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第1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这个调任,刘成家投了赞成票。在督察局那样的尖刀单位待得太久,不见得多好。在许多大佬眼里,由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去的干部,始终更加值得信任,对全局的掌控能力也更强一些。

这是正途!

倒是马国平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马国平建议刘伟鸿去益东,直接出任地区级的政府一把。刘伟鸿的年龄固然是“硬伤”,放在沿海发达省份,过于扎眼,但放在益东这样偏僻落后的内陆省份,应该就不会那么引人注目了。

想当初,李治国同志不也四十岁就出任了益东省委书记,开大**之后省级行政区一把手任用的先河,被视为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的典范。

对刘伟鸿的能力,马国平赞赏有加,刘伟鸿如果去了益东,肯定能迅速打开一片天地。益东实在太穷了,刘伟鸿只要略微加以改变,那就是大大的政绩,值得浓墨重彩书上一笔的。

至于刘伟鸿与马国平之间的亲戚关系,也不必那么在意。省委组织部长和地区政府一把手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上下级隶属关系。

最终还是刘成胜拍了板,让刘伟鸿去京华。

陆大勇很需要支持。

再说,益东过于贫穷落后,相对而言,要出成绩可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地级市出成绩,难度更大。宁阳区无论在基础,交通和财政支持上,都远非益东的地市可比的。底子好,更容易出成绩,数据能做得漂漂亮亮的。现今的所谓政绩,不就是看数据吗?

再说了,刘成胜在江南有班底,刘成家也在京华,这么多有利条件加在一起,足够刘伟鸿施展了。

刘伟鸿也比较倾向于大伯的意见。不过,他选择来京华,除了宁阳区的底子比益东的地市要好,在他内心深处,还有一个工作必须要做好,那就是可能会发生的那场大演习。他人在京华,更能直接帮得上忙,可以时时刻刻与刘成家探讨一下这个方面的工作。

“爸,我现在有半个月假期,没想马上就去报到。这几天,我先在市里面转悠一下吧,随便了解一些情况,有个直观的认识。”

刘伟鸿微笑答道。

刘成家笑道:“你要先侦察地形?”

这是标准的军事术语,大战之前,优秀指挥员一般都会亲自深入战区,侦察地形,以便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刘伟鸿笑着点头。这也是他的习惯,每到一地,总是尽可能多地深入基层,深入实地进行考察,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给自己的决策做参考。

刘华英叫道:“哥,你要去宁阳微服私访?”

刘伟鸿笑道:“也不一定是宁阳,整个京华市,我都想瞧瞧。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身份,好好领略一下六朝古都的风土人情。”

“耶,太棒了。哥,干脆,把我调到宁阳去吧,给你做小跟班。咱也跟着刘书记,狐假虎威一番,想想都挺带劲的。”

刘华英便叫了起来,手舞足蹈的。

林美茹嗔道:“华英,怎么说话呢?什么叫狐假虎威,你哥又不是电影里面那些作威作福的坏官。你要是想狐假虎威,当心他第一个就处分你!”

“切!照这么说,他还是海瑞了,六亲不认?”

刘华英又翻起了白眼。

刘伟鸿笑道:“海瑞也不见得就那么出色。他确实是个清官,但他却没干什么实事。历史上这些清流人物,太过于看重名声了。一心想着千古留名,有时候不免会走极端。咱们国家,现在不但需要敢于说话的官员,更需要肯实实在在做事的官员。实干才能兴邦!”

“得得,你别跟我说这些大道理,我不懂。”

刘华英便连声说道,脸上的兴奋劲也不见了。她也知道,想调到宁阳区去给哥哥做小跟班,不大现实,就罢了。

刘伟鸿如果真的调她去,她还不干呢。

干嘛去受那个管制啊?

现在在单位,领导基本不管她,何等逍遥自在。

“不过,哥,我提醒你一句啊,宁阳眼下也不平静。他们那个日本工业园,因为拆迁的事,搞得满城风雨的,群众的意见都很大。市里面都出过两回面了,也没有彻底把问题解决。你前任的那个戴林戴书记,好像也受了这个事情的牵连,这才给你让出位置的。”

刘华英随即又说道。她如今是在省直部门上班,不过对京华市发生的一些重要情况,也多多少少有点了解。机关上班的人,闲着的时候,就是八卦这些事情。

刘伟鸿的双眉顿时一蹙,说道:“有这种事?”

脑海里不由又浮现出萧瑜情在飞机场给他看的那些照片,就是有关日本工业园的,新华社还作为华日友好的正面典型予以报道了。怎么在刘华英嘴里,又是另一个版本?

