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醉卧美人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醉卧美人膝-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掀开帘进了里间,便见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一身家常打扮,不施脂粉,却别有一番风韵。

    宝玉是来探望病人的,可是薛宝钗的样子实在不像生病,只能好奇的问道:“姐姐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好几天没见你过老祖宗那边儿了。”

    宝钗说道:“我已经好了,正想着明儿个过去给老太太请安呢。你快坐。莺儿,上茶。”

    宝玉在炕沿上坐下,只见宝钗盯着他的脖子看,不禁诧异道:“怎么了?”

    宝钗说道:“成天听人说起你的玉,我还是第一次瞧见呢。”

    宝玉对这块通灵宝玉没什么感觉,平日里贾母和王夫人都很看重,他这才勉为其难的戴着显摆。只要一出门,他就将玉藏起来了。

    说实话,这块玉个头不小,说是出生时嘴里含的,宝玉觉得除非贾宝玉出生时长了张血盆大口,不然绝对含不下。

    宝钗对这块神乎其神的宝贝可是珍重万分,托在手心里,细细观赏着。

    这玉如麻雀蛋般大小,璨若明霞,莹润如酥,天生成五色花纹,上面有小如蝇头的篆字。宝钗定睛一看,只见正面刻着“通灵宝玉”四字;还有两行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刻了三行字:“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宝钗一边看着,一边轻声念了出来。

    莺儿在一边说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金锁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呢。”

    宝玉自然知道薛宝钗金锁上刻得是什么,可倒了这会儿,他也只能装糊涂了。“姐姐金锁上刻着什么字?”

    宝钗上次虽然做好了心里准备,但是当着宝玉的面,她还是略有几分羞涩。忙道:“别听莺儿胡说,没什么字。”

    莺儿出去倒茶时,便得到了薛姨妈的暗示,这会儿不等宝钗吩咐,便说道:“姑娘的金锁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上面刻了八个字,正面是“不离不弃”,反面是“芳龄永继”。

    宝玉笑道:“芳龄永继,当真是好寓意啊。”其他的话,他可不会多说,万一让薛大姑娘误会了,他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为了不继续这个让人尴尬的话题,宝玉笑问道:“宝姐姐,你生病了也没有看太医,吃药了吗?”

    宝钗说道:“我也没什么特殊的病症,不过是旧病复发了,静养几天。”

    宝玉故作关心地问道:“宝姐姐到底是什么病根儿咱们府里认识好几个太医,要是感觉不舒服,就找个太医过来瞧瞧。”

    宝钗笑道:“我这病啊,也不知请了多少大夫,吃了多少药,花了多少银子,只是不见效。后来多亏了一个癫和尚,说我这病是从胎里带的一股热毒。他给了个仙方,又给了一包药末为引子,异香异香的。他说发病时吃一丸就好,倒真效验。那癫和尚说,这叫‘冷香丸’。”

    宝玉奇道:“仙方?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宝姐姐,这仙方是用什么药制成的?”

    宝钗看宝玉有兴趣听,便也不厌其烦的说了起来:“这冷香丸是将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花蕊各十二两研末,并用同年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各十二钱加蜂蜜、白糖等调和,制作成龙眼大丸药,放入器皿中埋于花树根下。发病时,用黄柏十二分煎汤送服一丸即可。”

    “好繁琐啊。宝姐姐,你有现成的丸药吗?能不能送我一颗?”

    宝玉眨巴着眼睛,盯着宝钗,恨不得她立刻答应了。

    宝钗奇道:“我这药也只是治疗我的病症,你要来做什么?”

    宝玉央求道:“好姐姐,我没见过嘛,你就送我一粒吧。”

    宝钗被宝玉缠的没法子,只能让莺儿取了一粒过来。宝玉将它放到荷包中,珍而重之的藏了起来。

 第四十七章

    宝钗见状,正想接着说什么,却见黛玉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宝玉看到黛玉外罩一件大红羽缎褂子,便问道:“林妹妹,外面下雪了吗”

    黛玉还未回答,便听跟着她的婆子们说道:“宝二爷,都下了半天了。”

    宝玉对黛玉的身体一向看重,扶着她坐下,关心的问道:“林妹妹,天气寒凉,我让袭人送过去的药膳,你可用了?”

    黛玉点点头:“今儿早晨喝了一碗汤汁,感觉身上热热的,也不知是用什么东西制成的。”

    宝钗对宝玉如此关心黛玉有些吃味,闻听此言后,不由得打岔问道:“可是那个药膳房里卖的药膳吗?”

    宝玉笑道:“可不是。那里面的东西贵的没边儿,可是还真的挺有效果的。林妹妹近来很少咳嗽了。”

    宝钗眼珠微转,笑说道:“妈妈前些日子有些畏寒,不知吃这药膳是否有效?”

    宝玉说道:“宝姐姐,大哥哥日日出去,让他给姨妈买些回来。有没有效果,吃吃看不就知道了?”

    薛姨妈正让人摆了几样细巧果子,让他们吃茶。听宝玉如此说,忙道:“我是因为天气冷,觉得凉,哪里就是畏寒了?”

