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僧志-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森无奈,只得遵旨,皇帝要他怎么办,他就得怎么办,不是他怕皇帝,而是因为唐皇也是“点化任务”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不可或缺啊!

【032】、三千声望

从御书房告退出来,唐森跟着一个小太监往外走,经过一处花园,却见玉安公主正在花园中的小凉亭内张望着什么,见自己出来,便欢喜地跑了过来,如同一只美丽的蝴蝶。

“参见公主殿下。”小太监连忙下跪,唐森也要装模作样地拱手。

玉安公主连忙摆手道:“免礼!”然后叫小太监去花园外等候。

“状元郎,恭喜你了。”等到小太监离开,玉安公主嘻嘻笑道:“我很久没有见过父皇有这么重视的人了,嘻嘻,我的爱人,果然是有大智大才之人呢。”

“呵呵……”唐森尴尬地笑了笑,如果玉安公主知道他刚才还说要出家当和尚,会不会还会如此时开心快乐,“公主……”

一只玉手掩住了唐森的嘴,玉安公主道:“你要刻意与我拉开距离么?叫我玉儿!”

看着玉安眼中的不安,唐森心中微微一窝,“玉儿,傻丫头,你放心吧,我是不会离开你的,不管什么原因,都不会。”

“嗯!”玉安公主甜蜜地扑倒了唐森的怀里,吓得唐森连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生害怕被人看到。还好,这个花园的人仿佛早已经被玉安公主给清空了。

“不过,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需要数年时间,所以这数年时间我都可能见不到你,不过你放心,少则三年,多则五年,我一定会回来找你的。”唐森忍不住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玉安公主。

玉安公主呆了一下,眼泪便簌簌地流了下来,却是紧紧抱住唐森,不让他看见,嘴里喃喃道:“嗯,我等你,别说三年五载,就算一辈子我也等你。”

唐森听得窝心,暗暗发誓道:“玉儿,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

……

新科状元、榜眼、探花以及其他中举之人皆以红榜形式发布天下,而且唐森在朝堂上的言论也随着一起传了出去,特别是他那句“马蹄踏处,即为大唐”这句话,让所有唐人皆是拍手叫好,陈江流这个名字,也随即响遍大唐。甚至因为上面那句话,连突厥人也知道了陈江流这个名字。

这样一来,唐森的声望便获得了一次巨大的飞跃,虽然唐森也知道肯定会获得不菲的声望的,但没想到竟然一次性获得了三千点声望,而且获得“名声显赫”的声望称号。总体声望却已经是大大超额完成任务了。唐森探查了一下自己的属性:

角色名:唐僧

修行状态:18级凡人【金科状元】

生命状态:优秀

声望指数:3619【名声显赫】

佛法精通:988

功德值:35900

功法技能:禅功(高级)、清心咒(高级)、慈航普度(初级)、袈裟伏魔神通(初级)

生活技能:烹饪术(初级)、智慧术(高级)、裁缝术(初级)、医术(中级)

拥有物品:无

拥有宠物:玉仙(五百年修为的玉玫瑰花精,进化中……)

特殊物品:《西游大事记》

对于【金科状元】和【名声显赫】两个称号,唐森倒也喜欢,他现在总归是俗人,这些虚名有总比没有好嘛。而对于超额得到的大量声望,唐森却也很是放心,心说就算以后遇到一些别的任务,这声望估计也够了吧。

……

对于新科中举的考生们,吏部随即作出了相应的安排,而唐森,却是深得唐皇的厚爱,被留在了皇帝的身边,虽然身无半职,但他这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却是连宰相见了都得给三分面子的。

唐皇留他也是出于无奈,唐森婉拒了皇上的任命,说想将《治国方略》尽早编纂完成,以对皇上施政有所帮助,并再次表达了自己想要遁入佛门,研习佛法,为大唐众生祈福的愿望。

佛教本就是教导众生凡事皆忍皆慈悲,这辈子苦了下辈子肯定会甜的,所以很受统治者们的欢迎,但其实唐森知道,汉人绝大多数是没有信仰的,他们不信佛不信道,或者说表面上信佛信道,到生死关头的时候,他们只信他们自己了。

得到皇帝的准信儿,唐森便开始认真编撰自己的著作了,当然,他入佛门,自然不是为了成佛而成佛,此时的唐森,也有了一些迷茫——自己的志向到底是什么?也许,是想体验一番西游途中的刺激与欢乐;也许,是想在这途中收纳许多强大的门徒;也或许,是想得到成佛之后的佛法大神通。总之,唐森的志向很是广大,大到他的大脑都想不到的境界。他只知道,“西游”的旅途虽然艰辛,虽然是以此极大的挑战,却是一次极大的机会,一次是人都会努力抓住的梦寐以求的机会。

自己现在是在梦中吗?不,梦中怎么会如此真实?如果……真的是梦,那便叫梦永远不要醒来吧。

……

数月之后,唐森将自己编撰的《治国方略》交给了唐皇,得到了唐皇的大嘉赞赏,龙颜大悦之下,便准了唐森的请求,并封唐森为国之“大法师”,统管大唐佛教事务,统领大唐百万僧众,为大唐众生祈福,为大唐的长治久安祈福。

