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天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盗墓天书-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或刻有本氏族图腾的图案。在汉族文化中,图腾崇拜多是具有神话色彩的龙、凤、麒麟等,也有其他的猛兽,如龙生之九子:赑屃、饕餮、蒲牢、椒图、螭吻、狻猊、睚眦、鸱吻、趴蝮等等。 
   图腾崇拜与远古时代母系社会的采集经济、渔猎经济有关。那时的人们整天与植物动物相伴,混沌相处,由此形成图腾崇拜。根据神话传说,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诸多部落以鸟为图腾;中原一带部落,多以两栖动物或鱼类为图腾;西北高原,则多以野兽为图腾。从历史来看,图腾标记有一个从单一向综合的演化过程。最早的图腾形象往往是蛇、鹤、熊、尧等单一物,以后被神化成为一种综合性的幻想物,如龙兼有蛇、兽、鱼等多种动物的形态,凤兼有鹰、孔雀、金翅鸟等多种鸟的特征。
 
   但是相关资料中,羌族的图腾并非猛兽,最初为龙,后来变成了牛羊一类与羌族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




第18节:第二章万璃灵玉(6)

   羌族是一个具有古老历史的民族,《山海经·海内经》为据:“伯夷父生西岳,西岳先生龙,先龙始生羌。”
 
   关于龙和羌的关系,羌为自呼之音,龙为氏族(部族)之号。
 
   鲜卑、匈奴、碣、氐均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没了踪迹,但“羌”却顽强地走到了今天。难怪连一些西方学者也会发出惊叹,会把羌民族称作中国(乃至世界)民族史上的“活化石”。
 
   在汉代,羌民族的活动范围位置包括现在的西藏大部、新疆及青海南部、四川和贵州西部、云南的西北部。羌的版图虽然很大,但是不稳定,是由许多游牧部落组成的,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统治方式,部落首领称为土王。
 
   当初苗君儒认定那果王朝的存在,也是从历史的角度上去考虑的,一个人类古老的民族,肯定有着不为人传的秘密。更何况,随着考古界对羌族古老文化的不断发现,羌族人的活动范围之大,已经出乎历史学家们的意料。那果王远征天竺的传说,也绝非空|穴来风,只是目前没有找到相关的证据证明罢了。
 
   在苗君儒所收集的资料中,有一段关于万璃灵玉的描述,这段文字,是他在听了一个羌族老祭师所说的故事后整理出来的:那果王在远征天竺时,翻过九九八十一座山,趟过了一百单八条河,最后在一条叫黑水的河流前,被一头身披鳞甲,脚似牛蹄,头顶鹿角的怪物挡住了去路,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那果王终于在女神的帮助下,用一把擎天之刃杀死了怪兽,得到了一块奇妙无比的黑色玉石。
 
   在汉族文化里,那种身披鳞甲,脚似牛蹄,头顶鹿角的怪物被称之为麒麟,汉人对这种动物的图腾见得多了,并不足为奇怪。但在两千多年前,羌族人对麒麟的认识,远非现在的人所想象。
 
   万璃灵玉来自黑水河,据苗君儒所知,中国西南部以黑水命名的河流,不下十条。经他多年的研究断定,那果王经过的黑水河,最有可能的只有两条,一条在广西,为左江左岸支流,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从靖西县岳圩流入越南,在大新县德天村浦汤岛附近复入我国境内。两岸翠峰夹列,古木参天,碧绿的河水因两岸的山峰倒影之故,相映“黛”色,名其曰:“黑水河。”黑水河两岸怪石嶙峋,可谓鬼斧神工冠绝造化;树木葱茏,神秘旖旎,更显其名。另一条为越南红河支流黑水河,是红河右岸最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国境内称把边江,在孟得附近流入越境,两岸一般高出河面200~300米,局部可达700米以上,河谷狭窄幽深,水呈现黑色。
 
   但奇怪的是,这两条河中并不产黑玉,而盛产黑玉的地方,在新疆的和田,一条名叫喀拉喀什的河流,喀拉喀什系维吾尔语,是黑玉、墨玉之意。




第19节:第二章万璃灵玉(7)

   难道当年那果王在远征天竺时,也曾经到过新疆不成?他先后去过喀拉喀什河附近的地区,但在那里丝毫找不到有关那果王的任何信息。
 
   历史的谜团太多了,迫使他没有办法再研究下去。
 
   万璃灵玉上面的图案,在一定程度上,与麒麟有些相似。四年前,苗君儒在一个西藏南部一千多年前羌族人生活过的山洞里,见过这样的图案,此外再也没有任何发现。
 
   他带着那描画出来的图案,找了不下两百个羌族的老人,终于在一个小山寨里,从一个一百多岁高龄的老人当中,知道那东西叫远耶,是一种专门残害羌族人的猛兽。
 
   万璃灵玉上面的远耶图案,证明了什么?
 
   苗君儒想到了那果王的残暴,残暴的君王在黎民百姓的心里,不正是一头猛兽吗?
 
