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第1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尽可能为举报者提供一些保护措施。

不久之后,三台小车便抵达了红星镇。

红星镇以前不叫这个名字,只是一个很小的乡村集镇,是红星锻造厂建起来之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乡镇的,正式建立镇级行政区划的时候,定名为红星镇。在很多本地人眼里,红星镇和红星锻造厂,乃是一而二二而一,变成了一个整体,难以分割。

事实上,红星镇镇机关所在地,就紧紧挨着红星锻造厂的家属区,街道两旁,职工宿舍和民居混杂在一起,很难分得清楚。

红星镇街道上,没见到欢迎的队伍,只有镇委书记和镇长等几位负责同志,开了一台车,在进入镇政府的公路入口处等候孙主任和刘局长一行。这也是刘伟鸿在昨天座谈会上提出来的要求。鉴于督察局此番在平原调研考察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为了不影响平原各级党委政府机关的正常办公,还是不要搞迎来送往的那一套礼节比较好。

太大张旗鼓了,影响也不好。

陈剑与贺竞强俱皆接受了这个建议。

假如督察局在平原呆上一个月,每去一个地方都敲锣打鼓的迎接,还不将大家都折腾死了?

所以刘伟鸿今天前来红星镇,市委和市政府办公室,都有明确要求,不要搞迎来送往,只要安排好孙主任和刘局长一行吃饭的问题就行。

镇委书记和镇长仔细研究了一下,便决定实行“外松内紧”的策略,表面上,一切正常,暗地里提高百倍警惕,做好所有的应对准备。

听说这位刘局长,年纪轻轻,却是一个狠角色,每到一地,都要掀起偌大风浪,“杀人无数”——不是开玩笑,真要人命的!

这样的狠人忽然之间莅临红星镇,叫镇上的干部如何能够不紧张?

在路口等到了孙昌平和刘伟鸿的车队,镇委书记和镇长上前恭谨见礼,孙昌平和刘伟鸿倒也十分客气,寒暄了一阵,便即登车,继续前行。

督察局是负责国企改制工作的,并不考察地方党政机关的工作,刘伟鸿要求,直接去红星锻造厂,镇政府就不去了。

镇委书记和镇长自然连声应诺,暗暗松了口气。

孙昌平和市国资办张主任却是暗暗奇怪——只看到了红星镇的干部,怎不见红星锻造厂的负责同志前来迎接?难道他们没有接到通知?

张主任便询问和自己同车的李镇长:“老李啊,怎么回事?红星厂的人呢?还有那个恒兴公司的老总,怎么读不见人影?”

李镇长四十几岁年纪,脸上沟壑纵横,风霜满面,一看就是那种长期在乡村工作的基层干部,闻言苦笑了一声,说道:“张主任,人家架子大,请不动啊!”

张主任便满脑门子黑线:“什么?请不动?这架子也太大了吧?你没有告诉他们,是省国资办的孙主任和国务院国资办督察局的刘局长亲自到了?”

在张主任想来,这两位,可都是国企改制最正管的大上司,别人千方百计,削尖了脑袋也要往他们跟前凑,这红星锻造厂和恒兴公司的人倒好,人家两位大领导都亲自上门了,他们一点反应都没有。

果真是牛皮哄哄啊!

李镇长又再苦笑道:“张主任,我们肯定说了啊,敢不说吗?不过红星厂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你也很清楚。厂里的头头们,已经一次性被市政府全免了,等着重新安排工作呢。段老头直接就病了,在家里养病,闭门不出……”

所谓段老头,指的自然就是红星厂原厂长段弘毅了。

老头子是正儿八经的县团级干部,威风了大半辈子,临到老来,市政府一纸文件,他头上红星厂厂长的乌纱帽就掉地上了,能不生病?还指望他前来迎接督察局的领导,那不现实。

张主任马上问道:“那恒兴公司的陈总呢?他也生病了?”

“嘿嘿,陈总!张主任,陈总是个什么脾性,未必你不清楚?”

张主任顿时满脸不高兴。自然,这个不高兴不是冲着李镇长去的,而是针对恒兴公司的陈总。

“这个二鬼子……”

张主任嘴里嘀咕了一句,很轻很轻,几乎只有他自己才听到到。

红星镇的规模不大,估计也就是两三条街的样子吧,和国内大部分乡村小镇一样,乱糟糟的,狭窄的街道两旁,是各种各样的摊贩。看得出来,还经过了刻意的整理,小摊子没有占用太多的路面,车队可以从容驶过。如果在平日,估计车队只能用挪的方式通过这些街道了。

街面上也比较干净,甚至车队经过的时候,还有一些干部模样的人,手持扫帚,正在打扫。今天一大早才得到市里的通知,说是孙主任刘局长要来红星厂,镇里面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只能临时纠集一支“卫生队伍”来搞大扫除了。

刘伟鸿对此并不在意。

车队经过红星镇的主街,直接驶进了厂区。

整个红星镇和红星锻造厂都建在山谷里,车队一进厂区,就是上坡路,向前蜿蜒而去,大约几分钟之后,来到一个较为开阔的平坦之处,几栋办公楼模样的建筑物,矗立在大家的眼前。

镇政府领路的小车,在办公楼前停了下来。

在这里,终于见到了欢迎的人群。

严格来说,这也不能称之为人群,就是三五个人,西装革履的,站在办公楼门口,摆出了欢迎的架势,办公楼前,临时摆放了一个水牌,上书欢迎督察局和省国资办领导莅临视察的字样。

毛笔字倒是写得不错,间架整齐,笔画有力。

老式的军工企业,从来都不缺乏宣传的人才。

“欢迎欢迎,欢迎领导视察红星机械制造公司!”

