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秦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风秦楚-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龙应奎的法坛设在后殿前的拜月台上。他在那里拜祝、祭祀、用法水(口巽)之、焚符、念固剑咒语,四十九个半裸女子,侍立在这月台四周。他必须要静心致志,将剑固住,如有一步不慎,此剑则会化入黄土,那就再也不可复追了。这种剑遁是常事,十有八九起剑之人,都是这个结果。法台上有一剑架,只等取出工布王剑,便将此剑置于此剑架上。然后捧至前露台,在那里举行祭剑仪式。到时,故齐王主田悯和剑侠飘零子北门晨风将被捆在前露台东边行刑柱上,等待祭剑。前露台后的宽阔部分是皇上和众大臣观瞻祭剑、大比的地方。在那里,始皇帝将要看见工布王剑怎样出现在大秦手里,并将成为天下至器。也将看到天下剑士的搏击,以及最后最强的剑士之间的较量。然后就是最后一幕,以齐姬田悯和飘零子北门晨风之血祭剑。

祭剑就是最后的号令。到那时,露台后的鼍鼓会发出震天动地的巨响,望夷宫前殿中藏伏的弓弩手会拥进露台,一字排开,护住皇上和众大臣。而宫墙上的藏兵墙内,埋伏的弓弩手则一齐突出。城门被迅速拉起。北面飞(羽军,上下)高阁上的桔槔,那装着硫磺发烟之物的篮子,被点燃,迅速升向高空成为烽火,召唤着望夷宫外的军卒和兰池宫西的轻骑。他们将风驰电掣奔驰至望夷宫,将望夷宫围成铁桶一般,不让任何人逃脱。

试想一下,鼍鼓一响,万弩齐发,哪一个人逃脱得了?即使有,也想象不出,他们又怎能冲得出哪被拉起的城门?即使能,将会遭到徐延龄、黄均、单膺白的军士和轻骑的截杀。这样的计划是怎样的周密?望夷宫更显神秘,更显深不可测。

赵成曾经和夏禄文去过徐延龄、黄均的训练营地,在那里亲自目睹了他们所率军士的气势。那天,他们带着侍从,遇见依梅庭后,沿沣镐大道,前往兰池宫西黄均的训练营地。到了营地,即使是赵成、夏禄文,守卫的军卒亦要验过印符才放行。从外面看,此地并无异常,但进入二里地后,才显出一片肃杀之气。两千余军卒,配有最好的马匹、秦剑、和长戟,正在接受严格的训练。

卫尉令丞(现在是中尉)黄均和将尉单膺白迎接赵成、夏禄文,请他们登台观看。赵成从台上向下一看,只见二千余南军轻骑气势正盛。他们骑在马上,随着单膺白的号旗,不断地变幻着队形,整个操场上,一时尘土飞扬,慰为壮观。

他们演示着行进、变换,然后又进行刺杀。接着,随着单膺白挥动的号旗和鼓声,操场上的轻骑一一退出,只留下一个战斗单元——五名骑卒。

有军候从军监中,拖出一囚犯来。

“这是干什么?”赵成问。

“我想让二位见识一下真实的演练。”黄均回答。

这时,只见那囚犯来到操场中央,他当然明白这游戏的规则。到了那里,立即拔腿就朝营门外奔去。

赵成问黄均:“将军意是……?”

黄均答:“只要这贼囚跑出了营门,就饶他不死。”

“如果他真的跑出去了呢?”

“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他跑出了这营门,那这五名军卒按律则当斩。”

“是吗?怎么?——啊,真了不起!”夏禄文恍然大悟,这是他没想到的。

这时,那囚犯朝那营门跑去,当然只是徒劳。只见那五个轻骑瞬间便到,刹时将那贼囚围在中央,五把戟同时而下,刺得是那么潇洒,刺得是那么漂亮。那个囚徒“扑”地一下倒在尘土中,鲜血撒了一地。

两个轻骑用戟把他一钩,一条血迹的将这尸体拖了出去。

“黄大人果然训练有素。”夏禄文真诚地赞叹道。

看过南军的训练,赵成和夏禄文再去望夷宫,去了解中尉中司马徐延龄(他现在是卫尉)所作的准备。他们就站在南露台上,可以说,和真实的望夷策的实战没有什么区别。

操场上,一队徒步军卒出现。这队军卒,只带弩机,他们分成三列。只见第一列走向前去,对着东面那一长排箭靶,百弩齐发,一阵密雨似的。第一列放了箭,立即后退,第二列上前,又群箭齐发。这时第一列军卒退到后列,用腿蹬开弩弦,装箭。第二列放了箭,又退到第一列后。第三列就前进到前列。这样,一列一列,发箭、后退、装箭、前进,人在动,箭不停。

赵成和夏禄文很欣赏这种气势。赵成问:“徐大人是否进行过真实的演练?”他想起了刚才在黄均营地里所见到的那一幕,就这样问徐延龄。且把在黄均营地见到的说与徐延龄听。

徐延龄听了,也感到有兴趣。只是他没有这个准备,手中没有囚犯,只得遗憾地表示做不到。不过他说:“你们是可以放心的,这北军可以随时听从朝廷的调遣,护卫皇上。”

“好,好!”赵成非常满意,满朝文武,他独对这江左桐风徐有所敬畏。

这些天来,只见望夷宫上空阴云密布,可这阴云密布的穹庐并不低沉,而是亮而高远。水鸟在望夷宫的泾水上高飞,象银白色的锡铂片,在天空中翻卷着,翻卷着,特别灿亮。假如此刻,站在泾水北岸,来看这望夷宫,则在一片灿烂的阳光中,显得清晰、细致,轮廓清楚。

