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定国- 第4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个拿眼睛,时不时地扫向吴春。

吴春只是一味地装傻。众人被情势逼上去了,便来探吴春的语气。吴春就只有一句话,他只负责把调查团的结论,一五一十地递上去,其他什么都不管。

李道明和周志清是老官场,心里转着可攻可守的法子,想了半天只觉得这些事情,只有苏三才能做主。便决定把堂审的草稿,一字不差的送到成都府。

陈明江犹豫了半天,也终于决定把西五路里刘云的变化,一并呈报。等苏三的意思明确了,再做处理。

第二天,两份禀报一齐送了出去。

调查团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苏三会如何处置。

等了半个月,吴春接到苏三的回文,便召集调查团过来宣读。

这道回文是附在陈明江的折子上过来的,回过来的内容,也自然是针对陈明江的。可是回文的措词,却让所有人都吓呆了。

“你也是个政委?西五路军变成这个样子,你的耳朵都聋了,眼睛都瞎了吗?”

陈明江脸都白了。

闷不做声地回到住处,第二天,陈明江就开始发疯也惟的骂人。

陈明江不骂别人,而是把西五路所有的政委都召集在一起,一个挨一个地骂。骂完后,命令所有人都检讨,一个个反省,把所有问题都揪出来批。

这还不算完,所有军队的政委都接到命令,分批到河南府里来受训!为此陈明江把河南府新城外的一处军营给征用了,对所有政委从头到尾的清理。

第三天,吴春再次把调查团给召集了过去,苏三又有回文传来。这次却是给李道明与周志清的。

回文的内容,语气虽不像给陈明江那么强硬,但内里的意思却更骇人。

“你们是朝廷的重臣,不是老而无用的老臣!你们做的是什么调查?调查之前,我已经知道刘云死了;调查之后,我还是只是知道刘云死了。没有前因,没有经过,也没有结论与建议,这就是你们的调查?”

苏三对李道明与周志清的态度,很不满意,这就是回文中要表达的意思。很明显,苏三并不想表态,他只是想用这件事情,来看看李道明与周志清的态度。

李道明与周志清多年官场,岂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官不做可以,若是因为无作为而丢官,他们自己心里也不敢把自己当一个合格的臣子。不想担责任的想法,被苏三的话正击在痛处,可谓字字诛心。

这让他们两个十分的汗颜。

“看来,只有一究到底了!”

周志清抛开了所有顾虑,而李道明也不敢再用御史的身份逃避了,二审的时候。不仅把诸多京国宗室女眷提到了堂前,而且还把刘云亲军的口供提了个切实。但有不实之处,便一一挑出来,再不肯放过一个疑点。

前因后果审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刘云几时开始出入御政司,玩弄了多少女人,一一记录在案。

审到完严楚的头上,也不管不顾地动了刑。

李道明、周志清与完严楚缠斗了五天,最终还是在一个女人的口中问到了疑点,才打开了完严楚的嘴。

一切自然是完严楚策划的,但凶手却不是完严楚。而是被刘云污辱过的十个女人。

是夜,女人在酒里下了迷药,曲意承欢之后,哄着刘云喝了迷酒,女人们把刘云绑了个结实。

用刘云的短剑,活活地把刘云捅死之后,又把疯太子带到屋内。女人避开后,才佯装大叫。等刘云的护卫进来时,刘云早死多时了。

案子审清后,该怎么结,两人就不敢再作主了。一边把所有案犯收监,才再次把所有详细情节,一笔一笔地记录在案。把前因经过结尾,以及各犯的供状一并归档,交给吴春。

吴春当着诸位大人的面,把文案锁在箱子里,命人立刻送到成都府。

此时陈明江已经在军队里掀起一股狂风,受训的政委们挨了骂,受了训回去之后又是一阵狂风。

各部首官,也适时接到了苏三的来信。要求所有人都要重视起刘云的事件,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样子。没有女人,也没有拦着你们娶妻纳妾,如刘云的作法,那不是让他脸上抹黑吗?

这算是给刘云的事情,给了一个初步的结论。

随后,李道明与周志清审出来的详情,苏三隐去了京人暗杀刘云的一段之后,只把刘云胡作非为的一段,通报给了诸军。

有些到现在还不清楚事实的人,看到这份通报,仅有的一些疑问都化成了对刘云的不齿。

连带着西五路军整个都抬不起头来。

随后军中刮起更大规模的整风运动!苏三为此写了几篇文章,要求军中学习。

一篇为:军即民,民亦军。重点说了军民是如何转换的,要求军队要爱民,护民,不是手里有了刀,有了枪,就要鱼肉乡间。

另一篇是:定国军无敌的秘密。这一篇强调了军纪,强调了思想!告诉所有人,真正强大的军队,就算装备,人员远远不如敌人,但是只要有良好的军纪,有强大的思想准备,就会是无敌的军队。

