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建国右手握拳,不住在左掌掌心敲打着,连声说道。组@ZY王野另外,县政府这个规划方案上面,对干今后怎样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太具体有效的措施,基本上算是一笔带过。

其实,这个才应该是重点。林庆是农业大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是农业人口。经济发展,不重视农村,一切的繁荣,都是虚幻的,也经不起调查。我们的注意力,不能只放在少量的城镇人口上面。”

刘伟鸿做了个补充说明。

其实这才是他对县政府那个规划案最不满意的地方。毕竟搞大型矿业公司,全国都还没有先例,邓仲和想不到,也不怪他。大型矿业集团的出现,按照刘伟鸿脑海里的记忆,应该是二十一世纪之后的事情。但身为农业县的县长,在三年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案中,竟然有意无意的将农村那一块“漏掉”了,只能说,邓仲和追求“数据政绩”的心思太明显也太热切。

算是一个典型的官僚吧!

刘伟鸿如此批评县政府的规划案,实则是犯了官场大忌。如果刘伟鸿只是一个普通的刚进入官场的年轻人,就算是朱建国的亲信,也断然不会这么干的。

刚一到林庆县,就往死里得罪县长,怎么都说不过去。

不过刘伟鸿却并非普通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朱建国暂时还没有被“传统型”的官僚同化,刘伟鸿觉得有必要抓住这个机会,将自己的理念“灌输”给朱建国。通过朱建国,或许能早一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至于犯忌,也就顾不得了。

朱建国深以为然,说道:“这样吧,伟鸿,辛苦你一下,搞一个新的方案出来,搞详细点。我再跟邓县长和其他县里的领导商量。”

刘伟鸿微笑应诺。

这个“结果”,倒是早就料到了的,也算是朱建国的习惯性思维了。

刘伟鸿办事雷厉风行,接受了朱建国布置的任务,立即回到自己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鼓捣这个方案。林庆县委办公室秘书组,倒是全都配置了电脑。在电脑化办公方面,意识比较超前。

刘伟鸿初来乍到,对林庆县的情况基本还是两眼一抹黑,要搞一个全面的经济发展规划,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好在有县政府那个规划案作参考,刘伟鸿只是针对其中几处他认为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总体方案没必要改动,写作难度降低了许多。

饶是如此,这个方案耗时也是不少。春节临近,自然也不能拖到年后。吃完晚饭,刘伟鸿继续回到办公室加班。

寒冬腊月,办公室内宜空旷旷的,有没有空调,到了晚间,还真是冷得厉害,尽管刘伟鸿年轻,身体强壮,也有些扛不住,每隔十几分钟,就必须站起来活动活动筋骨,不然手指头和脚趾头就要冻僵了。

九点来钟的时候,办公室外忽然响起脚步声,刘伟鸿诧异地望了一眼,却见县委办主任王化文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王主任,还没休息呢?”

刘伟鸿连忙站起身来,笑着和王化文打招呼,顺手将电脑显示器关了。

“啊,我也走路过,看见办公室亮着灯呢,就过来看看……怎么,刘主任还没有回去休息?”

王化文有点诧异。

这么晚了,天寒地冻的,刘伟鸿还呆在办公室干嘛呢?

“呵呵,在赶一个文件。”

“赶文件?什么文件那么重要啊?”

王化文像是很随意地问道,走到了刘伟鸿身边。看似随意,其实他心里头很是紧张。刘伟鸿刚来,又是腊月二十几,有什么重要的文件值得加夜班来赶?难道朱书记有什么大动作?

刘伟鸿微微一笑,说道:“也不是很重要的文件。反正现在回宿舍,也没事干。电视都没得看,琢磨着早点把工作完成了,也去掉一桩心事。”

王化文就知道,自己不该继续问了。

他虽然有意要和刘伟鸿搞好关系,但眼下两个人可还没有那么亲近。

“呵呵,这个倒是我忘了。这样吧,过两天,我叫人给你送个电视机过去,单位用过的旧电视机,不要嫌弃,先将就着用吧,以后再换新的。”

刘伟鸿也不推迟,微笑说道:“谢谢王主任关心。”

王化文想跟他搞好关系,他又何尝不想和王化文搞好关系?

PS:感谢蒋雪松的两万赏,《官家》又一位掌门诞生了,恭喜兄长!!!

感谢圣人重返都市、平原酚、虚夜今天疡、逍遥神猴、A腆。山E晓、沧颜、楚子君、闲云卜等等书友的打赏!!!(

第154章 犯忌!

朱书记和邓县长闹矛盾了!

这个传闻,几天之后,风一般的传遍了林庆县官场,不仅仅县委大院的干部们听说了,就算是偏远山区的乡镇干部,也有所耳闻。 ( )起传播速度,绝对超过了二十一世纪的网络传输速度。

实在大家都太关注新书记的情况了。

说起来,等建国与邓仲和是有了分歧,原因自然也是为了那个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戈。刘伟鸿花了四天时间,终于完成了新的规戈书。此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五,刘伟鸿以为朱建国会在春节之后才与邓仲和讨论此事,不料朱建国就耐不住性子。但两人之间的谈话,气氛还是比较平和,并不是如外界传闻的那样,“拍了桌子“毕竟都是大有身份的人,林庆县最高的两位领导干部,不能这么没有素质。就算朱建国态度不好,邓仲和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跟朱建国拍桌子。

要是被朱建国一状告到地区,不管怎么说,都是邓伸和理亏三分。

怎么,新书记州来没两天,你就摆老资格了?

