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双城-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帝将会收到一份大礼。"
  "是。不知他会不会很惊喜?"
  "呵呵。他会喜欢的。叶孤城也会喜欢的。"
  "……那个孩子本身不错,本座一番调‘教后,呵呵,等着看吧……"
  "各使团成员已经点检完毕。"
  "好。"
  "使团的贡礼也均已查验登记。"
  "好。"
  "不过,其中三个使团除了贡礼还有美人进献,都与使节们一道下榻在驿馆,不太方便……"
  "……无妨,你们退下吧。"
  "是。"
  静寂的夜。迎宾驿馆。
  一道人影滑向树梢,正要往院中去。然而,飘散在风里的诡异气氛令他倏地定住了身形。
  他当下屏住呼吸。少顷,院子里沙沙的异动声传来。此间居然有不少身手不错的江湖人。为何?他皱眉。
  馆丞沿着回廊慢慢走近,驿夫在前面挑着灯笼。
  私语声飘了过来。
  "大人,您说易使要献给皇帝的是不是个绝色大美人啊,藏得这么好见都不让见。"
  "不让见是对的。因为像你这样的急色鬼太多。"
  "大人,瞧您说的。送给皇帝的美人谁敢碰啊。小人只是好奇。"
  "哼。"
  "大人。美人很好看吧。"
  "……我亦未曾见过。"
  "这……"
  "易使要卖个关子,他是客,我也不好扫了他的兴。"
  "哦,是了,他的手下可厉害。那天小六去送饭,一个不小心差点被他的护卫砍了。什么样的美人这么神秘啊。而且易使刚来的时候可没带美人……过了几天美人才到,嘿嘿,那架势好隆重。"
  "少说两句。你的话太多。"
  "呵呵,大人……"
  树上的人眯了眯眼睛,刚才在另两处暗中查探了进贡的美人,均无异常。没想到此处如此特别神秘……易使意欲何为?
  难道是……他又摇摇头,偏远小国,无怨无仇,怎么会呢……而易使……之前照过一面,他完全是很想与中原交好的意思,瞧他当时笑的那模样就知道了。
  思索片刻,他没有去院内而是轻轻弹向远处街道,消失在夜色里。
  太和殿。
  迎接九国来使的大典如期举行。
  殿前殿内文武百官依据品级肃然静立。殿内除了皇亲国戚就是皇帝的心腹重臣,包括刚刚受封的镇南王叶孤城。
  他身着雪银色的蟒袍,立在右首前排,微敛眼眸,神色平淡。重臣们虽久闻其大名,但大多是第一次见到他,不由不动声色地打量他起来。
  江湖和朝堂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不少朝堂上的臣子对江湖中人是不太看得上的。虽然忌惮于江湖不小的势力,朝廷与江湖大抵相安无事,有时还合作除患,但就算经办合作的官员里好些也怀着几分不屑,面上虽然客气,心中不免将其划为草莽流民一类。
  白云城在海务上的功劳有目共睹,但在某些自视甚高的士大夫看来,那个地方只是勉强不算化外之地而已。皇帝要封叶孤城为王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是天大的笑话。皇帝态度坚决或者说一意孤行地封了叶孤城后,这些人心里都有几分看笑话的意思。
  凭谁穿上件蟒袍就能成为王爷么?叶孤城虽有功劳,但从一介平民,或者说一城草莽的头摇身一变成为堂堂王爷,皇帝也不怕他一步登天闪了腰。
  听说此次大典叶孤城也会在,某些人心中就留了几分看好戏的心。倒是王尚书曾经很委婉地和皇帝提过,叶孤城既然已是王爷是否应补习些皇家礼仪?皇帝一愣后只是笑着说不必。王尚书也无法。他冒着被皇帝怒斥的风险忐忑提及此但好像皇帝并没有当回事。
  今日见到了传说中的白云城主,他一下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的确,他不必。
  他的气息平稳淡然,没有杀气涌动,没有寒风四溢,更没有传说中令人毛骨悚然的剑意。如今立在太和殿内的就是帝国的镇南王,雍容、沉静、贵不可言。雪银色的蟒袍上,锦色绣线织出的光华生生晃了人的眼。而他浑身自然天成的气派比这身衣服还要让人不敢直视。
  重臣们都是人精,看了几眼便默默地收回了目光。叶孤城似乎无意与人注目,但你却能在人群中第一眼看到他。和服饰无关,殿内不乏身着各样蟒袍,正宗皇室血统的公爵王爷。但那些人与他相比就正好描述了一个词,相形见绌。他在众人打量的目光下驰然静立,没有半点不适和惶惑,波澜不惊的神情,平淡甚至可算得上平和的气息,却让人不得不收起之前任何曾有的不恭和轻慢,这样隐隐然而无处不在的气势……重臣们心里几下就有了计较。叶孤城,绝不仅仅只是个剑客,或众人口中的白云城主……这么说来,皇帝倒是越来越深不可测了哪……
  典礼开始,各国使节自午门鱼贯而入,穿过太和门,来到太和殿广场。华美大气的紫禁城早就震撼了来使。当他们垂目屏气由典礼官引到太和殿前时,多数人已是气喘吁吁,微微冒汗。
  各国使节一一上前递交国书。内容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说仰慕中原上邦,请求通商往来等等。用词谦卑,格式冗长,皇帝开始听着还有几分兴趣,但没过多久就在心里叹气,怎么,这些使节都是王尚书亲自教出来的么?
