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骡行天下-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要还是便宜,装载量大,缺点是远航深海速度不如快船。南洋群岛间风浪并不大,沙船比快船要信价比高很多,60米的灰雁级装满了补给和工具材料。灰雁操作上不过十人而已,灰雁乙级当然也比原型要多很多设备和新技术。桅杆依然是拼接的,但是不能放下来,其它的风帆是中国式的硬帆,全部用轱辘来升降和调整姿态。舵也是可升降,也是用舵轮操作,这样整个船使用效率很高,费效比很高。每艘船除了船员外就是一个什的士兵,当然士兵也要帮忙做船工。

2千吨的沙船装满了密封在陶缸内的肉干、鱼干、粮食、食盐、辣椒酱、泡菜等等,当然为了在新亚岛上开拓,吴越把驯化的大象、犀牛、毛驴、水牛、紫山水牛、水豚也带了。吴越本来就有很多大象,各地的农场主们为了保护耕地大量捕杀大象犀牛。好在在杨晨毓和马艳丽这两个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干预下,捕杀改为驯化了。当然特别有野性的大象和犀牛依然被杀死,留下的都是性格温和,不容易受惊的。大象和犀牛主要为了在雨林中行进,在烂泥里,没有什么比大象和犀牛更好。对于很多小公象,自小就被阉割了,故而在群居中也不会闹市伤人,性格很是温顺。留种的公象都是特别选育的,体型稍小,性格温和的。士兵们不光要清洁船只还要伺候这些牲畜,当然被分到没有牲畜的船上那就舒服多了。不过和牲畜随行的将来都不用直接干活,而是指挥动物干活,故而也是有苦有乐。

在棉岛的达沃修整了整整一个月,一直在等天气的好转,一般来说,一个飓风过后要有十来天的空档。这点空隙足够到达新亚岛了,凌操和贺齐在达沃做最后的准备,士兵们也尽情放松。由于南下的途中还要建立一系列的岛屿补给站,蒋干作为少尉就被分配在沿途的海岛建立补给站。蒋干负责的小队自然不可能和一般的小队一样人数,而是加强,足足有300人的小队,当然有200人的棉岛奴军配给。这些棉岛奴军本来就是来自倭岛的渔民或沿海村民,故而驾船什么的还行。作为补给站不可能就这么上去,还携带了来自北方的逃奴和流民。逃奴和流民在吴越被活捉后,给胁迫南下定居海岛,当然也给他们自由,那就是回他们老家去。吴越接纳这么多的逃奴也不是没代价的,而是用香水和珍珠换取逃奴的奴籍。这次在沿途的海岛上准备安置一千五百人,沿途的海岛光士兵也不是这个事,有这些人安家会好多了。

来到棉岛,这些逃奴流民总算松口气,十来天的海途把各人的胃都倒空了。棉岛的定居者们也聚集达沃,把各家的出产拿来赶这个船队。军部的命令是,只要棉岛能提供合理质量保证的衣食,那么就在棉岛采购。藏阿和刘君两家也相伴来达沃把自家的物品售卖。从藏阿他们的农场到达沃已经修建了土路,当然没有吴越本土的石条大道好,不过也能通行。车子是六轮或八轮马车,这个是吕郡、棉郡的特色,由于南方雨季实在是烦人,道路过于泥泞,四轮马车通过这些建议道路很是吃力。故而有巧工根据吴越四轮车继续改进。在后车厢加上一对负重轮,以提高通行能力。当然还有的工匠干脆制作了八轮马车,当然和六轮不同,是后面两对负重轮加上前面两对转向轮,这个就比较高科技了。藏阿老婆潘巧是个闲不住的女人,心思活络,自然不能在马车上输给别家。他家的改进方案采用的是六轮的架构,但是后面两对负重轮每个边上再加上一个轮子,同时把轮子做宽加厚。就这么着十轮重型马车在泥泞的棉岛建议道路中诞生了。当然目前还很少人知道,就藏阿一家的邻居和刘君一家知道。看着藏阿家的车子好使,刘君他们家也搞了这么一辆。这么着,两辆十轮马车行驶在密林中的泥路上,现在的泥路已经被阉奴们铺上一层石子,要比以前好多了,但是刚刚下过雨的天气,路上还是积了很多小水塘。十轮马车那个又大又宽的轮子压过水塘也没发生原来时常有的那种陷住的烦恼。藏阿家比较富有,但是藏阿也是个守财铁公鸡,不舍得用家里的紫山马拉车,紫山马他还有打算,准备多搞些马驹卖呢。故而拉车的都是紫山水牛和紫山黄牛,这两种牛本来就是为肉食而培育的,体型也小,不能重负,当然得使唤很多牛了。藏阿他的车硬是套了十头牛,刘君家也套了六头牛加两匹马。车子出了一行水道,延伸到泥路的远方。棉岛人口少得可怜,故而两家只能边聊边赶车,路上居然没碰到什么人。

“唉,要是有个搭车的多好。”藏阿叹口气,在农场那里,人还算多,那里毕竟是天地和平原为主,有很多的人口,居住得稍远,但也能不时聚会。而密林中的道路这段干脆就没人居住,这里的地还留着呢。