   他那握着放大镜的手,开始有些颤抖。
 
   “爸,你没有事吧?”苗永健轻声关切地问。
 
   苗君儒没有吭声,继续用放大镜对着万璃灵玉,仔细看上面的图案,并参照蓝色封皮笔记本上的图案,一一进行对照。越仔细看,他的眉头越紧缩,最后露出一种很奇怪的表情来。
 
   “怎么了?是假的吗?”陈先生急切地问。
 
   苗君儒并未理会陈先生的问话,放下放大镜,翻起那蓝色封皮笔记本来,口中兀自道:“不可能,不可能的。”
 
   见苗君儒这么说,陈先生和古德仁的脸上,露出一种焦急而又疑惑的神色,两人相互看了看,没有说话。整个客厅的气氛,变得非常紧张起来。
 
   苗君儒翻了几页笔记本,对苗永健道:“快,快开灯!”
 
   苗永健打开了灯,客厅内顿时亮堂起来。苗君儒复又用放大镜对着万璃灵玉,眼睛连眨都不眨一下。
 
   几个人都在看着苗君儒的举动,客厅内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
 
   “奇怪,奇怪!”苗君儒摘下眼镜,掏出手帕拭了几下有些涩涩的双眼,闭上眼睛休息了一会儿,接着戴上眼镜,继续仔细看万璃灵玉。
 
   良久,他长长出了一口气,放下放大镜。
 
   “哪里还有问题?”古德仁说,“我认为这块玉不假!”
 
   “暂时只能这么说。”苗君儒缓缓道。
 
   “你的意思是还不确定,是不是?”古德仁问。
 
   苗君儒点了点头,“万璃灵玉之所以称之为‘灵玉’,除了你刚才看到的那些特征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最重要的特征,那是什么?”古德仁问。
 
   苗君儒望着盘中的玉石,说道:“那就是玉石上的图案。”
 
   古德仁的眼睛顿时瞪大了,“难道这块玉石上的图案,和你所知道的图案,有什么不同吗?”
 
   苗君儒笑道:“我这本子上的图案,是我自己根据一些传说故事中的描绘画出来的,也不见得就准确,你也是学考古的,应该知道,历史的变迁会使同一种图案,在不同的年代中,以不同的面目出现。”




第20节:第二章万璃灵玉(8)

   古德仁讪笑了一下:“仅仅是龙这一种动物,就有几万种不同的图案,这个道理我明白,可是你刚才那”
 
   “玉石上的图案,究竟是不是传说中的远耶,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苗君儒说。
 
   “那你想怎么样?”古德仁问,“还需要做什么样的检验?”
 
   苗君儒合上被翻开的笔记本,说道:“我必须要看到现象。”
 
   “现象?什么意思?”站在旁边的陈先生问。
 
   苗君儒望了一眼窗外的大雪,又看了看室内的灯,没有说话。
 
   古德仁明白过来,说道:“你是指这块玉石上,还有另外一种奇异的现象?”
 
   “是的!”苗君儒点头道,“炙日之下,怪物如生,王以擎天之刃对之,不可伤”
 
   古德仁惊喜道:“你的意思是,如果有强光照射,玉石上的图案会浮现出来?”
 
   “那只是传说而已,到底会不会出现,我也不知道,”苗君儒说道,“到目前为止,这块玉石上出现的现象,都和传说吻合,但是我们刚才所看到的,都不具备一个‘灵’字。”
 
   古德仁望着窗外,苦笑道:“你看这大雪天的,到哪里去找烈日呢?”
 
   苗君儒道:“不一定要烈日当头,我想只要光线够强,应该就可以。”
 
   陈先生问道:“只要光线够强就可以吗?探照灯行不行?”
 
   苗君儒望了陈先生一眼:“应该可以,如果你可以弄得来的话。”
 
   在当时的重庆,探照灯属于军方物资,抗战时为了保护重庆夜间不受日本飞机的轰炸,立下了汗马功劳。民间不可能随便拥有,陈先生说出那样的话来,便已经透露出了几分他的来头。
 
   陈先生来到门口,拉开门对站在门口的两个人说:“去,向警备司令部要两盏1000瓦的探照灯来,就说是我要的,快去快回,不要耽搁时间。”
 
   门口的人领命而去。
 
   陈先生回到屋内,找了一张椅子,坐在苗君儒的对面,低声问:“苗教授,如果这块玉是真的,那么你研究的那果王朝,就绝对存在,是吧?”
 
   “可以这么说,”苗君儒说;“到目前为止,万璃灵玉是证明那果王朝存在的唯一物品。”
 
   陈先生望着旁边椅子上的大笔记本,“你那么多年寻找那果王朝,还有什么线索没有?”
 
   苗君儒笑道:“难道你也对那果王朝感兴趣?”
 
   陈先生道:“我以前在云南的时候,也听过那个传说,这块玉石是我偶尔发现的,所以我想,如果玉石是真,那么那果王朝也是真的了。”
 
   “你可不是做研究的人,”苗君儒冷笑道,“你关心的,是传说中那果王远征天竺后带回的无数奇珍异宝吧?”




第21节:第二章万璃灵玉(9)

   被苗君儒一语道破心思,陈先生的脸色未变,他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