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梦(小李飞刀同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罗浮梦(小李飞刀同人)-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看时,那段记载言简意赅,确实像修行“闭口禅”的风格。但此事实在难以令人相信,众人面面相觑,不由摇头。
  心树大师道:“当初我也不信,但沈大侠夫妇正向我打听天下胜地,预备离开少林后便四处周游。我想起这处记载,便和他们说了。他们听了和诸位一般模样,都是不信。后来沈大侠笑称,左右无事,滇苗一带春景颇佳,去一趟也不妨。”
  阿飞一直翻看心湖大师递过来的册籍,突然道:“且慢!这册子还有其他数人事迹,字迹却是相同,可见并非那位前辈亲手所书,或许之间有什么转述谬误也不一定。”
  心树大师和心湖大师对望一眼,道:“飞剑客心细如发,这册子确实是后来抄录,少林每部藏书均有副本,这些笔录虽然价值不大,却也按例一一抄录后收藏。但当年贫僧为了取信沈大侠夫妇,拿出给他们参阅的却是原本。”
  李寻欢问:“不知原本现在何处?”
  心树大师叹道:“李探花请看。”他翻开另一册书,却见中间有几页被撕了下来。李寻欢诧异道:“这是何故?”
  心树大师道:“沈大侠夫妇告辞之后,过了半年多,沈大侠一个人又来到了少林。当时我见到他,吓了一跳,几乎不敢相认。分别前那般儒雅风流的沈大侠变得颓唐不堪,衣衫不整之外,胡须蓬乱,乱发遮面,身上散发臭气。我见沈夫人不在他身旁,自然要问出了什么事,沈大侠只是苦笑而已,却提出一个要求,令我吃了一惊。”
  这时众人都知道心树的叙述已达要紧关头,心树所说的片言屑语,皆可能和后来沈浪夫妇失踪直接相关,都屏息细听。熊猫儿忍不住问:“沈浪提了什么要求?”
  心湖大师道:“沈居士将他毕生所学都写在纸上,送给少林,仅求少林的一门功夫。心树师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不敢轻易答应,便找了我商量。”
  五年前,沈浪已是武功盖世,他的平生所学何等惊人;能让他用来交换的少林功夫,又是何等惊世骇俗的绝学?心湖大师不等众人相问,便道:“是少林的入定禅功。”
  王怜花睁大双眼,失声道:“什么!”
  天下提起少林,都说是武林泰山北斗,却忽视了它另一重身份:佛教重地。
  自古少林寺便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传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寺内面壁九年,传法慧可。少林的入定禅功,用于面壁悟禅,自然是一流功夫;但和武功绝学,却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心湖道:“入定禅功是达摩祖师留下来的一门功法,除了平心静心,帮助长时间面壁之外,更无他用。是以沈居士提出要求,老衲和几位师弟都十分吃惊。沈居士留下的武功绝学,当真通天彻地,惊世骇俗,少林受用不尽。有的师弟甚至说,就是以少林易筋经和七十二绝学来换,也还占着便宜。”
  王怜花微笑道:“大师着相了,武功佛学,本是一途。若菩萨低眉便众邪归顺,何用金刚怒目血流漂杵?”
  心湖哈哈一笑,道声惭愧。李寻欢微笑道:“大师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只是为了让我们听得更加明白而已。”
  心湖大师笑道:“那也未必。只要略通武学,见了沈居士所留秘笈就不会不动心。李探花高估老衲了。”
  心树大师推开木窗,遥指山上一排山洞,道:“那里便是历代法师入定之地。现在亦有十余位师兄弟在里面面壁入定。”
  众人看那山洞半人来高,若是换了铁传甲,只怕连脊背都伸不直。月光下隐约可见洞口掩盖的树枝草叶。如心湖不说,众人还以为是寻常山洞。
  李寻欢心中一动,问:“请问大师,少林高僧入定面壁最长要多少天?”
  心湖遥望半山腰一处窑洞,道:“长有十年八载,短有三五月,入定之时,不吃不喝,外界声色视若无睹,入耳不闻,宛如石像。这并非寻常人所能做到,老衲执掌少林,俗事缠身,禅定的工夫远不如几位师兄弟,每年也就数月而已。入定工夫深了,数十年不吃不喝,也是有的。”
  王怜花不禁问:“大师将入定禅功传给沈浪之后,又便如何?”
  心树道:“沈浪还要求在藏经阁翻阅历代弟子下山见闻实录。我们和沈浪交换的功夫,自觉占了大便宜,对这点要求怎么不答应。别说是翻阅毫无用处的见闻录,沈大侠便是提出翻阅少林武功秘笈,看在他交给我们的绝学份上,少林也绝不会拒绝。”
  李寻欢的眼神落在摊开的书册上,道:“原来如此,这几页纸可是沈大侠撕去?”
  心湖道:“正是,后来我和心树师弟议论沈大侠之事,均觉其中有不可解之事。心树师弟便想起当初向沈大侠提及的滇苗秘事,找来见闻录一看,才发觉这几页纸已经被撕掉了。”
  心树道:“少林待沈大侠如上宾,他所借阅的书册,都直接示以原本,也没告知所有书籍均有副本之事。大概沈大侠因此以为毁掉这几页纸之后,就再也不会有人知道这件事了。”
  熊猫儿心急,道:“说来说去,大师到底还是没说如今沈浪究竟在哪里?”
