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锦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锦玉-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如海脸上带着几分怒色:“一个五品龙禁尉的妻子丧事倒是这般的张扬,二府的人都穿麻戴孝,不知道的还以为死的哪个呢!这种亲戚我们林府高攀不起,日后也不许你与宁国府走动,免得累了名声。”林如海越想越气,以往便知道宁国府是个不着调的,却不想是这般的荒唐,一个小辈去了,哪里能劳动二府的人穿麻戴孝,今儿的早朝,他与王子腾皆是被狠狠的嘲笑了一番,就差指着他的鼻子说看看你修下的是门什么样的亲戚了。

  “父亲莫要恼,那宁国府与咱们又没有关系,便是在荒唐,人们也只会说他宁国府。”林黛玉柔声劝道,捧了一杯递到林如海的手中,又对林锦玉使了一个眼色。

  林锦玉呵呵一笑,附和林黛玉的话道:“妹妹说的极是,父亲何须因这点子事恼呢!我今儿从先生那回来,倒是听说蓉儿媳妇出丧北静郡王到场了。”到现在,林锦玉也没有闹明白这北静郡王是如何想的,你说一个外姓王,不安分守己的守着你那一亩三分地,没事招摇个什么,感情是怕万岁爷不惦记着你怎么着,见过自己找死的,还真没见过这么着急给自己寻死路的。

  “你倒是知道个一清二楚。”林如海轻哼一声:“你对此事是如何看待的?”

  林锦玉一笑:“听说北静王府与贾家是世交,想来这一次也是因为情意而亲自哀悼吊唁,怪不得人都道北静郡王是个礼贤下士的贤王呢!”

  “贤王?”林如海淡淡一笑,看了一眼林锦玉,问道:“你觉得北静郡王是贤王?”

  林锦玉挑了下眉:“万岁爷若说北静郡王是贤王他自然便是,这贤王的美名也只能万岁爷金口赞誉。”

  林如海嘴角一勾,点了点头:“没错,你须谨记想万岁爷所想才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旁的虚名,皆是空谈,北静郡王可有才之名,却不能有贤之讳,你与他却是不同,为臣者须做圣上眼中的能臣,百姓眼中的贤臣。”

  “孩儿谨记父亲教诲。”林锦玉恭敬的说道,林如海的每一言一语都皆有深意,他为官多年,自然不是自己的纸上谈兵能相比的。

  林如海极满意林锦玉的受教,一个人若是听不进去他人的进言,便是有在大的才华也难成大事,更何况,有才者不一定是能者,当今万岁虽然注重有才之士,可却更看重一个人的能力,锦玉如今还欠磨练,在过个几年,绝非今昔可比。

  因林锦玉的受教,林如海的心情好上了几分,转而看向林黛玉,细细询问道:“这几日打理府里的事务可还顺手?有什么事只管吩咐管事婆子,莫要事事亲为,再者燕窝可有日日服用?虽说现下天气已渐暖,可你身子一向畏寒,万万不可断了那些药品。”

  “父亲不用担心我,您只管看顾好哥哥便是了,哥哥马上就要参加会试了,到时候一举夺魁,耀我林家门楣,岂不是让人生羡。”林黛玉轻笑着说道,头微微一侧,娇美的小脸因笑展出二个娇俏的梨涡,极是惹人怜爱。

  林如海见黛玉笑的天真,不由一叹,玉儿明年便要及笄,便是他想留又能留几年,他的一双儿女,若说他对锦玉是即以厚望故而严厉,那对玉儿便是宠腻至极,生怕她受一点的委屈,可嫁为人妇后,他又该如何保护这个娇养而大的女儿?林如海一想到日后林黛玉的归宿,便轻蹙着眉宇,不知该为她选一个何样的夫婿,在他眼中,世间的男儿皆配不上他这个冰雪聪颖的女儿。

  “父亲何故而叹?”林黛玉不解的问道,心道,难不成父亲是担心哥哥不能一举夺魁?在她看来,父亲完全是杞人忧天,依哥哥之才,必然会金榜题名,不得不说,林黛玉对林锦玉极有信心,在她的心目中,世间的男儿皆抵不上林锦玉一二。

  “无事,只是有些感慨罢了。”事关林黛玉姻缘之事,林如海自是不能当着黛玉的面提起。

  林黛玉红唇微扬,笑吟吟的说道:“父亲莫要欺我,您只怕是担心哥哥吧!依我只见,父亲很不必操心,哥哥苦读多年,又拜得当代大儒为师,今科必会高中。”

  “你倒是对锦玉极有信心。”林如海挑着眉。

  林黛玉点着头,一本正经的说道:“哥哥之才自是不必说的,往日里父亲不也总是赞哥哥之聪慧嘛!且哥哥自幼便有过目不忘之才,更是享誉江南的少年解元,若不是父亲担心哥哥太早入仕被名声所累,当年哥哥未曾不会金榜题名。”林黛玉虽是娇养在闺中的女儿,可林如海与林锦玉素来不喜约束于她,虽说性子有些天真,可见识却是不凡的。

