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骡行天下-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是两轮的,大王的车主要连接部分都是青铜做的,用大骡拉,十分威武。只是现在道路不太好,只能在谷里拉着视察,宁波港的马车厂也要

开工了,到时候,买个比这辆还要大,还要高级的来迎娶刀凤。马车上的人看到一个穿南方蛮夷衣服的人在路边观望,就让驭手停下马车,一

行人过来查询蛮夷身份。“我王是百越虞越王,我是虞越王派遣来大汉朝觐的付使。”项勃英恭谨地回道。这个在人家地盘上,孙子还是要作

的。“我是东莱郡守,既然尔不远万里来朝觐我皇。那么做主人的怎么能让客人不受招待就离开呢?”太守邀请道。项勃英立马把随身奴隶打

法去把刀回势一起叫来,毕竟刀回势才是正使。

席间,三次添酒后,太守进入话题,“我郡穷弊,万望勿要下视。”“怎么会呢,您的府上比我山越所有酋长屋蓬加在一起还要阔气。

”刀回势装嫩还是不错的。话归正传,“我虞越荒蛮,最缺人来开垦种植,唉,我王为此不远千里到海岛搜罗土著,可惜人也没有得到多少。

”刀回势瞎编着。“哦,那你王是否愿意出钱来买奴仆呢?”太守有兴趣了。“我王也是有这个意思的,可惜虞越并无出产,最多是鱼鲜

之类,哪里换得了奴仆?”刀回势继续哭穷。“我们不是有珍珠和象牙么?”项勃英也开始装傻。“珍珠是有啊,那个能换会天朝的奴仆

么?”刀回势反驳道。“哈哈,没关系,要是信得过我,可以让我来帮你们山越的忙。”太守也不多想,只想如何赚钱。这年代玩欲擒故纵

是不行的,人的命都今天不知明天的,能定下一定要立即拍板,到明天有什么变故也说不清楚。在谈及价钱时,刀回势取出一粒样品问可以换

多少奴仆,会不会种田无所谓,胡人奴隶也要。太守开价一粒换一个男人、一个女子加俩小孩。行,就这么办吧。连夜让杨康和太守家的管

事联系交易事项,同时也在东莱买下几艘大船,准备运送奴隶南下。当然胡人奴隶是汉奴的一半价格,还有就是东莱太守也接受粮食交易,这

个是在吃过刀回势回请的筵席后,对配好的面粉也有了兴趣,比之小米单一吃法要好多了。尽管青州良田多,但架不住人口也多,况且山越愿

意以到货交易,而不是要买方运输。这个价钱算下来不比小米贵多少。在杨晨毓大力推广两季轮作、精耕细作和牲畜农具的加入,一个男奴可

以伺候20…40亩田地,粮食是亩产1吨(虞越制度,看前章,约等于虞越优质油菜籽3亿粒,合现代0。3吨。以后单位一律用虞越制度,不再解释

)。粮食的高产也需要寻求出路,卖不出去对虞越的粮食生产会产生不利影响。官府收税主要还是以粮食收购,要是加工好出口换回需要的奴

隶什么,对粮食也是一种好的出路。总比烂在粮仓里好啊。

章 二十一 逆河考察

来的这个时代的河水口,天水明显有二色。淡浑黄的河水把老远湛蓝海水染成灰黄。陆地边是一望无际的蒹葭,当然也可以说是芦苇。这

个季节绿色的叶子成一道布幔,把整个河口这一带围住。白色的水鸟在芦苇从和天海间来回奔忙,当然更高处都是一行行北归的大雁天鹅之类

,远行的鸟儿在这里稍作停留休息。在河口边的泥滩上有人光脚把衣裳撩起高高系在腰间,在用简单的木片挑拣蛏子、牡蛎、海虹等等贝类。

身后的柳条框放在木片滑板上,系在腰间随主人一起移动。白白的遮羞布被泥水溅得灰黄斑驳。“陈船长,我们喝酒正好要点小菜,不如让人

去换些海物下酒。”

