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第1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伟鸿,听说你上任之初,戴林就去找过你?”

刘伟鸿一上车,林卫平就问道,语气略略有些不悦。

这个戴林,也当真固执得可以。

车里没有别的人,林卫平对刘伟鸿的称呼就更加亲切随意,连“同志”二字都免了。

与林卫平并肩坐在奥迪车的后座上,刘伟鸿身子挺直,坐姿非常端正,闻言连忙答道:“是的,省长。戴林确实来找过我。呵呵,他还是坚决反对造纸厂和半导体工厂在宁阳落户。”

“哼,这个人就是太固执了,过分自以为是。在他心目中,就只有一个环保问题,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早知道这样,把他调到环保局去工作好了。”

林卫平很不高兴地说道,看上去对戴林着实不满。

刘伟鸿微笑说道:“省长,不要紧,我已经说服他了。他今后不会再针对这几家日本企业。”

林卫平双眉轻轻一扬,略感诧异:“你已经说服他了?”

“差不多是这样吧。戴林自己亲口说的,今后不再针对这些日本企业找麻烦。”

林卫平愣怔了一下,随即笑道:“伟鸿,想不到你还有这本事。实话说,这个戴林啊,我见了都头痛。”

林卫平曾经亲自召见过戴林一次,想要说服他,不要再“闹”了,结果就是对牛弹琴,牛不入耳,一点效果都没有。

京华市委书记龙宝军和市长陆大勇,一样的拿戴林没辙。只好将他调到市委,挂个副秘书长的牌子,闲置起来,让他管管政研室就算了。

这样的干部,除了孙文平将他当块宝,谁还敢用?

不料刘伟鸿却告诉林卫平,他已经说服了戴林。

这可当真是好本事。

怎么忽悠来着?

刘伟鸿笑了笑,随即正色说道:“省长,戴林虽然比较固执,但个人操守是极好的,至少应该算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好干部。”

林卫平点了点头,说道:“嗯,这一点我也认同。看来戴林这个人不大适合做块块里的工作,像现在这样安排,让他在市里搞些政策研究的工作,就比较合适。”

对林卫平这话,刘伟鸿其实并不十分认同。但刘伟鸿也知道,这是大部分领导干部对戴林这种类型干部的共同看法,这样的刺头,就该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一旦让他管了具体的工作,不定什么时候,他就会给你弄点事情出来,让你头痛不已。眼下,刘伟鸿暂时还顾不上为戴林“求情”。

以后看时机再说吧。

“省长,其实戴林的意见,也确实值得重视。我们省里,大大小小的造纸厂实在太多了,全都用的是草浆,工艺水平很落后,对环境的污染真的很大。长此以往,会造成很大的遗留问题。我认为,确实应该开始整顿了。当然,在方式方法上,可以多开动脑筋。”

刘伟鸿又很认真地对林卫平说道。

林卫平扭头望了刘伟鸿一眼,缓缓点了点头,神情也变得比较严肃。

很快,车队就驶近了日本工业园。

这一回,景象与刘伟鸿第一次来日本工业园时大不相同。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之上,到处都是轰鸣的大型机械,推入机,挖掘机,搅拌机,重型卡车等等,随眼可见,轰隆隆的干得正欢。整个工地上,差不多有上千人在同时施工。

路边不远处,有一栋以钢管,木板临时搭建起来的两层小楼房,倒也齐整,上面挂着“金和工业区一号工业园项目工程指挥部”的招牌。

一台丰田皇冠和两台本田车,就停在项目指挥部楼下。

而白川,秋田和井上这三个老鬼子以及那位翻译金小姐,早早就在车子旁边等候着。

眼见车队驶近,立即大步迎了上来。林卫平,陆大勇,刘伟鸿等省市区领导一下车,三个鬼子便深深鞠躬。

“欢迎省长,市长前来视察工作。”

白川一雄满面堆笑,以生硬的汉语,结结巴巴地说道。

林卫平微笑着,主动和三人握手,寒暄尽礼。

“白川先生,工地进展很快啊。”

望着惹火朝天的施工场地,林卫平笑着说道。

听了金小姐的翻译,白川又朝林卫平深深一鞠躬,说道:“是的,省长阁下,我们加快了施工进度,希望能够尽早竣工投产。刘书记和魏区长对我们都很支持,我们深表感谢。”

刘伟鸿和魏凤友便微笑点头。

林卫平说道:“好,好,这就好嘛。白川先生,你们几位前来投资,我们都很欢迎,理所当然要做好支援的工作。”

“是的是的,省长阁下。我们大屋市的池田市长,已经正式邀请刘书记和魏区长,下个月前往大屋市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以增进大屋市和京华市的友谊,加强合作。”

林卫平连连点头,说道:“好,好,京华和大屋是友好城市,确实应该多多交流,相互学习,增进友谊。争取双方有更多的合作项目早日投产。”

