢华远成这个玩笑,望了刘伟鸿一眼,微笑着淡然说道“久安那个国企改制的调研报告,我仔细看过了。如果情况确实是报告上写的那样,倒确实是很有值得借鉴之处。”

这个话就说得有点重了,等于是直截了当地告诉刘伟鸿——我很怀疑你们那个调研报告有水分。

也不怪郑广义要这样怀疑,就目前国内官场的实际情况而言,各种报告实在水分太多,怎么挤都挤不干净。至于洪老总为什么要将久安国企改制的模式发往全国各地,在郑广义看来,还是要给刘伟鸿一个脸面。而为什么洪副总理要给一个年轻小字辈这样的脸面,自然是因为刘伟鸿“姓刘”。

瞧瞧刘伟鸿现在的职务,不就明白了,洪老总是打算硬生生的将老刘家这位嫡系子弟,打造成一柄锋锐无比的尖刀!

督导全国国企改制,毫无疑义会成为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各方势力的博弈,将空前激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洪老总或许也需要更多的强有力的盟友。

老刘家,不正是很值得洪副总理争取的对象吗?

郑广义可能是真的不希望自家闺女和刘伟鸿走得太近,所以话语之间,便隐隐透露出了那么一层意思。当然,这也因为刘伟鸿是晚辈,又过于年轻,郑广义才会如此说话。如果现在站在他面前的是刘伟东或者贺竞强王振邦,郑广义断然不是这种神情和语气。

不料郑广义这话一出口,刘伟鸿尚未回答,先就恼了郑晓燕,立即撅起嘴巴,很不高兴地说道“爸,久安的那个调研报告,是我写的。我在久安呆了三个月,全程参与。”

这话的意思就更明白了老爷子,您可以不信别人,难道连你的闺女也信不过?

郑广义的脸色便微微一沉。

刘伟鸿微笑说道“郑书记,东三省的国企改制,是我们督察局下一步关注的重点。或许东三省的情况,和久安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国企改制的大方向是一致的。公开透明,拒绝黑箱操作,是最关键的重点。”

刘局长此时,可就完全摆出了国务院国资办督察局负责人的架势,明明白白告诉郑广义,不久之后,我刘局长可能会莅临辽中省,和郑书记好好探讨一下国企改制的问题!

郑广义点点头,不再多言,转身朝华远成说道“华主任,请!”

华远成笑哈哈地朝刘伟鸿郑晓燕等人点头为礼,随即和郑广义一起,在酒店大堂负责人的引领之下,前往包厢就餐。

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郑晓燕有点抱歉地对刘伟鸿说道“对不起啊,刘局长,郑书记好像对你有点偏见……”

虽然有那么点代父亲道歉的意思,不过郑大小姐的语气,还是带着几分调侃之意。

刘局长,你也不要不服气,我家老爷子,怎么说也是你的长辈,长辈教导几句,你能怎么的?

刘伟鸿微微一笑,淡然说道“省委书记对我有偏见,令尊大人不是头一位。”

貌似现任琼海省委书记,刘局长的泰山老大人,以前对刘局长的偏见就远比郑书记要大得多,甚至刘伟鸿登门拜访,都差点被赶了出去。但最后,却高高兴兴地将闺女许配给了刘伟鸿同志。

“得瑟!”

郑晓燕便白了他一眼,哼哼了一声。

华远成郑广义离去不久,一台挂着军用牌照的小车便“嘎吱”一声,停在了昆仑酒店的门厅,随即一个矫健的身影从车上一跃而下,旋风般刮进门来,叫喊声“惊天动地”。

“对不起对不起,来晚了来晚了,都怪居婷要加班,害得大伙等了这么久,待会我自罚三杯……”

可不正是公安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夏寒同志么?