  皇帝对这些冗长艰涩的东西从来很少耐心,但如今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听完,觉得自己千密一疏,怎么能让王尚书安排所有日程而不限定时间?眼下九个使团……他打心里觉得自己很悲惨。
  其实更悲惨的是大小官员,皇帝再怎么说也有地方坐着,而官员们,特别是品级不高的官员们还在外面大太阳下晒着哪。
  终于完了这节,然后就是使节们献上国礼。皇帝已经兴趣索然,淡声道:"各位使节远道而来,甚是辛苦。朕已备下薄酒,今晚设宴集英殿,邀请众使一聚,不醉不归。"
  使节们连忙低头称是。趁这个当口皇帝狠狠地瞪了王尚书一眼,快点,能简则简。
  王尚书对这个眼神自然很熟。他会意地给典礼官做了个手势,于是礼单宣读时只读了大项,特别注明的奇珍异宝。他也知道放在平时,皇帝早就不耐烦了,这小祖宗的脾气……虽然还能保持微笑,但指不定下一刻就爆发,赶紧了事才好。
  使节们本想在此时把别人比下去。听皇帝的语气似乎兴致不高,他们不由心中惴惴。
  当礼单报到进献的美人时,皇帝含义不明地笑了下。殿下的重臣们不由一抖。使节们低着头,不明所以。
  午门。
  各色服饰的异国人静立等候。
  他们身旁是几重沉甸甸的大木箱。
  按照规程,这些皇帝都要过目。
  王尚书领旨后出来,小声叮嘱主事只要将标记过的箱子送来殿前即可。
  典礼已近结束,对于使节们送上的国礼,皇帝只是看个热闹,形式地夸赞一下罢了。眼下不仅皇帝,文武百官对这个冗长的仪式也有点支撑不住。
  三辆马车徐徐驶来,在午门前停下。里面走下来三个头戴帷帽的人。
  使节们上前各自领着人随典礼官向太和殿走去。
  午门前的禁军不由暗地里互递了个眼神。这恐怕就是传闻中贺礼的一部分,美人。
作者有话要说:  

  ☆、美人

  美人,燕瘦环肥,各色美人,只要皇帝愿意可以揽尽天下春‘色。只是皇帝对这件事向来不那么上心,颇有点应付了事的意思。
  传闻,皇帝当年宠爱的贵妃娘娘是个绝色女子,一朝香消玉殒,皇帝为之神伤,念念不忘,所以之后的女子再也没有能入他眼的,不知这次的异国佳丽们会不会幸运一点。
  王尚书站在殿前望向午门方向,美人,诶……
  圣上刚才那一笑人精们就知道了意思。但这是来使的好意也是通常交好的方式之一,他没有理由回绝,但愿圣上别露出冷脸来,只要微笑收下就好,也不算什么难事吧。
  南洋使节们对吾皇知之甚少,否则也不会起这个点子……
  三位戴着帷帽的美人跟着使节往前走,走在最后的那位格外引人注目。
  个子比另两位高出大半个头,身姿挺拔,一袭白衣,被帷帽遮住了看不清容颜,但道路两旁的禁军都不由心生感叹,这个美人真特别。
  喜庆的日子居然穿个白的,哪个国家的美人,喜好如此特别?还是他们国家的风俗?一些人暗中腹诽。队列前排有个统领模样的人紧盯着远远走来的美人们,眼眸里精光闪动,略皱眉。
  白衣美人走得不紧不慢,比起前面两个美人的战战兢兢,面对声势浩大的卫兵阵列,雄伟壮丽的宫殿楼台,这位美人步履稳健,从容不迫得多。
  从午门到太和殿的路很长,中间要穿过太和门。美人娇弱自然走得不快。一炷香的工夫才走了不到四分的路,太和门还在前面。
  突然平地里一阵大风扬过。使节们不自觉地闭了下眼,睁开眼时都不由一愣。急风很烈,让人猝不及防,美人们的帷帽都被吹落在地,容颜一览无余。
  前头的两位美人显然有些惊慌。而在最后的白衣美人只是停下了脚步,一脸漠然。
  引路的典礼官发觉有异回过头,一瞬间汗如雨下。
  白皙的脸庞,沉静的眼眸,乌发以珠冠束起后又散落至腰;上挑的黑密眉毛,几分英气;自然勾起的唇角,带着些粉色的脸颊,又是几分娇媚。有几分娇媚也没什么,但问题是这个人,所谓的美人是个男子。他身着的白衣不是中原款式,掩上容颜一时瞧不出端倪,但开领的衣衫,雪白的颈子上明显的喉结,脸上几分媚意却依旧看得出与女子大不相同的分明轮廓……再怎么带着些娇媚惑人,他依旧是男人,毫无疑问。
  典礼官大骇,瞥向易国副使,贵国怎么给皇帝送了个男人?这……
  易国副使不见异色,依旧谦卑而恭敬的模样,似乎认为理应如此。典礼官怔了怔,眼珠子转了好几圈,难道……贵国的情趣格外不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