这是一种奇丽的景色,它本是美,不应该和血连在一起。

但人的欲求改变了它。

这个序幕将被拉开。

望夷宫遍布陷井,兰池宫西战马咴咴而鸣,那预示着不祥的箭云在望夷宫上空横呈着,仿佛要穿透这飘动着一片透明梦幻的天空,带着心灵的悸动,慢慢地透出一片猩红来。

六、圣驾出,锋镝现

 初夏,咸阳宫在震天动地的鼙鼓声中,“哑哑”地打开了宫门。身着红色军服的缇骑从宫中走出。六骑一排,旄头斧钺,鼓车旌旗,一排一排,一方一方地进入御街。

咸阳城惊动了,人们争相拥挤着来一睹天子威仪。

御道两旁直至武胜大街,每隔数十步就有中尉府的军卒站立。他们目光坚毅,一动不动地警戒着,又有司官和军士在维持秩序,来来往往的郎中骑,匆忙地穿梭其间。

始皇帝坐在他的羽盖、金华爪、左纛、金(金乞)、方(金灭又,左,右上下)、繁缨、重毂、副牵的金根车上。此日他坐的金根车有羽盖无车(车啬),所以臣民们都可以看见始皇帝戴着通天冠,端坐在帝辇中。他那冠前十二旒随着车的颠簸而晃动,他的面容此刻略显消瘦安祥,青城公主侍立在他身后。御车后是三十六辆属车,坐着他的廷臣。这宠大的天子仪仗,从御道进入武胜大街,转向北,一直朝望夷宫而去。

今天,是天下大比的第一天,也是工布王剑起剑仪式的第一天。

这一天,对于天下百姓黔首是渴望和惊奇,是被激发的涌潮从天边奔涌至眼前的兴奋;是天下剑士、英雄豪杰能一睹圣器的莫大荣耀的日子;也是他们搏取英名、名扬天下生平难得一遇的盛典。天下剑宗属谁?谁才是当今天下第一剑?剑宗在朝?还是在野?如此种种悬念刺激着每一个人,使这人潮汹涌。

始皇帝摆驾望夷宫。

望夷宫宫墙外,挤满了人,军卒们正在把人往后推。

宫城城门已经放下,始皇帝的御驾仪仗进入。进入教场后,他下了车和他的重臣们从台阶登上露台。他站在露台上,向右望了望那空旷的教场,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然后,朝前殿走去。胡亥、李斯和赵成正在前露台后迎接他。过了前殿至后殿拜月台处,国手剑士龙应奎从法坛上走下来迎候圣驾。龙应奎披发仗剑(木剑),着青色八卦长袍,他已经过七天七夜的拜祭,将那工布王剑固住。现在他又在进行第二个六天六夜的拜祭起剑仪式,只有在这个仪式结束之后,才可以掘地起剑。所以今天是大比开始的日子。

七七四十九个半裸的妖娆女子象蛇一样地在扭动着身躯,她们象是要争脱无形的羁绊一样,被一种无形的意志控制着,进入一种无意识的妄谵之中。

始皇帝看了这场面一眼,皱了皱眉,似有疑问地用目光询问武成侯王翦和前丞相王绾,却不得要领。于是进入后殿,他要在那里休息一会,并召见一些外邦使臣。

皇帝一行人消失在露台之后,参加大比的剑士和前来观看大比的百姓黔首一拥而入,把若大的教场,挤得个水泄不通。一时间人头钻动,人声鼎沸。

上古师和至简堂的人站在教场西面一隅,哈婆婆看见她如此谦恭,很是不满,叫道:“老虔婆,前边去!”上古师只是微微一笑,没有理她。哈婆婆就带着她的三个弟子挤向前去,在露台边,她遇见了北漠苍狼狼居胥等一批胡人,相互怀有敌意地打量了一番。又见一个青衣冷艳的中年剑女坐一石上,用嘲讽的目光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仿佛置身事外一样。她知道她是谁,她就是至简剑庭的冷艳女侠冷萍飘仓庚,两人不同门却同道,双方略一颔首,算是打了招呼。此刻,眼前的一切都管不着,奇异的人太多了。比如,出现了一个着黄色长袍的人,持一怪杖,头不留发,颈上挂着一串胡桃般大小的檀珠,不停地用手拨弄着,又以一个单掌向人施礼。她不知此人是谁?却猛地想起了自家剑庭那边的灵关道,“莫非此人是那身毒国的毗耶檀?”

这时,露台上响起了钟鼓声和弦乐声,仿佛世外仙乐一样,那么安祥而又轻漫。

主持这次大比的御史中丞赵成和胡亥,左丞相李斯在低语。过了一会儿,三人进入后殿,向始皇帝做了一个邀请手势(始皇帝要求尚简),始皇帝在这邀请手势下,站了起来,对王翦、王贲、赵亥、冯去疾、冯劫、蒙毅、王绾等以及各外邦使臣人等作了一个手势,在众人的簇拥下,从后殿走出。他们一边说笑着,走过龙应奎起剑法坛,登上望夷宫前露台。他们一在露台出现,便引起了狂热的情绪和喧哗。

赵成走上前来,向始皇帝作了一揖,禀奏道:“陛下,祭剑、大比的盛典可以开始了吗?”

“开始吧!”始皇帝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