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魏]乱世魏书洛阳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曹魏]乱世魏书洛阳城-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有话要说:1、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出自曹植《登台赋》2、飞阁崛其特起,层楼俨以承天。步逍遥以容与,聊游目于西山。——出自曹丕《登台赋》
  ☆、拭目以待龙虎斗,聪明反被聪明误
  和曹丕并肩走在人群中,吴质看了眼眉头紧锁的五官将,开口安慰道:“将军宽心,侯爷素善属文,人尽皆知,将军今日逊色一二也没什么稀奇。”
  缓缓呼了口气,曹丕头也不回道:“我介意的不是这个。”停下脚步看向吴质,他又道:“季重,你觉得,子建是个言出必行的人吗?”
  先是怔了下神,旋即,吴质笑道:“也许吧,但侯爷性情恣肆,谁又知道他哪一句话是一时兴起,哪句话是真心许诺?何况人心善变,言出必行这种事,大概只能在圣人身上期求。”
  眼神一闪,曹丕重新迈开脚步,喃喃道:“这样啊……”
  远远望着曹丕和吴质的身影消失在人群里,司马懿唇角一勾,躬身坐回马车中,“去丞相府。”
  在府门口下了马车,曹丕无意间瞥到一辆停在拐角处的马车,眸中突然就有了笑意。摒退了一众随从,他走到那辆并不显眼的马车旁,低声唤道:“先生?”
  “上车。”简单的话语,不带任何情绪。
  听话地坐到了车厢中,曹丕不解地望向司马懿,开口道:“先生要带我去哪儿?”
  眼皮抬也不抬,司马懿兀自养着神,敷衍道:“去了便知。”
  知道再问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曹丕讪讪靠到一边,寻思起自己的事来。
  不多时,马车便停了下来,透过卷起的遮帘向外望去,曹丕愈发不明白司马懿想做什么了。见他还没有要说什么的意思,曹丕终于按捺不住道:“先生为何要带我来杨修府上?”
  并不急于回答他的问题,司马懿睁开眼看了看天色才道:“时候尚早,你再等等吧。”
  心里虽然有些犯嘀咕,但曹丕终是没再说什么,老老实实盯着那紧闭的府门发起呆来。
  天色渐渐昏暗了,初夏暖融融的天气却极易勾起人的倦意。迷迷糊糊间,曹丕隐约感到似乎有人靠近自己,一睁眼,便看见司马懿坐在了自己身侧,那双深不可测的眼里尽是不怀好意的戏谑笑意。本能地挪了挪身子想躲远一点,无奈车厢里空间有限,曹丕只得作罢,挺直腰杆道:“太阳都落山了,先生想让我等到几时?”
  微微一笑,司马懿回道:“一时都不必等了,你看。”抬手指向杨修的府门口,他唇边笑容更深。
  不明所以地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曹丕心中登时一沉,表情也冷了下来,“子建和……子文?”
  欣赏够了他愕错的表情,司马懿倾身贴到曹丕耳畔,揶揄道:“这就是平原侯口中的惟愿纵情诗酒吗?子桓。”
  敛起神思,曹丕故作淡然道:“子建、子文本就交好,如今子文随父亲班师归来,他二人在杨修府上小聚一下也没什么不妥。”话虽如此,但曹丕心里却已有了疑虑和不满。
  从他不甚平稳的呼吸声里捕捉到了那点小心思,司马懿轻笑道:“是吗?可是,曹彰长年随军在外,手握兵权;杨修家世显赫,其父历任司徒、太尉,位极人臣,他本人亦不乏才气,深受魏公赏识,与我同为丞相主簿。这样,任他们打成一片也无妨吗?”
  银牙紧咬,曹丕看着相谈甚欢的三人,半个字都说不出。
  见状,司马懿顺手放下遮帘,而后一把捏住曹丕的下颚,迫使他转头看向自己,“无谓的仁慈,哼,还在做兄友弟恭的美梦吗?”
  被他嘲讽的态度激起了一丝怒意,曹丕愤愤地别开头道:“我才没有做什么兄友弟恭的美梦!如果先生是想看我的笑话,那很好,你看到了!”
  眼见曹丕因愤怒而涨红了脸,司马懿叹口气,扳正他的身子道:“若真是想看你的笑话,我又何必费心?等着事情一发不可收拾不就好了?”
  眉头稍稍动了动,曹丕抬头对上他的目光,不无委屈道:“可依我对子建的了解,他是不会出尔反尔的,何况,他似乎也不那么渴望继承父亲的大业。”
  “所以,你还是不想有所行动?”盯着曹丕倔强的侧脸,司马懿的语气已带上了些许不悦。
  嗤笑一声,曹丕对上他的眼睛反问道:“曹子桓像是个坐以待毙、任人宰割的人吗?”在司马懿耳际颊侧呼着温热的气息,曹丕低声道:“我比先生更了解父亲和子建,先生看着吧,我不会输的。”
  被那温暖暧昧的呵气弄得耳边痒痒的,司马懿一把扣住曹丕的手腕反身将他制在怀里。在光线昏暗而又狭小的车厢中,曹丕的眸子显得格外明亮,司马懿心中一动,俯身在他扇动的羽睫上落下一吻,“懿,拭目以待。而且……”轻轻浅浅的吻一直延伸到侧颈,“我不会让你输的,子桓。”
  一转眼,就到了秋季,天地肃杀,此时,魏国社稷已初具规模。与夏侯惇和夏侯尚叔侄二人缓步走在丞相府的后花园中,曹操突然开口道:“伯仁啊,最近,你可曾见过子桓?”