“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那么清楚,就是同事们闲聊的时候谈到的。但大方面不会有错,现在的宁阳区,干群矛盾不小。哥,社会安定,干群关系,这可都是书记该管的。我看市里别的地方,你先别去溜达了,先去宁阳。”

刘华英就认真起来,说道。

刘伟鸿沉思着,缓缓点头。

见刘伟鸿皱了眉头,林美茹就说道:“伟鸿,华英的话,你将就听着,别当真。她不懂这些事的。”

言下之意,刘华英很可能提供虚假情报。刘伟鸿这才刚刚到京华呢,就给刘华英给说得皱起眉头,林美茹心疼儿子了。虽然刘伟鸿这几年名声大震,仕途也是青云直上,林美茹很为儿子骄傲,但同样的,刘伟鸿也付出了代价。每次见到,似乎都是心事重重,为国家大事殚精竭虑,没有真正放松的时候。林美茹可不愿看着刘伟鸿二十几岁年纪,生生熬成了“小老头”。

刘华英不高兴了,马上说道:“妈,我说的是真的,又不是胡说八道。”

林美茹说道:“我知道你说的是真的,不过你哥这不是刚到吗?你让他好好休息几天,轻松轻松,别一来就拿工作上的事情去烦他。这官做得越大,就越是有压力。”

刘华英撅起了嘴巴,嘀咕道:“我也是想帮他嘛……”

不过声音小了许多,显然也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

刘伟鸿哈哈一笑,伸手揉了揉妹妹的脑袋瓜,说道:“没事,华英,你今后要是再听到什么消息,记得及时告诉我。有用!”

“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你确实是想帮我嘛。”

刘华英又笑起来,很开心的样子。

ps:今天两章已更,周一凌晨会有更新。#


第1222章大屠杀纪念馆

更新时间:2012821 22:43:11 本章字数:4989

第1222章大屠杀纪念馆

“哎,我有点怕……”

站在京华大屠杀纪念馆门前,萧瑜情犹豫起来,明艳的脸上露出了惊惧之色,望着刘伟鸿,乌溜溜的大眼睛怯怯的。

这还是萧瑜情第一次在刘伟鸿面前流露出这种惊惧的神色。

刘伟鸿低声说道:“别怕,有些事,总是需要铭记的。我们现在看纪念馆都怕,五十多年前,我们的先辈面临这一切的时候,会是怎样一种心情?”

“我就是怕这个,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的恐怕情形,好血腥……”

说到这里,萧瑜情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娇俏的身子与刘伟鸿挨紧了些,小脸有些煞白。

刘伟鸿便轻轻握住了她柔软的小手。

萧瑜情手心里渗出了冷汗,她是真的在害怕。

京华作为前朝国都,曾经在五十多年前,蒙受了巨大的灾难,日军破城之后,对这座美丽繁华的城市,实施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大屠杀纪念馆,就是在日军大屠杀万人坑之一的遗址上建成的。十年前,在日本无条件投降四十周年纪念日落成开放。

刘伟鸿“微服私访”的第一站,就是参观大屠杀纪念馆。

以前,刘伟鸿来京华的时候,也曾参观过这个纪念馆,但这一回,意义又不同寻常。从现在开始,他不再是客人,而是这种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之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刘伟鸿将会把他的满腔热血和聪明才智,奉献给曾经遭受巨大苦难的京华市。

萧瑜情是很兴奋的,昨晚上几乎都没有睡好。

说起来,她和刘伟鸿认识也有很多年了,当年第一次邂逅刘伟鸿的时候,她不过是个青涩的高中小女生,情窦初开,一缕情丝,不知不觉间就黏在了刘伟鸿身上。这些年,一直在挣扎,想要挣脱这缕情丝的羁绊,可是一切都徒劳,越挣扎陷得越深。宛如春蚕,作茧自缚。

如今数年过去,当年青涩的小女孩,已经长成了娇艳无双,风情万种的都市新女郎。一切都在变化着,唯一不变的,是她对刘伟鸿越来越深的惑恋。

现在,梦中情郎终于和自己日日夜夜处于同一座城市的天空之下,怎不叫萧瑜情心花怒放?

刘伟鸿在首都时,她也在首都,但那是不一样的。

他们都在首都长大,首都是他们的家,所有亲人朋友几乎都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圈子里,和刘伟鸿走得太近,心里怎么都觉得不踏实。

到了京华,就再没有这种顾虑了。

萧瑜情当即向站里请了假,一大早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迫不及待给刘伟鸿打电话,缠着他陪自己“逛街”。

你不是要微服私访吗?

刚好,我陪你!

只是萧瑜情没想到,刘伟鸿领着她,直接就到了大屠杀纪念馆。萧瑜情到京华记者站实习,也有一段时间了,好几次都想去参观纪念馆,却因为害怕而未曾成行。有一次,甚至到了纪念馆门口,犹豫再三,还是打了退堂鼓。

萧瑜情给人的印象,是天不怕地不怕。小姑娘家,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敢跟着新华社的记者,前往当时全世界最混乱的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进行现场采访。被首都大学新闻系的同学们誉为“巾帼英雄”,特别要好的几个闺**,私下里称她“傻大胆”。至于跟随记者团,跋涉整个丝绸之路,穿越大沙漠和戈壁滩,相对而言,只是小菜一碟。

然而这并不代表着她的内心就没有畏惧的东西。

站在纪念馆前,似乎已经感受到阴森森的气息扑面而来,纵算艳阳高照,纵算刘伟鸿就在身边,萧瑜情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