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双城-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法抑制的欲望……狂浪的尖叫……鞭子抽打在身上的让人心醉的兴奋……
  他清楚地记得……西门吹雪紧握长剑的手微颤了下,终年寒霜的脸上显出的那种震惊……以及立刻跑出去呕吐……混乱复现……狂乱里,他心中仅有的一丝清明居然在想如果能这样将西门吹雪远远赶开倒也不错……
  叶孤城就在当场,神情平静淡然,只是……在他将要陷入癫狂时出手点上了他的昏|穴……宫九眯了眯眼,轻轻抚过颈后某处,努力回味着那一瞬间的冰凉触感,啧啧,真是个冷淡的人啊。
  对于宫九的不同寻常,西门吹雪的震惊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难得一见的模样莫名地令叶孤城心情很好。当日回到房中,西门吹雪沉吟道:"太平王世子野心勃勃。"
  "是。"
  "下一个皇帝?"
  "是。"
  "那……"西门吹雪眼眸里的意思显而易见,这样的人做皇帝?
  叶孤城好笑道:"至尊宝座何人不想?"他对剑气剑意反应是特别了些,但只是限于极冷极锐利的剑意。平常就是个世家公子哥儿,文武百官怎么看得出来。
  西门吹雪像是慎重地想了想:"凌公子是个普通人。"
  叶孤城几乎失笑:"是。"你的意思是至少他还是个普通人。看来西门是真惊到了,按说你又不是小孩子,怎么就……对了,西门每年仅仅出庄四次,看到的不寻常的确没那么多……他突然想到他……他要见着会怎么想?凌云黯然的眼神及强忍剧痛的模样在他眼前晃过,他不由掐了下手心,深吸了口气,安慰自己:不会有事,他那么聪明应该早有准备,不是么?
  西北急报,垯坦叩关,欲挥师大举南下。
  朝中一片哗然。垯坦开春就不老实,出动数股骑兵骚扰边境,但很快被击退了。现在大举来犯,难道说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攻势?之前只是探个虚实?
  皇帝正病着,时机真巧又真不巧啊。
  还在京城的太平王世子看着纸条,冷厉的笑意漫上眼角:“垯坦叩关,六百里加急传到京城。朝中大乱。如此大的消息却守卫得森严,丝毫没有传开。民间还是一派祥和。呵呵,这大概是太傅的意思吧。可惜啊,他就算能尽力扣住消息,但接下来他还能怎么做呢?”
  "世子很忙。"西门吹雪道。
  叶孤城一连几天都待在院子里。世子不请,他亦不走动,外面的一切似乎都和他无关。偏院收拾得干净素雅,但终究不方便。众多耳目之下也不合适练剑。恰好房中有个书架,散放着一些闲杂的书。他每天看看书倒也过得逍遥自在。
  "不错。"他从书里抬头。
  "太平王府也很忙。"西门吹雪道。
  叶孤城朝他看了一眼:"是,的确如此。"
  "垯坦叩关,朝野哗然。若长驱直入,将是中原之祸。"
  叶孤城颔首。
  "皇帝又染病在身,不问朝事。于是太平王世子就了用武之地。"冰冷的语气。
  叶孤城嘴角一收:"西门,我不知道,原来你关心的远比你承认的多。"
  西门吹雪皱眉:"不是关心,声音太多,很吵。"他不想听也没法子。
  叶孤城勾出几分笑意:"其实你不必陪我。"万梅山庄自然要比白云城安静许多,难怪他会不耐烦。
  西门吹雪肃然道:"受人之托,应善始善终。"
  叶孤城很想白他一眼不过忍住了。他翻着书页,叹了口气:"西门认为我没有自保之力?"
  西门吹雪迟疑了下:"世子的武功亦是不凡,不应小觑,且他心思细密,行事狠辣。他对孤城有觊觎之心。而且……他有异于常人。"
  西门吹雪的"诚"是有名的,但就是真话才让叶孤城有些哭笑不得。他只好不予理会继续看书。
  “世子在等,等朝廷请他援手。”西门吹雪冷哼。
  “几日来的消息都极为不妙。垯坦大军压境,潼关危急。”叶孤城点点头。
  “世子却成竹在胸。因为就是他与垯坦合谋,里应外合做一出戏给朝廷看。"西门吹雪冷冷道:"身为王侯,以一己之私串通敌国,置百姓安危于不顾,该杀。"
  叶孤城极淡地笑了:"自然。只是还不到时候。"
  “他想以此事大做文章,继而废太子,自立为皇。”西门吹雪原本就是个极为聪明的人,身在王府就算只听到点细枝末梢也能猜出个大概。
  “不错。”叶孤城又点头。
  一阵风吹来刮起了书页,风中带着一丝夏天的潮热。他不禁起身朝窗外望去,轻叹道:“快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危机 上

  六百里加急快报一道接一道送至京城。
  潼关失守,守将赵将军以身殉国。
  垯坦十万大军趁势南下,一路尸横遍野。
  垯坦已攻破岐云,隅州,转而挥师往东。
  垯坦齐聚太原城下,援军却迟迟未至,太原危急。
  ……
  而京城坊间只有传言垯坦又来滋事,但官军已严守各隘口,垯坦的攻势并无进展……
  垯坦虽攻下潼关但守军早已有准备,以退为进,垯坦遇伏败退……
  垯坦已退出潼关,官军余威不减,追歼敌军……
  宫九拈着线报,心不在焉地听完坊间消息,冷笑连连:打仗可不是光靠嘴皮子就行哪。太傅,你要安抚人心不假,但这样编排下去牛可就吹得太大了。眼看兵临城下,你可怎么圆这个谎?