第1247章 出访前夕

七月上旬,某晚。


宁阳区委办公大楼,大会议室灯火通明,人头济济,不时传出欢笑之声。


这个大会议室,平时是供召开机关干部大会时使用,也是机关党员教育室,上党史课或者学习上级文件,都是在这里进行。


不过今晚的情况,明显与一般的会议或者学习不一样。


坐在台下学员座上的,可都不是一般人物,京华市市长助理、宁阳区委书记刘伟鸿同志,区委副书记、宁阳区人民政府区长魏凤友同志,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韩必成同志,以及其他好几位区委区政府领导人,俱皆在座。此外还有几位区委办和区政府办的工作人员,怕不有二三十人之多。


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位刚青各异的大美女。


其中一位,身着白色丝质长袖衬衣,黑色套裙,挽着精致的发髻,戴眼镜,典型的知性美女形象,正是宁阳区委办公室副主任董书语。另一位,风格刚好与董书语相反,白色高领T恤,水磨蓝牛仔短裤,修长白暂的双腿线条流畅无比,纤巧的美足之上,套了一双水晶凉鞋,微卷的长发随意披洒在浑圆的肩头,酥胸柔美,凸凹玲珑,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一股极其青春娇艳的气息,笑嘻嘻地坐在刘书记身边,却是新华社驻京华记者站记者萧瑜情。


另外一名二十二三岁的年轻男子,戴着黑框眼镜,斯文秀气,则坐在刘伟鸿的另一侧,低声和区长魏凤友说话。


这名年轻男子,名字很威风叫做高尚,毕业于首都大学新闻系,是一个多月前刚到宁阳区外事办报到的。正是萧瑜情介绍给刘伟鸿的那位精通日文的同学。严格来说,高尚还没有毕业,要今年七月份才算是正式完成大学学业,现在还在实习期间。不过首都大学的高才生,历来都是抢手货。在后世,首都大学的一些热门专业的学生,根本等不到毕业也许刚刚入学,就已经被用人单位签下了合同。大学期间所有费用,都由用人单位提供,家里无需负担。条件就是,毕业之后必须加盟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服务一定的年限,才能换单位。


现阶段大学生还是包分配的,这种情形倒是比较少见。不过临近毕业的首都大学学生被用人单位争抢,却不鲜见。


萧瑜情也是这般,甚至于刚刚上大学不久,就已经在报社实习。当然,萧瑜情的情况比较特殊没有多少普遍性。她老子任守正乃是世家子弟,下海经商,早已发达起来,堪称有钱有势,对两个闺女又特别溺爱,对萧瑜情简直是有求必应。萧瑜情闹着要去报社实习,任守正自然不反对请报社的领导吃个饭 大红包一递上去,什么事都办成了。


不过那只是刚开始的时候,需要任守正帮忙拉关系,等萧瑜情到了大二就完全用不着老子出马了。萧二小姐很快就展露出在摄影和新闻事业方面过人的天赋,几家国家级的大媒体抢着要。最终是新华社“技高一筹”将萧瑜情挖了过去。


一个多月前,高尚接到萧瑜情的电话说让他到京华来工作,高尚还在犹豫。他已经通过一些关系基本落实了在首都的工作单位。那时节,毕业后能够留在首都,乃是很多在首都各个大学求学的大学生的一大理想。首都的单位,不是谁都能有机会进去的。


但高尚的犹豫,也没持续多久。等萧瑜情一说,是在刘伟鸿身边工作,高尚立即就答应了。


刘伟鸿的大名,着实是威震京师。


如同萧瑜情所言,高尚是个“小官惑”对政治上的问题,特别关注,立志从政。他在首都落实的那个工作单位,也是国家部委下属的一个处级部门。或许其他大学生,并不知道刘二哥是何方神圣,高尚却绝对听说刘伟鸿的大名。


国资办督察局的诸般动作,以及刘伟鸿那个有关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的报告,高尚都有所耳闻,平日里对刘局长便十足钦佩。绝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能够去刘伟鸿身边,和他一起工作。


对于这样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高尚哪里还会错过,自然一跃而上,紧紧搂住了,张嘴就啃。

一开始,本来给高尚安排的是去宁阳区外事办工作,但刘伟鸿和高尚见面之后,谈了一回话,当即拍板,让高尚给他做秘书,就安排在区委办公室,请董书语带他一段时间,让他尽快熟悉宁阳区的情况。所以这一个多月,刘伟鸿真正的秘书,乃是董书语,高尚是“实习秘书”。


但在和白川一雄等人的日常交往之中,倒是无需再打电话向萧瑜情求援了。箫瑜情他们这帮学新闻的大带生.般都修了两门外语。


高尚主修的就是英语和日语。对于普通大学的学生来说,学一门英语就已经能把人学晕了,有些人大学四年,过个英语四级都要作弊。然而首都大学,自是不可和一般大学相提并论。


人家那全是学霸啊!


学语言解习题,就和吃饭喝水一样,玩儿似的就搞定了。


套用后世的一句网络名言,就叫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


今儿晚上这个“奇怪”的团队,乃是宁阳区准备出访日本大屋市的干部们聚集在一起,学习出国访问的简单外语和外交礼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