几个月过去,夏寒的身体早就康复如初了。

昆仑酒店的大堂,顿时变得热闹非凡,吵闹声响成一片,引得过往客人侧目不已。但夏寒龙宇轩等粗豪汉子,又有谁去理会这些,只顾挤在一起“拳来脚往”,叫叫嚷嚷,好不兴奋。

第1033章 双休日

。星期六,燕京百货。

九四年上半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行双休日制度。与任何新制度一样,双休日制度有一个推广的过程,不过中央机关,国家机关和各地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毫无疑问是这个制度最坚定的拥护者,也是最坚定不移执行双休日制度的单位。

原本就整天无所事事,不要说一周工作五天休息两天,就是反过来,每周工作两天休息五天,那也还是会有很多人闲得无聊,必须得坐在办公室痛苦地看报纸或者与同事八卦。

国资办督察局,自然也要双休的。

今儿一早,陶笑萍便开着她那台黑色的奥迪车,和刘伟鸿一起来逛商场。

以陶笑萍的身份以及她现在的身家,这台黑色的小奥迪,真是不怎么合适了,显得太正经太老气,和陶笑萍影坛大姐的身份一点不般配。

但陶笑萍却很乐意,她觉得刘伟鸿喜欢就行。她现在不是犯愁名气不够大,而是犯愁名气太大了。连和刘伟鸿出来逛个街,都得乔装改扮,戴一副大墨镜,将自己漂亮的容颜遮掩一大半。

从车里下来,陶笑萍轻轻挽住刘伟鸿的胳膊,嘴角浮起一丝欣慰满足的神情。

刘伟鸿调到首都工作了,这个可真好。

说起来,刘伟鸿回首都,陶笑萍简直高兴坏了。因为大明星的身份,实际上限制了陶笑萍的行动自由,轻易不敢往久安跑,实在忍不住思念,才会跑到大宁去也只敢到大宁,不敢去久安

然后刘伟鸿从久安赶到大宁和她会面。

如今刘伟鸿正儿八经回了首都来工作陶笑萍怎不心花怒放?

昨晚上,缠绵到深夜,但陶笑萍依旧精力充沛,一大早就起了床,忙忙碌碌地给刘伟鸿准备丰威的早餐。陶笑萍以前是学戏曲的,每天都要练功,身体素质很好,远不是朱玉霞博士可比。换朱医生被刘伟鸿这么一折腾,不睡到中午,断然起不来。

说是逛街

其实也没太多的东西要买主要是给陶笑萍的母亲买点日用品,老人家经过了开颅手术,身体始终不好,时常会犯惑糊,好在陶笑萍有钱,请了很细心的保姆来照顾母亲。不过很多母亲的贴身用品,都是陶笑萍亲自选购。保姆再细心,又哪里比得上女儿贴心?

为母亲选购这些用品的时候,舟笑萍比给自己买东西还要认真细致,反复挑拣绝不马虎了事。

刘局长依旧是很青春的装扮,但衣服鞋帽都比较低调,不潮。以刘局长现在的身份

自然是越不显眼越不引人注目越好。

“萍萍,影视公司的管理工作,好不好做?”

两人走在燕京百货商场华丽的过道之上,刘伟鸿微笑着问道。

以前刘伟鸿就说过,要陶笑萍减少拍片的数量,专注于质量,只有非常适合自己的剧本才接,不要凑数。陶笑萍自然是欣然从命。现在更是逐渐从台前淡出,开始转入幕后了。程山那个影视经纪公司,成立之初,刘伟鸿就投入了二十万的股本。发展到现在,二十万当然什么都不算,但在当时,却是一个不小的股份。所以现在陶笑萍也是影视经纪公司的大股东之一,淡出台前,转入公司的管理层,很是合理。

演员这个行业,真是吃青春饭的。就算在后世,六十岁以上还在台前奋战的演员,亦是少之又少,而且不可避免的被边缘化。

不过转入管理层这个决定,不是刘伟鸿吩咐,而是陶笑萍自己做出来的。

陶笑萍嫣然说道:“现在刚刚开始,还不大好说。我主要是负责一些具体的工作,真正的决策,还是三哥和卫导他们在拿主意,我向他们学习。”

刘伟鸿便点点头,说道:“没关系,总得有一个学习的过程。现阶段,多看少说,重大的决定,不要一个人拿主意,多和三儿和大炮他们商量着来。”

陶笑萍便吐了吐舌头,说道:“我可真不敢一个人拿主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