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盛唐-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速度如此之快。”

“依卑职愚见。”王衡咬咬牙道:“既然有人欲对大人不利,不如我等即时离开这汝州……”

杨钊摆了摆手道:“暂时不用,“杨钊”已死,现如今的汝州反而安全了。好了,你去休息吧。”

默默的看着窗外,杨钊自言自语道:“跟郑氏硬碰是不现实了,既然如此,拿到不如再去干一次老本行:街头说书。三元及第的“杨钊”之死,应该是个好买点……”

第163章:“杨钊”之死四

穿带停当,杨钊特意去找了一些锅灰将自己那些有小白的脸给遮住。然后在剪掉一点头发梢,粘起来当假胡子。整个人立马变成了一个皮肤黝黑的瘦弱中年人的样子。

望着旁边的铜镜,杨钊嘿嘿一笑,这个效果还成。

准备完成,杨钊便独自离开客栈而去。沿着主道,向最近的酒楼而去。

汝州最为有名的便是临风楼,不多时,杨钊来到临风楼。小二肩膀上搭着抹布,笑脸盈盈的道:“客官,您请。咱们这儿有雅间,您要不要来上一间?”

杨钊黑脸大胡子,走路一步三摇的向楼内晃荡而去。闻听小二的话,回道:“爷我就在大堂用酒,去把你们的好菜好酒都给爷端上来。”说着摸出一把铜钱,甩进小二的怀里。

小二慌忙抱住,乐的眉开眼笑:“大爷,你这边请,小的给您找一个靠窗的位置……”

说着便引杨钊坐下。不大会,好酒好菜便走马观花一般端了上来。

杨钊抱着酒壶就牛饮,那德行,那气势,很像是走南闯北的豪爽汉子。

“再来一壶。”夹了几口菜,杨钊大声的道,生怕别人听不到一般。

小二屁颠屁颠的又上一壶酒。

杨钊端起来,几口喝干:“再来一壶。”

小二接着屁颠屁颠的去了,又来一壶。

就这样,杨钊不停的喝,等到有六分醉意的时候,桌子上的菜没动多少,但是酒壶却摆满了桌子。

周围的食客瞧着眼神有些怪异了。看到没?这就是传说中的酒疯子。

装作喝醉了,杨钊步履蹒跚的来到大堂正中往椅子上那么一站,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开始发酒疯了,急的小二立马冲了上去,可惜杨钊不鸟他。

“诸位,酒壮怂人胆,我李大棒槌行走江湖多年,今儿,就借着酒劲,给大伙说上一段秘辛。替我李大棒槌的恩公讨个公道。”

随着杨钊的话说完,周围的食客,小眼睛瞪的溜圆:秘辛嘿,谁不喜欢?

能在大堂就坐的人,都不是什么有钱的主儿,这些人平时的乐子就是八卦神侃。碰到自爆秘辛的,那是一等一的有兴趣。

王衡被面授机宜以后,化妆成其中一个敞胸露怀的大汉,哈哈捧哏笑道:“就你那小身板,还大棒槌呢,有甚子还不快快道来,让众位爷们见识见识!”

杨钊一抱拳,道:“原来是张大侠,幸会幸会。今儿我李大棒槌要说的就是长安三元及第的状元,杨家大郎杨子午的事儿。各位还记得永乐九年,都畿道大旱的事儿不?就是这个杨家大郎的水车,救了大伙。”

其中一个食客道:“这大伙都知道,说点不知道的。”

“好,既然大伙都知道了,那我李大棒槌酒放开了说。”杨钊站在长凳之上东倒西歪,可是就是不会掉下去:“这事儿还要从前段时间的襄城说起。话说……”

杨钊拿出永乐街头说出的架势,不急不慢娓娓道来,将一个朝廷新锐,不惧奸邪的“杨钊”,为百姓除恶等等的事情,加工一下,跌宕起伏的说了出来。

跟传奇故事似地,听的众位食客心驰神摇,目瞪口呆。

但是话锋一转,杨钊装扮的李大棒槌开始说起了事情的缘由:“大伙儿不知道吧?杨家大郎那是一心为民呐。可是礼部尚书李林甫……”

等等等等,那意思无非是,李林甫利用杨家大郎为民做主的心理,设计他动了郑凯。荥阳郑氏不忿之下,李林甫忘恩负义,一脚将杨家大郎给踹开。现如今杨家大郎有冤无处申……

老百姓很喜欢这样的故事,纷纷对杨钊报以同情。

等到“大棒槌”说个差不多了,食客们反映激烈,轰然叫好,很多人纷纷表示当年也受过水车的恩惠,绝对支持杨家大郎。

望着激烈讨论的人群,杨钊造势已经造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该揭露谜题了。

“各位……”杨钊一声哀嚎,将议论纷纷的食客们吓的一哆嗦。

“你们不知道啊,就这么一位为民请命的好官好,已经被荥阳郑氏的人给杀了……”

“什么?”一个手捏酒杯的大汉,本来还老神在在的听着,一听这个消息,立马跟烫到了似地:“这,这这怎么可能?”

一豹眼环口,一看就是武力值超高的大汉,蹬蹬几步跨到杨钊的面前,一把将杨钊给揪了下来:“大棒槌,敢咒状元公,你想死是不是?”