    宝玉笑道:“姨妈,那处的药膳确实挺不错的。老太太,太太用了都说好。咱们这样的人家,什么没吃过,什么没见过?如今不过是图个身子骨儿强健,这是多少银子都买不来的。”

    宝玉的话说得薛姨妈很是心动,王夫人的为人她清楚的很,若是没有效果,哪里肯花那些个冤枉银子?

    这会儿听了宝玉的话,薛姨妈便道:“那等蟠儿回来,我也让他出去给我买些来用。”

    宝玉,黛玉和宝钗说笑了一会儿,在薛姨妈这里吃了饭,喝了茶,方才离开。

    日子一天天过去,没多久,便听说东府的蓉大奶奶抱病在床,好多太医都看了,药也吃了不少,就是不见好。

    宝玉思索着,秦可卿应该是命不久矣了。

    果然在宁国府太爷贾敬生辰之后,秦可卿便香消玉陨了。

    那一日宝玉睡梦中只听有人在耳边骂道:“臭小子,瞧不上我的可卿妹妹,倒想染指我家小弟,今儿个不让你尝尝噬心之痛,实在是有负我的圣明。”

    宝玉恍惚惊醒,看看天色还早,想着应该是梦魇了。正想再睡一会儿,便听袭人说道:“二爷,东府蓉大奶奶殁了。”

    宝玉听闻此言,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哇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

    袭人大惊失色,忙过来扶他。

    宝玉想着梦里面似乎是警幻仙子的声音,顿时没好气的说道:“不要紧,我这是急火攻心,血不归经。歇会儿就好了。”

    心中则暗暗腹诽:不是说天上的仙子都是无喜无悲的吗?这警幻仙子还要专门过来捉弄我一回,实在是太小心眼了。

    转瞬想起秦可卿,不由暗叹口气。

    生为皇室贵女,本应该享尽荣华,谁知父亲谋反而死,不得不隐姓埋名。嫁入荣国府后,更是在贾珍贾蓉父子间辗转,现如今一条命更是成就了元春的封妃梦。

    纵观金陵十二钗,秦可卿算得上是最可怜之人了。

    换好衣服,宝玉前往宁国府。只见宁国府此时府门大开,哭声震天。宝玉来到灵堂应景的哭了一场,见过尤氏,又见了贾珍。

    古人早婚,贾珍这时也不过三十多岁。继承了贾家人的好相貌,只看外表当真是仪表堂堂。

    只可惜这会儿贾珍哭得泪人一般,贾宝玉实在是无语。儿媳妇死了,你儿子贾蓉还没怎么着呢,你到比死了亲爹还伤心,这能不让人想歪了吗?

    不一会儿,秦业、秦钟并尤氏的亲眷也赶来了。贾珍派人陪客,又派人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择日,择准停灵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请一百零八位和尚拜大悲忏,请四十九位道士打十九天解冤洗孽醮。停灵于会芳园中,请五十位高僧、五十位高道按七做好事。

    只有贾敬觉得自己快要得道成仙,孙媳妇死了也不愿回来,以免沾染红尘。

    为了给秦可卿寻一副最好的棺木,薛蟠将义忠亲王当年订的樯木都拿了出来。

    宝玉看着贾政劝贾珍不可用这种木料,太过于贵重,不由得感慨事事之奇。

    义忠亲王也就是前太子没能享受到的棺木,此刻到给了女儿秦可卿享用,莫非一啄一饮,必有前因?

    一切都按照贾珍的安排进行,谁知恰在这时尤氏抱病,无奈何之下,贾珍拉下老脸来,请求王熙凤帮着操办丧事。

    王熙凤素日最喜揽事;好卖弄才干;得了这么个大展身手的机会,自然是求之不得。

    到了送殡之日,

    送殡的官员和家眷相继赶来,公、侯、伯、子、男与公子王孙云集,各种轿、车不下百余乘,连前面的仪仗,浩浩荡荡,队伍摆了三四里长。

    宝玉看着这盛大的场面,不由得苦笑。

    宁国府荣国府莫非都是瞎子不成?宁国府一个孙媳妇死了,能得到这么大的排场?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贾母去世,怕是也不过如此吧。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宁国府偷取废太子之女的事情,怕是已经在权贵中传开了吧。

    可笑这一大群人还不自觉,心满意足的享受着这种逾矩的待遇。

    正想着心事儿,突然听得宁府开路的人报称北静王过来路祭。

    贾珍大惊,忙命停下,同贾赦、贾政三人赶上前,用国礼与北静王相见。

    水溶在轿内答礼,仍以世交称呼接待。

    说了几句话,水溶便问道:“哪一位是衔玉而生的公子?我早想见他,何不请来?”

    贾政忙退下,命宝玉换了衣裳去拜见。

    宝玉苦笑,他并不想见这些皇亲国戚,谁知道偏偏躲不过。

    走到北静王轿前,宝玉行礼叩拜。抬头时,确实有些无语。

    要不是喜欢拿棍子打人的贾政就在身边,宝玉恨不得抓着水溶的衣襟大呼:“怎么是你小子。”

 第四十八章

    眼前的水溶不是别人,正是被宝玉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