  心湖缓缓道:“沈浪就在少林,但他自从习得入定禅功后就开始入定,现已陷入禅境不能自拔。贫僧见过入定面壁的多了,但沈大侠那样,还真不好说是参禅还是入魔。”他一面说,一面站了起来,道:“诸位随我一同去看,便知道了。”
  众人随心湖来到一座小院子,只见院门紧闭,门前却是干干净净,落叶皆无。心湖叩了几下门,一个小和尚揉着眼睛出来了,见到心湖一怔,惊慌失措道:“方丈大师!”
  心湖问:“沈施主如何了?”
  小和尚讷讷道:“启禀方丈,沈施主还是老样子,一直入定未醒。”
  心湖点了点头,摆手叫小和尚退下,领着众人来到房门前,道:“这里便是沈大侠五年前入住的地方,他习得禅功后便在此入定,起初我们不以为意,以为他初学之下最多三五天便可脱离禅境。没想到他一直沉浸禅境,直到今日。我们弄不清楚他的状况,又不方便移动他的身体,便把这院子封了起来,叫人在旁服侍。”说着推开房门。
  房内无灯。不过这日正值十五,月光透过窗棂,照得一室雪洞般光亮。众人见一人盘坐木床上,五心朝天,长发坠床,胡须及腰,面容清癯苍白,唇边带着心满意足的微笑。他呼吸极其绵长,一呼一吸间没有明显分界,胸脯动也不动。若不是心湖事先说明他是在入定,当真和死人无异。王怜花和熊猫儿站在门口,猛地怔住了。李寻欢看了一会儿,见他们身体兀自僵直,悄悄退了出去。
  心湖大师和心树大师都在院内,李寻欢微笑道:“这院子精雅整洁,大师为照顾沈大侠花了恁多工夫。”
  心湖大师摇头道:“李探花莫要如此说,知道沈大侠的英雄事迹之后,能为他尽一点心力,是少林的荣耀。”
  李寻欢喟叹道:“沈大侠身在少林这些年,而江湖上一点风声都没有,方丈大师保密的工夫,算是一等一了。”
  心湖大师微笑了一下,道:“沈大侠当年行侠仗义,树了不少冤家对头。若他们知道沈大侠现在少林,并且入定之中没有半点抵抗能力,只怕少林从此多事矣。王公子几次来少林询问沈大侠下落,都被贫僧瞒过,非是不信任王公子和沈大侠的深情厚谊,只是关系重大,不得不多加小心。”
  李寻欢听见身后脚步声响,辨出是阿飞,笑了一笑,问:“怎么出来了?不多待一会儿?”
  阿飞静静道:“我根本不认识他,他对我完全是陌生人,有什么好看?”
  方才李寻欢进去屋里,几乎第一眼就能断定,屋内那人正是沈浪,而且与阿飞关系匪浅。两人的面部轮廓几乎一模一样,区别只是唇边那抹笑意而已。阿飞少历苦难,性格冷硬,李寻欢从未见过阿飞那样心满意足的微笑过。如果说沈浪不是阿飞的父亲,李寻欢真不知道还有哪种血缘关系能使两个人这般相像。
  但阿飞的母亲受尽折磨,很早就辞世。沈浪以仁义名闻天下,唯独负阿飞母子良多。阿飞此刻如此反应,再正常不过。李寻欢柔声道:“上一代的恩怨,子辈难以妄论是非。但知道身世,心中遗憾少了一件,总是好事。”
  阿飞抬起眼睛,定定地望着李寻欢,蓦地笑了,道:“你总是时刻不忘替别人着想……有你这样的朋友,我又怎会有遗憾?”
  李寻欢也笑了一笑,转眼见心湖大师以奇异的眼神看着阿飞,问:“大师为何现在对我们把事情和底兜出?”
  心湖大师收回眼神,道:“这次王公子带着飞剑客来,我一看见他,就知道沈浪和他之间必然大有渊源,再加上李探花恰好在此,即便说出实情,有李探花在此,沈大侠也不会有事。若能唤醒沈大侠,更是意外之喜。”
  李寻欢怔了一会儿,喃喃道:“果然是千年古刹的当家人,打得好算盘。”
  王怜花和熊猫儿终于离开房间,把房门在身后关上。王怜花脸色苍白,道:“沈浪无故入定,七七下落不明,这件事必须弄个明白,还请诸位随我们到滇苗一游。”

  寥落生涯独酒知

  滇地潮湿多雨,十一月底虽然远不如七八月雨水那么足,可进滇十天,就下足了七天雨。湿冷的衣衫贴在身上,非常不舒服。好在滇地地气温暖,虽已暮秋,仍是满眼青翠,沿途观赏景色,也减少了许多疲倦。
  向导是一个当地土生土长的中年汉子,苗汉混血,介绍说滇内苗人分作“平原”和“高山”。平原苗人大多和汉人混居,语言相通,习俗相近,较容易打交道。高山苗人往往独居,世代不与外人通婚往来,外人也不了解他们,非常神秘。
  铁传甲笑道:“这位老哥,可知道什么部落的首领叫做‘峒官’?”他是老江湖了,沿途问路打尖等都由他来料理,一切妥妥当当。李寻欢在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