  不知他怎么就提起了曹丕,夏侯尚想了想才道:“不曾,前些日子末将派人来请他去打猎都被拒绝了。”
  “打猎?”眼里闪过一丝异色,曹操似乎想到了什么,“子桓身上有伤,也难怪会不随你去。”
  掩饰不住脸上的震惊,夏侯尚磕磕巴巴道:“主、主公,您在说什么……子桓他……”
  大手一挥,曹操沉声道:“你倒是实在,他不让说就还真的不说了。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屈膝跪在地上,夏侯尚抱拳请罪道:“末将无能,没有保护好五官将,请主公降罪。”
  “哎。”抬手示意夏侯惇扶他起来,曹操安抚道:“孤不是想治你的罪,那日的事,孤早已派人查了个七七八八,不过是想从你这里再考证一番。”
  站起身理了理思绪,夏侯尚一五一十地向曹操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按照早先司马懿交代他透露出去的版本。
  捋着胡须微微眯起眼,曹操沉吟道:“子建,不可能做这种事,绝无可能!”
  心里暗暗佩服着司马懿的料事如神,夏侯尚拱手道:“末将也以为侯爷不会这样做,但……”将头压得更低,他一字一顿道:“侯爷身边的人就不一定了,难道,主公忘了西凉的那件事?”
  眼前闪过曹丕哀戚又决绝的样子,曹操不由捏紧了拳头,咬牙道:“丁仪、丁廙!”平复了下心情,他缓缓道:“丁氏兄弟与子桓素来不睦,屡次为难子桓倒也不稀奇,不过这次他们也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若不是念在他们出身谯沛,哼……”沉吟片刻,他又道:“可是,子桓为何要包庇他二人?岂非怪事?”
  偷偷打量了一下曹操的脸色,夏侯尚不疾不徐道:“五官将并非想要隐瞒实情,只是,确有难言之隐。”
  与一直静静听着的夏侯惇对视一眼,曹操在凉亭里的石凳上坐下,扬手道:“别磨磨唧唧的,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故作为难地迟疑了片刻,夏侯尚才回道:“因为,五官将他与杨修有旧交,故而不忍追究……”
  “什么?杨修?”不等夏侯尚说完,曹操已是面露愠色,“你是说,子桓遇刺这件事还有杨修的份?”
  缓慢却肯定地点了下头,夏侯尚继续道:“而且,五官将畏惧丁氏兄弟的狠毒,怕一旦事情闹大,他们会反过头对侯爷不利。”
  未曾想会得到这样的回答,继而又联想起在西凉那次禁足中,曹丕隐忍委屈的样子,曹操顿觉心头一阵郁结,五味陈杂。也不知是难过还是疲惫,他用手肘顶在石桌上,单手撑着额头,颇为痛心道:“杨修,他既与子桓有旧交,又怎么下得了如此狠手?”
  轻轻勾了下嘴角,夏侯尚轻描淡写道:“他虽与五官将交好,却是侯爷的幕僚。杨修出身世族,总归是想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侯爷得势,他便得势,其中利害关系,大抵就是这样吧。”
  用拇指揉着隐隐作痛的太阳|穴,曹操自言自语道:“世族,世族……”叹口气,他对夏侯惇道:“元让,孤让你安排的事这就落实下去吧,嗯,去把子桓和子建找来,都退下吧。”
  “诺。”一同应了声,夏侯惇便带着夏侯尚往后花园外去了。
  走出了一段路,夏侯尚不禁好奇道:“叔叔,主公让您安排什么事啊?”
  目光平视着前方,夏侯惇肃然道:“不该问的别问,我去找平原侯,你速去找子桓。”
  讪讪地“嗯”了一声,夏侯尚就要改道去找曹丕,还没走出两步,就听夏侯惇唤住自己,“伯仁,你告诉子桓,要多加小心,做事之前万万三思。”
  愣了下神,夏侯尚咧嘴笑道:“知道了,叔叔到底还是偏心子桓一些。”说完,便转身一路小跑着离开了。
  看着自家侄儿轻快的背影,夏侯惇严肃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低声骂了句“臭小子”也转身往曹植的住所去了。
  对夏侯惇的突然造访感到意外不已,曹植与杨修交换了一下眼神才起身拱手道:“夏侯将军。”
  “侯爷。”抱拳还礼,夏侯惇看了眼杨修,开口道:“主公请您去后花园见他。”
  微微蹙了下眉,曹植疑道:“将军可知,所为何事?”
  “啊,具体的主公也没告诉末将,主公只说,要末将告诉您和五官将去找他,再去城门口安排两个守门官。”
  还想再问出些什么,曹植就感到衣袖被人拉了一下,转头看到杨修冲自己使了个眼色,曹植便会意道:“劳烦将军了,我这就更衣去面见父亲。”
  扫了眼各怀心事的二人,夏侯惇暗笑道,聪明反被聪明误。旋即拱手道:“那末将在外面候着。”
  目送夏侯惇踏出门,曹植一面着人来替自己更衣,一面对杨修道:“德祖,你有什么想法?”
  压低声音,杨修回道:“我猜想,这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