  终于,一道圣旨送至太平王府。
  宫九手握圣旨几分意料之中的得意:“宣我进宫议事?看来太傅终于坐不住了。听说他这几夜都是彻夜不眠。诶,官军不争气,他再忠心也无力回天哪。”真是令人叹惋。
  想着,他的笑意更加浓郁:“替我更衣,即刻面——圣。”不知太傅会不会一上来就告诉他一个噩耗?
  ……
  “何人?胆敢行刺本座?带上来。”
  ……
  一队快马在官道上疾驰,遇到其他车马丝毫不避,径自呼啸而过,惊得路人胆战心惊。待马队狂奔过去,路人才回过神来,气愤不已:“谁家的信使啊,瞧这横冲直撞的样子。”
  “朝廷六百里加急都没他那架势。”
  “就是,要不是躲得快,差点被辗到,乖乖。”
  “咳,可不是,可惜了我这被打烂的东西,真倒霉……”
  “得,得,没摊上横祸就是万幸咯……”
  ……
  ……
  紫禁城
  宫九跟在内侍身后,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四周……用不了多久,这些便都是……想着,他嘴角轻扬,眉眼间漾开一缕春风。
  内侍将他带到御书房门口。
  他微微一怔。印象里太傅从来谨小慎微,没想到现在如此托大。
  啊,也是。他嘴角含笑,又不是以前……如今的确没什么好避忌的。
  他昂首迈步进去,刚跨进门就愣在当场。
  御案前,有人正低头批折子,听到声响抬头一笑:“九弟来了?”
  批折子的人自然是皇帝。他微微笑着,除了脸上略有倦意,另外都好,气色不能算上佳,但也绝不是病恹恹的将死之人。
  宫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我明明看见你……你在怎么会……他不由睁大眼睛,往前走了几步。
  皇帝笑得很自然:“九弟久居西北,对垯坦应该比较熟吧。近来垯坦又不老实,朕很头痛。你看边报一个接一个,朕都快被搞糊涂了。正好九弟在京城,所以请来九弟出出主意。”正说着,旁边就有内侍端上来一叠奏报,送到宫九面前。
  宫九竭力抹去惊色,收收神,躬身回道:“陛下言重,臣定当效力。”他伸手去取奏报,心中波涛急涌。这到底怎么回事?难道叶孤城失手了?可那天的剑气凛然勃发,绝对是全力一击,自己离得那么远都能感到那种刺骨的剑意,这……没有道理……
  在拿起奏报的瞬间,无数个念头在他心间划过,等他的心思回来,凝神去看奏报,心跳陡然更快。这些奏报有些和他收到的一模一样,而有些又恰似坊间传闻……要在以前他肯定会不屑地报以冷笑。对于亲手培植维护的暗司他向来是自负的。但既然皇帝都没事……想到此他的脸色微变。
  皇帝揉揉眉心,有些苦恼的模样:“九弟也觉得糊涂吗?”
  宫九低垂眼睑,道:“臣亦不解。”他决定静观其变,看看皇帝的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皇帝想了想,慢慢地说:“潼关,乃西北重镇,一旦有事,天下不安。如今潼关陷落……朕收到密折,说关隘失守是因为内奸串通垯坦,里应外合……哼,想得巧妙。”他的声音变得冷冽。
  宫九藏在袖子里的手微微一紧,低头道:“陛下明察。”
  皇帝似是笑了下:“朕也想,不过总是不能完全如愿呢。幸好一路上朝廷的暗哨很多,朕对战事总算还能了解一二。”
  “这是赵将军的奏表。”皇帝说。又有内侍上前奉上奏表,宫九的眼皮不自觉地一跳。赵将军?潼关守将?不是已经……
  皇帝继续说:“是个好消息。说潼关内藏奸细,赵将军早有察觉,所以将计就计,任由奸细夺关,敞开个口子。垯坦十万大军,入关后畅行无阻,直到赵将军切断他们的后路做了个大口袋。他们对路不太熟呢,还是错听了什么话?所以……翠杉谷,全军覆没。十万大军哪,啧啧,赵将军胃口真不小。”语气悠然,笑意盈盈。
  宫九的手一颤,强自镇定地去取奏表。
  “两军对垒,情报至关重要。探子细作就是主将的耳目,一分一毫也差不得,否则何来传说中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皇帝淡淡道:“此间的道理,九弟应该比朕更清楚?”
  宫九拿起奏表,一瞥后神情大变,闪身往殿外退去。这不是奏表,是他写给垯坦王族的信。正是这封信上讲了如何里应外合夺关的事。皇帝手上居然有这个,难道说……宫九倒吸了口凉气,向外退得愈快。
  大事不妙。如果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