最后一篇是:战后军人的使命。

这里头就为各军队指明了以后发展的方向,让所有的军队都动起来,参加各地的建设,生产。不要天天除了训练就是吃饭,那样没有意义。军民之情,要体现在实际上。不能成为那种,有仗打的时候,打敌人;没仗的时候,祸害百姓的荒唐局面。

学习和整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刘云之死,却迟迟没有定案。李道明与周志清在河南府呆了一个多月后,便接到指令,让他们直接回金陵,案子移交给祝河林处置。

过了两个月,完严楚等人从牢里放了出来,仍回御政司供职。河南府又按朝廷的制度,为这个特殊的衙门,专门配置了衙役。算是有了自己的保护力量。

陆安接到命令,派往御政司的驻军从内部管控,转变为外围监控,没有正当理由,不得入内。

御政司原本是形同虚设的衙门,现在真正变成了有实权的部门。陆安与祝河林都有监管权,却没有直接的处置权。其实也就是从原来的控,被成了现在的监。

但这一变化,却让御政司失去了一道锁链,生活空间上活泛了许多。

这些变化,当然不是一天改变过来的,而是在案发之后近半年的时间里慢慢演变出来的。

可是半年过去之后,刘云的案子还是没有结。苏三一直压着刘云的案子,不肯给出一个结论。

军中猜测,苏三对刘云,是怒其不争,又不忍让死人背负恶名。这一点从通报中,把刘云的名字,改成‘某将’,便可看出一二。

第633章 尾声(1)

苏三在成都府中,过了几天舒心的日子之后,朝中积压的奏折,在迟迟得不到苏三回程的消息之后,开始源源不断地往成都府送来。

非是苏三不想回金陵!

而是赵普在这里与在金陵,苏三并不认为会有多大的区别。

他拖着不回金陵,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让所有官员都明白,赵普不是想回去就能回去,也不是诸臣上折请求回去,便可以回去。

赵普能回到金陵,就只有可能。那就是他苏三的一句话。

他苏三说可以回,那赵普才可以回!他不同意回,那就不能回,谁说也没有用。

为了让这个意图能让所有人都清楚地认识到,他必须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不仅仅是现在,也不仅仅只有赵普回金陵的一件事上要表明意图,这种意图要体现在每一件事情上,要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当然,苏三还有一个私心,那就是虞凤才生产不久,就算是出了月子身体也虚的很,所以能往后拖一点时间,就拖一点时间。

在成都府呆到第二个月时候,杜兴传来军报,成都两万军已经越过青岭,准备在年内荡平拒不服从圣旨的赵允军。

最新的军报称,赵允已经重新训练了新兵,兵力已经超过一万,接近两万。

南地偏远,人员并不多,赵允能拉扯出两万的军队,在几番与京人的争战之后,应该是使出了全部的力量。

不过,他的两万人,缺少必要训练,没有大军团的作战经验,整体素质与战斗素养,肯定是及不上杜兴军的。

但是赵允也有赵允的优势。

他之所以在广南路反,因为那里是他的属地。他一早就为自己设计好了退路,所以他不是只在广南路里设个税官就不管不问的。而是用心在经营的。

与京人几番大战之后,赵允还能撑过来,并不是萧成的部属不会打仗,而是赵允苦心经营之后的结果。

有根基与没有根基的情形是有很大区别的。何况广南路多山,多沟壑,并不像中原一带平坦,打起仗来若是不熟地形,是很容易吃亏的。

基于这些考虑,苏三认为杜兴与赵允这一仗,并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打得下来的。虽然杜兴有脑子灵活,鬼点子多,但是,苏三仍然怕杜兴急切。

打下广南路,打得好只怕也要大半年;打得不好的话,说不定打个两年三年都有可能。

别看打下京国,赶走原人,从真正打起来,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打赵允,就有可能是几年。

对付京人与原人,当时是三国混战,京人刚开始布局就失了一招,不该把能调出来的军队,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全部集中在一起来。而原人也吃了大亏,被京人全国动员之后的四十万军围住了各个出口。

两国举国之兵的对抗,便宜了定国军,这是大势!

在这种时机下,打一仗是一仗,没有退路,没有战略转移的空间。京人打到最后,退到深山老林里去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大势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便清楚明了。

而赵允虽只有两万人,一半还是新军。但他们一开始就认了自己是弱小者,不会与杜兴军硬碰硬的来。

他们隐在山林里,藏在山洞中,处处是险地,专挑杜兴的弱点打的话,谁胜谁败还不一定呢。

因此苏三给杜兴送来的军报回文中有一段便写道:南地山险水恶,战前必要知悉地形。此一战与往昔的战役不同,要做好长期困战的准备,记住,争夺与敌的生存空间,将是致胜的关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