此番康书记归西,邓仲和作为林庆县长,未能顺序接班,本身就意味着他在地区尚未获得足够的支持。而朱建国,则是陆大勇的亲信。

这中间的利害关系,邓仲和焉能搞不清楚?

当然,这不代表着邓仲和就会无条件的服从朱建国。根据中央有关文件,党政分家,经济建设本就是他这个县长的正管。朱建国以前又没有主政地方的经历,刚一莅任,便将他的总体规戈方案改得面目全非,几乎是全盘否定。叫邓仲和心服口服,自是难能。

而且一旦在此事上让步,也就意味着邓仲和自动服了软,从今往后,这林庆县的干部们,自然会唯朱建国的马首是瞻,邓仲和自动降为“配角”。

这是邓仲和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的。 ( ) ( )

以前康书记在的时候,邓仲和也不是完全的配角,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很有权威。一般情况下,康书记也并不插手政府的具体工作,只是牢牢抓住官帽子不放手。

朱建国这一过来,抓官帽子的手段如何,暂时尚未领教,却径直将手长长地伸进了邓仲和自家的“院子”,完全不按规矩出牌。

这让邓仲和很恼火,一时又不好发作。

这样的谈话,自然是单独进行的,不可能有第三者在场。到底“谈判“的结果如何,外人不得而知。但刘伟鸿很想知道这个结果,决定直接登门,当面向朱建国咨询。

这又是一个大大犯忌的动作。

朱建国如果愿意告诉你,那就无须你去询问,时机合适的时候,自然会说的。如果不找你谈这个事,便说明朱建国另有想。身为下级,而且是直属下级,这么“杀上门去“未免过分。搞不好就要在朱建国心里留下“居自傲“的坏印象。

何况这事成不成还得两说,暂时连都还没有,就自傲了,更加离谱。

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刘伟鸿清楚得很:但刘伟鸿不在乎。最终林庆县是实行邓仲和的发展规戈,还是实行他刘伟鸿制定的发展规戈L,事关重大。往大里说,关系到林庆县八十万人民群众的福祉。如果按照邓仲和制定的规戈去实施,最好的结果,也不过就是肥了一小撮暴发户,对整个林庆县的发展,没有丝毫益处,只会败坏林庆官场的风气,让越来越多的干部,“紧密”地跟个体媒窑老板联系在一起。

这个不是刘伟鸿杞人忧天。

在他经历的另一个平行世界,媒炭行业的官商勾结,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甚至惊动了中央,专门为此下发了文件,要求严加整顿一要么要乌纱帽,要么要媒窑股份,二者任选其一!

事实上,这也就是说说罢了,当利益纠葛错综复杂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任何红头文件,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都说善财难舍,让官员们将到手的好处丢出去,何其难矣!

规定再严密的文件,也得由人来执行。当上上下下的关系网都和利益纠葛在一起时,文件也就只是文件了,没谁当真!

刘伟鸿想要将这种情况消除在萌芽状态。别的地方,他鞭长莫及,既然自己到了林庆县,那就要全力以赴,力争搞出一个新气象来。

3楼

和这个大方向一比较……”小小犯忌,也就无所谓了。

何况朱建国对他还是很欣赏的,料必也不会因为他的“迫不及待”引起太大的反感。

刘伟鸿是晚上去的朱建国家里。

在家里和朱建国谈话,气氛会更加随意一些。朱建国住的三室一厅,房子装修得很洋气,和地区农业局那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就算青峰农校新建的宿舍楼,也不能比。

走进朱建国的新家,刘伟鸿才算是隐约见到了一点后世套房的痕迹。

‘呵呵’伟鸿来了,过来坐过来坐!”

刘伟鸿登门时,朱建国一家正围坐在暖炉边看电视。所谓一家子,自然不仅仅包括于阿姨,朱玉霞也在,穿了一件黑色的套头毛衣,似乎刚刚洗过澡,乌黑油亮的头发很随意地披散在浑圆的肩膀上,白皙的脸颊上泛起两朵红晕,配合着她苗条柔软的身材,显得颇有几分娇艳,却是与平时冷冷淡淡的神情大相径庭,刘伟鸿不由多看了几眼。

朱玉霞略略扁了扁嘴,给了他一个似笑非笑的神情。

感觉上,两个人之间已经有了某种默契,有往朋友发展的趋势,至少不再是初次见面时那样的“别扭”。

刘伟鸿走过去,在沙发上落座,朱建国便抓起面前的香烟,递了一支给他。朱玉霞眼波流转,没有说什么,起身给刘伟鸿倒茶水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