“是啊,大哥他们也真是,干嘛不快点把这里的土地卖出啊。”刘君在后面的马车上高声回应着。

俩女主人都窝在藏阿的车子上,毕竟他家的车子牲畜多么,俩女人窃窃私语,小孩子在女奴的怀里安睡着。女奴们都给藏阿和刘君办了,当然现在还不富裕,不可能赎买奴籍,要等到时机成熟后再考虑这个事。反正孩子们都先挂在自家的婆娘的名下。吴越对南方管束没有本土那么严格,故而也是睁眼闭眼。车子上自然是装满了碾磨好的豆粉和米粉,还有咸肉干之类的,这里天气热,故而咸肉干不怎么好使。车子后面还牵着水豚和猪。水豚和猪都是鼻子里打孔给穿上竹签子,用绳子绑在车身后的栏杆上。

蒋干看着早来的人群,自己带了两个什采购东西。草料也是缺得紧。这里的鲜草多,但是牲畜光吃鲜草可不好,容易患病。蒋干老远看到奇怪的马车,其它的马车都见识过了,这下来了俩马车倒是新奇,仔细数了下,有十个轮子,主人好玩,还在每边备了一个备用车轮。不由走过去看热闹,顺便也是看看能有什么买的,“这位大哥,请问您马车上的货物卖么?”

藏阿一看生意来了,“这位军哥,卖啊。您要什么?”

潘巧笑眯眯看着蒋干,“小哥,您怕是也想立功来南洋定居吧?有什么的可以和您哥哥和嫂子说说,要是没婆娘的话,咱给您介绍个。”

“谢过嫂子,在下结婚了。确实是想在南洋闯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故而从军来南洋呢。”蒋干也想和这些老移民谈谈,毕竟自己对这里一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来,让弟兄们都过来,咱这里有上好的甘蔗酒和肉干呢。”藏阿大方取出甘蔗酒和肉干。潘巧也帮着拿出了很多竹筒,甘蔗酒是葡萄汁和甘蔗汁混着发酵而成的,藏阿家的是用发酵好的再蒸馏一回,把蒸馏过的和原酒混着密封而成。纯蒸馏的这里的人不喜欢,毕竟天气炎热,也没多少人喜欢喝高度酒,发酵的原酒味道是好,但藏阿不满意,他还是喜欢吴越的烧酒。所以就折中出了这种有点辣口味道浓郁的甘蔗酒。

潘巧帮蒋干满上一个竹筒,“来,大兄弟着酒味道可好呢。要说咱这里吧,天气到也没吴越夏天那么毒辣辣的热,当然也不可能冷了,反正一年四季都是这么个天气。要说就是雨水多和雨水少的区别。”

“大嫂说的是啊,咱这里一年你想种什么有什么,一点也不怕耽误农时呢。”刘君偷懒,自然不喜欢按时种粮食,要说他最喜欢的就是都种草呢。

“别听我当家的,他就瞎说,种什么的还是有讲究的。虽说都能出产,但是产量和味道上差好远。”关莲狠狠戳了下刘君脑袋。

一大帮大兵们好久没看到这么风骚成熟美女了,都像苍蝇一般哄着围了过来喝酒吃肉。不过大家都有各自打算,毕竟南进军队中的军人大部分都是想在南方立功获得封地的,要是有了自己的农场,也说上这么一房媳妇的话,那个生活就美了。

=====

蒋干在达沃采购了足够的物品,当然还认了个大哥大嫂,就是藏阿和潘巧。这对夫妇拿出了足够他们一个小队吃三月的粮食和肉干,当然作为交换,他们也必须给来达沃的补给船预备好物品。干草也解决了,藏阿和刘君家的草料足够多,他俩也把大部分苜蓿和豆科在七八分熟时收割上来晾干卖给南进军团。当然收获不是他俩家,很多棉郡的移民尤其是老兵们都给了订单。

沿途的海岛选择有高山和海湾的地方歇脚和建立补给站。部队也划了足够的土地建立军营和农场。当然移民们也给安置在这些荒岛上。岛上的野人们当然是一一清除。某随军史官记载如下。

在主神的指引下我们到了蒋干群岛,月夜登上张三小岛,尽屠岛民,哭声震天,天为之雨。当然实际情况没那么夸张,岛民们给集中起来,男的就地阉割掉了,女的直接分给别的岛上的移民。作为军队对移民的强制长期免息贷款,作为补偿,十年内每个成年女子必须归还一个男孩和一头猪,其它的归自己。这个也是将来军队执行长期南进南方开发的人力资源。移民们没什么意见,给分了地,也给分了女人,还能怎样?种子也是在棉郡购买的,主要还是种植牧草和各类豆子。蒋干群岛虽说在雨水充裕的地方,可有些小岛就是出海面的火山口,不能居住的。能居住的岛屿大部分也有火山,虽说土地肥沃,但是种植水稻什么现在还不成熟。故而最为简单,全部作为牧场。作为前进的据点,这里也放养了从吴越带来的鹅、水豚、鹿猪、驴子、牛,作为补给点也足够了。倒是有些移民念念不忘故乡,种植了大量的小米和高粱。

蒋干准备把新亚岛西北峡角作为蒋干群岛补给站总部,毕竟群岛上条件不怎么好。在蒋干群岛最大的岛蒋干岛上等着凌操和贺齐来商议怎么南进开拓那个峡角。凌操和贺齐在达沃修整了足足一个月后,在来自吴越的女奴船只到达第三天即刻南进蒋干岛。足足有有数千人之多,看来中原越来越乱了。这些都是汉女,当然是分给士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