杨钊也是眼含热泪,好像是不相信一般道:“昨天在永福客栈的人命案就是杨家大郎。李文忠故作不知,差役们不验不查,现如今杨家大郎还停放在府衙殓房……”

大汉一失神,便松开了杨钊,然后闷声不吭转身大步离去……

杨钊扮演的李大棒槌又一次回到了长凳之上,开始了另一番说辞,把主谋定到了荥阳郑氏的身上,说“杨钊”的死就是郑氏害的。

却不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等等,那意思只有一个,就是把矛盾往大了引,往李林甫和郑氏的身上引。

然后“李大棒槌”还信誓旦旦的甩出一个证据,那就是李岫无声无息无缘无故的出现在汝州的事情。他李岫为什么来?来干什么?他来了没多久,杨家大郎就被人杀了。为什么这么巧?

反正所谓的“杨钊”已经死了。死无对证。怎么说都可以,“大棒槌”不怕别人追查,大有谁有种了就往死了查的气势。

传言,仅仅一日之间就泛滥开来,百姓们无心,也无力对抗官府给杨钊找公道,但是他们却有着自己的方式们只能尽力将这个消息给传播出去……

回到客栈之后,依然能听到人们的议论,杨钊就知道,这一手乾坤大挪移算是成功一半了……

第164章:“杨钊”之死五

第二日,得到了吏部五品郎中,竟然死在了汝州的消息,李文忠和李岫两人立马火烧屁股似的冲进了殓房。但可惜的是,就在前一天,已经过仵作确认的“杨钊”的尸体竟然无翼而飞,不知去向。

李文忠当场火冒三丈,差点将仵作给掐死,但是衙门的记录却证明了仵作没有说谎。无法之下,李文忠只得追究了仵作的失职之罪,算是小小的给了百姓们一个不算交代的交代。

随后李文忠派人前往临风楼,寻找所谓知情人李大棒槌,结果李大棒槌却直接人间蒸,谁也不知道李大棒槌去了那里。李文忠急的跳来跳去,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而后,汝州城群情激奋,老百姓对于曾经恩人的死,充满了怨气,尤其是杨钊竟然死在了这个地方,这个曾经被水车给救了多半人的地方。更加可恶的是,尸体竟然在官府的眼皮子底下被人盗走,这算什么?

殃及池鱼之下,刺史李文忠被汝州百姓骂的狗血淋头没脸没皮。

尸体到底被谁偷走了呢?杨钊也不知道,不过这不重要。他的目的不过是将郑氏的矛盾往李林甫身上引罢了,有没有尸体,问题的性质都不会变化。

随后杨钊便躲进了客栈之内,等着看时局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流逝,“杨钊”之死的事情传到了长安。早就从其他渠道知道了这件事的郑炎不置可否。在他看来,杨钊必须死,不然他堂堂荥阳郑氏的脸往哪儿搁?但是随后紧接着传来的消息,却让郑炎有种吐血的感觉,原来一直在背后捣鼓事情的竟然就是李林甫。

至于情报上说的那个爆料的李大棒槌,消失无踪的事情。在郑炎看来一点都不奇怪,李大棒槌既然要为杨钊鸣冤,往李林甫和郑氏身上泼脏水,有人要他的命,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李大棒槌的话,是不是可信……

本就有所怀疑的郑炎,却毫不犹豫的相信了幕后主使之事。杨钊是甲申科会试的解元,而这个解元正是李林甫点的。有着这样一层关系在,李林甫是幕后之人又多了三分可信度。至于传言,杨李二人多有矛盾,日了,他郑氏和几个御史还不是矛盾丛丛?

结果呢?结果那几个御史还不是他郑氏的暗棋?

手里捏着李岫秘信的李林甫,更是无明业火三千丈,你说他杨钊死就死吧,干嘛将脏水全泼到他的身上?

不过人死债已销,说什么都晚了,李林甫本身就是赵郡李氏,属于李唐皇室早年的分支。为了保证皇室的权威性,唐朝历代皇帝都有意无意的打压赵郡李氏。李氏家族的势力很难同第一士族郑氏相抗衡。

暂时不能一手遮天的李林甫只好亲自登门,向郑炎解释清楚,但郑炎却一点好脸色也没有给他。

讲和一路艰辛。被激起脾气的李林甫干脆放弃了,这种权利之争本就难以妥协。讲不通,无非是大战一场。

无奈之下,李林甫只好静观其变,等着郑氏出招。

所有人中最无动于衷的只有皇帝李隆基了,他很喜爱杨钊的才华没有错,但作为皇帝他有着更多的考虑,治理国家不能感情用事,这是他还是临淄王的时候就明白的一个道理。由于事情涉及到郑氏同李林甫的矛盾,而后肯定不会像表面上那么平静。

势力内斗不能影响国家安定,他要费心的事情很多。

当然,在李隆基看来,事情也不能就这么算了,暗访使代天子巡狩都有人敢随意干掉,这还了得?千牛卫副将何义全,在消息传到长安的第二天就接到了皇帝的口谕,责令其带队暗中前往汝州调查杨钊之死。一旦有明确的证据,谁伸的手,谁就得倒大霉。

龙有逆鳞触之必怒,杨钊远远算不得李隆基的逆鳞,但是全国几十个暗访使和在一起,代表的的皇权的威严,而这就是老男人的逆鳞了。

今天有人敢杀掉一个,明天就有人能把那些暗访使全部干掉。这样一来,暗访使:这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