  林如海点着头,对林锦玉道:“你妹妹都知道的道理,想来你也是明白的,这些话我早与你说过,如今便不在老话从提,这一次会试你也不要有太大的负担,若是成绩不好,便在苦心学习六年,你年纪尚幼,六年的时间也是等得的。”林如海其实想拿那些苦读几十年未曾中举的人来激励林锦玉,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他虽然佩服那些人的毅力,却不希望锦玉同他们一般,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望子成龙自然是他的心愿。

  “是,父亲。”林锦玉应声而道,笑容甚是谦逊,可眼中的野心与自信却是如何也掩盖不住,因为今科状元之位他势在必得,蛰伏六年,这一天实在是让他等的太久了。

  第 23 章

  三月初九,三年一度的会试终于在京城拉开了帷幕,而林锦玉真正的见识到了科举的吸引力。

  上千名学子皆等在贡院大门外,年龄从自己这般到七十岁的老翁,排在他前面的是一六十多岁的老先生,嘴里嘟囔着什么,似乎是在背书,在一看那老先生微微颤颤的手,林锦玉真怀疑他能不能握的稳笔。

  等贡院的大门一开,从里面涌出了几十个士兵,开对学子们进行检查,林锦玉过了搜检,就听见士兵厉喝一声,在一瞧,自己后面的一个学子身子不停的发抖,竟是从他身上搜出了一些小纸团来。

  林锦玉摇了摇头,倒不是为这位惋惜,是叹他的愚蠢,难不成他不知道在考场前都要进行搜检的?竟然用这么白痴的方法来作弊。

  来到自己的考间,林锦玉等待着分发考卷,时间一到,考卷准时的分发在了桌案上,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第二场,次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第三场也是最后一题林锦玉看了却是一愣,前二道考题自然是离不开四书、五经,可最后一道考题却难人寻味,论安邦平天下。

  林锦玉沉思许久,而后提笔写道:治国策,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则天下安邦可平天下……

  满意的写下最后一笔,林锦玉待试卷干了以后放回卷筒中,只等申时一到,由礼部小吏收取卷筒。

  林锦玉听着随着考卷被收走传来的阵阵撕心裂肺的痛哭与哀嚎,心里不免觉得恶寒,以往只当关于科考的传闻是夸大其辞,如今见过了他们,才知道这些传言并不夸张,这科举当真是汇聚了人间百态,嘻笑怒骂皆在其中。

  出了贡院,外面依旧是人山人海,前来接人的马车从东头排到了南头,让人一眼望不到边。

  吉祥赶来林锦玉的身边,便要搀着他上马车,林锦玉就着吉祥的手登上了马车,当年乡试后他便一直有意的锻炼身体,却不想这会试到底是太难熬了,他自小娇生惯养长大,当真是受不得那种环境,林锦玉挑起车帘一瞧,便是一笑,才知如他这般还算是好的。

  回了林府,林锦玉刚一进花厅,林管家便迎了上前,手里捧着温热的茶,林锦玉一手接过,连喝了几杯,又吃了几口早先备下的香甜软糯点心,这才缓过那股劲来。

  乡试时因林黛玉不曾在家,自然是不知道科举回来是这般模样,当下吓了一跳,又见林锦玉连喝了几杯茶又连吃了几快点心,好像几日没有进食一般,忙说道:“可慢些,别积了食。”又吩咐丫鬟道:“让人上一碗山楂羹来。”

  林锦玉摆了下手,出声道:“不用,在端几碟小点来就行。”

  “像个什么样子,不时不食,你都忘记了吗?”林如海轻哼一声,从外院走来,进屋就走皱眉看着林锦玉坐没坐样的姿态,冷哼一声。

  林锦玉赶紧起身见礼,颇为委屈的说道:“孩儿这几日在考场里实在是难熬得很。”

  林如海手微微一抬,示意林锦玉坐下说话,自己的儿子林如海当然了解,他一贯都是个吃不得苦的,虽说自己在课业上对他甚是严厉,可在吃穿用度上却也是极纵容的,现在想来,未尝不是一件错事,把一个好好的男儿教导的如女儿家一般的娇贵,实在是失了气度,想自己还总觉得贾家把儿孙惯的不成个样子,锦玉又何尝不是被自己娇惯的吃不得一点苦。

  “学子们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莫以为你在会试走了一遭就松懈下来,不管成绩如此,你且不可骄傲,便是未中,你也不可气馁,更需静下心来为苦读。”林如海沉声嘱咐道,可他的心未尝不是高高提起。

  “是。”林锦玉自然不敢在林如海面前大放厥词,哪怕他对此次会试极有信心。

  林黛玉见林锦玉挨了训,不免有些心疼,忙开口转移话题道:“哥哥对于这次会试可有把握?不知道试题难不难?”

  林锦玉一笑:“倒是有几分把握,只是不知答卷合不合几位考官的心思。”考官们也是凡人,自然是有偏好,便是林如海任副主考官那一年,喜欢的也不是文笔咄咄逼人的答卷。

  林如海点了下头,确实是如此:“晚上你且把答卷抄出来我过目一下,先生那你亲自送去一份。”林如海知道周先生必然也是想知道锦玉是如何答的试卷,一早周先生便打发人来嘱咐了几遍。

  “孩儿知道。”林锦玉轻应一声,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