得了“大法师”这个头衔,唐森自然不忘记为佛教做点贡献,增加增加自己的佛缘,佛缘深厚,那么自己那点儿与美女们说不清扯不断的事儿,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佛教戒色欲的原因是“欲”会导致“恶”,所以佛教所戒之事,实际上乃是一切“恶”的行为,对于“性”,却不是完全杜绝的,因为佛门还有一个“欢喜佛”存在。

说到欢喜佛,其佛教教义便是耳熟能详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利用“空乐双运”产生了悟空性,达到“以欲制欲”之目的。直白点说,欢喜佛不仅不控制性,反而还要经常做,以达到渐渐习以为常,多见少怪,欲念之心自然消除。

不得不说,欢喜佛的佛教教义是唐森的一大理论指导思想,让其心中更加坚定自己的志向,其实,这些条条框框,都是约束下层人士的,一旦唐森进入上层,那些条条框框,便怎么说都有自己的道理了。咱们佛教内部也存在大小不一的宗派嘛,大家求同存异、和谐相处便可——当然,在自己踏入佛门而大志未成之前,自己还得忍受那段孤独,演绎一段寂寞哥的奋斗传说……

【033】、借粮救灾

时值盛夏,南方多暴雨,忽闻大江决堤,潇湘一带爆发洪灾,平原变为泽国,良田变为泥潭,百姓财产瞬间毁于一旦。潇湘之地,哀鸿遍野,灾民数百万。唐皇闻奏,深感痛心,连忙安排人员救灾。

唐森身为国之大法师,理应为天下苍生祈祷,此时便也请皇上恩准他前往灾区慰问百姓,唐皇恩准,并且任命他为救灾特使,顺便行使监督救灾的职权。

唐森等人从长安马不停蹄地赶往潇湘灾区之时已经是十几天之后了,潇湘之地本为粮仓之地,平时存积的粮食比较多,所以此时的潇湘灾区还算比较平稳,灾区的百姓差不多已经能够保证不挨饿,但长沙城外已经人山人海了,想必就算能吃到一口饭,也难免生病瘟疫。如果瘟疫蔓延开来,那可真是不堪设想。于是唐森连忙会同当地官员,将众人分散到长沙城的东南西北四面,分散开来,并且告诫大家做好个人卫生,不吃生食,不喝生水,尽量少淋雨等等。

潇湘之地处理得差不多了,唐森又赶往了另一个地点,江州。江州虽然没有遭到大洪灾,但是由于大部分潇湘之地的灾民的到来,使得江州城的压力颇大。江州刺史不敢放这些灾民入城,便下令关了城门,灾民偷入城者,格杀勿论。

因此,众多灾民只得在城门外停留,本来以为来到江州还有希望,但却没想到吃了闭门羹,一天两天,灾民们都还是忍了,但是第三天开始,随着有的小孩子饿得晕倒,缺水干渴等原因,让灾民们喧闹了起来,扬言要揭竿而起,攻城。江州城外的灾民,少说也有数万之多啊,这若是揭竿而起了,那可就闹得腥风血雨,大唐将不得安宁了。

江州刺史不仅不开门接济,居然还派城内士兵千人加紧防备,一幅大敌当前的姿态,俨然把百姓当阶级敌人对待一般。唐森率领朝廷的慰问大军来到的时候,唐森异常的愤怒,直接命令几名随身保护他的大内侍卫将江州刺史给抓了,然后命令府库开仓放粮,为灾民在城外搭了数百口大锅,用来煮粥。又在城内搜集材料,为灾民们在城外搭建帐篷。

见唐森为他们办了这么多实事,而且还是一个可以随随便便捉拿刺史的大官,灾民们怎么能不感动?口呼唐森是爱民如子的好官。

唐森望着密密麻麻、衣衫褴褛的灾民们,心中不由得一算,大声对众人道:“我不是什么好官,我只是咱们皇上的特别使臣罢了,大家不要感谢我。大家要感谢,就感谢皇上的皇恩浩荡吧!大家放心,只要是我大唐子民,皇上一定不会放弃他的,皇上一定会好好爱护你们的。”

安置好灾民之后,唐森才放心得进入了城内,身后是震天响的“皇上万岁”的呼声。唐森忍不住擦了擦湿了的眼眶,大步走进了江州城。江州城门大开,灾民们却安分守己地住在自己的帐篷内,有了唐森的话在前,灾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唐森大步走进城内,灾民们放心了,可是唐森却是不放心,他身为皇帝的救灾特使,在外代表的就是皇帝,所以一定要为皇上分忧解难。城外灾民数量巨大,江州城官府府库的存粮只够灾民们吃一天,也就是说,今天一过,明天中午的午饭,就是灾民们能吃到的最后一顿饭了。

救灾大军的粮车队由于洪灾的影响,路上不是泥泞不堪,就是洪水泛滥,马车根本无法驶过长江南岸,船只也无法平稳靠岸,所以从长安来的粮食是很难运送到江州的。舍弃!

唐森又想了想从潇湘之地调集粮食的可能性,但也是因为暴雨、洪水,导致道路十分泥泞,粮车却也是难行。想了半天,唐森却也没有想到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