见孙昌平刘伟鸿等人从小车里下来,欢迎队伍最前头站着的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大步走了上来,操着很不标准的普通话,大声欢迎致意。

这位中年男子,个头不高,肤色黝黑,眼窝深陷,带着比较明显的东南沿海地区居民的面相特点。

根据段弘毅的实名举报信里披露,红星锻造厂就是卖给了越中省一家叫“恒兴机械制造集团公司”的私营企业,合作方派过来的总经理姓陈。据说这家恒兴公司,还有着海外投资的背景,由南洋某个华侨家族投资,在越中建立起来的,目前在整个越中省,都算是颇有名气的机械制造集团。

“你好你好,陈总。”

镇委书记连忙走上前去,与陈总见礼。

“孙主任,刘局长,给两位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新成立的红星机械制造公司总经理陈文中先生。陈总,这位是省国资办孙昌平主任,这位是国务院国资办督察局刘伟鸿局长。”

刘伟鸿此番前来红星锻造厂,就带了李强和另外一位年轻同事,龙宇轩,柳齐,郑晓燕等人,各自领队,去了别的地方进行调研考察。

“你好,陈总!”

等孙昌平与陈文中见过礼,刘伟鸿微笑着向陈文中伸出了手。

陈文中的打扮非常正式,黑色西装,白色衬衣,猩红色领带,黑皮鞋擦得闪闪发亮,头发上打着发胶,和他的皮鞋一样,油光铮亮,甚至于脸上都是油光铮亮的,身上散发着浓浓的古龙水味道。

如此装扮,和平原本地干部,确实是天壤之别。

难怪市国资办张主任要在背后称呼他为“二鬼子”了。

“你好,刘局长。刘局长真是年轻啊,我陈文中也算走了不少地方,见过不少领导,但像刘局长这样年轻的大领导,除了贺市长和你刘局长,再也没见过第三个了。”

陈文中在刘局长面前,不亢不卑,没有丝毫怯场之意,颇为挥洒自如,显得非常的自信,言辞之间,也不忘点出自己与贺市长的关系不一般。

十年代的成功商人,大都有这种特点,自信满满,或者换句话说,是牛皮哄哄。

刘伟鸿微微一笑,谦逊了几句。

第1126章 私企老总或者救世主?

更新时间:2012723 13:26:46 本章字数:4209

第1126章私企老总或者救世主?

“孙主任,刘局长,张主任,请!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向各位领导汇报。”

在门口寒暄了几句,陈文中便伸手延客。

孙昌平微微一蹙眉头。

也许陈文中“倨傲”的态度,刺激到他了。孙昌平也属于那种比较老派的领导干部,颇为讲究官威官体,总觉得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之间,就是应该与区别的。这个陈文中,本质上就是个普通群众,不过是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赚了几个钱,就牛皮哄哄的,自以为是,想要和他这位省国资办主任,堂堂正厅级干部平起平坐。

难怪孙主任心中不悦了。

不过看上去,刘伟鸿倒是并不在意,至少脸色很平静,没有丝毫的变化。

至于张主任与镇上的干部,那更是见怪不怪了。谁不知道陈文中是贺市长的座上嘉宾啊?据知情人透露,陈文中在贺竞强面前,都翘二郎腿的。

谁叫人家有钱呢?

大家一起进了红星锻造厂的办公大楼。

很老式的办公楼,估计还是七十年代的产物,筒子楼模式,进门之后,一左一右两条走廊,走廊两边则是一排排的房间,阴暗无比。

陈文中领着大伙上了三楼会议室。

会议室较为宽敞,正是上午,窗户都打开来,采光程度也好不错,天气不冷不热,空气中漂浮着一种山野自然的清香,举目望去,窗户外不远处就是绿油油的青山,令人情不自禁的胸怀一畅。

老式的东西,自也有老式的好处。

会议室内倒是布置一新,一张大大的椭圆形红木会议桌摆放在会议室的正中央,会议桌的中间位置,放着几盆花草,四周则是人造革的椅子,看上去坐起来应该比较舒适。

“孙主任,刘局长,请坐!”

按照职务,孙昌平级别最高,应该请他坐主席位置,孙昌平却谦让刘伟鸿坐主位,自己甘愿坐在刘伟鸿的左首。

“呵呵,刘局,不用客气了,这一回考察,是以督察局为主,我们省国资办就是陪同。工作第一,刘局不必谦逊!”

孙昌平打折哈哈,笑容可掬的说道。

刘伟鸿客气了两句,却也当仁不让,径直在主席位置上坐了,神态坦然。

张主任等平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