“诺,那刀使要多少下酒?”陈析回道。“都换了来吧,分给船工一起吃。”刀回势大方一把。

“只是这类东西要在清水里养着才能吃,否则全是泥沙,硶嘴硌得慌。”陈析解释着。这类海鲜和鱼虾截然不同,要先养干净才行。“王

二,你带人乘后面的小舟去和那赶海人换海货,刀使都要了,不过机灵点,不要吃亏。把面粉和钱都带上,看哪个合算换哪个。”陈析船长发

下话,让自己的接班人王二去跑差,同时也是给机会让王二能露露脸,先混个脸熟,等有机会给提升一把。

王二带人从货舱里搬了二袋1石的鹰嘴豆和玉米混合面粉,也向杨康要了1贯钱,带了四个奴隶船工一起到小船上。小船也就是最早在谷里做

的那批船,后来由越商杨康卖给山越,山越叛乱后,又给杨晨毓搞回来。这次远行,杨晨毓为了安全,在这个大沙船后系上两条,以防不测。

王二解开竹索,命令奴隶摇橹过去,两人一对,俩奴隶一对赤脚对面而立,各执橹柄一段,相错一尺多点,在橹上各自系上一条棕绳,还绕在

手上一圈,棕绳系在船板上,然后再调整位置,开始摇橹。俩人配合无间,一人向前,一人后仰,互相牵制,省力省工。在四人两对橹摇动下

,船很快远离了沙船。王二怎赤脚站在船头上,双手持长竹竿,竹竿前有铁钩,类似于戈,但更加弯。忽而在左侧一竿子插到底,人几乎倒在

船上,但身子在向后走,又起身后回转右侧继续撑船。有橹的船在配合好的人手上很快就可以到岸了。“停。”王二大喊一声,随着船顺着波

涛要靠岸一刹那,王二把竹竿狠狠插在泥滩里,很快竹竿没入一半以上。船也借力,搁在岸上,王二扔下一个石锭,石锭有铁链和船上的木架

连着。王二脱了裤子跳下船,双脚全部陷在泥里,艰难行进着。“老哥,框里海味可换不。”老远就向赶海的人嚷嚷。“换啊,怎么会不换

呢?自家也吃不了啊。”赶海人中一个老头回着。“大家拢过来,把海货放一起给这位小哥估估价。”齐鲁大地在商业方面也是蛮有意思的,

出了老孔家不言商的儒圣,但老百姓似乎更加愿意种种田,空闲时做些小买卖来贴补家用。并不受国家轻商政策的影响,照样捞鱼、煮盐来换

取各地财货流通于齐地。看着满满三框泥螺、蛏子、海螺、海虹、梭子蟹、七星蟹还有濑尿虾等等,甚至还有被海潮冲入浅水塘里的明虾,“

这样吧,一起拿去的话,算500钱吧。”“这个啊,要两石多粮食了,是不是太贵了。”王二盘算是否用粮食换。“要不我给你粮食可好?”

“好啊,要是你有粮食的话,就换粮食吧,说好细粮2石,不能再少了。”老头一口断下价格。“那老哥过来看看我船上的粮食可好?”王二

再次询问下。老头随着王二上了船,看了看,捧了一把面粉闻一闻,又舔了下,“这个是什么粮食,我一辈子也没见过。”“这是我虞越

出的鹰嘴豆和玉米粉,可作饼食。而且是不带壳的,那样算下来你要合算好多。”王二看来也是一个奸商的料,豆子和玉米哪来的谷壳?“

那好吧,就这两袋换吧。”老头不放心把两袋都用手试试分量。“你们把爬犁牵过来,小牛,你再去折些芦苇来。”很快在几个小年轻帮忙下

,海鲜给倒到船上,然后在爬犁的木板上铺了几层芦苇,一行赶海人拉着面粉离开了。

很快王二用力撑船,四个奴隶也下船推,很快船又下水了。只不久小船又回到沙船边上,系好棕绳后,王二让大船上再下几个奴隶,把海鲜

分拣下,主要是有泥的装在框里直接在混混的海水里清洗,再浸入清水里。

“陈船长,一共换去两袋面粉。”王二向陈析汇报着。“唔,也行,反正这个面粉也便宜。大王给我们的价格是150钱一石,也好。”陈析

在计算亏不亏。汉代正常年岁粮食是很便宜的,不过成本和市价又是两回事。市价的话,这么好的精粮没有300…350钱拿不下来。陈析也没有商

人觉悟,觉得虞越的粮食便宜得基本和中原的粗粮一个价了,换点好吃的也没什么不好。

沙船继续牵着两条小船向上逆行,还好有东风帮忙,否则逆流上的话,船奴们有得苦了。河口进出的船只还互相打招呼。由于陈析的船是考

察后世的沙船做的,有水密隔舱,有五帆能逆风逆水而行,有升降舵,保留船橹,使得船速也比其它船只快好多,缺点是稳定性不好,只能做

地比较宽,当然内河里没什么事的。在晚上靠在河水北岸的乐陵国一边,在河边有个村子。大家也就向村民们借宿了。毕竟这么些天下来,还

是陆地上睡得舒服。村子还不错,都是芦苇糊泥墙,房顶是木梁上架木架铺芦苇,在芦苇上再铺柴草。房间里是木板地板,要拖鞋进的。这个

和虞越最新在首府句章里新造的房子很不同,句章房子都是石头做的墙,地板也是空心石条地。这个主要还是放火,连虞越王府屋顶也是片石

的。由于是河水下游,房内比较潮。刀回势住在本村一何性大户人家,房子是和其它人家一般的,只是家里还养马、牛等大牲畜,大概是自家

田地比较多。“何老,你家田地也是靠近在这里么?”刀回势现在开始摸底了。“是啊,我家也是到这里不过2代,主要是老家田地由族长占

了,只能来这里芦苇荡里开田地活命。平时还下海捕鱼作鱼鲞卖到州府换些牲畜农具和布匹。这里的田地瘠薄,几乎是吃不饱,还好有鱼货来

换取不足。”平时大概老头难得有人来听其光荣家世,讲起来更加卖力,刀回势也不打断,“我老父来这里时,到处是滩涂,地里洒下种子只

能出草。到我小时候还是吃不饱,当然后来雨水多了,引河水漫灌几十年,才能一亩地打1石粮食。”何老唏嘘不已,“我老父心眼活络,咬牙

用换鱼货十来年的积存换回小牛、小马,还有养羊、养猪,才翻身的。开始时人和牲畜吃得一样啊,有时候为了不饿着牲畜,给牲畜吃粗粮,

人吃芦苇根才熬过来的。”老头挺光荣的。“老丈,你家真是开天辟地之力啊!”刀回势拍拍小马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